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评估测试卷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评估测试卷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29 22:1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中评估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书中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机杼织布 B.粉碎矿石 C.海水晒盐 D.五谷酿酒
2.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中子数为 (  )
A.38 B.50 C.88 D.126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过滤 D.称量氯化钠
4.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过程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玻璃管a中收集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玻璃管b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5.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B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 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 水通电分解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6.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 B.汞、蒸馏水、石油
C.稀有气体、石灰水、干冰 D.洁净空气、氧化镁、液态氧
7.(2024威海中考)铷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计算机通信等领域,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m=37
B.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
C.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
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A B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探究石蜡燃烧后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选项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9.(2024陕西中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A.回收电池 B.低碳出行
C.滥伐森林 D.治理污水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图①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B.图②向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
C.图③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图④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8分)
11.(5分)(原创题)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由此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我们会去市场购买一些活性炭包,那么活性炭的作用是  。
(2)商场里标有“补钙”“补铁”的保健品,这里的“钙、铁”指的是    (填字母)。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3)高锰酸钾(KMnO4)在生活中常用作消毒剂,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
(4)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     。
12.(5分)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结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2)上表中有两种金属元素,其化学性质与钾相似的是      (填元素符号)。
(3)画出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4)表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是      (填序号)。
(5)元素③⑤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13.(10分)上善若水,水育万物。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填字母)。
①静置沉淀 ②过滤 ③吸附沉淀 ④蒸馏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
(3)“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启动向天津等地供水,以缓解可利用淡水资源     的现状。
(4)自来水是通过水厂生产出来符合相应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在进入用户前的清水池中要进行消毒,其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A    B    C   D
①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    。
②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14.(8分)如图分别表示氧气性质实验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进行实验一时,无须标注的实验图标是    (填字母)。
A.护目镜 B.用电 C.排风 D.洗手
(2)实验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实验三中将收集的氧气倒入烧杯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自下而上依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和       。
15.(10分)某实践小组参观本地矿泉水厂,该厂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矿泉水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推测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    (填序号)。
①难溶性大颗粒 ②可溶性金属离子 ③可溶性大分子和大分子团
(4)臭氧的化学式为O3,“O3”的微观意义是  (写出一点即可)。
(5)实验小组利用饮用水瓶、纱布和活性炭等物质自制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制作较合理的装置是
    (填“A”或“B”)。
16.(10分)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装置是    。
(3)实验室还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如果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实验中观察到           的现象时可以开始收集氧气。
(4)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会连接一个类似F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    (填“a”或“b”)端连接在氧气钢瓶上。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14分)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1所示),但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请你参与探究:
图1       图2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
红磷的着火点为260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可能是红磷不足。乙同学:可能是气密性不好。
(1)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             。
【交流与讨论】
(2)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        。
(3)丙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此实验,丁同学表示不合理,理由是          。
【拓展探究】
(4)他们对图1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省略)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 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 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
②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出来,当注射器停止喷水时,还剩下约    mL水。
③与图1实验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    。
【反思与交流】
(5)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氧气时,选择的试剂应满足的条件是    (填字母)。
A.生成物不是气体 B.燃烧有明显现象 C.能在空气中反应且只消耗氧气
四、计算应用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18.硝酸铵(NH4NO3)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请完成下列计算:
(1)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某硝酸铵样品中含氮量为28%,该样品中硝酸铵的含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详解答案】
1.D 解析:A.机杼织布,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B.粉碎矿石,只是物质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C.海水晒盐,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D.五谷酿酒,生成的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2.B 解析: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质子数为38,则锶原子的中子数为88-38=50,故选B。
3.A 解析: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故A不正确。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该垂直悬空滴加,不能伸入试管中或碰到试管壁,故B正确。过滤操作为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低于漏斗边缘)、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滤纸三层处,漏斗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故C正确。称量氯化钠时天平左边放氯化钠,右边放砝码,故D正确。故选A。
4.C 解析: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该反应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选项说法正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选项说法正确;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装置中玻璃管a收集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具有可燃性,不具有助燃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选项说法错误;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装置中玻璃管b收集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则玻璃管b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故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5.C 解析: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会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但分子的大小不会发生改变,C错误。故选C。
6.B 解析:A项中氮气属于单质,过氧化氢、氯酸钾都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B项中汞属于单质,蒸馏水属于化合物,石油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C项中稀有气体、石灰水都属于混合物,干冰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D项中洁净空气属于混合物,氧化镁属于化合物,液态氧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
7.C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铷的原子序数为37,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铷原子的质子数为37,即m=37,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故选项说法正确;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有37=2+8+18+8+n,得n=1,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选项C分析可知,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铷离子,在化合物中显+1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故选项说法正确。
8.C 解析:检验氧气是否集满,不能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应放在集气瓶口。
9.C 解析:A.回收电池,可以减少污染,符合要求;B.低碳出行,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传统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符合要求;C.滥伐森林,使土地荒漠化,造成水土流失,引发沙尘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不符合要求;D.治理污水,可以减少水体污染,符合要求。
10.B 解析: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随着高锰酸钾的分解,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反应结束后的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质量不会等于0,故A错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刚开始时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反应过程中水的质量增加,反应结束后水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装置内减少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C错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有二氧化锰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故D错误。故选B。
11.(1)分子不断运动 吸附作用
(2)B (3)+7 (4)煮沸
解析:(1)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所以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活性炭具有极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一些有害气体、吸附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等,所以防止“窜味”,体现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作用。(2)商场里标有“补钙”“补铁”的保健品,这里的“钙、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3)高锰酸钾(KMnO4)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4=0,x=+7。(4)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煮沸。
12.(1)三 (2)Na (3) (4)④
(5)Na2O(或Na2O2)
解析:(1)硅元素是14号元素,硅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4,有三层电子,元素所在周期数与对应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所以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2)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位置可知,①是氢元素,②是碳元素,③是氧元素,④是氖元素,⑤是钠元素,⑥是镁元素,钠、镁是金属元素。其中钠和钾在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3)②是碳元素,是6号元素,则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列为2、4,原子结构示意图为。(4)元素周期表最后一列为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所以题表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是④。(5)元素③⑤分别为O、Na,则可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或Na2O2。
13.(1)C (2)引流 (3)缺乏
(4)①Cl2 ②+1
解析:(4)根据题给的微观示意图知,①A属于单质,其化学式为Cl2;②D为HClO,其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知,氯元素显+1价。
14.(1)B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3)助燃性 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1)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此实验无须通电,因此进行实验一时,无须标注的实验图标是B。(2)在点燃的条件下,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3)实验三中将收集的氧气倒入烧杯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自下而上依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助燃性和密度比空气大。
15.(1)混合物
(2)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
(3)③
(4)表示1个臭氧分子(合理即可)
(5)A
解析:(1)该厂矿泉水除了水之外还含钙、钾等矿物质,属于混合物。(2)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3)水源中难溶性大颗粒物质通过石英砂过滤器除去,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因此不能除去可溶性金属离子,则其主要作用是除去可溶性大分子和大分子团。(4)“O3”的微观意义:1个臭氧分子;臭氧分子;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5)净水时,应先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难溶性杂质,可使用小砾石和石英砂;然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气味分子,可使用活性炭,因此制作较合理的装置是A。
16.(1)酒精灯 试管
(2)BC(或BD)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4)a
解析:(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可选用C或D。(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如果用C装置收集氧气,导管口刚开始排出的是装置内空气,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可以开始收集。(4)导气管a端连接在氧气钢瓶上,可以检测氧气流出速率,同时起到洗气的目的。
17.(1)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P+O2P2O5
(3)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在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水不会被压入瓶内
(4)①先变大,后缩小 ②4 ③环保(合理即可)
(5)AC
解析:(1)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可能的原因是红磷不足、气密性不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2)实验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P+O2P2O5。(3)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在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水不会被压入瓶内,所以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①白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压强增大,气球变大,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又冷却到室温,瓶内压强减小,气球变小,所以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先变大,后缩小。②白磷燃烧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使瓶中气压减小,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出来,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 mL,氧气约占230 mL×=46 mL,当注射器中的水进入锥形瓶46 mL后,瓶中气压与外界相当,所以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下约50 mL-46 mL=4 mL时停止喷水。③与题图1实验装置相比,题图2装置的一个优点是在密闭空间中进行实验,产生的物质不会逸出污染空气,较为环保。(5)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氧气时,选择的试剂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不能为气体,故选AC。
18.解:(1)7∶1∶12 (2)35%
(3)该样品中硝酸铵的含量是×100%=80%
答:该样品中硝酸铵的含量为8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