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上册第2单元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上册第2单元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7 10:1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
【走进作家】
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毕生巴尔扎克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傅雷一生创造了三个第一: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章中国当代翻译界第一人;培养教育了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傅聪;文革中以死抗争的第一名人。其子傅聪早在六十年代就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写作背景】
《傅雷家书》是 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1966年;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傅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经验,艺术的感悟,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
【难点解析】
“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文章却赋予它更多的意义。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得失泰然。“坚强”的最高境界是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主旨解说】
《傅雷家书两则》傅雷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基础知识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粗的字注音:
舐犊(shì)? 颓废(tuí) ?创痛?(chuāng)? 涕泗(tì?sì)横流
气吞斗(dǒu?)牛??? 枘凿(ruì) ??yú(谀)词 ??重蹈覆zhé(辙)?
扶yè(掖)?? 刻骨míng(铭 )心 kuò(廓?)然无累
2、解释下列词语
扶掖:搀扶;扶助。
枘凿:比喻不调协,格格不入
廓然无累:指心胸开阔,没有牵挂。
重蹈覆辙: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自知之明: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舐犊之情:比喻人之爱子。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对它的深切疼爱。也比喻对子女的感情很深。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射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的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名著阅读
《水浒传》和《西游记》都是我国长篇?①章回体?体小说的代表作品。《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讲述了一系列英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②宋江?浔阳楼题反诗等。《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孙悟空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因?③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后追唐僧完成了西天取经的大业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B、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
C、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D、专家提醒您:用耳机收听音乐,音量最好保持在40~60分贝且不要超过一小时。
6、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1)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何作用?
第一则(1954年10月2日):写于儿子消沉苦闷时,劝尉儿子如何正确地面对感情的创伤,战胜挫折,泰然处之。
第二则(1955年1月26日):写于儿子在音乐上取得巨大成功之时,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正确对待成功。
(2)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3)学生用“_____?”这句话打动了我,因为它告诉我“________???”?或者用“______”?这句话打动了我,它使我联想到“________?”这样两个句式说话。
(4)“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文章却赋予它更多的意义。你认为该词如何理解?
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得失泰然。“坚强”的最高境界是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5)作者在文中说:“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与上句“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紧密相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性
【创新能力应用】
阅读《男孩。别哭》。完成第7~14题
山前有溪,稍远有河,被山岭围着,村只得算山村。山村的孩子一天的时间多是在山里度过,而雨,说下就下,它才不管你回没回家。这样,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遭遇晴出雨归的劫数。灿烂出门,颓丧回家,这是谁也不愿经历的。很多事情,甚至包括人一生的命运,都得是这种结局。有什么办法呢?
雨总是起于黄昏,当我们担着柴采走在蜿蜒山道上的时候,‘潇潇暮雨要么从后面赶上来,要么在前面截住你,想避都避不开。这时,心情就会像四合的暮色,突然黯淡下来。怎么不黯淡呢?雨加重了肩上的担子,又阻碍了归路的脚步,透过雨幕,家就显得更加遥远难及。而雨,又不是平时活泼巧妙的那种,而是阴阴的,凄凄的,带点巫性,又带点魅气。
印象最深的是l0岁的那年秋天,独自一人担着柴禾走在黄昏的山路上,山雨沙沙从身后而来,像一张阴暗之网,一下子就将我罩进去了,那颗本来就因孤寂而伤感的心,便进而变得绝望。仿佛淹过我的不是山雨,而是令人窒息的黑水。
山雨打湿我的头发,山雨浸透我的衣服,山雨像黑寡妇赖在我的柴禾里,要享受坐滑竿的感觉。柴禾在肩上重若千钧,我把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又从右肩换到左肩,稚肩在与柴担热烈切磋的过程中慢慢火辣,慢慢红肿。脚在山路上不敢停下来,一停就颤得厉害。终于一个趔趄,柴禾从柴担两头滑落下来,柴担弹得老远。我一屁股坐在青石板上放声大哭。山雨沙沙无边,冷漠地下着,没半点怜惜之情,我哭得更伤心了。雨浇灭了我的哭声,在山中没有半点回音。群峰座座在雨中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我感到小小的自己被大大的世界完全给遗弃了。我坐在青石板上,根本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把剩下的那一点气力也哭尽。父亲,我的亲亲父亲,就在这时从山坳的拐角处出现了,他一下子把我从恐惧和绝望的深水区捞救上来。我无法说出那一刻心中的感受。我只知道,那一刻他温暖的笑容会让我珍藏一辈子,感激一辈子。是父亲温暖的笑容给了我在这个世上继续前行的勇气,要不然我真会沿原路退离这个陌生的世界。
嗨,男孩,别哭,我们回家。父亲对我吆喝道,然后像扶起一棵被雨淋趴的庄稼那样将我扶起。
男孩,别哭。二十多年后,当我脱口对自己儿子也说这话时,我才发现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竟是一种成长的标识。只是我儿子面对的不再是山雨带来的困扰。我怀疑父亲的父亲肯定也对父亲说了这四个字,而我儿子的儿子也将会在某个未知的时刻对他的儿子说出这四个字。后来我看美国著名的成长伤感片,题目竟就用了这四个字:“男孩,别哭”。只是里面的主人公没能跨越这道标识,死了。
7、本文真挚动人,曲折有致,请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情感变化轨迹的词语。
答:黯淡——(孤寂?)——(伤感???)——(绝望????)
8、本文写景的手法很多。请你举例说明其中的一个特点及其作用。
答:?⑴“雨”象征困难、挫折等。????⑵用拟人的手法写“雨”,借以传达人物的心情。⑶赋予“暮”雨的“暮”,“黑水”的“黑”等感彩。
9、文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答:?“我”虽年少幼稚,但却执著、奋进、能拼搏,有勇气。
10、将结尾第二段中“父亲对我吆喝道”改为“父亲对我亲切地说”会影响原意的表达吗?说出理由来。
答:有影响。⑴原句刻画的“父亲”是“我”力量的源泉,是“我”的榜样。若换成后者,“父亲”的形象则由“力量的化身”这个侧重点变成了写“爱”这个侧重点。???⑵前者更符合“父亲”的身份,表现出“父亲”刚毅的性格和更深沉更理智的爱。(与文章的主旨切合,突出“父亲”是“我”的榜样这一点。)
11、你认为文章结尾引出美国影片《男孩,别哭》,并交代主人公“死了”这一结局的用意是什么?
答:重点突出“男孩,别哭”是人类的一个共同的心愿,并以一个反例来警示人们,要有勇气,坚持才能胜利。
12、本文刻画人物的手法有哪些?请你至少从两个角度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1)心理、语言、行为刻画。如“群峰座座在雨中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我感到小小的自己被大大的世界完全给遗弃了”这是心理刻画。
⑵对比反衬。
⑶景物烘托。如“心情就会像四合的暮色,突然暗淡下
13、本文要告诉读者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答: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要轻易被困难打倒,只有这样人才能成长,成熟。
14、最后一段中说“只是我儿子面对的不再是山雨带来的困扰”,试猜读一下,“我儿子”面对的又是什么困扰?若是你遇到了,又将如何面对?(150字以内)
【三新精英园】
15、古城襄阳,如今已有18.2万志愿者,在贫困人员家中,在孤寡老人床前,在失学儿童身后,在公益活动现场,他们用有力的臂膀撑起弱势群体的天空,用温暖的双手焐热无数冰封的心灵,他们崇尚奉献的志愿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你我。于是,你想和同学们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你对大家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献出爱心,为城市增添温暖好吗?(要求:有称呼,语言得体、理由充分、意思相近即可,)
为推进“文化襄阳”建设,我市从2012年开始,每年四月集中开展“书香溢襄阳”读书活动。为配合这次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同时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
【续写标语】为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他根据下面语段中的划线句拟出了标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感到一时的快乐,我们常常会心一笑;而经常性地读书则会让我们一辈子都从中获得很多益处,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答:读好书一时快乐,好(常)读书终(一)生受(获)益
【设计活动】这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举行“书香溢襄阳”读书知识竞赛21世纪教育网
活动三:
活动四:
答:示例:①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②举办"名著在我心中"读书演讲会;③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④出一期"我与名著共成长"墙报(黑板报)。
【仿写表达】谈到读书的作用时,大家各抒己见,请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写一句话,表达你对读书作用的认识。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读书,让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读书,让我们拥有崭新的发现;读书,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谛。读书,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要求主题统一,句式基本一致)
【探究材料】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瞧瞧,连兴趣也谈不上,更不用说癖好。
探究结果:?读书要有所选择,应选择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来读。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