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15课《喂—出来》精品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15课《喂—出来》精品教案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7 20:0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喂—出来》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中心,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和人性的多面性的问题。
3、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的这一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环境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及过程】
课时1
一、导入新课。

假如你是大自然中的某一种动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物,或者生活中的某种事物,如:大海、泰山、黄河、课桌、黑板、马路、老虎、床铺、大熊猫、梧桐树、草坪等。现在请你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说一段话。

示例:床铺:“我最倒霉了,我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个床,简直是个狗窝,床上的被子从来不叠,臭袜子还藏在床垫底下,你说难过不难过!最糟糕的是,我的小主人还喜欢躲在被子里吃零食,结果我身上又是饼干屑,又是瓜子壳,这哪里是床,分明是个垃圾桶。”(想像训练)

讲述:台风吹倒了一座小庙,庙底下露出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深不可测的黑洞。于是,各色人物围着它纷纷表演,它成了人们丢弃废物的垃圾桶……这是一篇科幻小说了的情节。它充满了神奇的想像,更使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科幻小说《喂—出来》,看看它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

什么科学幻想小说?

简称“科幻小说”,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通常将“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认为英国诗人雪莱之妻玛丽·雪莱(1797~1851)的《弗兰肯斯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说,法国作家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代表作是《海底两万里》。我国高士其等也写过不少优秀科幻小说。

《喂-出来》这篇小说不到1500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此从另一个标准分,则属于微型小说。《喂-出来》又是一篇科幻小说。故合并称为微型科幻小说。这是一篇科幻小说,情节全然出于幻想,理念却发人深省。作者星新一,日本著名现代小说家。被尊称为“日本微型小说之父”。著作有《星新一作品全集》。
二、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释下列词语。
铆(mǎo钉
秤砣(chèng
tuó)
缚(fù)
栅栏(zhà)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而不断出现。
牟(móu)取:谋取。
贪婪(lán):①贪得无厌(含贬义)。②不知满足。
哂(shěn)笑:讥笑。
履(lǚ)行:实践(自己答应做的应该做的事)。
棘(jí)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
黑咕隆咚:形容很黑暗。
颤颤巍巍(wēi)
: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众说纷纭(yún)
:各种各样的说法多而杂乱。
众目睽睽(kuí)
: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逍遥(xiāo
yáo)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
慷慨(kāng
kǎi)大方:充满正气,情绪激昂;不吝惜。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一)听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
1、(开头~“他们就回到村里去了”),一场台风后,地上出现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洞。
2、(“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并且还附带建造了一个广场”),人们对这个洞作出种种推测后,把它卖给了一个商人。
3、(“在这一年的秋收季节”~“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了起来”),人们往这个洞中倾泻各种各样的东西。
4、(“有一天”~结束),回声传来了。
板书如下:
◎开端:风吹庙倒,深洞出现。(洞现)


◎发展:各路人马,各显神通。(探洞)


◎高潮:新奇公司,尽收垃圾。(填洞)


◎结局:石头飞出,危机初现。(出洞)
(二)视图展示文章的情节。
(三)小结:小说先渲染新发现的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洞深不可测,因此成了处理城市垃圾的最好场所,各种各样的垃圾都扔进洞里,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可奇怪的是,最初对着洞口的一声叫喊传来了,扔进洞里的一块小石头飞来了。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一切是不言而喻的,原先倾泻进洞里的原子能反应堆废料就要倾泻到人们头上,原先扔进去的机密文件就要扔到人们头上,还有动物尸体和流浪者尸体,还有废物和污水,还有日记本、照片、假钞票、犯罪证据,都将接二连三地倾泻到人们头上。
【教学反思】
课时2
四、小组合作讨论,师生共同析疑。


故事真否

(否。不会有此一个无底洞。但有生活的真实性。)


围绕的话题是什么

(环境保护问题。)


洞是真的无底吗

(表面上是无底的,正像我们的世界,表面上是无边无际,实际上是有限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

洞是比喻什么
(人类生存的土地。)

“喂——出来”这个叫声,工人觉得奇怪,你觉得奇怪吗?为什么?
(不觉得。因为这是当初那个年轻人向洞内喊的话,隔了一段时间,回音传回来了,预示着抛向洞内的一切都会再倾泻到人们头上。


“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这句话是说,从表面上看,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会给人们带来一时的利益,但里面潜伏着巨大的隐患。)

“小石头”为什么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小石头”其实预示着大自然带给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的小小报复,说它“微不足道”是说人类对这种最初的小报复并不在意。人们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没有预见到可怕的未来。)
(小说写道:“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人们只顾
( http: / / www.21cnjy.com )拼命地扩大生产规模,从而给城市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公害。可是,要想治理这些公害却相当困难,无论是谁都感到很棘手。并且,人们都只愿意在生产性企业或商业公司工作,谁也不愿意天天和各种各样的垃圾打交道。”)

作者为什么幻想出那么一个深不可测的洞 透过小说情节我们应该领悟哪些道理
(这个深不可测的洞,实质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是人们的幻想。文中说到,城市的废物和污水本来是排放到海洋里去的,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漂流得无影无踪,那就是把大海看做深不可测的洞了。人们把废气排向大气中,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飘散得无影无踪,那就是把大气层看做深不可测的洞了。)
(试看人们通常处理垃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办法,都有一种苟且心理,作者幻想出这么一个深不可测的洞,正是集中表现了人们的幻想,讽刺了人们的幻想。作者假想有这么一个洞,既可以用来表现人们的幻想和可笑,也可以警醒世人: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

本文以“喂--出来”为题,有什么好处?
(首先比较新颖,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首尾呼应,又表现了无底洞已经溢满,球已经拥挤。其次,“喂--出来”这句话是年轻人初次见到洞时所喊出来的,最终它又从洞里出来了,它也含蓄地反映了本文的主题,富有哲理。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时候一到,结果就出来了。环境污染的因素不断积累,到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公害。世上什么事情都是这样,不断积累,量变到了质变,结果就“出来”了。鉴于此,负面的事情做不得,小错误要及时纠正,正面的事情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这些内容是作者想象虚构的内容吗?
(这些内容完全是现实的。伴随着工业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代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社会公害。治理公害确实是棘手的任务,但这是无法回避的,舍此决不能保护环境。想像世界是虚幻的,虚幻的多数情节却又是根据现实生活加以想像的,所以联翩而至的情节显得合乎情理,自然而然。)
五、想像训练,
1、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这是一个循环式的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
2、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学习展开想像,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续写结尾。
六、探究主题。
1、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 说说理由。

(1)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

(2)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3)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
(同意第(3)种看法,文章以科幻小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比如,我们总觉得海洋和大气层是一个可以自我净化的无底洞,所以当我们把废水排向大海,把废气排到大气中时毫无顾忌,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效益,但从长远看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2、让学生用一句话谈自己读了本文或听了同学的作品后受到的启示(老师应启发学生多角度的看问题)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破坏大自然必遭报应。

只有积极治理环境,世界才会真正美丽。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的是长远的目光,不能只顾一时,不顾长久。

有小错要及时纠正。

正面的事情要坚持不解,负面的事情做不得。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罪证是销毁不了的。

人的私欲是个无底洞,要用良知、正义、道德去填补。

地球上的洞不能忽视,思想上的洞更要重视。
……
(只要启发得当,一旦撞击出思维火花,学生能冒出很多经典语句)
3、展示环境污染图片,警示学生爱护身边的环境。
六、小结。
本文是一篇科幻小说。文章设想地球上突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美好,人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先前抛进的小石子掉了下来,原来扔下的东西将重新倾泻回人间。显然小说采用了夸张和想像的形式,但现实中我们何尝不是凭着侥幸心理,依赖着这样那样的“无底洞”
小说通过叙述新发现的一个洞深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测,因此成了处理城市垃圾的最好场所的故事,告诫人们: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的。
本文的写作特色:1、想像丰富,耐人寻味。
2、语言通俗,内涵深刻。
七、布置作业:
写一段或一篇科幻小说(以下几题中可任选一题)。
A、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200字(适合于表达能力较差者)。
B、《×××的黑洞旅游》,可用第一人称写也可用日记形式写。(适合于想像能力较丰富者)。
C、自拟题目以新颖的形式写一篇警示人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护环境的科幻小说。
(适应于写作能力、想像能力均佳者,教师可引导这些同学上网查阅有关环境科学方面的常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