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二课(欣赏课)
(管弦乐曲)
在蒙古族众多的节日中,“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为期5天的“那达慕”盛会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 头 琴
马头琴是 我国蒙古族民间的一种拉弦乐器,蒙语称作“绰尔”。相传有一个牧人怀念他死去的小马,便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而得名。马头琴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婉转,音量较弱。
他从事音乐工作76年,是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作为著名作曲家,他谱写了3部大合唱,6部不同形式的歌剧(其中两部与人合作),5部话剧配乐,近200首歌曲,25首合唱曲,5首钢琴曲,7首管弦乐曲,27部电影音乐和一些器乐独奏曲,很多都是传世佳作。
其主要音乐作品:《游击队歌》《牧童短笛》
贺绿汀
(1903.7.20——1999.4.27),湖南邵东人,杰出的人民音乐家,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森吉德玛
的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位聪明美丽的
蒙古族姑娘,名叫森吉德玛,她爱上了一位勤劳的青年。他们的爱情不幸受到阻挠,森吉德玛被迫嫁给财主家。青年日夜思念,常常远道而来,在她的屋旁留恋徘徊,但却无法相见。有一天,他们终于冲破重重障碍相见了,但是心力交瘁的森吉德玛却只能永远的长眠在了情人的怀抱。相传,《森吉德玛》这首歌就是这个青年所编。他在回家途中边走边唱,把歌词写在道旁和旅店的墙壁上。失去心爱的人,他悲痛欲绝,最后跳崖自尽以身殉情。
歌曲分为几个乐段?你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歌曲根据速度可分为A、B两个乐段。(简称两段体)
从乐曲中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
乐曲中分别出现了单簧管、双簧管、小号、圆号、小
提琴和长笛的声音。
①
②
③
④
第 一 乐 段
合奏
结构 速度 力度 情 绪 联 想
第一乐段 稍慢 较弱 优美、抒情 一幅美丽辽阔、清新而宁静的草原景色
第 二 乐 段
结构 速度 力度 情 绪 联 想
第二乐段 变快 变强 欢快、活泼 一幅草原上人们载歌载舞热闹欢庆的场面
安静的草原
欢腾的草原
第一乐段
第二乐段
同学们,蒙古族音乐在我国的音乐舞台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蓝天、白云、马背和草原铸就了这个民族特有的性格和与众不同的草原音乐文化。这个民族的音乐灵感来自于他们长期的游牧生活以及对大自然的感受。希望通过学习和了解,大家都能喜欢并热爱我们祖国的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