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单元测试·基础卷【原卷+解析+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单元测试·基础卷【原卷+解析+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30 15:14:40

文档简介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单元测试·基础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B C A D B A B
1.B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为整数.确定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时,是正整数;当原数的绝对值时,是负整数.正确的确定的值即可.
解:;
故选:B
2.C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分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化简各个有理数并判断整数的个数.利用有理数乘方和绝对值的计算,化简各个数字并判定化简后的数是否属于整数,可得出只有是有限小数,不属于整数,其余均为整数,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解:,
都是整数,
是有限小数,不是整数,
整数有,共3个.
故选:C.
3.B
此题考查了近似数,根据四舍五入进行判断即可.
A. 精确到是,故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B. 精确到千分位是,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精确到十分位是,故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 精确到是,故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4.B
本题考查利用数轴判断式子的符号.先根据数轴判断出数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式子的符号即可.
解:由图可知:,
∴,,,;
故只有选项B正确;
故选B.
5.C
本题考查的是倒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倒数的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根据倒数的定义依次分析即可得到结果.
解:,
的倒数是,
故答案为:C.
6.A
本题考查了数轴,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在数轴上向左或向右移动,故分两种情况列式计算即可.
解:由题意得,
∴点表示的数是或2,
故选:A.
7.D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根据正有理数、非负整数及分数的定义先求出的值,再进行计算即可,熟知有理数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解:∵,,是正有理数,共个,
,是非负整数,共个,
,,,是分数,共个,
∴,,,
∴,
故选:.
8.B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熟练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即可求解.
解:将式子先变成再计算结果,
∴小磊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故选:B.
9.A
本题考查绝对值相反数的定义,以及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及绝对值的定义先化简,再求和即可解答.
A、,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B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根据题意将二进制化为十进制即可求解.
解:,
故选:B.
11.或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得到或,或,由因为,确定或,代入求值即可得到答案.
解:,,
或,或,


或,,
当时,
当时,
故答案为:或.
12.2或
本题考查了数轴的性质、有理数的加减法,熟练掌握数轴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分两种情况:①这个点在与表示的点的左边,②这个点在与表示的点的右边,根据数轴的性质列出式子,再计算有理数的加减法即可得.
解:①当这个点在与表示的点的左边时,则这个点所对应的数是;
②当这个点在与表示的点的右边时,则这个点所对应的数是;
故答案为:2或.
13.280
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乘法,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从,,,2,7,3这六个数中取其中3个不同的数、、7,此时积为.
故答案为:280
14.
本题考查绝对值与平方的非负性,有理数的除法等知识,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首先根据绝对值与平方的非负性得到,,然后代数求解即可.
解:∵
∴,
∴,
∴.
故答案为:.
15.
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解题的关键是熟记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将一个数表示成的形式,其中,为整数.确定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时,是正整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时,是负整数.
解:∵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故答案为:.
16.1
此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正确得出,的值是解题关键.
直接利用偶次方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进而得出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解:,
,,
,,

故答案为:1
17.(1)
(2)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计算,直接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计算法则求解即可.
(1)解:

(2)解:

18.(1)
(2)8或2
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的意义、有理数的乘法及加减法,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意义及有理数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1)由题意易得,然后可得或,进而问题可求解;
(2)由题意易得,然后问题可求解.
(1)解:∵,,
∴,
∵,
∴或,
∴当时,则,当时,则;
(2)解:∵,
∴,
∴,
∴当时,则;当时,则.
19.5
本题考查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数字的变化类、尾数特征,根据题目中的式子可以计算出前几个数字,从而可以发现个位数字的变化规律,进而可以得到的个位数字.
解:,,,,,,,…
由此可以猜测计算结果中的个位数字按照1,3,7,5的顺序进行循环.
因为,且第4个计算结果中的个位数字为5,
所以猜测的计算结果中的个位数字是5.
20.(1)测得的气温是1摄氏度
(2)3700米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实际应用;
(1)先求出海拔高度增加1000米,气温下降的度数,再用原来的气温减去下降的气温即可得出答案;
(2)先求出气温下降的度数,进而求出海拔上升的高度,再加上500即可得到答案.
(1)解:

答:测得的气温是1摄氏度;
(2)解:
米,
答:他所在位置的海拔为3700米.
21.(1)他们最终没有登上顶峰,离顶峰还差;
(2)他们共使用了氧气.
本题考查正负数的应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理解正负数在本题的实际意义是解题关键.
(1)将题目中的数据加在一起与500进行比较即可解答本题;
(2)将所有数据的绝对值加在一起,再乘以5乘以0.04即可解答本题.
(1)解:,

所以他们最终没有登上顶峰,离顶峰还差;
(2)解:,
答:他们共使用了氧气.
22.(1)七(1)的获胜机会较大.
(2)
本题考查的是正负数的实际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1)先把移动距离相加,再根据结果作出判断即可;
(2)结合(1)的结果与中间标志物向某队移动及以上即可获胜,再列式计算即可.
(1)解:,
∴此时七(1)班没有获胜,但是七(1)的获胜机会较大.
(2)解:七(1)班想要获胜,第七次至少向七(1)班移动.
23.(1)质量最大的和质量最小的相差10克
(2)(克)
(3)合格品有19袋
本题主要考查正负数,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用,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表格信息,确定质量最大与质量最小,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即可求解;
(2)20袋平均质量加上超出或不足量,结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即可求解;
(3)根据该种食品的合格标准为(克),算出合格范围为(克),由此进行判定即可求解.
(1)解:,
∴质量最大的和质量最小的相差10克;
(2)解:总质量为
(克);
(3)解:∵该种食品的合格标准为(克),
∴合格范围为:(克),
(袋),
答:合格品有19袋.
24.(1)千米
(2)升
(3)下降,下降千米
(1)根据题意和数据,可求得这5个数据的和,即可得直升机A的高度;
(2)根据数据和题意,可求得这5个数据绝对值的和,即可得一共消耗了多少升燃油;
(3)根据题意,可以计算出直升机B前四次的高度,再用直升机A的最后高度减去直升机B前四次的结果即可求解.
(1)解:(千米).
答:直升机A的高度是千米;
(2)
解:(升).
答:直升机A在这5个动作表演过程中,一共消耗升燃油;
(3)
解:(千米).
答:直升机B的第5个动作是下降,下降千米.
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应用,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单元测试·基础卷
( 全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每天供给地球光和热的太阳与我们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天文单位,约等于150 000 000千米,将15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2.下列各数:,其中整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用四舍五入法对分别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 )
A.(精确到) B.(精确到千分位)
C.(精确到十分位) D.(精确到)
4.如图,两个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5.的倒数是( )
A. B.2022 C. D.
6.数轴上一点表示的数为,则点在数轴上移动4个单位长度后,点表示的数是( )
A.或2 B.或6 C.或2 D.4或
7.在,,,, , , ,这些数中,正有理数有个,非负整数有个,分数有个,则的值为( )
A. B. C. D.
8.小磊解题时,将式子先变成再计算结果,小磊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C.加法结合律 D.无法判断
9.下列各组数中,相加等于0的是( )
A.与 B.1与 C.2与 D.1与
10.进位制是人们为了记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记数系统,约定逢十进一就是十进制,逢二进一就是二进制,“逢几进一”就是几进制.各进制表示的数也可以转化,如:十进制数5用二进制可以表示为101,即,则二进制数110010表示的十进制数为( )
A.3 B.50 C.100 D.25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1.已知,,且,则的值为 .
12.在数轴上,与表示的点的距离是4个单位的点所对应的数是 .
13.从,,,2,7,3这六个数中取其中3个不同的数作为因数,则积的最大值为 .
14.已知有理数a、b满足,则 .
15.,两地相距,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6.若,是有理数,且,则的值为 .
三、解答题(第 17,18,19,20,21 题每题 8 分,第 22,23 题每题 10 分,第 24 题 12 分,共 72 分)
17.计算:
(1)
(2)
18.若,,
(1)若,求的值;
(2)若,求的值.
19.计算:,,,,,…归纳各计算结果中的个位数字的规律,猜测的计算结果中的个位数字.
20.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00米气温下降,某队员在这座山上海拔为500米的地方测得气温是.
(1)求该队员在这座山上海拔为1500米的地方,测得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2)若该队员在山上某一位置测得气温为,则他所在位置的海拔为多少米?
21.某登山队5名队员以二号高地为基地,开始向海拔距二号高地的顶峰冲击,设他们向上走为正,行程记录如下(单位:m):,,,,,,,,,,.
(1)他们最终有没有登上顶峰?如果没有,那么他们离顶峰还差多少米?
(2)登山时,5名队员全程都使用了氧气,且每人每米要消耗氧气,他们共使用了氧气多少升?
22.在某校趣味运动会中,七年级组织举行了拔河比赛,比赛规定:中间标志物向某队移动及以上即可获胜.七(1)班和七(4)班对决时,中间的标志物6次移动如下所示(其中向七(1)班方向移动记为正,单位:):,,,,,.
(1)经过6次移动后,目前两个班级谁获胜可能性比较大?
(2)若七(1)班想要获胜,求第7次移动至少要向七(1)班方向移动的距离.
23.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从某食品厂生产的袋装食品中抽出样品20袋,检测每袋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把超过或不足的部分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表:
与标准质量的差值/克 0 1 3 4
袋数 1 4 3 4 5 3
(1)在抽出的20袋样品中,质量最大的和质量最小的相差多少克?
(2)若标准质量为450克,则抽样检测的20袋食品的总质量为多少克?
(3)若该种食品的合格标准为(克),求该食品抽样检测的合格品有多少袋?
24.某展会期间有非常精彩的直升机花式飞行表演.表演过程中一架直升机A起飞后的高度(单位:千米,规定上升为正,下降为负)为:.
(1)当直升机A完成上述五个表演动作后,直升机A的高度是多少千米?
(2)若直升机A每上升1千米消耗5升燃油,每下降1千米消耗3升燃油,求直升机A在这5个动作表演过程中,一共消耗多少升燃油?
(3)若另一架直升机B在做花式飞行表演时,起飞后前四次的高度为:.若要使直升机B在完成第5个动作后与直升机A完成5个动作后的高度相同,求直升机B的第5个动作是上升还是下降,上升或下降多少千米?(共7张PPT)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单元测试·基础卷
试卷分析
一、试题难度
整体难度:一般
难度 题数
容易 5
较易 12
适中 7
一、试题难度
三、知识点分布
一、单选题
1 0.94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的数
2 0.94 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 0.94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4 0.94 根据点在数轴的位置判断式子的正负;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5 0.94 倒数
6 0.85 动点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有理数加法运算;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7 0.85 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8 0.85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9 0.85 有理数加法运算;化简多重符号;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10 0.65 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运算
三、知识点分布
二、填空题
11 0.85 有理数加法运算;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12 0.85 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有理数加法运算;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13 0.85 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14 0.85 有理数的除法运算;绝对值非负性
15 0.85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的数
16 0.85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绝对值非负性
三、知识点分布
三、解答题
17 0.85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8 0.85 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19 0.65 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运算
20 0.65 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21 0.65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正负数的实际应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22 0.65 正负数的实际应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23 0.65 正负数的实际应用;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24 0.65 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