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语文六年级上册
鲁迅,1881 年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 。他青年赴日学医,后为唤醒国人灵魂弃医从文。1918 年,以《狂人日记》首次用 “鲁迅” 笔名,开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先河。其作品众多,《孔乙己》《阿 Q 正传》深刻剖析社会弊病,杂文集如《华盖集》犀利批判现实。他是新文化运动主将、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影响深远 。
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那么,鲁迅先生作为周晔的伯父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作者周晔一起走近鲁迅先生!
认识作者
周晔(1926—1984) 浙江绍兴人。鲁迅先生的侄女。代表作《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鲁迅故家的败落》等。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读课文
殡仪馆 追悼 吊唁 囫囵吞枣
约翰 镊子 硼酸 逝世
正月 敷药
字词学习
bìn
yàn
hú lún
hàn
niè
shì
dào
pénɡ
zhēnɡ
fū
追悼
词语解释
沉痛地怀念(死者)。
吊唁
祭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
挽联
哀悼死者的对联。
囫囵吞枣
把枣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在品读名著时,我们要深入体会,不可囫囵吞枣。
用“囫囵吞枣”造句:
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你能试着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吗?
谈《水浒传》
笑谈“碰壁”
燃放花筒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鲁迅先生深受爱戴
这是一位受人爱戴、受人尊敬的伯父,因为那么多人来参加他的追悼会,各色各样的人都来吊唁他,从中看出他是一个心想他人、关心他人的人。
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品读感悟
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我呆呆的望着……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重点研读
侄女周晔失去伯父是那样的伤心,这是一种多么不舍的痛啊!
资料链接
本段回忆了作者小时候对伯父鲁迅先生的印象,以及伯父去世后人们对他的追悼场景。作者提到,小时候并不理解鲁迅是谁,只知道伯父就是伯父,与其他人的伯父无异。然而,伯父去世后,许多人前来追悼,向他致敬,甚至有人失声痛哭。墙上挂满了挽联,屋里堆满了花圈,这些都让作者感到惊讶和疑惑:为什么伯父如此受人爱戴?作者望着来来往往的吊唁者,想到自己将永远失去伯父的关爱,不禁流下了眼泪。通过这些描写,作者不仅表达了对伯父的怀念,还展现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崇高声望和影响力。
谈《水浒传》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在这个句子中,“囫囵吞枣”用来形容作者读《水浒传》时的不求甚解,突出了她对书籍内容的粗略理解。通过“囫囵吞枣”,作者不仅展现了自己读书时的态度,还为后文伯父的教导做了铺垫。
“张冠李戴”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在这个句子中,“张冠李戴”用来形容作者在回答伯父问题时,将不同人物的行为混淆,突出了她对《水浒传》理解的混乱。通过“张冠李戴”,作者不仅展现了自己对书籍内容的误解,还传达了一种羞愧和自责的情绪。
讨论交流
“我”是怎样看《水浒传》、和伯父交流的?
态 度
囫囵吞枣地看一遍。
态 度
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伯父是怎样教育“我”的?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作者与伯父之间的互动,运用了“张冠李戴”和“乱说一气”等词语,突出了作者对《水浒传》理解的混乱和错误。通过“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作者展现了伯父的幽默和宽容;通过“‘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则传达了伯父对作者错误的善意调侃。这句话不仅展现了伯父的慈爱和幽默,还让作者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了她认真读书的决心。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伯父委婉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我”两本书,让“我”感受到伯父关心晚辈,善于启发、教育晚辈。“我”始终保存着这两本书,说明了“我”对伯父的怀念。
补充资料
班台莱耶夫著,鲁迅译。是一本写孩童眼中的所见所闻的童话。
弗雷德里克·凡·伊登著,鲁迅译。是一部童话作品,被鲁迅称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
课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默读课文,圈画描写鲁迅先生的词句,并作简单批注。
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人们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不顾一切地写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反动派的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并且对他本人进行残酷的迫害。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鲁迅先生那幽默语言的背后蕴含着无穷的智慧,更饱含着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关爱 。
“碰壁”本意是指撞到墙壁,在这里是双关语,暗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在这个句子中,“碰壁”用来形容伯父在生活中遇到的阻碍和挑战,突出了他面对的困境和压力。通过“碰壁”,作者不仅展现了伯父的幽默,还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艰难。
“黑洞洞”形容光线昏暗,看不清楚。在这个句子中,“黑洞洞”用来形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明朗,突出了伯父所处环境的恶劣。通过“黑洞洞”,作者不仅展现了社会的黑暗,还传达了一种压抑和无奈的情绪。
B
除夕放花筒
这是一位慈祥、真性情的伯父,因为伯父买了许多爆竹和花筒给我们,他放花筒时神情是那样自然而和谐。
燃放花筒
慈祥、率真
热爱生活
运用了“慈祥”、“愉快”和“和谐美”等词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伯父放花筒时的表情和神态。通过“眉毛,眼睛,还有额上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作者细致地描绘了伯父的表情;通过“充满了自然而和谐的美”,则突出了伯父表情的自然和协调。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伯父帮助车夫的场景,表达了对伯父善良品质的赞美和对社会底层人民艰辛生活的关注。例如,“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详细描述了伯父和父亲帮助车夫的过程,突出了他们的善良和同情心;“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则展现了作者对车夫处境的同情和思考。通过这些描写,作者不仅展现了伯父的善良品质,还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艰辛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关心女佣
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根据课文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谈《水浒传》
笑谈“____”
________
救助____
关心____
关心晚辈
____分明
慈祥、率真
关心________
______想得多
______想得少
碰壁
燃放花筒
车夫
女佣
爱憎
贫苦人民
为别人
为自己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切怀念——深受爱戴
谈《水浒传》
笑谈“碰壁”
救助车夫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关心女佣
燃放花筒
亲历
亲见
亲闻
结构梳理
主旨探究
这是一篇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记叙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一、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当时社会黑暗
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
反问
四周黑洞洞的,当然容易碰壁。”
“你想,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练一练
二、圈画下列句子中的动词,并说说你从这些动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讨论交流
这几件事情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试着用文中的话进行回答。
(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回顾本课所得,并结合前两课所学的内容,梳理你学习了本单元三篇课文后对鲁迅的印象。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