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29 22:1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挥发性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电性
2.下列实验中,验证的物质的性质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  )
     
         金属刻画  闻气味     石墨导电  鲜花变色(酸性)
           A    B        C     D
3.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
A.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
B.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C.大理石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4.(教材变式)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乙醇可作燃料 B.石墨可作铅笔芯
C.二氧化碳可以灭火 D.食盐可作调料
5.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信工具,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  )
A.透光性好 B.导电性强
C.易溶于水 D.见光易分解
1.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不适合用物理性质区分的是 (  )
A.酒精和汽油 B.铜和铁
C.氧气和二氧化碳 D.厨房中的食盐和蔗糖
2.(科技前沿)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氢氧化锂(LiOH),下列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能与酸反应 B.熔点为462 ℃
C.能溶于水 D.白色固体
3.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化学性质的是 (  )
A.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汽油易燃烧
C.植物油可以燃烧;放置的樟脑丸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D.食盐易溶于水;水结成冰
4.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
以上叙述中: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    是化学变化;    是现象;
    是用途。
5.(科学思维)煤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人们将煤加工成“煤气”,用作各种工业炉和居民家用的加热燃料。其实煤气不是“煤的气体”,而是一氧化碳的俗称。煤气是一种热值很高的燃料,燃烧产生蓝色火焰。使用煤气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能让它泄漏,否则人会在不知不觉中中毒死亡;而且一旦遇明火或电火花,还极易引起爆炸。有人说“可以放一盆水吸收泄漏的煤气”,这是非常荒唐的说法,因为煤气既不能溶于水,常温下更不与水反应。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煤变成煤气属于    变化。
(2)在上述有关煤气的叙述中,可归纳出煤气的化学性质:     ,     ;可推断出煤气的物理性质:     ,     ;煤气的用途:    ;煤气燃烧的现象:    。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C 2.D 3.D 4.A 5.A
能力提升
1.C 解析:酒精和汽油通过闻气味可以区分,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铜和铁通过观察颜色可以区分,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适合用物理性质区分,故C正确;厨房中的食盐和蔗糖可以尝味道区分,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2.A 解析:A项,氢氧化锂能与酸反应,是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正确;B项,熔点为462 ℃,熔点属于物理性质,错误;C项,能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D项,白色固体,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3.B 解析:纯铁的颜色、金属光泽、硬度,属于物理性质;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误。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变化;汽油易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植物油可以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食盐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水结成冰,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4.① ② ③ ④ ⑥
解析: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能生成氧化镁和碳,属于化学变化;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等属于实验现象;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属于结论;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
5.(1)化学 (2)具有可燃性 有毒 不溶于水 无色无味 作燃料 产生蓝色火焰
解析:(1)煤制煤气,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2)煤气是一种热值很高的燃料,燃烧产生蓝色火焰。使用煤气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能让它泄漏,否则人会在不知不觉中中毒死亡;而且一旦遇明火或电火花,还极易引起爆炸。有人说“可以放一盆水吸收泄漏的煤气”,这是非常荒唐的说法,因为煤气既不能溶于水,常温下更不与水反应。由此可知,煤气具有的化学性质:可燃性、有毒,具有的物理性质:不溶于水、无色无味,煤气的用途:作燃料,煤气燃烧的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