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
一、填空题
1.艾青(1910—1996),原名 ,浙江 人。著有诗作及诗集《 》《 》《 》《归来的歌》等,论文集有《诗论》《艾青谈诗》等。
2.抗战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和“ ”。他的长诗《 》《 》,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的歌手。
3.《向太阳》《火把》等诗歌也是 的代表,表现出 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二、整本书阅读
4.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在“感悟与评价”环节,主持人围绕“爱”这一主题,提供了《艾青诗选》这一作品。请你仿照示例,针对《艾青诗选》写一段感悟或评价。不少于30字。
示例:法布尔将自己的一生都用在了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上。在《昆虫记》中,他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5.(2024兰州中考)班级开展《艾青诗选》阅读活动,小文借助这本书的序言,大致梳理了艾青不同创作阶段的特点。请你将(1)(2)处补充完整。
创作阶段 代表诗作 主要意象 情感
30 年代 成名期 “吹芦笛的诗人” (1)《 》 大堰河 怀念与感激
第二次高峰期 “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2) 悲悯与忧伤
70 年代 新的创作井喷期“归来的歌者” 《光的赞歌》 光 赞美光明
6.(2025保定期末)阅读《艾青诗选》之后,小冀同学针对《河边诗草·五首》之《旗》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批注。 请你以此为例,对《盼望》的“诗歌语言”进行批注。
关注角度 诗歌节选 批注赏析
表现形式 鲜艳的红色的方布上/缀着金色的斧头镰刀/被阳光浸浴着/被风吹拂着/旗,庄严地飘荡着/在亚洲的广阔的土地上 (《河边诗草·五首》之《旗》) 打破了旧体诗的束缚,每节用近乎散文的诗行,自由抒发情感。
诗歌语言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盼望》)
【详解答案】
1.蒋正涵 金华 大堰河——我的保姆 光的赞歌 向太阳
2.土地 太阳 向太阳 火把 太阳与火把
3.自由体诗 简洁明快
4.示例:在《艾青诗选》中,诗人以赤子之心为这片土地歌唱,唤起了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爱和希望。
5.(1)大堰河——我的保姆
(2)土地、太阳
6.示例:无晦涩艰深的语言,无华丽的辞藻,语言简洁明快、直白朴素,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