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20香菱学诗(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20香菱学诗(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7 20:4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 
香菱学诗
【知识目标】
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等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
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重点)
【情感目标】
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导入一 一场悲金悼玉的《红楼梦》,引得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余位痴男怨女纷纷登场,又都黯然离去。香菱——列副册首位的女子,是这幕人生大戏中公认出场最早、最孤苦无依、最薄命的一个。在第四十八回,曹雪芹通过写她“学诗”这一情节,给予这个女子一种怎样的诠释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香菱学诗》,细细地品读吧。
导入二 有人说:“平生不读《红楼梦》,满腹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书亦枉然。”可见《红楼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为什么这部书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我们且以其中的一个片断来分析,这就是《香菱学诗》。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1.《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它以贾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社会现实。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2.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号雪芹,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产物,“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80回以后他已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
3.字词积累:(注意字形并给加点字注音)
仄声(zè) 
庾信(yǔ) 
胡诌(zhōu) 蘅芜苑(hénɡ)(wú)(yuàn)
三昧(mèi)
暧暧(ài)
请柬(jiǎn)
颦(pín)
嘟哝(nonɡ)
姊妹(zǐ)
怔怔(zhènɡ)
暖香坞(wù)
画缯(zēnɡ)
鳏鳏(ɡuān)
阮(ruǎn)
鲍(bào)
4.词语解释:
造化:福气;运气。
腻烦:因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而感到厌倦。
揣摩:反复思考推求。
诌:编造言词。
鳏鳏:形容忧愁失眠的样子。
穿凿:非常牵强的解释,把没有某种意思的说成有某种意思。
地灵人杰: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起承转合: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顺序。
5.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说详细叙述了黛玉为香菱指点学诗迷津,香菱谈读诗体会及苦心写诗的经过。
(2)概述香菱学诗的三个过程。
拜师:拜黛玉为师,黛玉指导她读诗。
论诗:香菱读诗后,与众人谈读诗体会。
写诗: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苦心作诗。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一)理解内容,分析人物
1.本文题为“香菱学诗”,香菱是怎样学诗的?通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把“香菱________学诗”补充完整,并结合课文相关内容,谈谈你的发现和见解。
示例:(1)香菱痴心学诗。
如:“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香菱先是向宝钗求师,被委婉拒绝后,又热切地向黛玉求师。“造化”此处是好运气、福分的意思,可见其言词的恳切。再如:香菱被薛蟠强买做妾,受尽凌辱和折磨。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但还要“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
,更见她的痴心与热爱。又如:“香菱拿了诗……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作者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突出了香菱的痴迷。写作第三稿,这一天,香菱满心想的都是诗,到晚间还是对灯出神,三更后上床,五更才朦胧睡去。最后,她居然在梦中把这首诗做成了,可是痴迷到了极点。
(2)香菱苦心学诗。
如“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又央黛玉探春二人……”,“逼”字有催促的意思,但又比“催”更能体现香菱学诗的迫切和诗歌的热爱;“央”是求的意思,更见香菱学诗之心的赤诚,令人动容。香菱拿到写作诗题后,“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终得一首,因措辞不雅要求重写,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这段文字表现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出神”说明浮想联翩;“抠土”说明反复斟酌;“皱眉”说明用字不妥;“含笑”说明有了奇句,感到满意、欣慰。“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待到宝钗将她唤醒,她立即将诗抄写下来——这第三稿,后来博得了众姐妹的一致称赞。这个故事在小说原来的回目中题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这“苦吟”二字正是全篇主旨,梦中成诗是“苦吟”的最鲜明的体现。
(3)香菱专心学诗。
如:香菱写诗又一次失败,她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自走到阶前竹下去构思第三稿,“挖心搜胆”,绝无旁骛。以致探春说的“你闲闲罢”听成“十五删的”“闲”字,反过来说探春“错了韵了”。
(4)香菱尽心学诗。
如:“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
( http: / / www.21cnjy.com )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方”意思是刚刚,可见时间之早,反衬香菱学诗心情的急切。“笑吟吟”可见其快乐、满足的神态;“又要换”“凡”“尽”写出香菱的乐学、好学和勤勉。香菱学诗是尽心尽力。
2.本文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动作描写塑造人物,试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1)运用语言描写:
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点拨:作者用语言描写表现香菱读诗已经有所会意,只因以往所读之书有限,一时难以用言辞表达出来罢了。)
(2)运用动作描写: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她。只见她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点拨:作者用动作描写写出了香菱立意时反复斟酌之态,真是如醉如痴!)
运用这些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出香菱的形象,表现出香菱学诗时的认真、刻苦,废寝忘食的精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具体可感、仿佛立于眼前。
3.从文章中你觉得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
聪慧灵秀、悟性极强、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废寝忘食、锲而不舍。
(二)深入研读,拓展迁移
1.请你仔细阅读文章叙写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及苦心写诗的段落,为香菱拟写一段学诗感言。
示例:学知识首先要有好老师。我要感谢黛玉和大观园里的姐妹们,尤其要感谢黛玉。她总是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我热情的鼓励和指导。
她不仅给我讲解律诗的章法、对仗和平仄,还告诉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黛玉使我明白了读诗、写诗的要领,不要舍本逐末。
2.香菱学诗对我们启示学习有什么帮助?
要有自信心;
要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要多读书;要不耻下问;要勤于实践,不怕失败。
(三)板书设计
香菱学诗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启示?
【交流点拨】(1)要多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黛玉让香菱读王维五律一百首、杜甫七律一二百首、李白七绝一二百首,由此可见诵读是学诗的根基,是提高鉴赏力的根本途径。
(2)大胆创作,敢于想象。大胆想象可以使平常的生活景象焕发出奇特的美感,令人耳目一新。
(3)香菱学诗给我们的启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有五点:①要有自信,树立学习的信心。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有打一场长期仗的心理准备,要自信;②做学习的有心人,提高学习兴趣,让自己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有所获;③要重诵读、理解、感悟,多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④转益多师,不耻下问;⑤勤于实践,不怕失败。香菱三易其稿,终成精品。我们平时写作也要多改精改,方可成就佳作。
教师鼓励学生联系自身阅读和写作实践总结一点经验和教训,言之有理即可。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这节课“我”学会了:
2.这节课“我”得到的启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