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雷电颂》导学案
【题目解说】
《雷电颂》出现在《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屈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自——《雷电颂》。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
【走进作者】
郭沫若(1892~1978),汉族,原名郭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他是我国现代文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
【背景链接】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写于1942年1月。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是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1942年1月,时值“皖南事变,郭沫若在重庆创作了《屈原》,借古讽今,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借屈原的独白,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
【字词全解】
⒈生难字词
睥睨(pì
nì)
波澜(lán)
污秽(huì )
迸射(bèng)
脚镣(liào)
咆哮(páo
xiào)
眩目(xuàn )
伫立(zhù)
鞭挞(tà )
犀利(xī )
虐待(nüè)
驰骋(chí
chěng)
雷霆(tíng)
徘徊(pái
huái)
罪孽(niè )
木梗(gěng)
⒉词语补注
①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②播弄:摆布。
③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④雷霆:雷暴;霹雳。比喻威力或怒气。
⑤踌躇:犹豫。
⑥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⑦忏悔:向神表示悔过,请求宽恕。
⑧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⑨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句段解读】
⒈“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剖析】运用呼告、排比、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向往和赞美风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这几句是对风的呼喊,流露出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是在这里象征着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
⒉“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硬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剖析】一连串的反复,一个比一个强烈、一个比一个坚决,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
⒊“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的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剖析】这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运用了排比、反问,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⒋“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
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剖析】这几句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表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重点探究】
下列景象的象征意义:风雷电,洞庭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海、长江,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土偶木梗”的群像。
【剖析】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有形的长剑象征屈原在囚禁前所佩戴的剑 ;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没有阴谋……的小岛象征理想中的一方净土。整体寓意: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主旨归纳】
本文是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的长篇独白,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
【写作借鉴】
⒈想像瑰丽奇特,闪耀着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浪漫主义的光辉。这段独白想像奇特,气势恢宏,体现了革命浪漫主义的诗学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展开神奇的想像,上天入地,呼风唤雷,运用夸张、拟人、反复、排比、呼告等艺术手法,让屈原和宇宙间伟大的自然力急风、怒雷、闪电结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借助他们的神力,使诗人具有了毁灭诸神、摧毁一切黑暗的力量。这样,就使历史中的屈原的形象显得更加神采飞扬,光辉夺目,全文雄浑壮阔,气势磅礴,洋溢着高昂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
⒉运用象征手法,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譬如,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结构图解】
雷 电 颂
郭沫若
风、雷、电——呼唤和歌颂
追求光明,痛恨黑暗
“土偶木梗”——斥责与抨击
【资料集锦】
⒈什么是象征的表现手法?
象征写作手法根据事物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譬如本文中的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⒉与屈原有关的名句、民俗
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⑵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同齐国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汨罗江而死。我国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民间包粽子、赛龙舟等。
【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25分)
1.选择下列加点字拼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伫立(zhù) 稽首(jǐ)
波澜(lán)
B.驰骋(bèng)
污秽(huì) 吞噬(shì)
C.犀利(xī)
睥睨(pì
nì)
诡谲(guǐ
jú)
D.咆哮(xiào )
虐待(nüè )
劈开(pī)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 (3分)
A.伫立 睥睨 波阑 浩浩荡荡
B.咆哮 犀利 景仰 鞺鞺鞳鞳
C.迸射 罪孽 眩目 拖呢带水
D.婵娟 忏诲 祈祷 气势磅礴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D)(3分)
A. 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B. 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
C.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
D. 我都要把你们烧毁!烧毁!烧毁!
(解析:ABC选项中的“;”都改为“,”。)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 发泄出广袤无垠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B. 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前赴后继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
C. 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一气呵成的雨!
D. 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解析:A用“无边无际”替换;B用“鞺鞺鞳鞳”替换; C用“拖泥带水”替换)
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D
) (3分)
A、东方歌舞团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B、英法帝国主义联军烧毁并洗劫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C、管教人员对犯罪青少年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使自己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提高了觉悟。
D、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难免犯错误。
(解析:A主语“所到之处”不当
。B“洗劫”放到“烧毁”之前
。C删掉“使”字。)
6.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4分)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拟人、呼告、排比 )
(2)电!你这宇宙最犀利的剑呀!( 比喻 )
(3)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反复、排比 )
(4)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排比、反问 )
7.本文选自历史剧《屈原》,作者郭沫若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进步文化界的旗手、诗人、历史学家,其历史剧有《棠棣之花》、《虎符》
《高渐离》
《孔雀胆》
《南冠草》。(3)
8.阅读课文,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
答:通过抒情主人公呼唤风、雷、电,表达出主人公对正义力量的赞美与渴望,体现了主人公对国家的忠诚,流露出他情绪的激昂与悲愤。
【阅读·交流对话的平台】
㈠阅读下文,完成9~12题。(20分)
暴 风 雨
①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不眠。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地轰鸣,使人惊恐。
②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③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墙上,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④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⑤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⑥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变成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⑦从窗外躲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 得更加明亮。
⑧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喷薄欲出的朝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⑨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⑩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11)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9.本文所写的时间是从昨夜 到 今晨。(4分)
10.第⑥段中,“铿锵的乐曲变成节奏单一的旋律”实指暴风雨变成小雨。(3分)
11.第⑦段横线处处应填的动词是(D )(3分)
A.点缀 B.擦洗 C.洗涤 D.擦拭
12.本文题为“暴风雨”,却又花了将近一半的篇幅写“更加绚丽的早晨”,意在表现什么?
答: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美。(3分)
13.请按你的理解给文章划分层次。(用竖线在下面序号处标明)(3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14.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了早晨的美景,其中写听觉的句子如“鸟儿唱着欢乐的歌”,写嗅觉的句子如“艳丽的玫瑰散发出阵阵的芳香”。(4分)
㈡阅读《高原,我的中国色(节选)》,完成第15~19题。(15分)
高原,我的中国色(节选)
乔 良
(1)他站在一架冲沟纵横,褶皱斑驳的山梁上。
(2)天可真低。他想,一抬手准能碰到老天爷的脑门儿。
(3)残阳把他周身涂成一色金黄。他伸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臂,出神地欣赏着自己的皮肤。金黄的晖光从手臂上滑落下去,掉在高原上。一样的颜色。他想,我的肤色和高原一样。
(4)豪迈的西风从长空飒然而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的衣襟和裤角同时低唱起喑哑而粗犷的古歌。刹那间,他获得了人与天地自然、与遥远的初民时代那种无缝无隙的交合。是一种虚空又充实,疏朗又密集,渺小又雄大的感觉。
(5)他不禁微微一笑。
(6)然而,只一笑,那难以言喻的快感消
( http: / / www.21cnjy.com )退了。渐渐塞满胸壑的,是无边的落寞,莫名的苍凉。竟然没有一只飞鸟,竟然没有一丛绿草。只有我,他想。我和高原。于是他又想,这落寞、这苍凉不仅仅属于我,还属于遗落在高原上的千年长史。
(7)一千年。
(8)畏惧盗寇的商贾们抛离了驼队踩出的丝绸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道。面对异族的武夫们丢弃了千里烽燧和兵刃甲胄。一路凄惶,簇拥着玉辇华盖,偏安向丰盈又富庶的南方。
(9)南方,绿油油、软绵绵、
( http: / / www.21cnjy.com )滑腻腻的南方。没有强烈的紫外线辐射,没有弥漫天际的黄沙烟尘,没有冰,没有雪,没有能冻断狗尾巴的酷寒,有丽山秀水,丝竹管弦,有妖冶的蛾眉,婀娜的柳腰,有令人销魂的熏风、细雨……那叫人柔肠寸断的杏花春雨啊,竟把炎黄子民们孔武剽悍的魂魄和膂力(①)一并溶化!而历史,却在某个迷茫的黄昏,被埋进深深的黄土。
(10)有多厚的黄土,就有多厚的奥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原,每一只彩陶罐、每一柄青铜剑都会讲一个先民的故事给你听的高原,沉默了。陪伴它的,是一钩千年不沉的孤月。
(11)唉,南方,南方。
(12)他忽然想到了西方。当黄皮肤的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们由于贫血而变得面色苍白时,麦哲伦高傲的船队刚刚在这颗星球上画完一圈弧线。野心勃勃的哥伦布,正携着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的国书,横渡大西洋,惊喜地打量着近在咫尺的新大陆。真是一群好汉子。有了他们,西方才后来居上。他感到胸口有一团东西被揪得发疼。
(13)他看到斯文·赫定、斯坦因、华尔纳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正把成捆的经卷盗出敦煌,正把昭陵的宝马凿下石壁,而恭立一旁的黄种汉子,手里只有一杆能把自己打倒在地的烟枪!
(14)他想喊。
(15)他想站到最高的那架山梁上去,对着苍茫的穹窿嘶喊:
(16)难道华夏民族所有的武士,都走进了始皇陵兵马俑的行列?
(17)没有风。没有声息。高原沉默着。
(18)一块没有精壮和血性汉子的土地是悲哀的。
(19)他想起了他那些戴着立体声耳机、抱着六
( http: / / www.21cnjy.com )弦琴横穿斑马线的兄弟们。他们全都身条瘦长,脸色煞白,像一根根垂在瓜架上的丝瓜。他们要去参加这一年中的第三百六十七次家庭舞会吧?他们的迪斯科跳得真好。他们忧郁的歌声真动人。但,他们只从银幕上见过高原和黄土。他们不知道紫外线直射进皮肤和毛孔时的滋味,更不知道那黄土堆成的高原上埋着的古中国。
(20)可那才是中国,那才叫中国。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病榻上呻吟了八百年,又被人凌辱了二百年的,不是真正的中国。真正的中国是闪着丝绸之光、敦煌之光,修筑起长城,开凿出运河,创造了儒教、道教,融合了佛教、回教,同化了一支支异族入侵者的中国。
(21)真正的中国是一条好汉。
(22)这裸着青筋、露着傲骨的高原也是一条好汉。
(23)他真想把那些整天价只会怨天尤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小白脸们都带到这里来,染他一身一脸的国色──黄帝、黄河、黄土高原的本色。让他们亲近一下泥土的纯朴和漠风的豪气。
(24)他想,要使这片贫瘠的、失血过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地复苏过来,需要的是更强劲的肌肉,更坚硬的骨骼,更热的黄河一般湍急的血流。需要比麦哲伦和哥伦布们还勇健的如守护始皇陵的武士俑那样的壮汉。
(25)他想,我也该是这样的汉子。
(26)他想,有了这些男子汉,高原,这金子似的高原便不会死去。因为轩辕柏在这里扎着一根粗大的、深邃的根茎。
注①:膂力:体力
16.第(9)段中,对南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与黄土高原形成对比;表现出“他”对统治者偏安江南,失去民族精神的愤慨。
17.如何理解第(12)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答: 表达了“他”对中国闭关落后的痛心之情。
18.第(18)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
答: 承上启下。
19.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谈谈你对“中国色”的理解。(4分)
答:“中国色”即指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
【综合·展示个性的绿地】(10分)
19.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端午节,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学习之余的快乐,同时也为了能让同学们对中华节庆文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吸收节庆文化、民俗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激发同学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语文老师决定在班上开展以“走进端午节”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需要准备的内容。。
⑴搜集端午节的传说。(2分)
答:端午节传说与爱国诗人屈原有关;与唐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有关。(故事情节略)
⑵了解端午节的风俗。(2分)
答:插艾蒿、龙舟竞渡等。
⑶吟诵端午的诗词,(2分)
答:张耒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⑷但愿人长久,天下共端午。借此抒发自己的祝福(4分)
答:盼台湾回归祖国、祝愿每个家平平安安等。
【学习本文后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