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评估测试卷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评估测试卷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29 22:0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评估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人类的社会发展中,下列成就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
A.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B.合成新药物
C.超导体材料的研制 D.开发氢能源
2.(2024长沙中考)“雷小锋”爱心义卖活动在各学校开展。下列制作义卖品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编手链 B.剪窗花 C.烧火熬粥 D.榨甘蔗汁
3.下列仪器,既能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 (  )
A.烧杯 B.集气瓶 C.量筒 D.试管
4.对蜡烛及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关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硬度
B.关注物质的化学性质,如观察蜡烛能否燃烧
C.关注物质的变化,如受热时石蜡熔化是化学变化
D.熄灭后的白烟能燃烧,说明白烟不是二氧化碳
5.(2025文山月考)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运酒精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志是 (  )
A B C D
6.(2024赤峰中考)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如图操作正确的是 (  )
A.检查气密性 B.液体的倾倒 C.给液体加热 D.处理实验废液
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硫黄的国家,在东汉《神农本草经》中曾提到纯硫提炼法。下列关于硫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淡黄色固体 B.难溶于水 C.熔点低 D.能在空气中燃烧
8.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
A.未经老师允许,擅自把实验室的试剂带回家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放在实验台面上
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台
9.下列“错误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
A.污染试剂 B.酒精溅出 C.液体喷出 D.引发火灾
10.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
A.图①:比较石蜡与水的密度 B.图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C.图③:证明白烟能被点燃 D.图④:验证蜡烛燃烧产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6分)
11.(3分)托盘天平是较为精密的测量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两种称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2)若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磨损,用这样的砝码称量12 g氯化钠,称量结果将    (填“偏大”或“偏小”)。调换砝码后,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略偏右,接下来应该    (填“添加食盐”或“向左移动游码”)。
12.(5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室里,其中往往涉及用量问题。请用数据填空。
(1)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准确称量到    。
(2)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    处,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要与桌面成    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13.(8分)如图所示,请指出所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并改正。
(1)A错误:                  ;改正:  。
(2)B错误:                  ;改正:  。
(3)C错误:                  ;改正:  。
(4)D错误:                  ;改正:  。
14.(10分)(2025石家庄赵县月考)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如图是实验室常用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用粉末状固体选用的仪器是    (填名称)。
(2)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    (填名称)。
(3)精确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的仪器有    (填字母)。
(4)指出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
①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对着手心,后果是        。
②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
15.(8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参考化学中试剂的取用操作和实验室贮存试剂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里的食用油最好用    (填“细口瓶”或“广口瓶”)盛装。
(2)炒菜时,向锅内倒酱油,要使酱油瓶的标签    。
(3)向热水瓶中倒开水,拿下瓶塞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目的是  。
16.(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酒精①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酒精易燃烧,⑤因此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⑥酒精在灯芯边汽化,⑦边燃烧,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根据上述描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            。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
(5)描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现象的有        。
(6)描述酒精用途的有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24分)
17.(10分)(2025六安金安区开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进行了如下一系列探究实验。
(1)如图1,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有     (填字母)。
a.发出黄色火焰 b.生成的水顺着烛体流下
c.发光、放热 d.产生淡淡的黑烟
(2)用一根木条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圆弧状焦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用如图3装置进行蜡烛燃烧实验: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将点燃的蜡烛伸入瓶中,塞紧胶塞 一段时间后,CO(一氧化碳)报警器发出报警声 蜡烛燃烧有CO(一氧化碳)生成
②蜡烛熄灭后,冷却至室温           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③将澄清石灰水推入瓶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8.(14分)(2025惠州月考)化学变化中通常有明显现象,如有气泡产生。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气体产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假设】
(1)猜想一:一定是化学变化。
猜想二:            。
【实验探究】
(2)完成填空:
设计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一:水的沸腾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玻璃片上有    水沸腾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    变化
实验二: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块状大理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变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属于    变化
【实验结论】
(3)猜想    (填“一”或“二”)正确。
【实验拓展】
(4)实验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             。
【详解答案】
1.A 解析: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2.C 解析:A.编手链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B.剪窗花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C.烧火熬粥,有燃烧现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D.榨甘蔗汁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3.D 解析:烧杯可以作反应容器,但不能直接加热,故A错误;集气瓶不能加热,故B错误;量筒不能作反应容器,也不能加热,故C错误;试管能直接加热,又能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D正确。故选D。
4.C 解析:石蜡熔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5.C 解析:酒精属于易燃物,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易燃性物质标志。
6.C 解析: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图示操作不正确;B.向试管中倒入液体,试管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故图示操作不正确;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且要用外焰加热,故图示操作正确;D.实验的废液应倒入废液缸内,而不是倒入水池,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7.D 解析:淡黄色固体,描述的是硫的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选项错误。难溶于水,描述的是硫的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选项错误。熔点低,描述的是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选项错误。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硫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D选项正确。
8.D 解析:A.化学试剂不能带出实验室,更不能擅自把实验室的试剂带回家。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放回滴瓶中。C.在实验室里不能品尝任何试剂的味道。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整理好实验台,以便下次使用。
9.B 解析:A.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用自来水清洗,否则会污染试剂,故不符合题意;B.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能会使火星进入酒精灯内,引起火灾,故符合题意;C.加热液体时,若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则可能会引起液体喷出,故不符合题意;D.用嘴吹灭酒精灯,可能会使火星进入酒精灯内,引起火灾,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D 解析:石蜡漂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故A正确;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二氧化碳和氧气的集气瓶中,前者熄灭,后者燃烧得更旺,能区分,故B正确;点燃的蜡烛熄灭的瞬间,石蜡蒸气冷凝成石蜡固体小颗粒,因此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故C正确;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只能验证蜡烛燃烧产物有水生成,不能验证二氧化碳的生成,故D错误。
11.(1)A (2)偏小 添加食盐
12.(1)0.1 g (2) (3)~  45°
13.(1)俯视读数 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2)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没有悬空在试管口上方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
(3)试管没有平放,没有用镊子取用块状试剂 试管应该平放,用镊子取用块状试剂
(4)瓶塞正放在桌面上,试管没有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不接触 瓶塞倒放在桌面上,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
14.(1)药匙 (2)烧杯 (3)CD (4)①腐蚀标签 ②引起火灾
解析:(1)取用粉末状固体选用的仪器是药匙。(2)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烧杯。(3)精确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的仪器有量筒和胶头滴管。(4)①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对着手心,会导致标签被腐蚀。②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会引起火灾。
15.(1)①细口瓶 (2)朝向手心
(3)倒 防止瓶塞被污染,从而污染水
解析:(1)厨房里的食用油是液体,应该用细口瓶盛装。(2)炒菜时,向锅内倒酱油,要使酱油瓶的标签朝向手心,防止残余酱油污染标签。(3)向热水瓶中倒开水,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防止瓶塞被杂质污染,从而污染水。
16.(1)①②③ (2)④ (3)⑥ (4)⑦ (5)⑧ (6)⑤
解析:(1)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是物理性质,则题文中酒精的物理性质: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2)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是化学性质,则题文中酒精的化学性质是酒精易燃烧。(3)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题文中,酒精燃烧发生汽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酒精燃烧后生成了新物质,即酒精燃烧属于化学变化。(5)描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6)酒精具有可燃性,因此常被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是酒精的用途。
17.(1)acd (2)外焰
(3)②瓶的内壁出现水雾 ③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解析:(1)蜡烛燃烧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发出黄色火焰,先熔化后燃烧,会流下蜡油,发光、发热,有淡淡的黑烟。(2)用一根木条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了如题图2所示的圆弧状焦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18.(1)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水雾 物理 变浑浊 化学
(3)二
(4)使水蒸气液化,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解析:(1)有气体产生的变化,猜想1为一定是化学变化,猜想2应为不一定是化学变化。(2)实验一:水沸腾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片会凝结成液态水,因此现象是玻璃片上有水雾,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实验二: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对比两个实验可知,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因此猜想二正确。(4)水蒸气无法直接观察,实验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使水蒸气液化,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