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8 15:5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导学案
【题目解说】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述文的范畴。
【走进作者】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
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永州八记》。
【背景链接】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
( http: / / www.21cnjy.com )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字词全解】
⒈虚词的用法
   谭西南而望 (表修饰,可以不译,连词)

   乃记之而去 (表承接,连词)

乃记之而去 (“于是,就”的意思,副词)
   卷石底以出 (可不译,或译为“而”连词)
以 以其境过清 (因为)
   全石以为底 (把、用)
全石以为底 (作为)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成为)
⒉一词多义
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长短不一。参差披拂;

   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出现。下见小潭;

   看见,动词。明灭可见。
   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

   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

   游览。同游者。
   玉环。如鸣佩环;

   环绕。竹树环合。
⒊古今异义
①小生:古义:年轻人。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③闻:古义:听到。闻水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④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 今义:住。
⑤可: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今义:能愿动词,可以。
⑥布:古义:映。 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⑦许: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现在用法的“来”。 今义:允许。
⑧佁(yǐ)然:古义:呆呆的样子。  今义: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⒋词类活用
①斗折蛇行。斗:名词作形容词,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形容词,像蛇(爬行)一样。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形容词,像狗的牙齿一样。
③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感到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④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⑤心乐之。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喜欢的意思。
⑥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⑦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着。
⑧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玩乐。
 【句段解读】
⒈倒装句:
①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②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③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⒉省略句:
①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这番景致”) 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②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的岸边”)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蜿蜒。
③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
【重点探究】 探究作者由乐转忧的原因
【剖析】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所以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然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可是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就又会流露出来
【主旨归纳】
作者时而欢悦,时而忧伤,思想感情随景而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写作借鉴】
1、移步换景 。写小石潭,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写“声”(水声),后写“形”(潭中景物),写潭中景物又先写“近观”(水、石、树、鱼),后写“远望”(水源),最后概写环境,引发感触。
2、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清楚 。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潭(闻声—见形)--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小潭源流(溪身——岸势 )--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3、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作者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临其境。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结构图解】(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发现小潭————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 ↓ ↓ ↓
隔、闻、伐、取、见 水(清)石(奇) 比喻 凄神寒骨
树(美)鱼(乐) (静—动) 悄怆幽邃
(移步换景) (侧面描写) (幽深冷寂)
↓ ↘ ↙

(乐) 寓情于景
(忧)
一切景语皆情语
【资料集锦】
柳宗元之轶事拾遗——水井
传说柳宗元到柳州以前,柳州找不到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水井,千户人家,万余人口,吃水用水都背负着小口大肚子的罂瓶,极其艰难地沿着狭窄的崖路上下往返到柳江边汲水。如果天旱水浅,到江边的距离就更远了;到了雨季,路险泥滑,汲水更加危险,稍有不慎,脚下一滑,汲水的人就会从陡坡上翻滚下去,轻者跌断手足,重者还会送命。
柳宗元到柳州后,体察民情,决定凿井供居民饮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命令部下蒋晏,率领数十名军士,在城北隍上开凿第一口水井。经过一段时间不分白天黑夜紧张的施工,一直凿到66尺深,才打出井水来。这时,柳州城里的百姓,都扶老携幼跑来观看这一奇迹。在这些百姓当中有的活到七、八十岁都还没有见过井的,当他们喝到清冽的井水时,都不禁高兴得欢呼雀跃起来。
柳宗元凿井之前,也曾有人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挖,但都崩塌,说是伤了“龙脉”,破坏“风水”,因此,都不敢继续开凿。柳宗元不信“讹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终于凿井获得成功,做了一件流传千古的利民好事。从此柳州才有了水井。
【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19分)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4分)
篁竹(huáng)
清冽(liè)
坻(chí)
屿(yǔ)
参差(cēn
cī)
佁然不动(yǐ)
往来翕忽(xī)
俶尔远逝(chù)
嵁(kān)
悄怆(qiǎo
chuàng)
蒙络摇缀(luò)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5分)
⑴心乐之(以……为乐)
⑵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样)
⑶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⑷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
⑸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⑹俶尔远逝(忽然)
⑺水尤清冽(格外,特别)
⑻卷石底以出(弯曲)
⑼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⑽不可久居(逗留,停留)
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所指代的内容。(2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那,溪岸的)
(2)不可知其源(它的,溪水的)
(3)以其境过清(这里的,小石潭周围) (4)乃记之而去(小石潭的景物)
4.填空。(4分)
本文题目《小石潭记》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是属于散文的范畴。本文作者柳宗元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是他《永州八记》的第四篇。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潭中的气氛。从文中可知同游小石潭的共有 六 人。
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4分)
答: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阅读·交流对话的平台】
㈠阅读课文,完成6~10题.(24分)
6.翻译下列句子。(8分)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答:青翠的树木和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答:小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依靠。
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答: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④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答:鱼儿有时呆呆地一动不动,有时突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7.第一段写景,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引导读者,激发读者兴趣,使读者随着作者的脚步一同游历,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8.第二段,写鱼的活动有何作用?“似与游者相乐”表现了什么?(4分)
答: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似与游者相乐”表现了作者在美景之前愉悦的心情(物我两忘,乐以忘忧的境界)。
9.第三段描写小石潭源流,依次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4分)
答:运用比喻的手法抓住了溪流的曲折、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展现出小潭源的神秘和莫测。
10.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4分)
答: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凄清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㈡阅读《钴鉧潭西小丘记》,完成11~14题。(16分)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土,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注】
①西山:本文与《始得西山宴游记》都是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因参加王叔文变革失败后被贬柳州期间所写。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③殆:几乎。④嵌然相累:倾侧堆垒。⑤冲然角列:猛然前突,争取排到前面去。 ⑥笼:装进袖子。 ⑦货而不售:标价出售却卖不出去。⑧熙熙然:和乐怡畅的样子。⑨兹:此。⑩致:放置。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
①止四百(只,仅仅)
② 若牛马之饮于溪(好像)
③嘉木立(美好的)
④书于石(写)
⑤以兹丘之胜(优美的景色) ⑥今弃是州(这)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答:农夫渔翁经过此处也觉得它很再陋。
②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答:就又拿来工具,铲除败草,砍掉杂树,燃起了熊熊大火焚烧去一切荒秽。
13.同等的土地在长安“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为什么小丘起初“连岁不能售”?(3分)
答:因为小丘地处穷乡僻壤,“农夫渔父过而陋之”,没有遇到像作者这样欣赏它的人。
1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
答:作者以小丘自比,抒发个人长期被贬、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
【综合·展示个性的绿地】(11分)
15.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3分)
答: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左右,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16.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4分)
(1)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6字以内。(4分)







答:老友的困惑、如此“兄弟”、忘本、势利眼、发迹之后、“翻脸”不认友(2分,有错别字扣1分)
(2)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现象?请简要回答。(4分)
答:有些人发达之后就忘记了自己的亲人朋友,丧失了以前纯朴的品性。(意对即可,4分)
【学习本文后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