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精神的三间小屋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搏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mào),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广(mào) ②积攒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文段中“自惭形秽”的意思是:
。
(4)请将文段中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萧萧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对父母的尊爱……间不容发。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马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
…………
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画过的。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2.选文第三段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说说选文第四段中加点的“集装箱”的含义。
4.选文第四段画线句子证明了“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请仿照其意思和句式特点,在下面横线上再补充一个论据,使之符合上文的语境。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 ,却 。
(2024内蒙古中考)
警惕“不懂装懂”与“懂装不懂”
①《警世通言》记载,苏轼拜谒王安石,在其府上看到两句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想当然地以为菊花在深秋盛开且耐久,怎会风吹花落“满地金” 于是添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一日秋风过后,苏轼看到自家后园菊花花瓣散落一地,想起当初“不懂装懂”耍小聪明给王安石续诗,不禁心生懊悔。
②苏东坡的故事引人深思:看待问题时,没有事实依据,主观臆测,想当然地认为事情大概是这样,或者应该是这样,会因为“不懂装懂”而闹出笑话。孔子早在2 000多年前就告诫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诗人们也会赞美,“谦虚是最高的美德”。可以说,一个人只有不矜不伐、不骄不躁,学品才靠得住,人品才立得稳。
③除此以外,现实中,因为虚荣心作祟,不懂犟着脖子说懂,不会硬着头皮说会,生怕没了面子,明明对事物一知半解却装作完全了解,仅是一家之言就自诩为名家之论的现象不少见。伪学不若真知,是真知才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与其装懂卖弄,不如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把那些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一一填补起来。巧诈不如拙诚,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才是“标配”。学识“虚胖”、学风“注水”,越早改掉越好。
④反对“不懂装懂”,另一个极端也值得警惕,那就是“懂装不懂”。有人怕担责任装不懂,遇到矛盾问题时明明有能力解决,却该出手时不出手;有的心胸狭隘装不懂,把特长当作个人进步的“法宝”,涉及个人利益时“懂”,涉及集体利益时“装”;还有人居心不良,明明知道有问题却看破不说破,明明对各项规章制度心知肚 明却假意不知,故意突破底线……如果说“不懂装懂”者是缺少虚怀若谷的谦卑之心,那么“懂装不懂”者缺的则是一颗敬畏之心、责任之心。揣着明白装糊涂,问题更严重,理当纠正。
⑤习近平总书记说:“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我们既要反对“不懂装懂”,加快知识更新,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更要反对“懂装不懂”,坚决摒弃不严不实、不精不诚问题,自觉站在大局考虑问题,勇挑重担,敢于担责。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开头引用苏轼续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2.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不懂装懂”的原因。
3.请简述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4.(2023长沙中考)光明中学将接待一批来参观该校劳动种植基地的嘉宾。假如你是该校的讲解员,请从下面的展板中提取有效信息,向嘉宾介绍劳动种植基地的特色。要求:①符合情境要求,语言得体、连贯、简洁;②主要信息准确、有效、完整;③不超过140字。
5.学习了本课后,班级开展以“我心中的精神小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①精神小屋·析内涵 ②精神小屋·讲故事
③ ④
对点练习:见“课后提升”1题。
常见题型:(1)请简要分析选文第一段的作用。(2)选文由××故事写起,有什么好处
方法指津: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②针对现实中的某种现象(或事例、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③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④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⑤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答题模式:本文开头引用……(名言、故事),引出……话题(有时直接引出中心论点),作为道理论据证明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1)①袤 ②zǎn
(2)搏大 博大
(3)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4)难道我们能够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吗
2.比喻论证,把“人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比作“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爱、恨等经历都会在精神的小屋里留下历史的印记,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3.“集装箱”在文中指搜罗和存放他人的信息和意见的地方。
4.示例一:一本集齐中外艺术大成的作品集 不给自己的幻想留下一张薄薄的纸
示例二:播种他人思想种子的田野 不给自己的萌芽留下一块窄窄的空地
课后提升
1.①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论题;③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使其更有说服力。
2.一个原因是主观臆测;另一个原因是虚荣心作祟。
3.第④段首先提出警惕“懂装不懂”的观点;然后从怕担责、心胸狭隘、居心不良三个方面分析现实中出现“懂装不懂”的原因;接着指出“懂装不懂”的本质就是缺少敬畏之心、责任之心;最后总结“懂装不懂”问题更严重。
4.示例:各位嘉宾好!欢迎参观我校劳动种植基地!我们的理念是“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园地设有瓜果园、蔬菜园、花卉园。在这里,我们可以开展学习种植知识、亲手栽种植物、交流种植经验等活动。
5.示例:③精神小屋·品案例 ④精神小屋·建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