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爱这土地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激情,学校组织“传承诗歌经典,奏响时代强音”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梅花凌风雪妖娆。君子不忘初心,恪守准则,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正如艾青笔下那只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不息的鸟儿,甚至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样优秀的中华儿女从古至今从未缺席,像范仲淹断齑画粥□欧阳修画地学书的事例,历史上不胜枚举;陈薇团队无视鲜妍的花朵而潜心贯注地研究新冠疫苗;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完全 甲 (沉醉 陶醉)在自己的数学世界中研究不息……生活的惊涛骇浪, 乙 (磨炼 锻炼)了他们坚强的意志。面对挫折,不屈不挠,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这就是自强的精神内涵!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心无旁骛 ( ) ②惊涛骇浪( )
(2)文段中的“恪”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 部,再查
画。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下方横线处。
甲: 乙:
(4)在文中“□”处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者接连攻击了我国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B.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C.对于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D.要想研究艾青的文学成就,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熟悉艾青所有的文学作品。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3.“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中,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 、 、 、黎明,诗中“ ”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
4.“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中“嘶哑”换成“嘹亮”好吗 为什么
5.诗歌中的“土地”和“温柔的黎明”分别象征什么
6.诗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 在整首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礁 石
艾 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4年7月25日
(选自《艾青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诗中的“它”指代的是什么 有什么象征意义
※2.请体会诗句“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含意。它表现了礁石什么样的精神
3.《艾青诗选》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列举一首诗歌,具体说说“土地”或“太阳”的象征意义。
4.2025年是人民诗人艾青115周年诞辰。为缅怀诗人,纪念诗人的杰出成就,歌唱艾青伟大的诗魂,激发我们热爱祖国的真切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艾青,我为你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1)为了举办好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
(2)在合作朗诵《我爱这土地》时,对“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朗读设计,小奇和小霞产生了分歧。你更赞同谁的朗读设计 请说明理由。
小奇:我认为应该读得深沉一些,语调下抑。
小霞:我觉得应该读得激昂一些,语调上扬。
5.【写法练笔】象征手法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中运用得极为成功,如“河流”象征满腔悲愤,“黎明”象征光明未来。诗人借助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出自己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请你选取一种事物作为写作对象,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某种情感。(100字左右)
【情境提示】①春蚕 ②小草 ③树根 ④蜡烛
对点练习:见“课后提升”2题。
常见题型:(1)体会诗句的含意(意思)。(2)如何理解诗句的含意
方法指津:诗句的含意包括三层:①表层意义(字面意义);②语境意义(临时意义);③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产生的意义。分析诗句的含意,需要从诗句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重要词语等方面入手,结合写作背景、作者情感等来理解,特别要注意理解诗句的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哲理意义等。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1)①wù ②hài (2)忄 6(或六)
(3)甲:沉醉 乙:磨炼 (4)、
2.B 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将“攻击”改为“攻占”。C项,缺少主语,应删去“对于”。D项,“目前的”与“当务之急”语义重复,应删去“目前的”。故选B。
3.土地 河流 风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4.“嘶哑”换成“嘹亮”不好。“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嘶哑,也不会停止对土地的歌唱。如果换用“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土地挚诚感情的表达(不能体现歌者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着的爱)。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
5.“土地”象征沦丧、破碎、遭受苦难的祖国大地。“温柔的黎明”象征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苦难人民对未来和对抗战胜利的希望)。
6.这两句诗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油然而生的深沉炽烈的爱;点明了主旨,升华了诗意。
课后提升
1.指代礁石。它象征着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人们,表现了他们面对厄运,仍然坚强不屈的乐观精神与豁达的胸襟。
2.含意:礁石毫不畏惧汹涌而来的巨浪的冲击,依然满怀着对大海的热爱之情。精神:表现了礁石不畏困难、热爱生活的执着精神。
3.示例一:如《我爱这土地》,“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对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对祖国大地上生活着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和对他们命运的关注与探索。
示例二:如《向太阳》,“太阳”这个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4.(1)示例: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 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地歌唱 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 《我爱这土地》将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赤子之心。
(2)示例:我更赞同小奇的朗读设计。因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爱,这种爱是深沉而内敛的,读得深沉一些,语调下抑,更能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祖国的深沉眷恋。小霞的朗读设计与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不太相符。
5.示例: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田野里,到处可以看到平凡而又朴实的小草。你看,这些小草多像那些“头顶蓝天,脚踏荒原”的石油工人。荒原上、井架旁、电泵井旁、计量间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朴实无华的身影。他们不计名利,无私奉献,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都默默无闻地为祖国的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