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品味古典名著
17 智取生辰纲
【知识目标】
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能力目标】
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重点)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难点)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导入一 七百多年前,在一处名叫黄泥冈的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里,发生了一起惊天动地的抢劫诈骗案。其涉案金额之大,参与人数之多,作案手段之奇,堪称一时之绝。然而奇怪的是,七百多年过去了,当初的主谋依然得到人们的称颂,参与的案犯也还是人们心中的英雄。今天,我们把这件案子再翻出来,拿到阳光下看个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
导入二 播放《好汉歌》。同学们,刚才大家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首歌,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学生:《水浒传》。)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哪部小说改编的?《水浒传》中一共有多少位好汉?你都知道哪些好汉?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的世界,去看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1.文学常识:
《水浒》又叫《水浒传》,全称《忠义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2.文题解读: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
( http: / / www.21cnjy.com )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生辰:生日。纲:为运送大批货物而编的队。这里的“生辰纲”是指编队运送的为蔡京祝寿的大批寿礼。“智”点出了夺取的方式。
3.字词积累:(注意字形并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趱行(zǎn
) yú
(虞)候 chēn
(嗔)怪 恁地(nèn
)
ɡuō
(聒)噪
三阮(ruǎn
)
朴刀(pō
)
诺诺连声(nuò
)
怄气(òu
)
面面相觑(qù
)
4.整体感知。
试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情节,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本文叙述了杨志受大名府留守梁世杰(蔡京的女婿)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在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人用计夺走的故事。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一)理解内容,分析形象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一智用天时——利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二智用地利——妙选黄泥冈;三智用矛盾——内部矛盾激化时;四智用计谋——实施软取计划。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喝的却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
2.取者无疑用了“智”,那失陷生辰纲者是否就不“智”呢?
明确:杨志并非无“智”,而是精明强干、做事谨慎,有丰富的江湖经验。
①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起五更……日中热时便歇”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无非是怕有人借晨光或暮色劫持生辰纲。②光天化日下,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③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在黄泥冈又警醒军汉们此地险要,不得停歇;发现刘唐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以上诸多方面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
3.杨志既不乏“智”,他最终却输给晁盖等人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①晁盖、吴用计策高妙,无懈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击。②杨志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导致内部矛盾激化,杨志也确有“不智”之处。③梁中书“用”人却“疑”,只用其“艺”而不信其“人”,派老都管、虞候跟随。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候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杨志自己也深受其害。
(二)分析环境,探究写法
1.小说中描写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分别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自然环境:一是指天气酷热,为下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众人行路困难和军士买酒解渴埋下伏笔;二是指黄泥冈上松树林内,交代劫生辰纲的地方。社会环境:一方面是指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如白胜歌中所唱“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另一方面是指老都管等人对杨志的歧视、轻视,如“量你个遭死的军人”“芥菜子大小的管职,值得恁地逞能”,揭示了内部的矛盾,交代了冲突的内因,也暗示了杨志不得志的悲剧命运。小说的环境描写,在作品中一方面为推动情节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则烘托人物性格与暗示人物命运。
2.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主要矛盾冲突: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杨志与军汉、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
3.伏笔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中起非常大的作用,请你找出文中的两处伏笔。
一处是文中的天气描写。强调“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大热”,为下文众军士在黄泥冈乘凉休息埋下伏笔。一处是文中对杨志和众军士的关系的描写。把这种紧张的关系表现出来,为下文众军士为了买酒消暑与杨志发生争执、杨志不得不作出让步埋下伏笔。
(三)板书设计
晁、吴之“智”
杨志无不怨怅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同学们,杨志和吴用的斗智让我想起了《三十六计秘本兵法》。《兵法》云:“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变理,机在其中”。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三十六计。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这节课“我”学会了:
2.这节课“我”得到的启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