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百年孤独(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百年孤独(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9 22:0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上册11《百年孤独(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百年孤独》。
2.了解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
3.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反映生活的方法和美感,并结合现实生活中文学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重难点
1.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
2.魔幻现实主义反映生活的方法和美感。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历史的发展总是夹带着科学与魔幻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当一个闭塞的小村庄被卷进世界文明的浪潮,被迫前行时, 又会发生些什么呢 今天,让我们跟着马尔克斯一起,走近那个如梦似幻的小村庄—— “马孔多”,一其探究一下魔 幻现实主义的美感。
二、背景介绍
(一)了解作者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被 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二)了解作品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 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 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百年孤独》是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三)了解背景
从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该书以很长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集中表现出来。书中将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
(四)了解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丁美洲文坛、富有撼动世界的轰动效应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它将新闻报道般的写实与神奇的幻想结合起来,采用模糊化技巧和神话模式,表现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魔幻是指神秘而富于变幻的内容,或者说是通过幻想才可能有的事情;现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内容。从本质上 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魔幻,而是现实。“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现实”才是目的。在体裁上,以小说为主。中国作家莫言的作品深受此流派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前情回顾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表妹乌尔苏拉结婚后,带领一群年轻人离开家乡,长途跋涉来到一个偏远的地区,建立了小村庄马孔多。马孔多交通闭塞,只有一群吉卜赛人偶尔来访,带来磁铁、望远镜、冰块等新鲜事物,却被村里人看作魔法。何塞· 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吉卜赛老人梅尔基亚德斯结为好友,埋头钻研炼金术,却一无所获。
他想寻找通过外部世界的道路,也以失败告终。反而是乌尔苏拉在寻找离家出走的大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时,无意中发现了临近的城镇。马孔多自此与繁华世界建立了联系,天翻地覆的变化即将到来。
(二)初读课文
快速浏览课文,梳理脉络:
明确 :
序幕(第1-2段):介绍马孔多镇的变化及主要的人物。
开端(第3-6段):丽贝卡到来。
发展(第7段):交代丽贝卡的恶习,以及家里人帮助她改掉恶习的经过。
高潮(第8-12段):“失眠症”袭来,布恩迪亚家族感染,并扩散向整个村子。
结局(第13-14段):应对“失眠症”的措施及影响。
(三)细读课文
1. 细读有关文段,找出文中违背生活常理具有魔幻意识的语句。
(学生讨论后明确)
(1)奥雷里亚诺则从早到晚待在被遗弃的实验室里……变得沉默孤独入骨 (P85第2段)
(2)认定儿女们的怪癖与猪尾巴同样可怕…… (P85 第2段)
(3)奥雷里亚诺对一切逻辑解说浑不在意,对自己的预感确信不疑 (P85 第4段)
(4)发现她(丽贝卡)只喜欢吃院子里的湿土和用指甲刮下的石灰墙皮 (P86 第7段)
(5)发现丽贝卡坐在摇椅上吮着手指,双眼像猫眼一样在黑暗中放光……这就是失眠症(P87 第8段)
(6)他们果然染上了失眠症 …… (P88 第12段)
(7)用贴标签的方法对付失忆症(P89 第11-12段)
2.问题探究:“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现实”才是目的。以上魔幻描写反映了哪些现实
“ 魔 幻 ” “ 现 实 ”
奥雷里亚诺做实验,讲预言 内心丰富,缺少交流
生猪尾巴孩子
丽贝卡吃土,失眠 外界文明冲击下
全村人失眠,失忆 贴标签维持记忆
近亲结婚,不懂科学 寄人篱下,性格孤僻
无所适从,忘记历史 暂时治标,自欺欺人
3.根据魔幻现实主义的“魔幻是手法,现实是目的”的特点,分析文章的魔幻现实主义的美感。
(学生讨论后明确)
(1)魔幻现实:小说许多描写既魔幻又现实。如写外部文明对马孔多的侵入,是现实的,但又是魔幻化的,如奥雷里亚诺沉溺于金银艺实验,他能发表预言,又如丽贝卡的怪癖及失眠症和失忆症的蔓延等。既有现实的影子,也有魔幻虚构的成分。这些奇幻的因素与真实的描写交融在一起,使作品呈现出一个似真似幻、亦真亦幻的魔幻世界,营造了许多神秘气氛,增添了拉丁美洲独特的地域色彩。
(2)象征隐喻:看似情节荒谬,实则寓意深刻。布恩迪亚家族象征着整个拉丁美洲,这个家族的兴衰象征着拉丁美 洲的兴衰。阿拉伯人沿商道进入马孔多,意味着文明对此地的冲击。失忆症象征着人们对历史的遗忘,贴在物品上的标签则象征着自欺欺人的历史教育。马孔多居民遗忘了事物,遗忘了生活,也遗忘了历史,变得麻木不仁。这些深刻的寓意让人反思,体现作品深刻的主题。
(四)拓展魔幻
1、莫言的《金发婴儿》中主要写了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中四个人瞎娘、紫荆、黄毛、孙天球四人的情感纠葛。瞎娘的儿子是某市警备区的一个指导员孙天球、由于种种原因、孙天球在匆忙之中娶了开朗活泼的紫荆为妻。然而孙天球却整日对他的妻子不闻不问、甚至冷言冷语、十分厌恶。而且孙天球也对瞎娘十分冷淡。并扬言自己娶紫荆就 是为了给母亲养老,反而紫荆对瞎娘十分尽心尽力,照顾周全。就在丈夫的冷言冷语和长年在外使紫荆心灰意冷时,一个叫做黄毛的小伙子闯入了她的世界。黄毛的热情能干使紫荆不知不觉喜欢上了他,两人打破了道德的底线走在了一起。然而这件事却被孙天球发现了。孙天球把黄毛送进了监狱。自此,紫荆开始对孙天球冷言冷语。而这时紫荆有了孩子,孙天球一直怀疑孩子不是自己的。最终失去理智而亲手杀死了刚出生的婴儿。
莫言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故事中穿插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特色的描写。把不存在或静止的东西动作化、给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如《金发婴儿》中写到瞎老太手摸”游龙戏凤”的缎被面上略略凸起的图案,摸了凤头又摸龙尾、她摸呀摸呀,龙和凤在她的手下获得了生命,龙嘶嘶地吼着。凤唧唧地鸣着、龙嘶嘶,凤唧唧、唧唧嘶嘶合鸣着,在她的眼前飞舞起来,上下翻腾,交颈缠足,羽毛五彩缤纷。鳞甲闪闪发光。龙凤嬉戏着、直飞到蓝蓝天上去,一片片金色的羽毛和绿色的鳞片从空中雪花般飘落下来,把她的身体都掩埋住啦……”游龙戏凤”的被面确实存在。作者通过瞎娘的想象,描绘了一幅龙凤齐鸣的美好画面。这些描写出现在瞎娘受到儿子奚落。儿媳受到儿子冷落的情况下出现的。表现的是瞎娘渴望儿子和儿媳能够相亲相爱的美好愿望。
2、在陈忠实的《白鹿原》中,最深刻而复杂的意象便为"白鹿”,对于“白鹿”,小说描写道:“一只雪白的神鹿,柔若无骨,欢欢蹦蹦舞之蹈之,从南山飘逸而出在开阔的原野上恣意嬉戏。所过之处,万木繁荣,禾苗茁壮,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疫疬廓清,毒虫灭绝,万家乐康,那是怎样美妙的太平盛世!”在小说中,“白鹿”成为了白鹿原居民的命运之神,是真善美的化身,寄托着世代白鹿原居民的美好理想与愿望。而与"白鹿”寓意恰好相反的则是“白狼”,白狼吸了猪血却不留痕迹,任何障碍都不能阻止它的攻击,揭示了社会动荡给广大人民带来的只有灾难,在白鹿原居民当中,白狼象征着永无止境的灾难,给人们带来了战争、瘟疫和死亡。“白鹿”、“白狼”这些隐忍的象征,作者通过荒诞而魔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得悲壮与苍凉的白鹿原的现实生活多了一份诗意化的美。
《白鹿原》中田小娥是个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女人,从一开始就被父母出售给年龄够得上给她做爷爷的郭举人做小妾,做小妾又受正室的欺负。然而她天性就不是个安份的女人,一种生命的本能使她去"勾引"黑娃,她原以为能改变命运,做个自由的人,不曾想,在旧社会她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田小娥因败坏门风被鹿三刺死,她的灵魂和怨恨之气结成了各色蛾子给白鹿原带来了灾难,她附身于婆婆,告知自己被杀的过程;附身于鹿三,哭诉白鹿原的无情和专制。田小娥幻化的亡灵亦真亦幻,带着魔幻色彩,从本质上讲,田小娥的亡灵是自我的旁白和内心的愤怒控诉,是对遗留了中国数千年的中国宗法文化对美好人性扼杀的批判与谴责。
四、作业布置
(一)阅读马尔克斯有关作品。
(二)完成本课《课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