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安顺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9 17:2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贵州省安顺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三生”空间是具有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用地的总称,其功能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成为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贵州肇兴侗寨位于黔东南喀斯特山区,是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村落之一。近年来,该地通过“旅游+生态+文化”模式推动乡村振兴。下表示意肇兴侗寨四个时期“三生”空间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空间类型 2010年 2013年 2017年 2020年
面积/hm2 占比% 面积/hm2 占比% 面积/hm2 占比% 面积/hm2 占比%
生产空间 525.7976 29.12 523.8343 29.02 506.9392 28.08 460.3383 25.50
生活空间 24.5085 1.36 28.3494 1.57 41.6763 2.31 55.5885 3.08
生态空间 1255.0779 69.52 1253.2004 69.41 1256.7687 69.61 1289.4573 71.42
1.2010—2020年,肇兴侗寨( )
A.生态环境恶化 B.城镇化水平高 C.产业结构单一 D.居住环境改善
2.2010—2020年期间,肇兴侗寨生产空间占比下降,生态空间占比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大量外迁,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为发展旅游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C.全球气候变暖,扩张生态自然空间 D.实施工业转型,转变生产、生活空间
3.肇兴侗寨“三生”空间发展方向( )
A.生活空间应继续扩大,以满足人口增长需求
B.生产空间占比持续下降,不利于经济发展,应大力恢复
C.生态空间占比增加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应保持并优化
D.“三生”空间应保持2010年的比例不变,以维持原有生态平衡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实现产、城、人之间可持续发展。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简称泰达合作区)是中埃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被埃方评为“埃及工业园区典范”。该园区管理方为天津T公司,其管理的天津开发区是中国成立最早、投资环境最好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2023年7月,泰达合作区拟通过提升产业聚集、产业配套、产业服务等能力,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同时积极促进产城融合。如图示意泰达合作区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影响该工业园区选址的主要因素( )
A.工业基础 B.海陆交通 C.技术水平 D.劳动力价格
5.泰达合作区被评为“埃及工业园区典范”的主要原因是( )
A.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靠近欧洲,地理位置优越
C.引进中国先进管理经验 D.地价低廉,生产成本低
6.泰达合作区促进产城融合过程中,完善生活服务设施主要是为了( )
A.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B.吸引和留住产业人才
C.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 D.增加园区的财政收入
京沪高速铁路是中国客运最繁忙的路段之一,京沪高铁一线全长1318km,京沪高铁二线作为一线的辅助通道,侧重“城际+区城”模式,由多条线路组成,包括京津城际、津潍高铁、潍宿高铁、徐益高铁、连镇高铁、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沪苏通铁路等,二线山东段的线路形成了一个超大的弧形——“潍坊弯”。如图示意京沪高速铁路站点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京沪高铁二线“潍坊弯”形成的主要因素( )
A.地形地势 B.城市分布 C.行政区划 D.自然保护区
8.建设京沪高铁二线的主要目的( )
①均衡人口分布②缓解一线运行压力③提高行车速度④扩大辐射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中马友谊大桥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工程,大桥连接马累岛和机场岛,周边珊瑚岛礁纵横分布,地形急剧起伏,建桥段最大水深约50m。如图示意该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大桥建设区域水深约50m,该海域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变化特点( )
A.不断降低 B.先增后减 C.水温稳定 D.不断增加
10.马尔代夫居民长期生活用水短缺的自然原因( )
A.岛屿面积小 B.气候较干旱 C.人口数量多 D.降水季节变化大
11.推测大桥建设中面临的技术难题主要有( )
①建设物资匮乏②地质条件复杂③施工场地狭小④海浪洋流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5年5月,某研学团在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开展研学活动时发现一枚珍贵的植物“花朵”化石。经鉴定,该化石形成于早白垩世(约1.4亿—1.1亿年前),保存在灰绿色粉砂质泥岩中,可能是早期被子植物新物种。莱阳地区白垩纪地层中还富含恐龙、昆虫等化石,地质历史时期经历多次海陆变迁和火山活动,是研究中生代生物演化与古环境的重要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早白垩世莱阳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寒冷干燥的高原荒漠 B.温暖湿润的茂密森林
C.炎热干旱的内陆盆地 D.冰川广布的极地地区
13.该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属于(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14.莱阳“花朵”化石的发现对地理学研究的意义在于( )
①推断早白垩世的古气候与古环境②确定现代植物的分布规律
③研究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④分析板块运动的具体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屯垦林场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近年来该林场利用多种植被对浅层土壤(0—20cm)进行恢复与改善。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是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下表示意该林场在不同植被恢复后浅层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的含量(或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植被类型 恢复年限 有机碳/(g kg-1) 黏粒/% 粉粒/% 砂粒/%
草地 45 11.51 5.6 31.24 63.16
落叶林 48 17.72 9.12 41.33 49.55
15.在45—48年的植被恢复年限内,草地浅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比落叶林低,主要原因是草地( )
A.根系更为茂密 B.枯枝落叶归还更多
C.根系分布更深 D.受放牧的影响更大
16.落叶林区的土壤黏粒和粉粒占比较草地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草地增加降水明显 B.林区增加降水明显
C.草地风速更小 D.林区风速更小
二、综合题
17.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西南部,地处乌蒙山系与苗岭山系的过渡地带。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海拔在800—1500m之间。近年来,当地依托喀斯特地貌的荒山荒坡,建成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均节约标煤40.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1万吨。该项目采用“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养殖”的农光互补模式,在板间种植牧草,板下发展生态畜牧业,形成“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采用生态友好型施工技术,有效减少了对植被的破坏,助力石漠化治理。如图示意农光互补模式。
(1)指出当地建设大型光伏基地的区位优势。
(2)说明“农光互补”模式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3)分析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对当地石漠化治理的意义。
18.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2022年暑期,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来到太行山研学考察,发现太行山东麓分布着众多冲积扇。研究小组还了解到夏季太行山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如图示意太行山东麓冲积扇的分布。
(1)描述该地区冲积扇的特征。
(2)分析该地区冲积扇的形成条件。
(3)针对该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的现象,说明可采取的预防措施。
19.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安徽省滁州市依滁河而生,地形多样,气候条件优越。近些年来,滁州农业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农业生产废弃物也随之增加。滁州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探索农业生产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机制,通过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废弃物,将农业废弃物转换成再生资源,逐步形成一条资源可利用、低碳环保、农民增收的“绿色循环产业链”。有机废弃物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生物降解的废弃物。如图示意滁州市农业资源化利用主要方式。
(1)指出滁州市大力发展农业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分析滁州市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影响。
(3)请为进一步提高滁州市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出合理建议。
1.D 2.B 3.C
4.B 5.C 6.B
7.B 8.D
9.A 10.A 11.D
12.B 13.D 14.A
15.D 16.D
17.(1)区位优势:①喀斯特荒山荒坡面积广,土地资源丰富;②海拔较高,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③政策支持乡村振兴与清洁能源发展。
(2)促进作用:①板间种植牧草、板下养殖,提高土地利用率;②光伏板遮挡部分阳光,减少水分蒸发,利于作物生长;③增加农业产值,提高农民收入。
(3)治理意义:①光伏电站建设减少植被破坏,保护地表;②“农光互补”模式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③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改善生态环境。
18.(1)特征:①多分布于太行山东麓河流出山口处;②呈扇形分布,自扇顶至扇缘面积扩大。
(2)形成条件:①太行山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②河流流出山口后,地形平坦,流速骤减,泥沙沉积;③夏季降水集中,河流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
(3)预防措施:①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②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保持水土;③修建挡土墙、排洪沟等工程设施。
19.(1)环境问题:①农业废弃物堆积,污染土壤和水源;②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导致土壤退化和水体富营养化。
(2)影响:①减少废弃物污染,改善生态环境;②生产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③发展生物质能,缓解能源压力;④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3)建议:①加大科技投入,研发高效处理技术;②完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参与;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