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3 雨的四季 刘湛秋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语言运用
理解并积累字词,整体感知“雨”的特点。
■思维能力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善用比喻、拟人的写作方法。
■审美鉴赏
发挥想象联想,把握“雨”的形象变化。
■文化自信
感悟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激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雨,是一位神奇的歌者,一点一滴奏出优美的旋律;雨,是一位优雅的画家,飘飘落落点染出生机盎然的万物;雨,更是一位充满浪漫情怀的诗人,扬扬洒洒浸润着人们的心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飘洒的雨丝,走进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共同欣赏雨的美,感悟散文的美。
情境导入
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墨客愿意为雨驻足,诉说对雨的情思: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雨)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夏雨) ——辛弃疾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秋雨)
——王维《山居秋暝》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冬雪) ——白居易《夜雪》
……
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湛秋先生的《雨的四季》,与他一道去领略雨的风采。
高邈:
造访:
掩饰:
吝啬:
静谧:
高而远。邈,遥远。
拜访。多用于书面。
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
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安静。谧,安宁、平静。
词语解释
莅临:
咄咄逼人:
淅淅沥沥:
争先恐后:
迫不及待:
来到,来临(用作敬辞)。多用于书面。莅,到。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紧迫得不能再等待。
作者简介
蝉 (chán) 睫毛(jié máo)
衣裳(yī shang) 铃铛(líng dɑng) 屋檐(wū yán) 草垛 (cǎo duò)
绿茵茵(lǜ yīn yīn) 化妆(huà zhuāng)
读一读
安静:
高而远:
来到,来临(用作敬辞)。多用于书面语:
拜访。多用于书面语:
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舍不得给别人,也舍不得自己用: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静谧
高邈
莅临
造访
吝啬
咄咄逼人
字词积累
整体感知
第一自然段:写“我”喜欢雨,以及喜欢雨的原因;
第二自然段:写春雨;
第三自然段:写夏雨;
第四自然段:写秋雨;
第五自然段:写冬雨;
第六、七两个自然段:赞美雨。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段)是总写,开篇点题,作者直接表明对雨的情感—喜爱,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第2至5段)是文章主体,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具体写出了雨在不同季节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6、7段)是文章收尾,总结全文,作者直抒胸臆,点明主题,直接表达对雨的爱恋和对生命的的热爱之情。
2.根据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可以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
依据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体会文章整体的感情基调,再读
课文。朗读时,注意区分不同部分感情的细微变化。
第1段:“我喜欢雨”,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无论什么季节的雨”,照应课文标题。
情感:喜欢。
一、读出情味
依据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体会文章整体的感情基调,再读
课文。朗读时,注意区分不同部分感情的细微变化。
2—5段描写:用四段文字分别描写四个季节的雨景。
情感:亲切、深厚。
一、读出情味
依据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体会文章整体的感情基调,再读课文。朗读时,注意区分不同部分感情的细微变化。
第6、7段:“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首尾呼应,表达对雨的爱恋、渴望与赞美。
情感:直率、热情。
一、读出情味
小组合作,选择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综合运用重音与停连两种朗读方法,设计朗读脚本,读出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感情。
示例: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二、读出停连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重音:
①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要重读,如“特别”
“顿时”“简直”。强调了万物在春雨滋润下的情态。
②比喻句中的喻体要重读,如“少女的眼泪”泪“丝帘”“彩棱镜”等。
这节课,我们沉浸于雨的世界中,穿梭于朗读活动中,感受着春雨的温柔、夏雨的热烈、秋雨的深沉与冬雨的自然,切实地体会到了作者对雨的由衷喜爱与高度赞美。
展开联想与想象,品味修辞运用之美。
【阅读指导】联想,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运用联想的手法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深度。想象,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构思,合理的想象可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联想与想象
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去细致描绘雨景,语言生动典雅而又富于变化。试列举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语句,在反复品读中体味诗情画意。
【品雨】赏析句子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树以人的神态和动作,把萌发的叶子比作绿茵茵的波浪,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赏析句子
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化了妆”写出了雨的美丽与妩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雪花降临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北方冬雨的喜爱之情。
赏析句子
1.思考问题,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意美,调动多种感官描绘雨景,找出几句进行简要分析。
调动多种感官:
听觉:“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嗅觉:“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触觉:“只有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
【写作手法】
(2)找出课文中欲扬先抑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阅读指导】欲扬先抑的表达效果:使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形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①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
②但是,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先写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冬天带给人们“冷冽”“刺激” “干涩而苦的气息”。
后写冬雨却带来了 “温暖”和“湿润”,“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给人以希望。表达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
2.情感表达的多种方法。
(1)作者在表达情感时运用了直抒胸臆、侧面描写等方法,试举例分析。
直抒胸臆:作者除了在描绘四季雨景时,表达了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外,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也直接抒情,表达了对雨的喜欢。
示例一: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示例二: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侧面描写:写春雨后的美景时,作者没有直接描绘雨,而是通过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间接地写了春雨的新鲜、娇媚,表现了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示例三: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2)文中的人称富于变化,简要分析,体会其妙处。
前5段写雨,多用“她”“它”第三人称;
第6段用“你”第二人称,便于直抒胸臆,增强了文章的亲切感,更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作者充分发挥想象,调动多种感官,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细致描写了四季的雨的景象,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诵读全文,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 柔情而生机
夏雨: 热烈而粗犷
秋雨: 端庄而沉思
冬雨: 自然而平静
文本解读
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文本解读
春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春雨绵绵
娇 媚
驱走冬天
柔 软
透 明
改变姿容
文本解读
文中赞美春雨“使世界改变了姿容”,你能从春雨图中找出依据吗?
文本解读
夏雨的特点
夏雨倾盆
热 烈
丰满大地
粗 犷
展示诱惑
文本解读
那夏天的雨呢?文中说她“别有一番风情”,请同学们朗读第3节重点语句,比较夏雨与春雨的异同。
文本解读
夏 雨 春 雨
同 孕育生机,滋润万物 异 热烈粗犷、酣畅淋漓 似豆粒,透雨 浇灌,打、浇 万物敞开,蓬勃, 饱满,旺盛 柔软娇媚、润物无声
如丝帘
洗淋,滴
万物苏醒,萌发,
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本解读
人们盼望春雨,渴望夏雨,那秋雨和冬雨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4、5两节,静静地思考,在人们“忘记”了秋雨,“讨厌”着冬雨的时候,作者为什么还喜欢着秋雨和冬雨呢?
文本解读
秋雨的特点
秋雨淅沥
纯净灵魂
产生情思
端庄 深情
倾诉 沉思
轻 发光
文本解读
冬雨和南国的雪
降临温暖
平 静
透 明
冬雨化雪
带来蜜情
文本解读
总结
永远是美的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文本解读
齐声朗读第6、7两节,进一步思考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寄托了作者对雨的喜欢与爱恋,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与生命的热爱。
文本解读
如果把文章题目改成《四季的雨》好不好?
“四季的雨”:
单纯强调 “雨” ,显得呆板、生硬。
“雨的四季”:
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文本解读
板书设计
春雨图——温柔 娇媚
夏雨图——热烈 粗犷
秋雨图——端庄 沉静
冬雨图——平静 自然
绘雨
赞雨
喜雨
雨的四季
由衷喜爱
热情赞美
写作特点
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
运用不同的感官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
融情于景。
侧面描写:例如:文章在写春雨时主要描绘了春雨后的景观,侧面烘托了春雨的生机;在写夏雨时,写了夏雨给人的感受;等等。
总结主旨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手法描绘了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写出了雨的可爱,寄托了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达了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作业本作业:1. 熟读课文,摘抄美词美句。2. 请完成对应练习。
实践性作业:仿照课文,写一些你所感受到的“雨的四季”。
3 雨的四季 刘湛秋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