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13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及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分析(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13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及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分析(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29 20:3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13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及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24·辽宁沈阳模拟)通过设置不同条件(如是否提供氧气、不同pH的培养液)来模拟不同的环境,可以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以用于检测酵母菌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
B. 若提18供,则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中也可检测到放射性
C. 培养液的pH属于实验的无关变量,因变量是酵母菌的呼吸速率
D. 酵母菌进行不同方式的呼吸时,底物的能量不都以热能形式散失
2.(2025·山东济南模拟)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利用酒精遇到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会呈现灰绿色的原理检测酒精的存在。实验操作中发现:无氧呼吸组及有氧呼吸组的发酵液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后颜色均呈现灰绿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氧呼吸组的发酵液中存在未反应的葡萄糖可与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灰绿色现象
B. 可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两种发酵液,酒精灯加热,在2支试管口分别放置浸含酸性重铬酸钾的滤纸条,滤纸条呈灰绿色为无氧呼吸发酵液
C. 本实验采用对照实验,其中有氧呼吸是实验组,无氧呼吸是对照组
D. 正常生理条件下,利用14C标记的葡萄糖可追踪细胞呼吸过程中部分主要产物的生成
3.(2024·浙江联考三模)某同学用输液器改进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2无氧组用石蜡油液封酵母菌培养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段时间后,有氧组和无氧组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都会变色
B. 若在温度较低时进行实验,观察到现象的时间可能会有延长
C. 若要确认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
D. 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带来的影响,需对含酵母菌的培养液进行灭菌
4.(2025·武汉二中质检)如图表示气温多变的一天中外界浓度的变化与马铃薯块茎的释放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B段下降可能是低温抑制了有氧呼吸相关酶的活性
B. BC段细胞呼吸增强主要原因是浓度升高
C. A点时马铃薯块茎吸收的体积几乎等于放出的体积
D. 马铃薯块茎中各种酶发挥作用时所需条件一定相同
5.(2024·福建模拟)酵母菌在密闭容器内以葡萄糖为底物的呼吸速率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0~6 h内,随着容器中不断减少,有氧呼吸速率逐渐降低
B. 6~8 h内,酵母菌呼吸作用消耗的量小于的产生量
C. 8~10 h内,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主要储存在ATP中
D. 6~10 h内,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检测到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
6.(2024·湖南三模)如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浓度下,的吸收量和的释放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L点时,该器官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 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可能来自油料作物
C. N点时,该器官的吸收量等于的释放量,说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
D. 若该非绿色器官是种子,则M点对应的浓度最适合储存
7.(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皮肤破损较深或者被锈钉扎伤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B. 利用密封保鲜袋保存车厘子,可减少水分散失和降低细胞呼吸速率
C. 农作物种子储藏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储藏寿命显著延长
D. 与玉米种子相比,花生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播种时宜浅播
8.(2025·山东威海高三期中)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采用适宜温度的温水淋种并时常翻种的方法促进种子的萌发
B. 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C. 利用酵母菌和醋酸菌的无氧呼吸酿制酒精和乙酸
D. 用透气消毒纱布包扎伤口,主要是为了避免厌氧菌繁殖
9.(2025·西安高新一中质检)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制作味精时,应密封,以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发酵
B. 稻田定期排水,主要是为了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造成毒害
C. 中耕松土能促进根部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部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
D. 肉类冷冻保存的主要目的是减弱自身细胞的呼吸作用
10.(2025·贵州贵阳校联考)如图所示,甲、乙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A、B瓶中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培养液和葡萄糖溶液,反应相同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保证实验准确性,酵母菌培养液在加入酵母菌前需灭菌处理
B. 与甲装置相比,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需时间更短
C. 甲装置可以用溶液替换溶液
D. 在乙装置的石灰水中加入无色的重铬酸钾,最终溶液将变成灰绿色
11.(2025·山东泰安高三调研)科研人员探究温度对密闭罐中水蜜桃果肉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30 ℃条件下,60 h以后呼吸速率为0的原因是呼吸底物消耗殆尽
B. 储藏水蜜桃的最适宜温度是2 ℃
C. 如果在开放环境中做该实验,呼吸速率曲线可能与图中的结果不同
D. 在三种温度条件下,三条曲线的变化趋势说明呼吸速率只与温度有关
三、多项选择题
12.(2025·河北衡水高三调研)如图表示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0时刻将其置于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内,密闭容器中浓度的变化速率(b曲线)和浓度变化速率(a曲线)如图所示。若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全部是葡萄糖,曲线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时刻之前,容器中浓度较高,该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B. 从甲到乙时间,随浓度降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所占比例逐渐增大
C. 乙时刻,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1∶1
D. 在黑暗中,随时间的推移,a曲线的变化趋势将持续上升
三、非选择题
13.(2024·贵州卷)在农业生产中,旱粮地低洼处易积水,影响作物根细胞的呼吸作用。据研究,某作物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与甲、乙两种酶相关,水淹过程中其活性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作物根细胞的呼吸方式主要是有氧呼吸,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分析,其代谢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有氧呼吸的酶是______(填“甲”或“乙”)。
(2)在水淹0~3 d阶段,影响呼吸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水淹第3 d时,经检测,作物根部细胞的释放量为0.4 μmol/(g·min),吸收量为0.2 μmol/(g·min),若不考虑乳酸发酵,无氧呼吸强度是有氧呼吸强度的______倍。
14.(2024·江西高考21题)当某品种菠萝蜜成熟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呼吸速率迅速上升,再迅速下降的现象。研究人员以新采摘的该菠萝蜜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常温有氧贮藏条件下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变化趋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菠萝蜜在贮藏期间,细胞呼吸的耗氧场所是______,其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另一部分以______的形式散失。
(2)据图可知,菠萝蜜在贮藏初期会释放少量乙烯,随后有大量乙烯生成,这体现了乙烯产生的调节方式为______。
15.(2025·广东江门校考改编)如图表示某种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的吸收量和的释放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保存该器官时,氧气浓度是否越低越好?(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氧气浓度为10%时,该器官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24·安徽卷改编)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包含一系列酶促反应,磷酸果糖激酶1(PFK1)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酶。细胞中ATP减少时,ADP和AMP会增多。当ATP/AMP浓度比变化时,两者会与PFK1发生竞争性结合而改变酶活性,进而调节细胞呼吸速率,以保证细胞中能量的供求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细胞质基质中,PFK1催化______分解为丙酮酸等。
(2)运动时肌细胞中AMP与PFK1结合增多,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
A.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用于检测CO ,不能区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 提供18O 时,放射性会出现在H218O中,不会出现在CO 中;
C. 培养液的pH是自变量,不是无关变量;
D. 正确,酵母菌呼吸时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部分以热能散失。
2. 答案:C
解析:
A. 正确,葡萄糖也可与重铬酸钾反应;
B. 正确,加热可使酒精挥发被检测;
C. 错误,本实验是相互对照,无主次之分;
D. 正确,14C可追踪CO 和酒精等产物。
3. 答案:D
解析:
A. 正确,两组都会产生CO 使溶液变色;
B. 正确,低温会降低酶活性;
C. 正确,重铬酸钾是检测酒精的特异性试剂;
D. 错误,灭菌会杀死酵母菌,应消毒。
4. 答案:D
解析:
A. 正确,低温抑制酶活性;
B. 正确,O 浓度升高促进有氧呼吸;
C. 正确,A点有氧呼吸吸收O =释放CO ;
D. 错误,不同酶的最适条件可能不同。
5. 答案:B
解析:
A. 错误,0-6h有氧呼吸速率先升后降;
B. 正确,6-8h开始无氧呼吸,CO 产生量>O 消耗量;
C. 错误,能量主要转化为热能;
D. 错误,溴麝香草酚蓝检测CO ,不检测酒精。
6. 答案:A
解析:
A. 错误,L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CO ;
B. 正确,呼吸商<1说明有脂肪等氧化;
C. 正确,N点只有有氧呼吸;
D. 正确,M点总CO 释放最少。
7. 答案:C
解析:
A. 正确,防止破伤风杆菌无氧繁殖;
B. 正确,减少氧气抑制呼吸;
C. 错误,种子储藏需要低氧而非无氧;
D. 正确,花生脂肪多需氧多。
8. 答案:C
解析:
A. 正确,促进有氧呼吸;
B. 正确,避免乳酸积累;
C. 错误,醋酸菌需有氧发酵;
D. 正确,避免厌氧菌感染。
9. 答案:C
解析:
A. 错误,谷氨酸棒状杆菌需氧;
B. 错误,主要防止酒精毒害;
C. 正确,促进有氧呼吸和主动运输;
D. 错误,主要抑制微生物繁殖。
10. 答案:B
解析:
A. 错误,不能灭菌;
B. 正确,乙装置无氧呼吸产CO 更快;
C. 错误,NaHCO 会释放CO 干扰实验;
D. 错误,重铬酸钾检测酒精需酸性条件。
11. 答案:C
解析:
A. 错误,是酶活性降低;
B. 错误,5℃更适宜;
C. 正确,开放环境O 充足;
D. 错误,还受底物等因素影响。
三、多项选择题
12. 答案:BC
解析:
A. 错误,甲时刻前已有无氧呼吸;
B. 正确,O 减少促进无氧呼吸;
C. 正确,MN=NK说明葡萄糖消耗比1:1;
D. 错误,a曲线最终会下降。
三、非选择题
13. 答案:
(1) 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乙
(2) 氧气浓度;1
解析:
(1) 有氧呼吸特点:有机物彻底分解为CO2和H2O,释放大量能量;图中乙酶活性随水淹时间下降,对应有氧呼吸。
(2) 0-3d主要受O 浓度影响;计算得无氧呼吸CO 释放量=0.2μmol,有氧呼吸CO 释放量=0.2μmol,比值为1。
14. 答案:
(1) 线粒体内膜;热能
(2) 正反馈调节
解析:
(1) 耗氧场所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能量分配为ATP和热能。
(2) 少量乙烯诱导大量乙烯生成是正反馈调节。
15. 答案:
(1) 否;过低会导致无氧呼吸增强,消耗更多有机物并产生酒精毒害细胞
(2)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解析:
(1) 保存器官需适宜低氧而非无氧。
(2) 10%时O 吸收量<CO 释放量,说明存在两种呼吸方式。
16. 答案:
(1) 果糖-1,6-二磷酸
(2) 激活PFK1促进糖酵解,加速ATP合成以满足能量需求
解析:
(1) PFK1催化糖酵解中果糖-1,6-二磷酸生成。
(2) AMP结合PFK1可提高酶活性,促进呼吸供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