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绪论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Introduction Chemistry makes the world more colorful
Learning aims
学习目标
1.
了解什么是化学,知道化学的作用
2.
了解化学的发展简史
3.
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阅读教材P1-5,解决相关问题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有什么用
3、化学发展史
4、为什么要学化学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衣:用化学方法合成的纤维和染料
食:粮食和蔬菜的丰产需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住:建筑要用到水泥、钢材、玻璃、塑料和涂料等
行:交通工具要使用汽油、柴油等燃料
其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化学发展史
(一) 古代化学(探索阶段)
火的利用
制陶
冶金
造纸、火药
酿造、印染
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蔡伦造纸
制作火药
烧制陶瓷
一、化学发展史
(二) 近代化学(微观阶段)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近代化学之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提出原子论
俄国化学家
门捷列夫
发现元素周期律
意大利科学家
阿伏伽德罗
提出分子学说
使化学研究和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化学发展史
(三) 现代化学(合成新分子)
进入20世纪,人们对物质的研究从宏观深入到微观,达到了原子和分子水平
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化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已经能通过先进的仪器探测物质中原子和分子的排列情况并操纵单个原子
一、化学发展史
(三) 现代化学
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我国在化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长足发展。对物质结构理论和高效催化剂进行深入研究,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生物活质,创建稀土分离理论,研究耐高温合金材料等。我国在化学应用领域的技发及高端制造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及 __________的一门基础学科,从____层次上认识物质,通过________创造物质。
分子
性质
组成
结构
应用
转化
化学变化
物质的组成
物质的转化
化学研究的对象:
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
氧气
水
钻石
石墨
食盐
空气
通过化学变化创造出来的物质
合成纤维
合成药物
合成橡胶
塑料
新型半导体
记忆材料
物质
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
水
分子层次
化学研究的角度:
CO2模型
干冰
H2O模型
分子层次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要对水进行化学研究,其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A.水的性质和变化
B.水发电的原理
C.水的用途
D.水的组成和结构
B
三、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21世纪以来化学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化学已成为推动社会可持发展的重要力量,化学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再生
循环使用
回收
拒绝有毒有害品
减量使用原料
绿色化学的核心:
利用化学原理从
源头消除污染。
1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
原料。
3
4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环境友好化学
①学好化学的意义
提升科学素养,增加安全常识
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NaClO+2HCl=NaCl+Cl2↑+H2O
投身科学事业,解决社会问题
(1)防止“环境污染”
(2)解决粮食问题;
(3)应对能源危机
(4)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
四、如何学好化学
1.培养化学学习兴趣
2.注重化学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视频:美丽的化学实验
四、如何学好化学
3.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1 氢 H 2 氦 He 3 锂 Li 4 铍 Be 5 硼
B
6 碳 C 7 氮 N 8 氧 O 9 氟 F 10 氖
Ne
11 钠 Na 12 镁 Mg 13 铝 Al 14 硅 Si 15 磷
P
16 硫 S 17 氯 Cl 18 氩 Ar 19 钾 K 20 钙
Ca
化学
化学的研究对象
化学的发展历程
化学的作用
物质
组成
结构
性质
转化及应用
化学的学习方法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求落实。
1.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主体上的样云纹样巧妙地渐变为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体现了北京作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下列有关火炬的设计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打造
B.火炬的主要燃料是氢气
C.燃料能在大风、雨雪等极端天气中燃烧
D.火炬传递路线的设计
D
2.中国古代化学上的三大发明不包括( )
A.造纸 B.制火药 C.烧瓷器 D.指南针
D
3.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 B.门捷列夫 C.阿伏加德罗 D.拉瓦锡
B
4.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B.火的发现和利用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D.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在几千万种以上
C
5.以下认识不合理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B.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C.关停所有化工企业,减少环境污染
D.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支持
C
6.我国宣布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B.为了健康卫生,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C.参与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D.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潮发电
B
Have a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