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家》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家》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8 09:1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家
周国平
【学习目标】
1.揣摩语言,理解文中对家的三个比喻的含义。
2.能理解作者谈论家的思路、看法。
3.培养学生爱家爱亲人的情感,学会珍惜家庭生活。
【学习重点】
1.揣摩语言,理解文中对家的三个比喻的含义。
2.能理解作者谈论家的思路、看法。
【学习难点】
能理解作者谈论家的思路、看法。
【走进作家】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
( http: / / www.21cnjy.com )-1968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在广西深山老林中。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守望的距离》、《安静》、《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等。主要译作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难点解析】
①引子有什么作用?
起统领下文的作用,两个比喻句将人的一生所经历的时间比喻成“岁月之河”,将人生奋斗的过程比喻成“一种漂流”,从而引出下文的议论。
②这三个比喻有什么内在联系?从这三个比喻句中蕴含了作者对家的什么情感?
家是一只船,其中,家是本体,船是喻体。这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喻句的前提是“人生是一种漂流”。这个比喻句是后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港湾,家是岸,都是由家是船生发出去的。
“家是温暖的港湾”,这里家是本体,港湾是喻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而港湾这个喻体是以家是一只船为前提的。因为航行中的船是需要港湾的。这个比喻是第一个比喻的深入,又是下一个比喻的出发点。
“家是永远的岸”,这个比喻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前一个比喻的深化,是前两个比喻的承接与升华。表达家不仅是港湾,从人生的起始到终结来看,家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人生世界的起步之岸,也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
对家的赞美,依恋以及对天下人的祝福。
【主旨解说】
作者从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入手,用三个生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家的认识以船、港湾和岸为喻体,由眼前的现象入手,深入思考,写出了自己对家、对人生的独特思考。
【写作借鉴】
1.语言凝练,意蕴深长。 2.用了四个比喻句,使文章层层递进,思考深度逐层加深。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简洁生动。
【文本链接】
与“家”有关的诗文: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②江水三千里, 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 只道早还乡。([明]袁凯《京师得家书》)
③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④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基础知识训练】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漂过(piǎo) 荡舟(dàng) 驶来(shǐ)
B.泰然(tài)
莫测(mè)
耳畔(pàn)
C.祈祷(dǎo)
温馨(xīn)
陶冶(yě)
D.琐屑(xiāo) 黯然(àn)
永恒(hé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袅袅 温馨 休憩 安之若素 B.摇曳 萦绕 陶冶 一应具全
C.陌生 莫测 伴侣 闲言碎语 D.琐屑 诱惑 支撑 黯然失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再温馨的家也难免有俗务琐事、风言风语乃至小吵小闹。
B. 傍晚,征帆纷纷归来,港湾里灯火摇曳,人声喧哗,把我对大海的苦思冥想打断了。
C. 家是游子背井离乡的永远的岸。
D.这时我落叶归根,船就是渔民的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安顺是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安顺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
C.目前,全球用水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由此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
D.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
B. 不要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C我站起来,愉快地问候:“晚安,回家的人们!”
D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6.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B.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的风筝轴。
C.小明家的房子很高大,像一座大宫殿似的。
D.冬,像一双倦游的翅膀,悄悄地在暮色里归去。
【创新能力应用】
(一)阅读,课文第三节(第13~16段),完成第7~10题。
7.作者举英雄奥德修斯的例子,要证明文中的哪一句话?
8.你知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句话出自哪一部文学名著吗?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
9.你能举出两个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思乡之情的古诗词中的句子吗?
10.请你用现代汉语表述文中引用的马致远的《寿阳曲 潇湘夜雨》。
(二)阅读课文《心灵的空间》一节,完成第13~17题。
心灵的空间
周国平
泰戈尔写过一段话,意思是说:一个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翁的富并不表现在他的堆满货物的仓库和一本万利的经营上,而是表现在他能够买下广大空间来布置庭院和花园,能够给自己留下大量时间来休闲。同样,心灵中拥有开阔的空间也是最重要的,如此才会有思想的自由。接着,泰戈尔举例说,穷人和悲惨的人的心灵空间完全被日常生活的忧虑和身体的痛苦占据了,所以不可能有思想的自由。我想补充指出的是,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类例证,就是忙人。
凡心灵空间的被占据,往往是出于逼迫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说穷人和悲惨的人是受了贫穷和苦难的逼迫,那么,忙人则是受了名利和责任的逼迫。名利也是一种贫穷,欲壑难填的痛苦同样具有匮乏的特征,而名利场上的角逐同样充满生存斗争式的焦虑。至于说到责任,可分三种情形,一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另当别论,二是为了名利而承担的,可以归结为名利,三是既非内心自觉,又非贪图名利,完全是职务或客观情势所强加的,那就与苦难相差无几了。所以,一个忙人很可能是一个心灵上的穷人和悲惨的人。
这里我还要说一说那种出自内在责任的忙碌,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常常认为我的忙碌属于这一种。一个人真正喜欢一种事业,他的身心完全被这种事业占据了,能不能说他也没有了心灵的自由空间呢?这首先要看在从事这种事业的时候,他是否真正感觉到了创造的快乐。譬如说写作,写作诚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但必定伴随着创造的快乐,如果没有,就有理由怀疑它是否蜕变成了一种强迫性的事务,乃至一种功利性的劳作。当一个人以写作为职业的时候,这样的蜕变是很容易发生的。心灵的自由空间是一个快乐的领域,其中包括创造的快乐,阅读的快乐,欣赏大自然和艺术的快乐,情感体验的快乐,无所事事地休闲和遐想和快乐,等等。所有这些快乐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共生互通的。所以,如果一个人永远只是埋头于写作,不再有工夫和心思享受别的快乐,他的创造的快乐和心灵的自由也是大可怀疑的。
我的这番思考是对我自己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警告,同时也是对所有自愿的忙人的一个提醒。我想说的是,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惟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如果没有这个空间,你永远忙碌,你的心灵永远被与事业相关的各种事业所充塞,那么,不管你在事业上取得了怎样的外在成功,你都只是损耗了你的生命而没有品尝到它的果实。(选自《青春潮》)
11.“心灵的空间”指的是什么?
12.“穷人”、“悲惨的人”和“忙人”心灵空间的被占据,各自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哪一个词能揭示这一点?
13.“出自内在责任的忙碌”是一种什么样的忙碌?这种忙碌是否同样需要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为什么?
14.你见到过下面三种“忙人”吗?请选择其中一种举一个例子。
①发自内心的需要;②为了名利;③为了职务或客观情势。
15.作者在文中希望所有的忙人“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三新精英园】(综合学习)
16.在你的心中,人生又是什么?家又是什么?仿照课文形式,用一组恰当的比喻形象的描述。
例:人生是一场旅行,那家是一辆汽车,家是加油站,家是终点站。仿写:人生是—————,那家是 ————,家是————,家是————。
17搜集有关“家”的诗文。
总之,希望通过学习本文,领悟家的真谛,关爱我们的亲人、父母。
参考答案:
1.(C )2.(B)3
( http: / / www.21cnjy.com ).(D)4.(C)5.(C)6.(B)7.家是永远的岸 点拨:从本节的中心句思考。8.《红楼梦》 曹雪芹。9.学过的或已掌握的古诗词都可以。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做》) 点拨:必须有思乡之情蕴含其中。10.渔灯昏暗,旅途之人在梦中回到了故乡,一声声让人心碎。在五更之时,一叶孤舟离家万里,那滴水声仿佛是离家之八思乡流下的热泪。 点拨:译文时,要把重点词语译出来。11.是一个快乐的领域,其中包括创造的快乐,阅读的快乐,欣赏大自然和艺术的快乐,情感体验的快乐,无所事事地休闲和遐想的快乐,等等。12.“穷人”:日常生活的忧虑;“悲惨的人”:苦难的遭遇和身体的痛苦;“忙人”:名利和责任;逼迫。13.全身心地投入一种事业,在忙碌中真正感受到创造的快乐。需要;因为只有在这个心灵的空间中,才能把事业作为生命的果实来品尝。14.①所例举事例椒自己的亲身经历;②叙述完整,言之有理。15.一个终日忙碌的人,惟有在心灵的空间中,才能把事业作为自己生命的果实来品尝;如果没有这个空间,一味地永远地忙碌,让自己的心灵永远被与事业相关的各种事务所充塞,不管这个人在事业上取得了怎样的外在成功,都只能算是损耗了自己的生命而没有品尝到它的果实。16.例:人生是一场旅行,那家是一辆汽车,家是加油站,家是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