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第一章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30 12:23:39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学习目标] 1.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的含义.(数学抽象) 2.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会判断集合间的关系.(数学运算) 3.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空集的含义.(数学抽象)
探究1 子集
问题1 我们知道,两个实数之间有大小关系、相等关系,两个集合之间是否也有类似的关系呢?观察下面四个例子,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1)A={1,2},B={0,1,2,4,5};
(2)C为我们班全体男生组成的集合,D为我们班全体同学组成的集合;
(3)E={2,4,6},F={6,4,2};
(4)G={1,2,3},H={3,4,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 集合A,B的关系能不能用图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3 与实数中的结论“若a≥b,且b≥a,则a=b”相类比,在集合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生成]
1.Venn图: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____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图.
2.子集
定义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____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就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
记法与读法 记作____(或B A),读作“________”(或“B包含A”)
图示
结论 (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____; (2)对于集合A,B,C,若A B,且B C,则____
3.一般地,如果集合A的________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________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____.
也就是说,若____,且____,则A=B.
[典例讲评] 【链接教材P8例2】
1.(源自苏教版教材)判断下列各组集合中,A是否为B的子集.
(1)A={0,1},B={-1,0,1,-2};
(2)A={0,1},B={x|x=2k,k∈N}.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集合关系的方法
(1)观察法:一一列举观察.
(2)元素特征法:首先确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弄清集合元素的特征,再利用集合元素的特征判断关系.
(3)数形结合法:利用数轴或Venn图.
[学以致用] 1.(1)已知A={x|x是等腰三角形},B={x|x是等边三角形},C={x|x是三角形},那么A,B,C之间的关系是( )
A.A B C B.B A C
C.C A B D.A=B C
(2)已知集合P={x|x=2m-1,m∈Z},集合Q={x|x=2n+1,n∈Z},则P,Q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探究2 真子集
问题4 对于问题1中的集合A,B,B A?类比实数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5 集合A={x|x2+1=0}中有多少个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生成]
1.真子集
定义 如果集合A B,但存在元素x∈B,且____,就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记法与 读法 记作____(或B__A),读作“__________”(或“B真包含A”)
图示
2.空集
(1)定义:不含____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__.
(2)规定:____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典例讲评] 【链接教材P8例1】
2.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
集合 集合的子集 子集的个数
{a}
{a,b}
{a,b,c}
由此猜想:含n个元素的集合{a1,a2,…,an}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多少?真子集的个数及非空真子集的个数呢?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子集、真子集个数有关的4个结论
假设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
(1)A的子集有__个.
(2)A的非空子集有_____个.
(3)A的真子集有_____个.
(4)A的非空真子集有_____个.
[学以致用] 2.已知集合M满足:{1,2}?M {1,2,3,4,5},写出集合M所有的可能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 由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
[典例讲评] 3.已知集合A={x|-1≤x≤6},非空集合B={x|m-1≤x≤2m+1},若B 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题探究] 若本例条件“A={x|-1≤x≤6}”改为“A={x|-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的关注点
(1)利用数轴分析法,将各个集合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以形定数,特别注意验证端点值.
(2)要注意“空集”的情况,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学以致用] 【链接教材P9习题1.2T5】
3.(1)若集合A={-1,1},B={x|mx=2},且B A,则实数m的值是( )
A.-2 B.2
C.2或-2 D.2或-2或0
(2)已知集合M={x|-3≤x≤5},N={x|a≤x≤a+1},若N M,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多选)(教材P8练习T2改编)以下四个选项中,正确的为 ( )
A.{1}∈{0,1,2}
B.{1,-3}={-3,1}
C.{0,1,2} {1,0,2}
D. ∈{0}
2. (教材P9练习T3改编)如果集合S={x|x=3n+1,n∈N},T={x|x=3k-2,k∈Z},则( )
A.S T B.T S
C.S=T D.S T
3.已知集合N={1,3,5},则集合N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5 B.6
C.7 D.8
4.设A={x|-1
a},若A?B,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知识链:
2.方法链:观察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3.警示牌:在由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时,容易遗忘空集,借助数轴解题时,容易遗漏端点的取值.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探究建构] 探究1
问题1 提示:(1)1∈A且1∈B,2∈A且2∈B,即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
(2)集合C包含于集合D,或集合D包含集合C.
(3)集合E包含于集合F,集合F也包含于集合E.
(4)集合G,H不具备包含关系.
问题2 提示:能.
问题3 提示:若A B,且B A,则A=B.
新知生成 1.内部
2.任意 A B A包含于B A A A C
3.任何一个 任何一个 A=B A B B A
典例讲评 1.解:(1)因为0∈B,1∈B,即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所以A是B的子集.
(2)因为1∈A,但1 B,所以A不是B的子集.
学以致用 1.(1)B (2)P=Q [(1)集合A,B,C的关系如图.
(2)由于P={x|x=2(n+1)-1,n∈Z},m,n∈Z,所以P=Q.]
探究2
问题4 提示:不是.A B.
问题5 提示:集合A中没有元素.
新知生成1.x A A B A真包含于B
2.(1)任何 (2)空集
典例讲评 2.解:
集合 集合的子集 子集的个数
1
{a} ,{a} 2
{a,b} ,{a},{b},{a,b} 4
{a,b,c} ,{a},{b},{c},{a,b}, {a,c},{b,c},{a,b,c} 8
由此猜想:含n个元素的集合{a1,a2,…,an}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2n,真子集的个数是2n-1,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n-2.
发现规律
(1)2n (2)2n-1 (3)2n-1 (4)2n-2
学以致用 2.解:由题意可以确定集合M中必含有元素1,2,且至少含有元素3,4,5中的一个,因此依据集合M的元素个数分类如下:
含有3个元素:{1,2,3},{1,2,4},{1,2,5};
含有4个元素:{1,2,3,4},{1,2,3,5},{1,2,4,5};
含有5个元素:{1,2,3,4,5}.
故满足条件的集合M为{1,2,3},{1,2,4},{1,2,5},{1,2,3,4},{1,2,3,5},{1,2,4,5},{1,2,3,4,5}.
探究3
典例讲评 3.解:因为B≠ ,且B A,如图所示.
则.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母题探究 解:因为B≠ ,且B A,如图所示.
所以
即0
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
学以致用 3.(1)D [当B= 时,可得m=0,符合题意,
当B={-1}时,m=-2,
当B={1}时,m=2,
综上,m的值为2或-2或0.故选D.]
(2)解:因为a
因此N M时,应满足解得-3a4.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3a4}.
[应用迁移]
1.BC [A应是{1} {0,1,2};对于B,集合中的元素有无序性,故B正确;对于C,任何集合都是其本身的子集,故{0,1,2} {1,0,2},故C正确;D应是 {0}.]
2.A [S={x|x=3n+1,n∈N},T={x|x=3k-2,k∈+1,k∈Z},故S T.故选A.]
3.C [集合N的真子集有: ,{1},{3},{5},{1,3},{1,5},{3,5},共7个.]
4.a-1 [集合A,B在数轴上表示如图,由A B可求得a-1.
]
1 / 1(共60张PPT)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学习目标] 1.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的含义.(数学抽象) 2.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会判断集合间的关系.(数学运算) 3.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空集的含义.(数学抽象)
[教用·问题初探]——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来了解预习教材的情况
问题1.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有哪几种?如何用符号表示这些关系?
问题2.集合的子集是什么?真子集又是什么?如何用符号表示?
问题3.空集是什么样的集合?空集和其他集合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探究建构 关键能力达成
探究1 子集
问题1 我们知道,两个实数之间有大小关系、相等关系,两个集合之间是否也有类似的关系呢?观察下面四个例子,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1)A={1,2},B={0,1,2,4,5};
(2)C为我们班全体男生组成的集合,D为我们班全体同学组成的集合;
(3)E={2,4,6},F={6,4,2};
(4)G={1,2,3},H={3,4,5,6}.
提示:(1)1∈A且1∈B,2∈A且2∈B,即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
(2)集合C包含于集合D,或集合D包含集合C.
(3)集合E包含于集合F,集合F也包含于集合E.
(4)集合G,H不具备包含关系.
问题2 集合A,B的关系能不能用图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
提示:能.
问题3 与实数中的结论“若a≥b,且b≥a,则a=b”相类比,在集合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若A B,且B A,则A=B.
[新知生成]
1.Venn图: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____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图.
2.子集
定义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____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就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
记法与读法 记作_____(或B A),读作“__________”(或“B包含A”)
内部
任意
A B
A包含于B
3.一般地,如果集合A的________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________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______.
也就是说,若______,且_____,则A=B.
图示
结论 (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________;
(2)对于集合A,B,C,若A B,且B C,则_______
A A
A C
任何一个
任何一个
A=B
A B
B A
【教用·微提醒】 (1)“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可以表述为:若x∈A,则x∈B.
(2)符号“∈”用于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而符号“ ”用于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典例讲评] 【链接教材P8例2】
1.(源自苏教版教材)判断下列各组集合中,A是否为B的子集.
(1)A={0,1},B={-1,0,1,-2};
(2)A={0,1},B={x|x=2k,k∈N}.
[解] (1)因为0∈B,1∈B,即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所以A是B的子集.
(2)因为1∈A,但1 B,所以A不是B的子集.
【教材原题·P8例2】
例2 判断下列各题中集合A是否为集合B的子集,并说明理由:
(1)A={1,2,3},B={x|x是8的约数};
(2)A={x|x是长方形},B={x|x是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解] (1)因为3不是8的约数,所以集合A不是集合B的子集.
(2)因为若x是长方形,则x一定是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所以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反思领悟 判断集合关系的方法
(1)观察法:一一列举观察.
(2)元素特征法:首先确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弄清集合元素的特征,再利用集合元素的特征判断关系.
(3)数形结合法:利用数轴或Venn图.
√
[学以致用] 1.(1)已知A={x|x是等腰三角形},B={x|x是等边三角形},C={x|x是三角形},那么A,B,C之间的关系是( )
A.A B C B.B A C
C.C A B D.A=B C
(2)已知集合P={x|x=2m-1,m∈Z},集合Q={x|x=2n+1,n∈Z},则P,Q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P=Q
(1)B (2)P=Q [(1)集合A,B,C的关系如图.
(2)由于P={x|x=2(n+1)-1,n∈Z},m,n∈Z,所以P=Q.]
探究2 真子集
问题4 对于问题1中的集合A,B,B A?类比实数a
提示:不是.A B.
问题5 集合A={x|x2+1=0}中有多少个元素?
提示:集合A中没有元素.
[新知生成]
1.真子集
定义 如果集合A B,但存在元素x∈B,且____,就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记法与 读法 记作_____(或B___A),读作“____________”(或“B真包含A”)
图示
x A
A B
A真包含于B
2.空集
(1)定义:不含____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__.
(2)规定:____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任何
空集
【教用·微提醒】 (1)A B首先要满足A B,其次至少有一个元素x∈B,但x A.
(2) 与{0}不同,{0}是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 {0};更不能把 写作{ }.
[典例讲评] 【链接教材P8例1】
2.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
集合 集合的子集 子集的个数
{a}
{a,b}
{a,b,c}
由此猜想:含n个元素的集合{a1,a2,…,an}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多少?真子集的个数及非空真子集的个数呢?
[解]
由此猜想:含n个元素的集合{a1,a2,…,an}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2n,真子集的个数是2n-1,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n-2.
集合 集合的子集 子集的个数
1
{a} ,{a} 2
{a,b} ,{a},{b},{a,b} 4
{a,b,c} ,{a},{b},{c},{a,b}, {a,c},{b,c},{a,b,c} 8
【教材原题·P8例1】
例1 写出集合{a,b}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解] 集合{a,b}的所有子集为 ,{a},{b},{a,b}.
真子集为 ,{a},{b}.
发现规律 与子集、真子集个数有关的4个结论
假设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
(1)A的子集有___个.
(2)A的非空子集有_____个.
(3)A的真子集有_____个.
(4)A的非空真子集有_____个.
2n
2n-1
2n-1
2n-2
[学以致用] 2.已知集合M满足:{1,2} M {1,2,3,4,5},写出集合M所有的可能情况.
[解] 由题意可以确定集合M中必含有元素1,2,且至少含有元素3,4,5中的一个,因此依据集合M的元素个数分类如下:
含有3个元素:{1,2,3},{1,2,4},{1,2,5};
含有4个元素:{1,2,3,4},{1,2,3,5},{1,2,4,5};
含有5个元素:{1,2,3,4,5}.
故满足条件的集合M为{1,2,3},{1,2,4},{1,2,5},{1,2,3,4},{1,2,3,5},{1,2,4,5},{1,2,3,4,5}.
探究3 由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
[典例讲评] 3.已知集合A={x|-1≤x≤6},非空集合B={x|m-1≤x≤2m+1},若B 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因为B≠ ,且B A,如图所示.
则解得0≤m≤.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母题探究] 若本例条件“A={x|-1≤x≤6}”改为“A={x|-1
<6}”,其他条件不变,求m的取值范围.
[解] 因为B≠ ,且B A,如图所示.
所以解得
即0<m<,
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
【教用·备选题】 已知集合A={x|x2+x-6=0},B={x|mx+1=0},B A,求m的取值集合M.
[解] A={x|x2+x-6=0}={-3,2}.
因为B A,所以B={-3}或B={2}或B= .
当B={-3}时,由m·(-3)+1=0,得m=.
当B={2}时,由m·2+1=0,得m=-.
当B= 时,m=0.
综上所述,m的取值集合M=.
反思领悟 利用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的关注点
(1)利用数轴分析法,将各个集合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以形定数,特别注意验证端点值.
(2)要注意“空集”的情况,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
[学以致用] 【链接教材P9习题1.2T5】
3.(1)若集合A={-1,1},B={x|mx=2},且B A,则实数m的值是( )
A.-2 B.2
C.2或-2 D.2或-2或0
(2)已知集合M={x|-3≤x≤5},N={x|a≤x≤a+1},若N M,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D [当B= 时,可得m=0,符合题意,
当B={-1}时,m=-2,
当B={1}时,m=2,
综上,m的值为2或-2或0.故选D.]
(2)[解] 因为a
因此N M时,应满足解得-3≤a≤4.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3≤a≤4}.
【教材原题·P9习题1.2T5】
(1)设a,b∈R,P={1,a},Q={-1,-b},若P=Q,求a-b的值;
(2)已知集合A={x|0<x<a},B={x|1<x<2},若B 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1)由于P=Q,所以a=-1,且-b=1,∴a-b=0.
(2)∵A={x|0<x<a},B={x|1<x<2},且B A,
如图所示.
∴a≥2.
应用迁移 随堂评估自测
1.(多选)(教材P8练习T2改编)以下四个选项中,正确的为 ( )
A.{1}∈{0,1,2}
B.{1,-3}={-3,1}
C.{0,1,2} {1,0,2}
D. ∈{0}
√
√
BC [A应是{1} {0,1,2};对于B,集合中的元素有无序性,故B正确;对于C,任何集合都是其本身的子集,故{0,1,2} {1,0,2},故C正确;D应是 {0}.]
√
2.(教材P9练习T3改编)如果集合S={x|x=3n+1,n∈N},T={x|x=3k-2,k∈Z},则( )
A.S T B.T S
C.S=T D.S T
A [S={x|x=3n+1,n∈N},T={x|x=3k-2,k∈+1,k∈Z},
故S T.故选A.]
√
3.已知集合N={1,3,5},则集合N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5 B.6
C.7 D.8
C [集合N的真子集有: ,{1},{3},{5},{1,3},{1,5},{3,5},共7个.]
4.设A={x|-1
a},若A B,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a≤-1 [集合A,B在数轴上表示如图,由A B可求得a≤-1.]
a≤-1
1.知识链:
2.方法链:观察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3.警示牌:在由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时,容易遗忘空集,借助数轴解题时,容易遗漏端点的取值.
回顾本节知识,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两个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有哪些,如何判断两个集合间的关系?
[提示] 两个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有子集、真子集和相等.常借助元素分析法及数轴法分析两个集合间的关系.
2.空集同任意集合A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提示] (1) A,(2) A(A≠ ).
3.包含关系与属于关系的使用条件分别是什么?
[提示] 包含关系是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而属于关系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两者不可混用.
章末综合测评(一) 动量守恒定律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分层作业(三)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一、选择题
1.下列集合表示空集的是( )
A.{x∈R|x2+x+1=0} B.{ }
C.{0} D.0
A [对于A,因为方程x2+x+1=0无实数根,所以{x∈R|x2+x+1=0}= ,故A正确;
对于B,集合{ }是含有一个元素 的集合,故B错误;
对于C,集合{0}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故C错误;
对于D,0不是一个集合,故D错误.故选A.]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
2.能正确表示集合M={x∈R|0≤x≤2}和集合N={x∈R|x2-x=0}关系的Venn图是( )
B [解x2-x=0得x=1或x=0,故N={0,1},易得N M,其对应的Venn图如选项B所示.]
A B C 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
3.(2023·新高考Ⅱ卷)设集合A={0,-a},B={1,a-2,2a-2},若A B,则a=( )
A.2 B.1 C. D.-1
B [依题意,有a-2=0或2a-2=0.当a-2=0时,解得a=2,此时A={0,-2},B={1,0,2},不满足A B;当2a-2=0时,解得a=1,此时A={0,-1},B={-1,0,1},满足A B,所以a=1.故选B.]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空集没有子集
B.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真子集
C.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集
D.设集合B A,那么,若x A,则x B
D [空集有唯一一个子集,就是其本身,故A,C错误;空集是任何一个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故B错误;由子集的概念知D正确.]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
5.(多选)已知集合{x|mx2-2x+1=0}={n},则m+n的值可能为( )
A.0 B. C.1 D.2
BD [∵集合{x|mx2-2x+1=0}={n},
∴或
解得或
∴m+n=或m+n=2.故选BD.]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6.设A={x|1
{a|a≥2} [如图,因为A B,所以a≥2,即a的取值范围是{a|a≥2}.]
{a|a≥2}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7.已知集合A={x|x2-5x+6=0},B={2,3},C={x|x<8,x∈N},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A ________B;
(2)A________C;
(3){2} ________C;
(4)2 ________C.
=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集合A为方程x2-5x+6=0的解集,即A={2,3},而C={x|x<8,x∈N}={0,1,2,3,4,5,6,7}.故(1)A=B;(2)A C;(3){2} C;(4)2∈C.]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8.已知集合A={x∈N|-2
6 [因为A={x∈N|-2
6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三、解答题
9.设A={x|x2-8x+15=0},B={x|ax-1=0}.
(1)若a=,试判定集合A与B的关系;
(2)若B A,求实数a组成的集合C.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1)A={x|x2-8x+15=0}={5,3},当a=时,B={5},元素5是集合A={5,3}中的元素,
集合A={5,3}中除元素5外,还有元素3,3不在集合B中,所以B A.
(2)当a=0时,由题意知B= ,又A={3,5},故B A;
当a≠0时,B=,又A={3,5},B A,
此时=3或=5,则有a=或a=.
所以C=.
[点评] 关于x的方程ax-1=0未必有解.故集合B有可能为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0.已知集合M=,N=,则( )
A.M=N
B.M N
C.M N
D.M与N的关系不确定
√
B [∵N=,且M=,k+2是整数,2k+1是奇数,
∴M N,故选B.]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1.已知集合A={a1,a2,a3}的所有非空真子集的元素之和等于9,则a1+a2+a3等于( )
A.1 B.2
C.3 D.6
√
C [集合A={a1,a2,a3}的所有非空真子集有:{a1},{a1,a2},{a1,a3},{a2},{a2,a3},{a3},故3(a1+a2+a3)=9,即a1+a2+a3=3.故选C.]
√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2.设集合A={1,2,3},B={4,5},M={x|x=a+b,a∈A,b∈B},则集合M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3 B.4
C.15 D.16
C [由题意可知,集合M={5,6,7,8},集合中有4个元素,则集合M的真子集有24-1=15个.故选C.]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3.已知集合M={x|(m-1)x2+4x+1=0}有且只有两个子集,则m的值为________.
1或5 [因为集合M={x|(m-1)x2+4x+1=0}有且只有两个子集,则集合M只有一个元素,所以,关于x的方程(m-1)x2+4x+1=0只有一个实根,当m-1=0,即当m=1时,方程为4x+1=0,解得x=-,符合题意;当m-1≠0,即当m≠1时,则有Δ=16-4(m-1)=20-4m=0,解得m=5.综上所述,m的值为1或5.]
1或5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4.已知集合A={x|1≤x≤2},集合B={x|1≤x≤a,a≥1}.
(1)若A B,求a的取值范围;
(2)若B A,求a的取值范围.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1)若A B,由图可知a>2,
即a的取值范围为{a|a>2}.
(2)若B A,由图可知1≤a≤2,
即a的取值范围为{a|1≤a≤2}.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5.已知集合A={x|x<-1,或x>4},B={x|2a≤x≤a+3},若B 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①当2a>a+3,即a>3时,B= ,显然满足题意;
②当B≠ 时,根据题意作出如图所示的数轴,
可得或
解得a<-4或2
综上可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4或a>2}.
[点评] 由于集合B受参数a取值的影响,存在B= 的可能,故在解决B A问题时,勿忽视B= 这种情况.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谢 谢!课时分层作业(三)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选择题
1.下列集合表示空集的是( )
A.{x∈R|x2+x+1=0} B.{ }
C.{0} D.0
2.能正确表示集合M={x∈R|0≤x≤2}和集合N={x∈R|x2-x=0}关系的Venn图是( )
A B C D
3.(2023·新高考Ⅱ卷)设集合A={0,-a},B={1,a-2,2a-2},若A B,则a=( )
A.2 B.1
C. D.-1
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空集没有子集
B.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真子集
C.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集
D.设集合B A,那么,若x A,则x B
5.(多选)已知集合{x|mx2-2x+1=0}={n},则m+n的值可能为( )
A.0 B.
C.1 D.2
二、填空题
6.设A={x|1
7.已知集合A={x|x2-5x+6=0},B={2,3},C={x|x<8,x∈N},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A ________B;
(2)A________C;
(3){2} ________C;
(4)2 ________C.
8.已知集合A={x∈N|-2
三、解答题
9.设A={x|x2-8x+15=0},B={x|ax-1=0}.
(1)若a=,试判定集合A与B的关系;
(2)若B A,求实数a组成的集合C.
10.已知集合M=,N=,则( )
A.M=N
B.M N
C.M N
D.M与N的关系不确定
11.已知集合A={a1,a2,a3}的所有非空真子集的元素之和等于9,则a1+a2+a3等于( )
A.1 B.2
C.3 D.6
12.设集合A={1,2,3},B={4,5},M={x|x=a+b,a∈A,b∈B},则集合M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3 B.4
C.15 D.16
13.已知集合M={x|(m-1)x2+4x+1=0}有且只有两个子集,则m的值为________.
14.已知集合A={x|1≤x≤2},集合B={x|1≤x≤a,a≥1}.
(1)若A?B,求a的取值范围;
(2)若B A,求a的取值范围.
15.已知集合A={x|x<-1,或x>4},B={x|2a≤x≤a+3},若B 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课时分层作业(三)
1.A [对于A,因为方程x2+x+1=0无实数根,所以{x∈R|x2+x+1=0}= ,故A正确;
对于B,集合{ }是含有一个元素 的集合,故B错误;
对于C,集合{0}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故C错误;
对于D,0不是一个集合,故D错误.故选A.]
2.B [解x2-x=0得x=1或x=0,故N={0,1},易得N M,其对应的Venn图如选项B所示.]
3.B [依题意,有a-2=0或2a-2=0.当a-2=0时,解得a=2,此时A={0,-2},B={1,0,2},不满足A B;当2a-2=0时,解得a=1,此时A={0,-1},B={-1,0,1},满足A B,所以a=1.故选B.]
4.D [空集有唯一一个子集,就是其本身,故A,C错误;空集是任何一个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故B错误;由子集的概念知D正确.]
5.BD [∵集合{x|mx2-2x+1=0}={n},
∴
解得
∴m+n=或m+n=2.故选BD.]
6.{a|a≥2} [如图,因为A B,所以a≥2,即a的取值范围是{a|a≥2}.
]
7.(1)= (2) (3) (4)∈ [集合A为方程x2-5x+6=0的解集,即A={2,3},而C={x|x<8,x∈N}={0,1,2,3,4,5,6,7}.故(1)A=B;(2)A C;(3){2} C;(4)2∈C.]
8.6 [因为A={x∈N|-2
9.解:(1)A={x|x2-8x+15=0}={5,3},当a=时,B={5},元素5是集合A={5,3}中的元素,
集合A={5,3}中除元素5外,还有元素3,3不在集合B中,所以B A.
(2)当a=0时,由题意知B= ,又A={3,5},故B A;
当a≠0时,B=,又A={3,5},B A,
此时=5,则有a=.
所以C=.
[点评] 关于x的方程ax-1=0未必有解.故集合B有可能为 .
10.B [∵N=,且M=,k+2是整数,2k+1是奇数,
∴M N,故选B.]
11.C [集合A={a1,a2,a3}的所有非空真子集有:{a1},{a1,a2},{a1,a3},{a2},{a2,a3},{a3},故3(a1+a2+a3)=9,即a1+a2+a3=3.故选C.]
12.C [由题意可知,集合M={5,6,7,8},集合中有4个元素,则集合M的真子集有24-1=15个.故选C.]
13.1或5 [因为集合M={x|(m-1)x2+4x+1=0}有且只有两个子集,则集合M只有一个元素,所以,关于x的方程(m-1)x2+4x+1=0只有一个实根,当m-1=0,即当m=1时,方程为4x+1=0,解得x=-,符合题意;当m-1≠0,即当m≠1时,则有Δ=16-4(m-1)=20-4m=0,解得m=5.综上所述,m的值为1或5.]
14.解:(1)若A B,由图可知a>2,
即a的取值范围为{a|a>2}.
(2)若B A,由图可知1≤a≤2,
即a的取值范围为{a|1≤a≤2}.
15.解:①当2a>a+3,即a>3时,B= ,显然满足题意;
②当B≠ 时,根据题意作出如图所示的数轴,
可得
解得a<-4或2
综上可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4或a>2}.
[点评] 由于集合B受参数a取值的影响,存在B= 的可能,故在解决B A问题时,勿忽视B= 这种情况.
1 / 1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 集合的概念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5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2.2 基本不等式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第三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一)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1 指数
4.2 指数函数
4.3 对数
4.4 对数函数
4.5 函数的应用(二)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1 任意角和弧度制
5.2 三角函数的概念
5.3 诱导公式
5.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5.5 三角恒等变换
5.6 函数 y=Asin( ωx + φ)
5.7 三角函数的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