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宇宙生命之谜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宇宙生命之谜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1 11:46:11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宇宙生命之谜
(部编)六年级

回顾导入
有目的地阅读
第1课时
快速读文——寻找内容——细读重点
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这篇文章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初读课文
发达 理论 类似 猜测
起源 适当 氧气 提供
能源 昼夜 神秘 观测
拍摄 斑点 枯萎 干燥
沙漠 磁场 因素 考察 培养
急躁
字词学习
yǎnɡ
bān
zào



péi
谜 倾 斑
左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
“文”的最后一笔变成点。
默读第2—9自然段,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段落,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或者勾画出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
互动课堂
1
2
3
8
9
10
6
7
4
5
段落 关键信息
2
3
4
5
6
7
8
9
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水星等六大天体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天体上有生命生存必备的四个条件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探测器对火星的观测推翻了人们的猜测
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陨石上的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根据以上主要信息,你能否回答学习提示中的疑问?
其他星球可能也有生命存在,还需要人类的不断探索和研究。
为了达到阅读目的,你运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请你尝试填写下表。
阅读内容 我运用的阅读方法
第2、5、8、9自然段
第3自然段
圈画关键词
寻找中心句
第4、6自然段
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段意
第8自然段
查找相关资料
我们一起去看看书中的阅读小伙伴和课后练习题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方法吧。
浏览内容法
寻找中心句
圈画关键词
提取关键信息
对比
查找资料
筛选主要内容
查找资料,筛选信息
如果要探究这两个问题,需要阅读哪些内容?又要用到哪些方法呢?
自主学习
问题1
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阅读内容
第3—9自然段
默读第3—9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
3
生命生存的四个必要条件
4
5
按照四个条件排除五大行星
推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6
7
8
9
火星表面也没有生物存在
近距离观测
根据因素推论
着陆取样分析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是怎么阅读文章的?
先筛选内容,然后以科学家为主体,重点阅读关键词句,根据科学家的判断过程总结判断方法和结果。
问题2
阅读内容
第5—8自然段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默读第5—8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
7
火星不适合人类生存
必备条件 火星情况 是否具备
合适的温度
必要的水分
适当成分的大气
足够的光和热
表面温度很低
水汽含量极少
氧气含量极少
表面温度很低




目前,人类还不能移居火星
同一篇文章,想要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选择不同部分的内容来阅读。
学完这篇课文后,你对“有目的地阅读”有了怎样更深刻的体会?
  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产生过疑问,请你运用今天学到的阅读方法,查找资料,解决你遇到的问题。
课后作业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1 宇宙生命之谜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以及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语言运用:学习作者采用分析、比较、排除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表达方法。
思维能力:运用借助旁批、圈画关键词、提取信息的阅读方法阅读课文,并梳理、交流阅读方法。
审美创造:在多种形式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展开想象,在读中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会写“谜、尚”等12个生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1个词语。
2.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重难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回顾温习,导入新课
1.回顾策略。作家杨绛先生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上节课,我们到《竹节人》里串了门儿,关于“有目的地阅读”,你有哪些收获呢?(板书:有目的地阅读)
2.揭示课文题目。让我们带着上节课的收获,一起到《宇宙生命之谜》里去串门儿,继续学习“有目的地阅读”,一起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由单元篇章页杨绛先生说的话,自然导入策略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的学习。策略的习得是一个经历反复实践的过程,刚上课时,对课文《竹节人》中习得的策略进行简单回顾,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朗读课文。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这篇文章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
发达 理论 类似 猜测 起源 适当 氧气 提供
能源 昼夜 神秘 观测 拍摄 斑点 枯萎 干燥
沙漠 磁场 因素 考察 培养
(1)读准字音。
(2)理解词义:学生分组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3.指导书写“谜”“倾”“斑”等几个字。
课件出示:
谜 倾 斑
(1)观察:看一看这三个字,你有什么发现,说一说写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教师指导。
①结构:“谜”“倾”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的部件本身就是一个合体字,要注意留出足够的位置。
②笔画:“斑”是左中右结构的字,注意中间的“文”最后一笔要变成点。
(3)学生练写。
三、阅读重点段落,提取关键信息
1.默读课文第2—9自然段,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段落,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或者勾画出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
从第2自然提取的关键信息是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从第3自然提取的关键信息是天体上有生命生存必备的四个条件。
从第4自然提取的关键信息是水星等六大天体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从第5自然提取的关键信息是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从第6自然提取的关键信息是探测器对火星的观测推翻了人们的猜测。
从第7自然提取的关键信息是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从第8自然提取的关键信息是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从第9自然提取的关键信息是陨石上的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2.根据以上主要信息,你能否回答学习提示中的疑问?其他星球可能也有生命存在,还需要人类的不断探索和研究。
四、梳理阅读方法
1.为了达到阅读目的,你运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填写下表。
2.过渡:我们一起去看看书中的阅读小伙伴和课后练习题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方法吧。
通过阅读小伙伴的批注,我们知道他运用了浏览、寻找中心句、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对比、查找资料的方法。课后练习题向我们提供了筛选主要内容,以及查找资料、筛选信息的方法。(板书:浏览/筛选 查找资料 勾画中心句 段意概括法 对比筛选法 提取关键信息)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收获阅读方法,有效拓展学习途径,为下节课的问题分析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借助课后练习,巩固运用方法
过渡:如果要探究课后习题二中的这两个问题,需要阅读哪些内容?又要用到哪些方法呢?
◇解决问题1: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1.引导学生明确解决这个问题要阅读第3—9自然段。
2.提出要求:默读第3—9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
预设1:第3自然段中“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是生命生存的四个必要条件。
预设2:第4自然段中按照四个条件排除五大行星。
预设3:第5自然推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预设4:第6—8自然段分别通过近距离观测、根据因素推论、着陆取样分析判断出火星表面也没有生物存在。
3.方法总结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是怎么阅读文章的?
先筛选内容,然后以科学家为主体,重点阅读关键词句,根据科学家的判断过程总结判断方法和结果。
◇解决问题2: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1.引导学生明确解决这个问题要阅读第5—8自然段。
2.提出要求:默读第5—8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
①交流第7自然段
预设1:生物生存需要合适的温度,火星表面的温度很低。
预设2:生物生存需要必要的水分,火星表面水汽含量极少。
预设3:生物生存需要适当成分的大气,火星氧气含量极少。
预设4:生物生存需要足够的光和热,火星表面温度很低。
总结:根据以上条件火星不适合人类生存。
②交流第8自然段
预设: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生物的存在。
总结:目前人类还不能移居火星。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学完这篇课文后,你对“有目的地阅读”有了怎样更深刻的体会?同一篇文章,想要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选择不同部分的内容来阅读。
2.布置作业。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产生过疑问,请你运用今天学到的阅读方法,查找资料,解决你遇到的问题。
【教学反思】
《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在方法的指导和运用,而不是对课文本身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我按照提取关键信息、梳理阅读方法、运用阅读方法的顺序来讲解本课。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尝试运用找中心句、概括段意、勾画出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等方法,回答学习提示中的疑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