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3.2物质的导电性(1)教学设计
课题 3.2物质的导电性(1)……物质导电能力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上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八上第3章第2节,本节内容既巩固电路的基本组成、状态、电路图和电流及其测量等有关知识,又为后面欧姆定律等更多内容的学习做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拟用3课时完成教学,第1课时主要介绍物质的导电能力,第2课时介绍电阻并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第3课时主要介绍变阻器。本课时为第1课时,教材通过小实验介绍什么是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导电能力。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常见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了解金属导体导电的原因;了解导体导电能力与外界因素有关;了解导体与绝缘体在一定条件可发生转化;科学思维: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法检测物质的导电性, 利用转换法设计实验并判断物质的导电能力;探究实践:通过小实验来认识导体与绝缘体,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升动手与动脑能力; 态度责任:树立实验重要性观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接受世界是物质的、多变的、可转化和被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重点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不同物质导电能力不同的微观原因
难点 导体与绝缘体间的相互转变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 1、科学上规定 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电路中电流从电源 极经用电器流向电源的 极; 2、电流表要 联在电路中,且电流从其 流进, 流出; 3、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是 ; 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是 。 4、如图3.1 - 25所示电路中两个小灯泡是什么连接方式?请在右边方框内画出对 应的电路图。 5、如图3.1-26所示电路中,如果要测量灯L1中的电流,在电路中画出电流表,并标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 若把电流表连接在开关旁边,那么电流表测得的是什么电流? 导入: 我们为什么用金属铜做导线,而用塑料或橡胶做金属导线的外套? 为什么不能用湿手去操作开关? 使用电插头时碰 到电线,为什么不会受到电击?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探索活动: 导电性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导电性。那么,如何 研究各种物质的导电性呢? 有硬币、塑料直尺、玻璃片、铅笔芯(碳棒)、食盐水、粉笔、纯净水等物品,试设计实验方案来检测哪些物质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 1、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画出方案的电路图。参考: 2、实验检测,并将待测物质归类为易导电物质和不易导电物质。 易导电物质有 ; 不易导电物质有 。 参考:归纳:一、物质的导电能力 1、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能力: 根据物质的导电能力不同,一般可以将物质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2、导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质叫作导体。 (2)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盐类水溶液等。 2、绝缘体: (1)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作导体。 (2)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干木材、油和干燥的空气、胶木、橡皮、电木、干布,等。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可转化: 导体与绝缘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导电性能的不同。 导体和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例如,玻璃在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但玻璃被烧红时会导电。导体的表面被氧化或腐蚀后,导电能力会下降,甚至不导电;纯净水是绝缘体,但是河水等天然水中溶解了其他物质时就会变成导体;金属是导体,但金属锈蚀后,其导电能力可能会变差。 因此,电路的关键部位必须采取防腐蚀措施。例如,人造卫星上的电路的接触点表面一般都会镀上金,以防止腐蚀,确保电路导电的可靠性。 思考讨论: 家庭电路中,所有导线都是用塑料或橡胶等材料包裹着,这是为什么? 参考:家庭电路中,所有导线都是用塑料或橡胶等绝缘材料包裹着,主要是为了防止导电、漏电和着火情况的发生,确保用电安全。 导线内芯通常使用金属,因为金属是良好的导体,能够有效地导电。然而,如果导线外表面没有绝缘层,人体一旦接触到带电的导线,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因此,导线外部包覆塑料或橡胶等绝缘材料,这些材料不善于导电,可以防止电流通过,从而避免人触电。此外,使用绝缘材料包裹导线还可以防止电线之间的短路,减少电气火灾的风险。 4、半导体: (1)半导体: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作半导体;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单晶硅和化合物半导体[砷化镓(GaAs)、氮化镓(GaN)、 碳化硅(SiC)等]。 (2)半导体的应用: 半导体主要用于电子工业或信息技术(IT)产品。 (动画)二、物质的导电原因 1、导体易导电的原因: 导体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在电源作用下可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无论是固体还是液体,如果内部有自由电荷,它就容易导电。 2、金属导体导电的原因: 金属是原子构成的,金属内部存在着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子。自由电子能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产生电荷的流动。所以金属能导电。 3、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 在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能自 由移动的电子,因此不能导电。 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但在高温下玻璃软化后内部就会形成带电的离子。因此,玻璃在高温下导电是离子导电。 (附视频)4、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 纯净的水是不导电的,但由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大量其他物质,使得水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生活中的水一般是能导电的。 含有自由离子的溶液能导电,如食盐溶液中存在钠离子(阳离子)和氯离子(阴离子)。离子定向流动也是电荷流动的一种,相当于金属导线中的电子定向移动,所以这样的溶液内部存在电流。 视频:导体和绝缘体导电能力不同的原因科学·技术·社会·环境:芯片讨论交流: 为什么不能用湿手去操作开关?参考:人体、大地和水溶液是导体;人体、大地和水溶液是导体;不能用湿手触碰开关是因为在有水的情况下容易导电,造成电击,另外湿手也会把水滴入开关内,造成线路短路。如果开关受潮,导致有水或者是有水气,也不能碰,原理和手上有水是一样的。建议先断开电源,用干燥的摸布擦拭干净就可以了,避免被电伤到或者短路引起意想不到的危害,注意安全。 通过自主探索,获知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在于是否容易导电提醒:导体与绝缘体用“容易”或“不容易”来表示导电能力,不能用“能或不能”来表示;因为条件变化时(如温度)可相互转化讨论交流,对应开课时的问题,用所学解决问题基于前面介绍了物质的导电能力不同,故有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分类;这里分别讨论导体容易导电或绝缘不易导电的原因讨论交流,对应开课时的问题,用所学解决问题,以巩固知识和深化认识;同时结合安全用电教育
课堂练习 1、物质的导电性往往因物质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关于物质导电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橡胶不容易导电,是因为橡胶中没有电子B.金属容易导电,是因为金属内部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C.玻璃一定是绝缘体D.凡是金属都是导体,非金属都是绝缘体2、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玻璃、橡胶是导体,因为其内部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B. 玻璃、橡胶是绝缘体,因为其内部没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C. 金属、大地是导体,因为其内部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D. 金属、大地是导体,因为其内部没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3、我们在考试时许多学科要用到2B铅笔填涂机读卡,电脑可以直接读取机读卡上的答案,是因为2B铅笔中的石墨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若使用了不合格的2B铅笔,由于铅笔芯的导电性变 (填“强”或“弱”),这样可能使电脑无法识别。参考:导体 弱 (第3题图) (第4题图)4、如图所示,将导体接到电路A、B之间时,导体与小灯泡是________联的。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不同导体导电能力的强弱。若两个导体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差异不大,则可以在电路中________________,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参考:串 小灯泡的亮暗程度 串联接入电流表5、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①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②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③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b两金属片分别插人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位置(金属片a、b每次插入溶液中的深度都相同)进行探究。 (1)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________来判断;(2)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图甲、图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________(选填序号)。为了探究猜想②,应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________两图所示位置; (3)将金属片a、b分别插人图乙、图丁所示位置,若I乙≠I丁, 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 参考:(1)电流表示数的大小 (2)①;甲、丙
(3)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板书设计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3.2物质的导电性(1)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2、了解金属导体导电的原因;
3、了解导体导电能力与外界因素有关;
4、了解导体与绝缘体在一定条件可发生转化。
一、知识点梳理:
1、 的物质,称为导体,如 等,可用作输电线的 线、电路 部分等;
2、 的物质,称为绝缘体,如 等,可用作导线的 、用电器的 等;
3、导电能力 的物质,常见的有 及其化合物;主要用于电子工业或IT( 技术)产品;
4、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无绝对的界限,绝缘体可变成导体,如玻璃 会导电。导体表面被 后,导电能力 甚至不导电。 的空气是绝缘体, 的空气会导电;纯净的水、蒸馏水是不导电的,但普通水中往往 ,能够导电。
5、物质导体的原因:导体内部有大量的可以 的电荷,如:金属导体内部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是 ,酸、碱、盐等水溶液中的自由电荷是 。当导体两端加上电压(接通电源)时,做热运动的电荷在电压作用下 形成电流。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并不是 电荷,而是 的电荷很少,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可能导电,如玻璃在温度升高时,它的导电能力会逐渐 。
二、例题讲解
例题1、物质的导电性往往因物质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关于物质导电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橡胶不容易导电,是因为橡胶中没有电子
B.金属容易导电,是因为金属内部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
C.玻璃一定是绝缘体
D.凡是金属都是导体,非金属都是绝缘体
例题2、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玻璃、橡胶是导体,因为其内部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B. 玻璃、橡胶是绝缘体,因为其内部没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C. 金属、大地是导体,因为其内部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D. 金属、大地是导体,因为其内部没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例题3、我们在考试时许多学科要用到2B铅笔填涂机读卡,电脑可以直接读取机读卡上的答案,是因为2B铅笔中的石墨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若使用了不合格的2B铅笔,由于铅笔芯的导电性变 (填“强”或“弱”),这样可能使电脑无法识别。
(例题3图) (例题4图)
例题4、如图所示,将导体接到电路A、B之间时,导体与小灯泡是________联的。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不同导体导电能力的强弱。若两个导体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差异不大,则可以在电路中________________,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例题5、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①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②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③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b两金属片分别插人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位置(金属片a、b每次插入溶液中的深度都相同)进行探究。
(1)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________来判断;
(2)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图甲、图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________(选填序号)。为了探究猜想②,
应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________两图所示位置;
(3)将金属片a、b分别插人图乙、图丁所示位置,若I乙≠I丁, 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
三、课后练习:
1、从导电性能方面考虑,下列物体分类不合理的是( )
A. 铁棒、陶瓷杯、玻璃棒是绝缘体 B. 钢丝绳、食盐水、大地是导体
C. 石墨、食盐水、铁棒是导体 D. 塑料尺、橡皮、陶瓷杯是绝缘体
2、物质的物理属性有许多种,制作下列物品利用了物质导电性的是( )
A. 用水银制作的温度计 B. 用钢丝制作的弹簧 C. 用铜丝制作的导线 D. 用铝合金制作的门窗
3、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是绝缘体,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导电 B. 玻璃是绝缘体,烧红的玻璃却能导电
C. 电工材料只能用导体 D. 食盐是导体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在金属夹A、B之间分别接入硬币、铅笔芯、橡皮和塑料尺,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
A.接入硬币和橡皮 B.接入塑料尺和铅笔芯 C.接入硬币和铅笔芯 D.接入橡皮和塑料尺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5、如图所示为一种门铃按钮开关构造的截面图,其中( )
A.B是导体,C、D是绝缘体 B.C是导体,D是绝缘体
C.D是导体,A,B是绝缘体 D.D是导体,C是绝缘体
6、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合上开关,用酒精灯将玻璃加热到一定程度后,观察到电灯亮了,这说明( )
A.常温下玻璃是导体 B.火焰将电路直接连通
C.玻璃加热到一定程度可以导电 D.导体和绝缘体不可能转化
7、物质的导电性往往因物质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关于物质导电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橡胶不容易导电,是因为橡胶中没有电子
B. 金属容易导电,是因为金属内部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
C. 玻璃一定是绝缘体
D. 凡是金属都是导体,非金属都是绝缘体
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找来了四种物质,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其导电性能。实验观测到的电流表示数和灯泡发光情况记录如下,则以下物质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
A. 花生油 B.醋 C.酱油 D.食盐水
9、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但能够带电
B.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金属里面的电荷都能自由移动
C.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内部没有电子
10、导体导电依靠能够自由移动的 ,金属导体导电依靠 ,自由电子带 电,所以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运动的方向与我们规定的电流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11、如图所示是电蚊拍和它的电路图,具有灭蚊和照明功能。
(1)开关S1闭合,如果有蚊子粘上灭蚊网,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蚊子是____________(填“导
体”或“绝缘体”);
(2)如果要用电蚊拍来照明,应再闭合开关____________。
12、小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质的导电性,她先后在两个夹子间接入①铅笔芯、②铁丝、③塑料绳、④橡皮、⑤毛线、⑥自来水(装在烧杯里)。检查的结果是:当接入 (填序号)时灯泡发光,说明这些物体是 ;当接入 (填序号)时灯泡不发光,说明这些物体是 。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比较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实验,闭合开关,分别用酒精灯加热金属丝和废旧灯泡尾端玻璃柱(其内嵌有相互不接触的两根金属丝),观察现象,请回答:
(1)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 ;
(2)图乙中小灯泡的亮度 (填“变暗”“变亮”或“不变”)。
1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找来了四种物质.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其导电性能。实验观测到的电流表示数和灯泡发光情况记录如表。
食盐水 酱油 醋 花生油
电流/安 0. 18 0.15 0.1 0
发光情况 亮 较亮 暗 不亮
(1)其中导电能力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
(2)小组里的一名同学认为检验电路有了电流表,可以把小灯泡去掉,直接通过电流表的示数也能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1、容易导电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溶液(合理均可) 芯 连接
2、不容易导电 绝缘外皮 外壳
3、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硅和锗 信息
4、烧红 氧化或腐蚀 下降 干燥 潮湿 溶有大量其他物质
5、自由移动 自由电子 正、负离子 定向移动 没有 能够自由移动 增强
二、例题讲解:
例题1、B
解析:A.导体与绝缘体导电性的区别在于是否有自由移动的电子。绝缘体(如橡胶)中存在电子,但这些电子被原子核牢牢束缚着,不能自由移动,故不容易导电,故A错误;B.金属导体中存在着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子,故容易导电,故B正确;C.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变成导体。比如玻璃,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当把玻璃烧红时,玻璃也可以导电,故C错误;D.有些非金属也是导体,比如石墨,故D错误。故B符合题意。
例题2、C
解析:A、玻璃和橡胶都是绝缘体,其内部的自由电荷很少,故该选项错误;B、玻璃和橡胶都是绝缘体,其内部的自由电荷很少,即该选项错误;C、金属、大地是导体,因其内部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故该选项正确;D、金属、大地是导体,因其内部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故该选项错误;故C符合题意。
例题3、导体 弱
解析:不亮;绝缘体;变亮;导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绝緣体可以转变为导体
解析:如图所示,A为灯泡灯芯的玻璃柱,当接通开关时,小灯泡不亮,这表明玻璃是绝缘体。现用酒精灯加热A,直到红炽状态,结果灯泡变亮,这说明A已变成导体。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绝緣体可以转变为导体。
例题4、串 小灯泡的亮暗程度 串联接入电流表
解析:若将某一导体接到电路A、B之间,则电流会先后经过导体与灯泡,它们是串联的;将不同导体接到电路A、B之间时,电路中接入的电阻不同,会导致电路中电流也不同,所以灯泡的亮度也不同,因此我们可以简单的通过灯泡的亮暗比较两个电阻的阻值大小;若两个导体的电阻差异不大,则必须用电流表替换灯泡,作更为准确的判断。
例题5、(1)电流表示数的大小 (2)①;甲、丙
(3)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
解析:(1)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判断。 (2)图甲和图乙中,盐水的浓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溶液导电性能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即验证探究①。 为了探究猜想②,即探究溶液导电性能与溶液质量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他因素相同而改变溶液的质量,故选甲和丙。 (3)图乙和图丁中金属片a、b的距离不同,因此得到结论: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
三、课后练习:
1、A 2、C 3、B 4、C 5、A 6、C 7、B 8、D 9、A
10、电荷;自由电子;负;相反
11、(1)导体 (2)S2
12、①②⑥;导体;③④⑤;绝缘体 13、(1)变小 (2)变亮
14、(1)食盐水 (2)不可行;AB 间电阻过小时,电流会过大,电流表可能会被烧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30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
上
3.2 物质的导电性
第三章
“第1课时”
电路探秘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常见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了解金属导体导电的原因;了解导体导电能力与外界因素有关;了解导体与绝缘体在一定条件可发生转化;
科学思维: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法检测物质的导电性, 利用转换法设计实验并判断物质的导电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小实验来认识导体与绝缘体,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升动手与动脑能力;
态度责任:树立实验重要性观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接受世界是物质的、多变的、可转化和被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复习导入
1、科学上规定 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电路中电流从电源 极经用电器流向电源的 极;
2、电流表要 联在电路中,且电流从其 流进,
流出;
3、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是 ;
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是 。
正电荷定向移动
正 负
串
正接线柱
负接线柱
电流处处相等
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如图3.1 - 25所示电路中两个小灯泡是什么连接方式?请在右边方框内画出对 应的电路图。
复习导入
5、如图3.1-26所示电路中,如果要测量灯L1中的电流,在电路中画出电流表,并标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
若把电流表连接在开关旁边,那么电流表测得的是什么电流?
复习导入
- +
干路
新知导入
我们为什么用金属铜做导线,而用塑料或橡胶做金属导线的外套?
为什么不能用湿手去操作开关?
使用电插头时碰到电线,为什么不会受到电击?
探索活动
导电性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导电性。那么,如何 研究各种物质的导电性呢?
有硬币、塑料直尺、玻璃片、铅笔芯(碳棒)、食盐水、粉笔、纯净水等物品,试设计实验方案来检测哪些物质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
1、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画出方案的电路图。
探索活动:
2、实验检测,并将待测物质归类为易导电物质和不易导电物质。
易导电物质有 ;
不易导电物质有 。
硬币、食盐水、
铅笔芯(碳棒)
灯亮
粉笔、纯净水、
玻璃片、塑料尺
灯不亮
硬币、食盐水、铅笔芯(碳棒)
粉笔、纯净水、玻璃片、塑料尺
导体
绝缘体
探究新知
一、物质的导电能力
1、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能力:
根据物质的导电能力不同,一般可以将物质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三大类。
2、导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质叫作导体。
(2)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盐类水溶液等。
金属:导体
金属(铜芯):导体
探究新知
绝缘体
绝缘体
绝缘体
2、绝缘体:
(1)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作导体。
(2)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干木材、油和干燥的空气、胶木、橡皮、电木、干布,等。
绝缘靴
探究新知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可转化:
导体与绝缘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导电性能的不同。
导体和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例如,玻璃在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但玻璃被烧红时会导电。导体的表面被氧化或腐蚀后,导电能力会下降,甚至不导电;纯净水是绝缘体,但是河水等天然水中溶解了其他物质时就会变成导体;金属是导体,但金属锈蚀后,其导电能力可能会变差。
因此,电路的关键部位必须采取防腐蚀措施。例如,人造卫星上的电路的接触点表面一般都会镀上金,以防止腐蚀,确保电路导电的可靠性。
思考讨论
家庭电路中,所有导线都是用塑料或橡胶等材料包裹着,这是
为什么?
家庭电路中,所有导线都是用塑料或橡胶等绝缘材料包裹着,主要是为了防止导电、漏电和着火情况的发生,确保用电安全。
导线内芯通常使用金属,因为金属是良好的导体,能够有效地导电。然而,如果导线外表面没有绝缘层,人体一旦接触到带电的导线,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因此,导线外部包覆塑料或橡胶等绝缘材料,
这些材料不善于导电,可以防止电流通过,从而避免
人触电。此外,使用绝缘材料包裹导线还可以防止电
线之间的短路,减少电气火灾的风险。
探究新知
4、半导体:
(1)半导体: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作半导体。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单晶硅和化合物半导体[砷化镓(GaAs)、氮化镓(GaN)、 碳化硅(SiC)等]。
(2)半导体的应用:
半导体主要用于电子工业或
信息技术(IT)产品。
探究新知
二、物质的导电原因
1、导体易导电的原因:
导体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在电源作用下可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无论是固体还是液体,如果内部有自由电荷,它就容易导电。
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金属导体导电的原因:
金属是原子构成的,金属内部存在着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子。自由电子能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产生电荷的流动。所以金属能导电。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3、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
在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因此不能导电。
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但在高温下玻璃软化后内部就会形成带电的离子。因此,玻璃在高温下导电是离子导电。
(点击图片可播放)
探究新知
4、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
纯净的水是不导电的,但由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大量其他物质,使得水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生活中的水一般是能导电的。
含有自由离子的溶液能导电,如食盐溶液中存在钠离子(阳离子)和氯离子(阴离子)。离子定向流动也是电荷流动的一种,相当于金属导线中的电子定向移动,所以这样的溶液内部存在电流。
食盐固体是绝缘体,食盐溶液是导体
(点击图片可播放)
视频:
视频:导体和绝缘体导电能力不同的原因
科学·技术
·社会·环境
讨论交流
为什么不能用湿手去操作开关?
人体、大地和水溶液是导体;不能用湿手触碰开关是因为在有水的情况下容易导电,造成电击,另外湿手也会把水滴入开关内,造成线路短路。
如果开关受潮,导致有水或者是有水气,也不能碰,原理和手上有水是一样的。建议先断开电源,用干燥的摸布擦拭干净就可以了,避免被电伤到或者短路引起意想不到的危害,注意安全。
课堂练习
1、物质的导电性往往因物质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关于物质导电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橡胶不容易导电,是因为橡胶中没有电子
B.金属容易导电,是因为金属内部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
C.玻璃一定是绝缘体
D.凡是金属都是导体,非金属都是绝缘体
B
课堂练习
2、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玻璃、橡胶是导体,因为其内部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B. 玻璃、橡胶是绝缘体,因为其内部没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C. 金属、大地是导体,因为其内部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D. 金属、大地是导体,因为其内部没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C
课堂练习
3、我们在考试时许多学科要用到2B铅笔填涂机读卡,电脑可以直接读取机读卡上的答案,是因为2B铅笔中的石墨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若使用了不合格的2B铅笔,由于铅笔芯的导电性变 (填“强”或“弱”),这样可能使电脑无法识别。
导体
弱
课堂练习
4、如图所示,将导体接到电路A、B之间时,导体与小灯泡是________联的。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不同导体导电能力的强弱。若两个导体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差异不大,则可以在电路中________________,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串
小灯泡的亮暗程度
串联接入电流表
课堂练习
5、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①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②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③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b两金属片分别插人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位置(金属片a、b每次插入溶液中的深度都相同)进行探究。
(1)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_ ____ _ _ _来判断;
(2)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图甲、图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_____ (选填序号)。为了探究猜想②,应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________两图所示位置;
(3)将金属片a、b分别插人图乙、图丁所示位置,若I乙≠I丁, 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电流表示数
①
甲、丙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
课堂总结
3.2 物质导电性(1)
……物质的导电能力
1、物质按导电能力分类: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①导体:容易导电;
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溶液、碳棒、石墨等
原因:自由电荷(金属为自由电子)
②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如塑料、橡胶、陶瓷、玻璃、纯净水、干木材、干空气等
原因:几乎无自由电荷
③半导体:单晶硅和化合物半导体
2、导体和绝缘体一定条件下可转化
分层作业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
3、预习“电阻”相关内容。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