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枫桥夜泊
张继
目录
第一部分
作者简介
第二部分
古诗欣赏
第四部分
古诗赏析
第三部分
古诗翻译
第一部分
作者简介
张继,字懿孙,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字懿孙,唐代诗人,他是天宝十二年的进士。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约50首。
作品集:有《张祠部诗集》流传后世,他的作品中最有名的一首诗是《枫桥夜泊》。
体裁:一首七言绝句;选自《唐诗三百首》。
第二部分
古诗欣赏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Q:请问诗中哪几个字有押韵?
韵脚
天
眠
船
tiān
mián
chuán
枫桥:
地名
夜:
谁停的?
张继
泊:
夜晚
停靠
第三部分
古诗翻译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亮沉落后乌鸦发出声声的啼叫,寒冷的秋霜充满着四周 。
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落:表明夜已深
乌啼:乌鸦的叫声
1)月落(所见)
2)乌啼(所闻)
3)霜满天(所感)
月落乌啼霜满天
Q:为什么乌鸦的叫声如此清晰呢?
表示(4)夜深人静,路上空无一人,所以乌鸦的啼叫声特别(5)清楚。
霜满天:
地上结霜,周围寒气袭人的情景
(6)秋天
Q:我们猜测这是什么季节?
江枫渔火对愁眠
看着江上的渔火。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怀念,使满怀愁绪的我难以入睡。
江枫:江边的柳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 点明了江边所看到的景象
愁 :忧愁
写满怀愁思的诗人对着(7)江枫渔火,躺在客船上无法(8)入眠。
江枫渔火对愁眠
* 表白了作者当时孤单愁闷的心情。
Q:为什么不能入睡?
“江枫渔火”点出了在(9)江边所见的景象。
“愁”字表示了当时(10)孤单愁闷的心情。
枫树
张继夜泊之船
姑苏城外寒山寺
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 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
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半:半夜
Q:为什么不直接写到我船,要写到客船?
A:表明诗人远在他乡做客的身分
诗人(11)独自在外,在这霜寒幽静的夜里,睡不着又听到了寺庙传来的(12)钟声,使得心情更加(13)孤寂了。
第四部分
古诗赏析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所见: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
所闻:乌啼、钟声
中心思想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秋夜,诗人停船靠在枫桥岸边所领略到江南水乡幽静美丽的夜景,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单寂寞的思乡情感。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怎样的秋景?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
月落
总结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由于这首诗情景描写真切,画面清新,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甚至使得枫桥和寒山寺也因而名扬天下。
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枫桥夜泊
张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