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30 14:3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形》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课标要求
课题名称:《地形》
教材版本与章节: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课程标准相应的内容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等到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带主要因素。
二、设计理念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一些优秀诗歌的字里行间,能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教师以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引入,拉近新课学习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很容易形象的掌握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体现地理与语文的跨学科融合。
三、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八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诗词知识,教师列举的诗句,学生并不陌生。通过水往低处流的生活常识,他们能较容易理解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学生通过新闻、网络、书籍等途径,也了解了一些我国地形的种类,同时,七年级上册地理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也学习过地形的知识,也为学习本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区域认知)
2、理解山区面积广大的利与弊,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人地协调观)
3、结合我国水电站及我国沿36°N地形剖面示意图,分析我国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综合思维)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我国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征及每级阶梯分布的地形区。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利与弊,形成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观。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激趣)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请大家欣赏一组诗句,同学们找找,看看都能发现什么共同特点。
(多媒体展示诗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汉乐府《长歌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钱咏《明日歌》
明确:可以看出河流自西向东流的特点。
(过渡)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我相信大家通过学习,一定会懂得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
(板书课题:地形)
新课学习
任务1:学习“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了解我国的地势特征之一---西高东低
、请同学们在图2.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36°N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找出黄河、长江。判断它们是外流河还是内流河?
明确:黄河和长江均属于外流河。
、外流河是能够流入海洋的河流。大家找找其发源地和汇入的海洋。
明确:黄河和长江均发源于青藏高原,黄河汇入渤海,长江汇入东海。
、请同学们再判断一下它们是什么流向?
明确:黄河和长江均大致自西向东流。
(教师强调河流流向的表述一般为从*向*或自*向*)。
、长江和黄河分别是我国的第一长河和第二长河。它们自西向东的流向能较好反映西高东低的地势。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向也能反映地势的起伏状态。
学习我国的地势特征之二---呈现三级阶梯
(1)、结合图2.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36°N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划出我国的三级阶梯。
明确:自西向东依次为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结合图2.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36°N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左下的陆高海深表,判断每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派代表发言)
明确: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第三阶梯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下。我国的地势大致分为三级阶梯,就像我们平常所见的楼梯一样,从西向东逐级降低。
、师生共同完成课本第27页“活动”----用地形剖面图表示我国的地势特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活动,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与等高线地形图相比,用地形剖面图刻画我国地势阶梯有什么优势?
明确:地形剖面图通过垂直切面的线条直接显示我国从西向东海拔的骤降,符合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如果沿30°N纬线绘制地形剖面图,得出的结果是否也能反映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与沿36°纬线相比,哪个地形剖面图显示的三级阶梯更典型?
明确: 沿30°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能反映三级阶梯,但第二阶梯的海拔表现不典型--该纬线穿过四川盆地,但四川盆地(海拔500米以下)属于第二阶梯的凹陷部分,而第二阶梯的海拔范围(1000-2000米)表现不足;沿36°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显示的三级阶表现更完整、典型。
如果沿某条经线绘制地形剖面图,是否能够显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为什么?
明确:沿某条经线绘制剖面图不能够显示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因为我国地势东西海拔差异明显,其核心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经线剖面无法同时穿过三级阶梯,仅能显示南北海拔差异,导致剖面图上难以呈现三级阶梯间的海拔突变,不能准确呈现我国的地势显著特征。
(4)、在图2.1中找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明确: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和横断山脉。(巧记:昆--阿--祁--横)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巧记:大--太--巫--雪)
、了解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A、对水能资源的影响(展示我国黄河和长江道水电站分布示意图,说说这些水电站主要分布在哪里?)
明确:这些水电站主要集中分布在阶梯的交界处,因为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播放“长江航运的微博视频”,说说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与我国地势低联系。)
明确: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特别是长江,更是被誉为“黄金水道”---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长河,其中通航里程超过2800公里(干流宜宾以下全年通航),是中国内河航运的核心通道。长江流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36%,下游年均流量约3万立方米/秒,为航运提供了稳定的水深条件。长江江宽水深---下游南京段水深可达10米以上,武汉以下可通行5000吨级船舶,南京以下可通航万吨级海轮,具备“江海联运”能力。
对农业的影响(展示我国的气候分布图、农业分布图及阶梯分布图,说说我国的地势对农业的影响。
明确:我国东部由南向北分别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深入内陆,形成丰富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所以我国农业呈现东耕西牧的分布格局,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
了解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
了解易混点---地形与地形区(教师强调这是考试的易错点)
(1)、抽同学回顾地形的概念及种类的相应知识。
明确:地形指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包括五种基本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教师介绍地形区的知识。
明确: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为主的独立地理单元,它由自然边界界定区域范围,命名方式为“地名+地形类型”(如四川盆地)
、小结:地形表述为两个字,如高原、盆地、丘陵等;地形区表述为四个字及四个字以上,如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等。
B、结合图2.5“中国主要地形区图”,找出我国三级阶梯主要的地形及分布的地形区。
明确:第一级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分布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任务2:学习“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A、学习我国的地形特征之一---地形类型齐全
、抽同学回顾五种基本地形特征的知识。
明确: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山地小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根据上面地形特征的知识结合图2.5“中国主要地形区图”,完成第29页“活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后派代表发言。)
明确:
甲---海拔超过3000米,面积广大,内部起伏和缓,边缘较陡---青藏高原
乙---海拔大多为500-2000米,边缘较陡---秦岭
丙---四周高,中间低---四川盆地
丁---海拔低于50米,地形广阔平坦---长江中下游平原
戊---海拔大多50-500米,地形较破碎---东南丘陵
(3)、小结: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类型多样,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兼有,是一个地形类型齐全的国家。
(过渡)我国的幅员辽阔,地形类型齐全,各种地形类型比例又是怎样的呢?
学习我国的地形特征之二---山区面积广大
、读图2.2“中国的地形类型图”,说说每种地形所占的比例。
、计算山地、高原和丘陵这三种地形所占的百分比。
明确:33%+26%+10%=69%
、小结:通常,将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通过上面的计算,我国的山区面积超过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可见我国的地形具有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播放山区的滑坡、泥石流、山洪的视频,谈谈我们应如何才能减轻这些灾害带来的损失?(学生相互交流)
明确: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的发展有利有弊。弊体现在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适宜大规模开垦。利体现在山区通常拥有比较丰富的矿产、水能、生物或旅游等资源。所以,我们只有在保护生态的条件下,合理的开发山区,才能减轻这些自然灾害 ,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七、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的地形和地势特征,了解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决定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在阶梯的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同时我国的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利于发展旅游业和采矿业,但我们只有保护性的开发,才能达到生态与经济双赢。
八、板书设计
地形
1、我国的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和横断山脉。
(巧记:昆--阿--祁--横)
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
(巧记:大--太--巫--雪)
2、我国的地形特征: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