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学案
【题目解说】
标题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说,罗
( http: / / www.21cnjy.com )布泊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这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这篇报告文学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走进作者】
吴刚博士,男,1976年10月生。现为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9年进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微生物遗传专业学习,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师从朱作言院士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从事鱼类分子生物学研究。
【背景链接】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自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字词全解】
⒈生难字词
萧瑟(sè)
裸露 (luǒ)
戈壁(gē)
和煦(xù)
泵站(bèng)
干涸(hé)
吞噬 (shì)
庇护 (bì)
合拢(lǒng)
⒉多音多义
pō 湖泊
nán困难
zǎi记载
泊
难
载
bó停泊
nàn遇难
zài装载
chù畜生
lù露水
畜
露
xù畜牧业
lòu露脸
⒊词语补注
①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②崩塌:崩裂而倒塌。
③吞噬:吞食,并吞。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④和煦:温暖。
⑤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⑥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⑦沧海桑田:大海变农田,农田变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句段解读】
从"盲目增加耕地用水"到"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剖析】盲目增加耕地用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木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重点探究】
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
【剖析】从根本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对比手法。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
( http: / / www.21cnjy.com )撼人心的力量;运用拟人手法将胡杨林拟人化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将罗布泊拟人化这里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排比手法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直接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主旨归纳】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文章用具体的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翔实的资料,揭示了人类对自然贪婪地夺和盲目索取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呼吁人们开发时要克服盲目性,要认识顺应规律,要保护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写作借鉴】
⒈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强化了感彩,增强了憾人心的力量。
⒉字字句句饱含强烈的忧患意识。
【资料集锦】
1.报告文学知识: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我国从晚清开始出现报告文学。
2.荒漠长期干旱气候条件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成的植被稀疏的地理景观。气温变化急剧,特别是地面温度变化导致物理风化作用强烈,风力作用活跃。地表水极端贫乏,多盐碱土。只能生长根深叶小或无叶的旱生或盐生植物。动物具有穴居、夏眠、善疾走等特性。分布于大陆内部或低纬度大陆两岸。按地表组成物质,分岩漠、砾漠、沙漠、泥漠、盐漠等,以沙漠分布最广,次为砾漠(又称戈壁)。在高山上部和高纬度亚极地带,因低温引起的生理干旱而形成的植被贫乏地区,为荒漠的特殊类型,称寒漠。高山和极地冰雪地带则称为冰漠。
【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22分)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3分)
A.萧瑟(sè)
和煦(xù) 清澈(chè) 滋润(rùn)
B.干涸(hé)
吞噬(shì)
远眺(tiào)
丰盈(yíng)
C.裸露(luǒ) 戈壁(ɡē) 栖息(xī)
庇护(bì)
D.荡漾(yànɡ)
娱(yú)
锐减(ruì) 身躯(qū)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3分)
A.丛生 茁壮 筋骨 茂密
B.水泵 崛堤 荒莫 威协
C.萎缩 锐减 荡漾 废弃
D.茂密 张骞 赞誉 繁衍
3.下列画线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3分)
A.萧瑟(冷落、凄凉) 浑然一体(完整不可分割)
B.和煦(温暖)
远眺(眺望)
C.干涸(没有水)
庇护(遮蔽)
D.欢娱(使快乐)
吞噬(吃)
4.下一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答: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的拼命的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3分)
5.根据课文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分)
①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
答: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②罗布泊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答: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③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6.文章列举"青海湖"和"月牙泉"的例子有什么用意? (3分)
答:这是为了进一步明确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并未得到遏制,事态仍在进一步恶化,以此警示人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7.你认为从罗布泊的消失中应吸取的教训是什么? (3分)
答: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阅读·交流对话的平台】
㈠阅读《南极臭氧空洞的警示》,完成8~-16题。(19分)
南极臭氧空洞的警示
余人杰
①荷兰科学家们正在利用欧洲航天局一颗卫
( http: / / www.21cnjy.com )星上的全球臭氧监测实验仪器得出的数据,跟踪研究南极上空一个正在扩大的臭氧洞。他们获得的图像和大气资料表明,这个臭氧洞在今年8月中旬出现并开始扩大。一个月后,臭氧洞面积大约2500万平方公里,约有2500万吨臭氧流失,而且以上数字还在进一步扩大。
② 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洞,当时臭氧洞的面积和深度都在迅速扩大。但是更早的资料表明,臭氧洞最初发生在1976年。它是指臭氧总量低于200多布森单位的闭合低值区,并非是一点臭氧也没有的什么"空洞"。臭氧量的正常值应为310至320多布森单位。
③在南极的冬季(北半球夏季),上空会出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巨大的旋风,风暴也把大量空气吸引到南极上空。由冷空气、云层形成的静止的"孤岛"释放来自全球各地的卤素。到了春季(北半球秋季),太阳的热量"激活"这些卤原子,使它们迅速同臭氧发生反应,破坏臭氧层,形成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是全球大气中臭氧含量正在不断减少的集中反映和证明,引起世人极大不安和特别关注。
④科学家们指出,大气中臭氧含量每减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1%,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大约2%,还会引起其他多种疾病;而目前全球大气中的臭氧含量约已减少5%,原因何在?罪魁祸首则是人类活动排放出的大量氯和溴的化合物(卤素)的破坏作用。因此,南极上空再次出现臭氧洞实际上是一种早期示警信号,它提醒人们如果大气中的卤素和含氯氟烃污染物继续无节制地排放,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8.选文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事实?它给人类以怎样的警示?(3分)
答: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且正在不断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这是全球大气中臭氧含量正在不断减少的集中反映和证明。它提醒人们如果大气中的卤素和含氯氟烃污染物继续无节制地排放,将会导致严重后果。
9.第①段中使用了"大约2500平方公里""约有2500万吨"这样的数字,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答:用这些数字不仅使问题说明得明确,而且准确。
10.地球上的臭氧洞最初发生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一年?人类是在什么时候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洞的?(3分)
答:资料表明,地球上的臭氧洞最初发生在1976年。
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洞。
11.第②段说"它是指臭氧总量低于20
( http: / / www.21cnjy.com )0多布森单位的闭合低值区,并非是一点臭氧也没有的什么'空洞'",其中"它"指代的是什么?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分)
答:臭氧洞。下定义、列数字。
12.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减少会对人类产生什么危害?(3分)
答: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减少使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加,还会引起其他疾病。
13.由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示?(4分)
答:示例:人类正在为当年无节制地排放污染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破坏环境的行为付出代价,臭氧洞的出现就是一个警告,愿我们能够就此警醒,停止破坏环境的短视行为,还大自然一个洁净的面貌,大自然必然还我们一个清新舒适的环境。
㈡阅读《食品添加剂之“瘦肉精”》,完成第14~25题。(19分)
食品添加剂之“瘦肉精”
“瘦肉精”是个什么东西?学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β一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类化合物,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十几种物质。很多这类化合物都是人用药,治哮喘病的,临床上广泛使用。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发现动物喂盐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克伦特罗,可提高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经济效益好。后来,美国又研究出毒性小、代谢快的替代品——莱克多巴胺,只要严格掌握剂量、执行停药期规定,几乎不会在动物体内残留。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20多个国家先后批准将莱克多巴胺用于猪、牛、羊等动物养殖。不过,各国也制定了严格的残留限量。
上世纪90年代初,“瘦肉精”引入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后来发现,不当使用“瘦肉精”,残留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盐酸克伦特罗容易引起中毒,会产生头晕、心悸、肌肉震颤、呼吸急促。我国随即对“瘦肉精”说“不”。2002年,农业部会同卫生部、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瘦肉精禁用目录,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7种物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瘦肉精的量刑依据。
饲喂瘦肉精的猪,瘦肉多,颜色红,卖相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些屠宰场和猪贩子高价收购,养殖户使用很简便,抓把药面搅进饲料里就得。而且,还有深厚的背景原因:一是生产经营高度分散,目前全国有生猪养殖场户6000多万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只占约30%,大部分是小猪场、散户养,监管难度大,违法成本低。二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农业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和技术体系大多围绕增产建立,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明显滞后。
瘦肉精的引入、应用到禁止,本身就折射出我国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轨迹。再比如农药兽药残留问题、植物生长调节剂问题,这都是温饱有余之后遇到的新矛盾。(摘自《人民日报》2011年5月26日,有改动)
14.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6分)
答:瘦肉精”。
示例:本文先说明什么是“瘦肉精”,再说明“瘦肉精”的发现、引入、使用与禁止。(意思相近即可)
15.任意列举文中所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指出其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示例1:列数据。如:“目前全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生猪养殖场户6000多万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只占约30%,大部分是小猪场、散户养,监管难度大,违法成本低。”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生产经营高度分散。示例2:作诠释。如:“‘瘦肉精’是个什么东西?学名叫β—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类化合物,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十几种物质。”具体准确地解释了“瘦肉精”所包含的物质。(能说明一种说明方法及作用即可)
16.评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4分)
目前全国有生猪养殖场户6000多万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只占约30%,大部分是小猪场、散户养,监管难度大,违法成本低。
答:“约”表估计,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猪养殖场没超过30%,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17. 食品添加剂被一些缺乏社会道德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的不法商人泛滥使用,已经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各国政府明令禁止并从重打击。作为中学生在严禁使用的实践中应该怎么作?(5分)
答:言之有理即可。
【综合·展示个性的绿地】(10分)
18.从"微风""杨柳""月亮""期盼"
( http: / / www.21cnjy.com )"泪水""微笑"六个词语中选用三个词语,任选下列一种情境,发挥想象,运用修辞手法,写一段符合特定情境的话。不少于40字。
情境一:分别时
情境二:重逢时
答:微风拂面,杨柳依依,多情的月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悄悄流泻下来,温柔地抚慰着即将分别的人们。微笑掩不住眼中的泪水,沉默遮不住心中深深的牵挂。同窗三年的朋友,一路走好!
19
.读书做人
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的环保故事
故事之一:长江源头 拒绝污染
中铁三局承担了长江源头特大桥的施工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任务。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全长1389.6米,施工工期紧。在桥桩基施工时,按指挥部的统一规划,将桥梁大型构件放在离工地很远的预制厂进行预制,减少对工程现场的污染。在大桥工地现场,他们不惜加大成本,创造性地设置了三级沉淀池。桩基施工时的泥水不许直接排放,而是先让泥水流到沉淀池内进行分级沉淀,待泥水沉淀干净了才把干净水抽放出去,池底的泥沙沉淀物用拉土车拉走,堆放到规定的弃土场。三局利用沉淀池保护水质的经验,后来被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在全线进行推广。
故事之二:停工 让藏羚羊通过
位于青海省境内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每年6至7月份藏羚羊都要前往气温凉爽、水草丰美的卓乃湖、太阳湖一带集体产羔,8月份开始携仔回迁。为了保证一个月前从可可西里南部到北部产仔的藏羚羊能够顺利回迁,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要求沿线各施工单位再次停工让路,并责成沿线各施工单位要对动物通道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清理,对施工车辆实行管制,禁止鸣笛,同时要主动与当地保护站取得联系,引导藏羚羊通过动物通道迁徙。据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介绍,今年藏羚羊产羔成活率在80%以上,为历年最高纪录。
通过以上环保故事,对你又怎样的启发?
答:
略
【学习本文后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