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冬阳·童年·骆驼队》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冬阳·童年·骆驼队》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7 18: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冬阳·童年·骆驼队》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沉默(
)侵犯(
)安静(
)暖和(
)充满(
)想象(

二、词语连线
增加
铃铛
幼稚的
太阳
耐住
心头
暖和的
响声
戴上
情趣
轻松的
心灵
重临
寂寞
清脆的
步伐
三、照样子,写词语。
例1:不(声)不(响)
不(
)不(

不(
)不(

不(
)不(

例2:(磨)来(磨)去

)来(
)去

)来(
)去

)来(
)去
例3:又(干)又(冷)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侵犯(

情趣(

等候(
)轻松(

幼稚(

旅程(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
1.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都看呆了。
.写句子:

2.
拉骆驼的摘下了毡帽。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3.骆驼队又来了。
扩句:

4.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缩句:

六、根据文章填空
《冬阳·童年·骆驼队》以(
)为线索,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
)、(
)、(
)和(
)几个片段,表现了(
)。
七、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的走,总会到的;慢慢的嚼,
总会吃饱的。
1.骆驼咀嚼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我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3.从这一段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小作者的什么感情?

第2课时
一、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
)。
A、毡帽(zhān)
咀嚼(jiào)
幼稚(zhì)
骆驼(luó)
B、队伍(wǔ)
铃铛(líng)
寂寞(jì)
喘气(chuǎn)
C、暖和(huó)
棉袄(mián
ǎo)
着急(zhuó)
关系(xì)
D、情趣(qù)
重临(lín)
埋怨(mái)
骚动(sāo)
二、把不是同一类的东西用横线画出来。
(1)黎明
傍晚
中午
深夜
刹那
(2)小麦
玉米
水稻
甘蔗
高粱
(3)骆驼
老虎
狮子
麻雀
狐狸
(4)老人
教师
工人
农民
学生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1)骆驼很怕狼,(
)狼会咬它们,(
)人们给它们戴上了铃铛。
(2)(
)也有生在较平的地上,(
)大多数是长在石山上的。
四、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冬阳·童年·骆驼队》选自《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
(
)
(2)“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缩为“我充满了想法。”
(
)
(3)《冬阳·童年·骆驼队》的语言充满着童心童趣。
(
)
(4)词语“喜爱、热爱、酷爱”虽然是同义词,但程度是逐渐加深的。
(
)
五、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花裙子
那年我才9岁。父亲在外地教书,我和哥哥尚在念小学,外公多病。一天清晨,母亲照例出门去了,清贫的家境逼迫着母亲日日起早摸黑地为一家人的生计奔忙着。7点多了,我还呆呆地坐在床沿上发愣,脑子里不断地回想着昨天老师的话:“明天‘六·一’节,各班的大合唱是要评奖的,服装一定要统一,女同学白衬衫、花裙子,男
同学白衬衫、蓝裤子。”
我没有花裙子,只有一件白洋布旧衬衣可以充数。我知道母亲为一家人的温饱日夜操劳,又有何钱何心想到为我做条花裙子。平日,哥哥穿不下的旧衣
裤经母亲稍改便成了我的新衣裤。我从不曾为此抱怨过,可今天我该怎么办 想了许久,我无计可施,硬着头皮来到了学校。
心神不宁地走进教室,我默默地坐在座位上发呆。看着女同学们像一只只花蝴蝶在教室里飞来飞去,我更加不安了。不一会儿,老师进来了,叫大家依往日的队列排好队,先将合唱的曲目试唱一遍。小小的我也怯生生地走进队列
,在这群鲜艳的“花裙子”中,旧衣旧裤的我就像一只丑小鸭落入了美丽的天鹅群中,我竭力逃避着老师的目光。
终于,试唱完毕。我逃也似的回到了座位,心里忐忑不安,慌乱得像在等待一张命运的判决书。
终于,预料中的时刻到了,老师在同学的众目睽睽之下,走到我身旁,用责备的口吻对我说:“你怎么不穿裙子,呆会儿的合唱你不要去了。”我强忍住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倔强地点了点头。接着,同学们陆续到大礼堂去了,留下我孤独地坐在位子上,像一只
被雁群无情抛弃的雏雁。我开始小声地啜泣起来,小小的心灵中第一次感受到自尊心受创后的剧痛。我才9岁啊!从那时起,那位老师的形象在我心中便暗淡无光了。我在恍惚郁悒中度过了这个终生难忘的“六·一”节。
回到家里,终于忍不住满腔委屈,扑在桌
子上嚎啕大哭,直哭得天昏地暗。母亲回来,听完了我伤心的“控诉”,阴着脸,一言未发。第二天,我终于有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漂亮的花裙子。绿色的底子上撒着一朵朵淡粉色的小花,我知道那是母亲用被面连夜做成的。可母亲又怎懂得我幼小的心灵上烙下的伤痕,岂是这条迟到的花裙子所能熨平的 我赌气地将裙子扔开了,母亲无奈地叹了口气。后来,那条漂亮的花裙子因为我执意不穿,被母亲收进了箱底。
暑去寒来,时序更迭,我伴着“花裙子”的深深的记忆长天了。有了工作也就有了一份自己的收入,终于我可以随心所欲地买自己喜欢的裙子了。看着自己这些长短不一、花色各异的裙子,心底总是涌起那个夏日傍晚的苦涩。今日,当我忆起往事,写着这段心酸的故事时,我又一次泪流满面。我终于理解了一颗为贫寒的无奈所迫却同样是眷眷的慈母之心。
那童年的花裙子啊!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结合句意解释词语:
①忐忑不安(

②众目睽睽(

③啜泣(

④恍惚郁悒(

2.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答:

3.一条花裙子使“我”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
答:

4.文章的第二段“7点多了,我
还呆呆地坐在床沿上发愣”,用一句话简述“我”发愣的原因,并用一个词准确概括“我”此时的心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说这个“六·一”节令“我”终身难忘
答:

6.“母亲回来,听完了我伤心的‘控诉’,阴着脸,一言未发。”请联系上下文,说说“母亲”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答:

7.文章结尾一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8.你怎样评价文中的那位老师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答:

六、作文。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都有一些难以忘怀的事情,根据自己童年的记忆写一篇
有关于童年的作文。字数400字左右。
附参考答案
第1课时
一、沉默(沉静)侵犯(冒犯)安静(静谧)
暖和(温暖)充满(装满)想象(联想)
二、增加情趣幼稚的心灵
耐住寂寞暖和的太阳
戴上铃铛轻松的步伐
重临心头清脆的响声
三、照样子,写词语。
例1:不(声)不(响)
不(明)不(白)
不(清)不(楚)
不(三)不(四)
例2:(磨)来(磨)去
(晃)来(晃)去
(跑)来(跑)去
(说)来(说)去
例3:又(干)又(冷)
又(白)又(胖)
又(高)又(粗)
又(红)又(肿)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侵犯(侵略)
情趣(乐趣)
等候(等待)
轻松(轻快)
幼稚(天真)
旅程(旅途)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
1.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都看呆了。
仿写句子:
那样丰富的食物,那样香的味道,那样诱人的颜色。我都流口水了
六、冬阳·童年·骆驼队以(童年生活为线索),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看骆驼咀嚼),(对骆驼脖子上铃铛的讨论),(骆驼脱皮毛/问妈妈骆驼夏天的向几个片段),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
2.拉骆驼的摘下了毡帽。
改为“把”字句:
拉骆驼的把毡帽摘下了。
改为“被”字句:
毡帽被拉骆驼的摘下了。
3.骆驼队又来了。
扩句:
冬阳下的骆驼又不慌不忙地来了。
4.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缩句:
心灵中充满了想法。
七、1.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2.我看得非常投入,渐渐地忘记了自己,把自己也当成骆驼中的一员了。
3.可以看出作者对骆驼深深地喜爱之情。
第2课时
一、B
二、(1)刹那
(2)甘蔗
(3)麻雀
(4)老人
三、(1)因为
所以
(2)虽然
但是
四、(1)√(2)×(3)√(4)√
五、1.①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②睽睽:张目注视的样子。许多人争着眼睛看着。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
③啜泣,指抽噎、抽泣,抽抽搭搭地哭。
④神志不清,精神不能集中,情绪苦闷忧郁。
2.一条花裙子。
3.无可奈何——心神不宁——不安胆怯——痛苦委屈——孤独忧郁——永久创伤。
4.不想给自己的家增加烦恼,也害怕因为没有裙子明天被老师批评,不让参加大合唱,很矛盾,很痛苦也很无奈。
5.只是因为一条花裙子,被迫不能参加集体活动,第一次感到孤独和自卑,感到贫穷带来的无奈和委屈。
6.既为女儿的遭遇不平和心痛,也为贫穷的生活无奈,想尽力达到女儿的要求,抚慰女儿心灵的创伤。
7.对童年贫穷生活带来的创伤的慨叹,对自己因裙子伤害母亲的自责和愧疚。
8.那位老师没有对孩子的耐心和爱心,不详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就简单粗暴地伤害学生的童心,这样是错误的。
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