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数上 大小卷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素养检测卷
时间:90 min 满分:12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
1.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打开折扇时,随着扇骨的移动
形成一个扇面,这种现象可以用数学原理解释为( )
A.点动成线 B.线动成面
C.面动成体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如图,下列给出的直线、射线能相交的是( )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3.小明在学习基本平面图形中角的知识后,学会了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之间的换算.课后小
明出了一道填空题:0.2 =________' = _________″ ,以下答案正确的是( )
A.12,72 B.12,720 C.20,200 D.2,20
4.已知线段 和点 ,如果 + = ,那么( )
A.点 为 中点 B.点 在线段 外
C.点 在线段 上 D.点 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
5.如图,利用量角器测量角,有如下 4个结论:①∠ = 90 ;②∠ = ∠ ;
③∠ 与∠ 互为余角;④∠ 与∠ 互为补角.
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74/80
7 数上 大小卷
6.如图,点 , 位于数轴上原点两侧,且 = 2 .若点 表示的数是 2,则点 表示的数是
( )
A.2 B. 3 C. 4 D. 5
7.走马灯,又称仙音烛,据史料记载,走马灯的历史起源于隋唐时期,盛行于宋代,是中国特
色工艺品,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一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纸
片,沿折痕折合成一个棱锥形的“走马灯”,正方形做底,侧面有一个三角形面上写了“祥”字,
当灯旋转时,正好看到“吉祥如意”的字样.则在 , , 处依次写上的字可以是( )
A.吉 如 意 B.意 吉 如 C.吉 意 如 D.意 如 吉
8.如图,将三个同样的正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放置,如果∠1 = 45 ,∠3 = 30 ,那么∠2 的
度数是( )
A.15 B.25 C.30 D.45
9.如图,已知 , , 依次为线段 上的三点, 为 的中点, = 1 = 3 ,若 = 8,
2 4
则线段 的长为( )
A.18 B.20 C.22 D.24
75/80
7 数上 大小卷
10.如图,把一个角沿过点 的射线对折后得到∠ (0 < ∠ < 90 ),现从点 引一条射
线 ,使∠ = ∠ ,再沿 把角剪开.若剪开后再展开,得到的三个角中,有且只
有一个角最大,最大角是最小角的三倍,则 的值为( )
A.1 B.2 C.1或2 D.2或3
4 5 4 5 5 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4分)
11.如图,从长春站去往胜利公园,与其他道路相比,走人民大街路程最近,其蕴含的数学道
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 和∠ 都是直角,则∠1___∠2 .(填“> ”“< ”或“= ”)
13.如图,当钟表指示 9:20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小于180 )的度数是______.
76/80
7 数上 大小卷
14.一个几何体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图中所示的分别是从它的左面、上面
看到的形状图,这个几何体最多是用___个小立方块搭成的.
15. 1如图,点 , , 在同一条直线上,∠ = ∠ , 平分∠ ,若∠ = 10 ,
3
则∠ 的度数为____.
16.如图,点 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且 = 16,第一次操作:分别取线段 和 的中点
1, 1 ;第二次操作:分别取线段 1和 1的中点 2, 2;第三次操作:分别取线段 2
和 2 的中点 3, 3,连续这样操作四次,则 4 4 = 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小题,共 66分)
17.(8分)如图,平面上有 , , , 四点,根据下列要求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
图痕迹).
(1)画直线 ,画射线 ,画线段 .
(2)在射线 上,作出线段 ,使 = .
(3)在平面内找到一点 ,使点 到 , , , 四点的距离之和最短.
77/80
7 数上 大小卷
18.(10分)如图,将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 叠放在一起.
(1)若∠ = 40 ,求∠ 的度数;
(2)若∠ = 145 ,求∠ 的度数;
(3)猜想∠ 与∠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9.(10分)如图,已知线段 = 6,点 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且 = 2, 为线段 的
中点.
(1)求线段 的长;
(2)点 在线段 上,且 2 = ,请判断点 是否为线段 的中点,并说明理由.
78/80
7 数上 大小卷
20.(12分)某综合实践小组进行废物再利用的环保小卫士行动,他们准备用废弃的宣传单制
作纸盒.
图(1) 图(2) 图(3)
(1)若准备制作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图(1)中的___图形经过折叠能围成无盖的正方体
纸盒.(填选项字母)
(2)图(2)是嘉嘉的设计图,把它折成无盖的正方体纸盒后与“保”字相对的是____字.
(3)如图(3),有一张边长为 40 cm 的正方形废弃宣传单,嘉嘉准备将其四个角各剪去一个
小正方形,折成无盖长方体纸盒,折成的纸盒高为 5 cm .
①四角应各剪去边长为___cm 的小正方形;
②计算此长方体纸盒的体积.
21.(12分)如果一点在由两条公共端点的线段组成的一条折线上,且把这条折线分成长度相
等的两部分,这个点就叫作这条折线的“折中点”.如图,点 是折线 的“折中点”,请
解答以下问题:
(1)已知 = , = .
当 > 时,点 在线段____上;
当 = 时,点 与点___重合;
当 < 时,点 在线段____上.
(2)若 为线段 的中点, = 4, = 3,求 的长度.
79/80
7 数上 大小卷
22.(14分)阅读与实践:【问题情境】小明在数学兴趣小组中研究角与角间的关系.如图(1),
∠ = 90 ,点 在直线 上,射线 平分∠ .小明用量角器度量发现,∠ = 2∠
,他给出了如下理由:因为∠ = 90 ,所以∠ = 90 ∠ .
因为射线 平分∠ ,所以∠ = 1∠ = 1 (180 ∠ ) .
2 2
因为∠ = ∠ + ∠ 1,所以 (180 ∠ ) = ∠ + ∠
2
图(1) 图(2) 图(3)
(1)请你帮助小明完成剩下的过程.
【实践探究】(2)小明将∠ 绕点 顺时针旋转至图(2)的位置,请问∠ 与∠ 之间
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了变化?若发生变化,请求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若不变,请说明理由.
【问题拓展】(3)小明继续将∠ 绕点 顺时针旋转至图(3)的位置,请直接写出∠
与∠ 之间的数量关系.
80/807 数上 大小卷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素养检测卷
时间:90 min 满分:12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
1.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打开折扇时,随着扇骨的移动
形成一个扇面,这种现象可以用数学原理解释为( )
A.点动成线 B.线动成面
C.面动成体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答案: B
2,如图,下列给出的直线、射线能相交的是( )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解析:A选项,射线 可从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与直线 不能相交,故此选项
不符合题意;B选项,射线 可从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与直线 不能相交,故此
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射线 可从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与直线 能相交,故此
选项符合题意;D选项,射线 , 可从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不能相交,故此选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3.小明在学习基本平面图形中角的知识后,学会了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之间的换算.课后小
明出了一道填空题:0.2 =________' = _________″ ,以下答案正确的是( )
A.12,72 B.12,720 C.20,200 D.2,20
解析:0.2 = 0.2 × 60' = 12',12' = 12 × 60″ = 720″ .故选 B.
4.已知线段 和点 ,如果 + = ,那么( )
A.点 为 中点 B.点 在线段 外
C.点 在线段 上 D.点 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
108/119
7 数上 大小卷
解析:如图 ,因为 + = ,所以点 在线段 上.故选 C.
5.如图,利用量角器测量角,有如下 4个结论:①∠ = 90 ;②∠ = ∠ ;
③∠ 与∠ 互为余角;④∠ 与∠ 互为补角.
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①∠ = 90 ,故①正确;②因为∠ = 50 ,所以
∠ = ∠ ∠ = 90 50 = 40 ,所以∠ ≠ ∠ ,故②不正确;
③因为∠ + ∠ = ∠ = 90 ,所以∠ 与∠ 互为余角,故③正确;
④因为∠ = 50 ,∠ = 130 ,所以∠ + ∠ = 180 ,所以∠
与∠ 互为补角,故④正确.综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③④.故选 D.
6.如图,点 , 位于数轴上原点两侧,且 = 2 .若点 表示的数是 2,则点 表示的数是
( )
A.2 B. 3 C. 4 D. 5
解析:因为点 表示的数是 2,原点表示的数为 0,所以 = 2 0 = 2 .因为 = 2 ,所
以 = 4.因为点 在原点左侧,所以点 表示的数为 0 4 = 4 .故选 C.
7.走马灯,又称仙音烛,据史料记载,走马灯的历史起源于隋唐时期,盛行于宋代,是中国特
色工艺品,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一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纸
片,沿折痕折合成一个棱锥形的“走马灯”,正方形做底,侧面有一个三角形面上写了“祥”字,
当灯旋转时,正好看到“吉祥如意”的字样.则在 , , 处依次写上的字可以是( )
A.吉 如 意 B.意 吉 如 C.吉 意 如 D.意 如 吉
109/119
7 数上 大小卷
解析:由题意得展开图是四棱锥的展开图,所以 , , 处依次写上的字是吉、
如、意或如、吉、意.故选 A.
8.如图,将三个同样的正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放置,如果∠1 = 45 ,∠3 = 30 ,那么∠2 的
度数是( )
A.15 B.25 C.30 D.45
解析:如图.
由题意,得∠ = 90 ,∠ = 90 ,所以∠ = 90 ∠3 = 90 30 = 60 ,∠ =
90 ∠1 = 90 45 = 45 .又因为∠ = 90 ,∠2 = ∠ + ∠ ∠ ,所以
∠2 = 60 + 45 90 = 15 .故选 A.
9. 1 3如图,已知 , , 依次为线段 上的三点, 为 的中点, = = ,若 = 8,
2 4
则线段 的长为( )
A.18 B.20 C.22 D.24
解析:设 = .因为 = 1 = 3 ,所以 = 2 = 2 ,
2 4
= 4 = 4 ,所以 = + = + 2 = 3 .因为 为 的中点,
3 3
110/119
7 数上 大小卷
= 8,所以 = 2 = 2 × 3 = 6 , = = 3 ,所以
= = 3 4 = 5 ,所以 = + = 5 + = 8,所以 = 3 ,
3 3 3
所以 = 6 = 6 × 3 = 18 .故选 A.
10.如图,把一个角沿过点 的射线对折后得到∠ (0 < ∠ < 90 ),现从点 引一条射
线 ,使∠ = ∠ ,再沿 把角剪开.若剪开后再展开,得到的三个角中,有且只
有一个角最大,最大角是最小角的三倍,则 的值为( )
A.1 B.2 C.1或2 D.2或3
4 5 4 5 5 5
解析:设∠ = ,则∠ = ,所以∠ = (1 ) .
①若沿 折叠,则最大角的度数为 2 ,最小角的度数为(1 ) ,所以
3(1 ) = 2 ,解得 = 3 ;
5
②若沿 折叠,则最大角的度数为 2(1 ) ,最小角的度数为 ,所以
2(1 ) = 3 ,解得 = 2 .
5
综上, 2 3的值为 或 .故选 D.
5 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4分)
11.如图,从长春站去往胜利公园,与其他道路相比,走人民大街路程最近,其蕴含的数学道
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11/119
7 数上 大小卷
12.如图,∠ 和∠ 都是直角,则∠1___∠2 .(填“> ”“< ”或“= ”)
解析:因为∠ 和∠ 都是直角,所以∠1 + ∠ = 90 ,
∠2 + ∠ = 90 ,所以∠1 = ∠2,故答案为= .
13.如图,当钟表指示 9:20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小于180 )的度数是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5 × 30 + 20 × 0.5 = 150 + 10 = 160 ,所以当钟表指示 9:
20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小于180 )的度数是160 ,故答案为160 .
14.一个几何体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图中所示的分别是从它的左面、上面
看到的形状图,这个几何体最多是用___个小立方块搭成的.
解析:如图, 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故最多用 2 + 2 + 2 =
6 (个)小立方块搭成的,故答案为 6.
15.如图,点 , , 1在同一条直线上,∠ = ∠ , 平分∠ ,若∠ = 10 ,
3
则∠ 的度数为____.
112/119
7 数上 大小卷
∠ = 1解析:因为 ∠ ,∠ = 10 ,所以∠ = 30 ,所以∠ = ∠ + ∠ =
3
40 .因为∠ + ∠ = 180 ,所以∠ = 180 ∠ = 140 .因为 平分∠ ,
所以∠ = 1∠ = 70 ,所以∠ = ∠ + ∠ = 80 .故答案为80 .
2
16.如图,点 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且 = 16,第一次操作:分别取线段 和 的中点
1, 1 ;第二次操作:分别取线段 1和 1的中点 2, 2;第三次操作:分别取线段 2
和 2 的中点 3, 3,连续这样操作四次,则 4 4 = ___.
解析:因为 = 16,所以 = = 16.因为线段 和 的中点分别为 1, 1,
1 1 1
所以 1 1 21 1 = = = ,同理可得, 2 2 = = 2 2 2 2 2 2 2 1 1 = ( ) ,2
3
1
3 = ( )3
1
,所以 4 4 = ( )4 = (
1 )4 × 16 = 1 ,故答案为 1.
2 2 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小题,共 66分)
17.(8分)如图,平面上有 , , , 四点,根据下列要求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
图痕迹).
(1)画直线 ,画射线 ,画线段 .
113/119
7 数上 大小卷
解:如图,
直线 ,射线 ,线段 即为所作.(3分)
(2)在射线 上,作出线段 ,使 = .
解:如图, 即为所作.(6分)
(3)在平面内找到一点 ,使点 到 , , , 四点的距离之和最短.
解:如图, 点 即为所作.(8分)
114/119
7 数上 大小卷
18.(10分)如图,将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 叠放在一起.
(1)若∠ = 40 ,求∠ 的度数;
解:由题可知,∠ = 40 ,∠ = 90 ,所以
∠ = ∠ ∠ = 90 40 = 50 .(2分)
因为∠ = 90 ,所以∠ = ∠ + ∠ = 50 + 90 = 140 .(4分)
(2)若∠ = 145 ,求∠ 的度数;
解:因为∠ = 145 ,∠ = 90 ,所以
∠ = ∠ ∠ = 145 90 = 55 .
因为∠ = 90 ,所以∠ = ∠ ∠ = 90 55 = 35 .(7分)
(3)猜想∠ 与∠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 + ∠ = 180 .理由:
因为∠ = ∠ = 90 ,所以∠ + ∠ + ∠ + ∠ = 180 ,
所以∠ + ∠ = 180 .(10分)
19.(10分)如图,已知线段 = 6,点 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且 = 2, 为线段 的
中点.
(1)求线段 的长;
解:因为 = 6, = 2 ,
所以 = + = 6 + 2 = 8 .(1分)
因为 为线段 的中点,
115/119
7 数上 大小卷
所以 = 1 = 4 ,(3分)
2
所以 = = 4 2 = 2 .(4分)
(2)点 在线段 上,且 2 = ,请判断点 是否为线段 的中点,并说明理由.
解:点 是线段 的中点.(5分)
理由如下:
因为 = 6,2 = ,所以 = 3 .
因为 = 2,所以 = = 3 2 = 1 .
由(1)可知 = 4,所以 = = 4 3 = 1 ,
所以 = ,所以点 是 的中点.(10分)
20.(12分)某综合实践小组进行废物再利用的环保小卫士行动,他们准备用废弃的宣传单制
作纸盒.
图(1) 图(2) 图(3)
(1)若准备制作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图(1)中的___图形经过折叠能围成无盖的正方体
纸盒.(填选项字母)
解析:由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特征可知,选项 可以折叠成无盖的正方体纸盒,故答案为 .
(3分)
(2)图(2)是嘉嘉的设计图,把它折成无盖的正方体纸盒后与“保”字相对的是____字.
解析:由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特征可知,与“保”字相对的是“卫”字,故答案为卫.(6分)
(3)如图(3),有一张边长为 40 cm 的正方形废弃宣传单,嘉嘉准备将其四个角各剪去一个
小正方形,折成无盖长方体纸盒,折成的纸盒高为 5 cm .
①四角应各剪去边长为___cm 的小正方形;
解析:若折成的纸盒高为 5 cm,则四角应各减去边长为 5 cm 的小正方形,故答案为 5.(9分)
②计算此长方体纸盒的体积.
116/119
7 数上 大小卷
解:当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5 cm 时,所折叠成的长方体纸盒的底面是边长
为 40 5 × 2 = 30(cm)的正方形,高是 5 cm ,所以此长方体纸盒的体积为
30 × 30 × 5 = 4 500(cm3) .(12分)
21.(12分)如果一点在由两条公共端点的线段组成的一条折线上,且把这条折线分成长度相
等的两部分,这个点就叫作这条折线的“折中点”.如图,点 是折线 的“折中点”,请
解答以下问题:
(1)已知 = , = .
当 > 时,点 在线段____上;
当 = 时,点 与点___重合;
当 < 时,点 在线段____上.
解析:已知 = , = .
当 > 时,点 在线段 上;
当 = 时,点 与点 重合;
当 < 时,点 在线段 上.
故答案为 , , .(6分)
(2)若 为线段 的中点, = 4, = 3,求 的长度.
解: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点 在线段 上时,
因为 为线段 的中点, = 4 ,所以 = 2 = 8 .(7分)
因为 = 3,所以 = = 5 .(8分)
因为 + = = 5 ,所以 = 5 3 = 2 .(9分)
②当点 在线段 上时,因为 为线段 的中点, = 4 ,所以 = 2 = 8 .(10分)
因为 = 3,所以 + = 11 .…(11分)
因为 = + = 11 ,所以 = + = 11 + 3 = 14 .(12分)
综上, 的长度为 2或 14.
117/119
7 数上 大小卷
22.(14分)阅读与实践:【问题情境】小明在数学兴趣小组中研究角与角间的关系.如图(1),
∠ = 90 ,点 在直线 上,射线 平分∠ .小明用量角器度量发现,∠ = 2∠
,他给出了如下理由:因为∠ = 90 ,所以∠ = 90 ∠ .
因为射线 平分∠ ,所以∠ = 1∠ = 1 (180 ∠ ) .
2 2
因为∠ = ∠ + ∠ 1,所以 (180 ∠ ) = ∠ + ∠
2
图(1) 图(2) 图(3)
(1)请你帮助小明完成剩下的过程.
解:因为∠ = 90 ,所以∠ = 90 ∠ .
因为射线 平分∠ 1 1,所以∠ = ∠ = (180 ∠ ) .
2 2
∠ = ∠ + ∠ 1因为 ,所以 (180 ∠ ) = ∠ + ∠ ,
2
1
所以 (180 ∠ ) = ∠ + 90 ∠ ,(1分)
2
所以90 1∠ = ∠ + 90 ∠ ,
2
1
所以 ∠ = ∠ ,即∠ = 2∠ .(3分)
2
【实践探究】
(2)小明将∠ 绕点 顺时针旋转至图(2)的位置,请问∠ 与∠ 之间的数量关系
是否发生了变化?若发生变化,请求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若不变,请说明理由.
解:∠ 与∠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变.
理由如下:因为射线 平分∠ ,所以∠ = ∠
因为∠ = 90 ,所以∠ = 90 ∠ .
因为∠ = 180 ∠ = 180 2∠ = 2(90 ∠ ) ,
所以∠ = 2∠ .(8分)
118/119
7 数上 大小卷
【问题拓展】
(3)小明继续将∠ 绕点 顺时针旋转至图(3)的位置,请直接写出∠ 与∠ 之间
的数量关系.
解:∠ + 2∠ = 360 .(14分)
因为射线 平分∠ ,所以∠ = 2∠ = 2∠ .
因为∠ = 90 ,所以∠ + ∠ = 90 ,
∠ = ∠ + ∠ = 90 + ∠ ,∠ = ∠ + ∠ = 90 + ∠ ,
所以∠ + 2∠ = 90 + ∠ + 2(90 + ∠ ) = 270 + ∠ + 2∠ = 270 +
∠ + ∠ = 270 + 90 = 360 ,
即∠ + 2∠ = 360 .
1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