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5-07-29 17:3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学校:成都东部新区周家学校 任课教师:吴敏
单元课次 1 年级 五年级 班级 人数 40人
学 习 目 标 运动能力: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跨步伸臂 — 翻腕抖指”“迎球缓冲 — 引球护胸” 技术,3-5 米移动传接成功率≥70%,能在简易攻防中配合。 健康行为:通过热身活动腕肩膝,传接保持 1.5 米安全距,避免冲撞,养成 “传后跑位” 习惯。 3. 体育品德:小组练习主动呼应,竞赛守规则,尊重对手与裁判。
教学内容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跑动传接、传接接力、下肢与核心力量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传球时蹬地伸臂与翻腕抖指连贯,接球时迎球缓冲规范。 难点:跑动中重心控制,传接时机与节奏配合,不看球完成传接。
程序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要求 次数 强度 时间
开始部分 集合整队; 师生问好; 3. 宣布内容、目标及安全要求。 1. 提前检查器材,清理场地。 2. 吹哨集合,清点人数,检查着装。 3. 说明任务:“学习行进间传接球,练跑动配合。” 1. 快速成四列横队,快静齐。 2. 洪亮问好。 3. 认真聆听,明确要求。 组织: 要求:队列整齐,注意力集中。 1 小 1分钟
准 备 部分 专项热身: 手腕绕环(各 10 次)、弓步压肩(各 10 秒)、高抬腿跑(30 秒)、侧向滑步(每侧 10 步)。 热身游戏 “追球接力”:分 4 组,沿边线跑动滚球给队友,先完成 3 轮获胜。 带领热身,强调活动关节。 讲规则,示范路线,提醒 “传后跑位”。 3. 观察纠正 “急停不稳”。 1. 按要求热身,动作到位。 2. 积极参与,呼喊队友接球。 3. 结束后迅速归队。 组织: 要求:动作规范,注意安全。 1 1 中 中 2 分钟 2分钟
基 本 部 分 动作示范与分解 动作要点: 传球:跑动跨步伸臂,持球胸前,翻腕抖指传,球贴腹飞行,传后臂前伸跟进。 接球:迎球跨步,手成勺状,指根触球,屈臂缓冲引球至胸。 口诀:“跑动跨步臂前伸,翻腕抖指球贴腹;迎球伸手像抱勺,缓冲引球稳护胸。” 辅助练习 原地跨步传接:两人 3 米间距,传接 10 次互换。 移动传接:沿直线跑,每 2 步传 1 次,10 米往返。 合格标准:传球平准,接球不脱,动作连贯。 小组合作 4 人一组,两人传接,两人纠错(看 “迎球、传后跟进”),5 分钟轮换,互评优缺点。 游戏竞赛 “传接绕障赛”规则:4 人一组,沿标志桶(间距 5 米)传接,绕 3 障返回,时短无掉球胜,掉球从落点重传。 体能课课练 负重弓步走:持球走 20 米,3 组。 仰卧夹球起坐:3 组 ×15 次。 3. 快速侧滑步:每侧 10 步,3 组。 1. 示范动作,慢放 “翻腕、缓冲” 细节,结合口诀讲解。 2. 用 “标志物瞄准法” 纠正传球偏高。 讲练习要求,示范跑动节奏。 指导,强调 “手指放松迎球”。 分组,明确分工,发评价表。 引导用专业语评价。 布置场地,讲规则,强调 “传接喊队友名”。 当裁判,赛后颁奖。 示范动作,强调 “弓步膝盖不超脚尖”。 2. 监督,为弱者减次数。 1. 观察模仿,体会动作顺序。 2. 思考 “传球目标部位”。 两人一组练习,传喊 “接好”,接回应 “收到”。 掉球重练,主动请教。 明确角色,观察员用手势提醒。 记录建议,调整动作。 讨论战术,为队友加油。 守规则,掉球重传,祝贺胜者。 按示范练习,感受发力。 2. 互计数鼓励。 组织: 要求:学生半圆围教师,认真观察。 组织: 要求:两人一组沿直线,间距 3-5 米,传接有呼应。 组织: 要求:4 人一组,互评不干扰,及时改进。 组织: 要求:4 组各占赛道,安全协作。 组织: 要求:分 4 组,间距 1 米,动作规范。 1 1 1 5 3 中 大 大 大 大 4分钟 8分钟 8分钟 5分钟 6分钟
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肩部拉伸(各 15 秒)、腰部扭转(各 8 次)、慢走 2 圈。 评价:表扬 “最佳配合组”“进步之星”,指出共性问题。 布置作业 4. 小结:强调传接是配合基础,鼓励练习,下次学传接后上篮。 1. 带领放松,引导呼吸。 2. 具体评价,如 “第 3 组呼应及时”。 3. 讲作业要求,示范方法。 4. 总结激发兴趣。 1. 跟随放松,动作舒展。 2. 听评价,记改进点。 3. 记作业,期待下次课。 4. 道别,还器材。 组织: 要求:动作放松,安静听讲,按序还器材。 1 小 4分钟
预计运动负荷 (曲线图) 预计运动密度 60% - 65%
预计平均心率 120-140 次/分
课后体育作业 基础作业(必做): 与同伴完成行进间传接球3组,每组20次(3-5米距离),跑动中保持“跨步伸臂—翻腕抖指”传球动作,接球时做到“迎球缓冲”,记录成功次数(成功率需≥70%),拍摄10秒练习视频标注动作要点。 2. 徒手模仿传球“翻腕抖指”和接球“缓冲引球”动作各1组(每组30次),重点体会手腕发力与手臂缓冲的协调性。 拓展作业(二选一): 家庭传接游戏:与家人沿直线跑动传接,每跑 3 步传一次,完成 15 米往返 3 组,记录最快完成时间,分析 “跑速与传球力度” 的配合技巧。 赛事观察:观看一段篮球比赛的快攻传接片段,记录 3 次成功行进间传接球的 “跑动节奏”(如步数与传球时机),用 200 字描述其与课堂所学技术的联系。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分层练习使 80% 学生掌握行进间传接球基本技术,3-5 米移动传接成功率达标。亮点在于 “追球接力” 游戏有效激活跑动传接意识,小组互评环节强化了 “迎球缓冲” 动作的纠错能力。不足方面,约 20% 学生跑动中重心过高导致传球偏斜,竞赛时部分学生因急于完成而忽略 “传接呼应”。改进方向:下次课增设 “绳梯步伐 + 传接” 组合练习稳定重心,在游戏中加入 “必须呼喊队友名字” 的规则,强化配合意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