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兰陵县东苑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20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兰陵县东苑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20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7-18 22:56:01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是以“问题探讨”的形式呈现了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的问题:“ DNA 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接着介绍了20世纪早期人们对于遗传物质的推测,在此基础之上教材详细讲述了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引导学生重温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领悟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本节是从分子层面上认识遗传物质的本质,为学习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突变打下了基础。
?
二、学生分析
1、 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 虽然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习习惯不是很好。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大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依赖性,不愿意自己探究知识,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教师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渗透。
??????
?? 3、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多种多媒体技术,将复杂的问题直观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掌握。
?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2.能力目标:
?
(1)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
(2)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
3.情感目标:
?
(1)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过程;
?
(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认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复习——通过翻题板由小组随机认领问题,通过交互游戏强化对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染色体的构成等基础知识。
?
导入——动画展示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
??? 探究——利用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动画演示,实现实验的直观化、可视化,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预期效果: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
训练——翻板游戏的运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可以进一步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预期效果:有利于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巩固。???
?
在教学中,通过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知识直观化、教学评价更即时,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复习旧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设疑提问:
?
1.性状是受什么控制的?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
2.染色体是由哪两种化合物组成的,作为遗传物质的应该是哪一种物质?
?
3.你认为作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
观看、思考
一组图片、配乐
讲授
讲授肺炎双球菌的种类I、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
1、讲述并投影两种菌落的比较;
?
?菌落、荚膜、毒性
?
?R型菌落
?
?粗糙、无荚膜、无毒
?
?S型菌落
?
?光滑、 有荚膜、有毒
?
?2、投影细菌转化实验的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分析以下问题:
?
(1)、为什么加热杀死的S菌和活的R菌混合可以导致小鼠死亡?导致小鼠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促进活的R菌转变为S菌的因素是什么?是否有可能是蛋白质??? (3)、本实验蕴含了那些科学实验方法,能得出什么结论?????????????
?
?
观看图片、对比思考、归纳区别
一组图片
实验
播放体内转化实验的flash?
学生观看动画,思考,归纳结论,在白板上展示
flash
实验
播放体外转化实验的一组图片(小flash)
观看图片、思考归纳结论。在白板上展示转化实验的结果
一组图片、配音
探究
播放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并简单讲解思考:
?
1、为什么选择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
?
2、为什么要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如何标记?
?
3、实验结果是怎样的,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4、上述实验运用了哪些技术手段?
?
总结:以上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
观看过程,理解整个过程
flash
探究
给出图片及问题:实验的思路?用到的方法?如何标记噬菌体?
根据图片,小组讨论,给出答案并互评。
图片 PPT
实验
??????
展示图片,引导思考一些步骤的目的
根据图片,思考一些特殊情况出现的原因。
图片,题目ppt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这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1、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层层引导,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
2、在媒体选择方面:充分利用ppt进行设计;以及微课。动画展示丰富课堂。调动学生所有感官,全神贯注学习这节课。
?
3在互动设计方面;采用小组探究这一经典模式,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探究意识、协作?????? 意识。
课件20张PPT。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015-10-131第三章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15-10-132肺炎双球菌任务1分析几个经典实验过程,推演实验结论,体会实验设计精巧之处?细菌选材活体生物、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2015-10-1331.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不死亡。2.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患败血症死亡。【实验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体内)实验】2015-10-134【实验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体内)实验】3.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不死亡。4.将无毒性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
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2015-10-135肺炎双球菌内有DNA、蛋白质、多糖等化学成分,到底哪种成分是转化因子呢?结论1新问题可以遗传的R型活菌+加热杀死S型菌S型活菌+R型活菌
加热杀死的S型菌含有促成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2015-10-1362015-10-137任务2如何设计实验判断是DNA、蛋白质还是多糖是遗传物质?【实验二、肺炎双球菌
的转化(体外)实验】2015-10-1382015-10-139结论2新问题DNA(S)+R型菌→S型菌+R型菌蛋白质+R型菌→R型菌多糖+R型菌→R型菌DNA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转化因子是DNA,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NA(S)+DNA酶+R型菌→不转化DNA(S)+蛋白酶+R型菌→转化率提高DNA纯度不够,是否是0.02%的蛋白质在起传作用呢,如何获取单独的DNA或者蛋白质进行实验?2015-10-1310噬菌体的模式图【实验三、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资料:
在T2噬菌体的化学组分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对蛋白质和DNA的进一步分析表明:S仅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99%的P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同位素示踪法2015-10-1311分析: 可设法将噬菌体中的两种成分作上能区分的标记,再 观察它们在噬菌体繁殖过程中的作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2015-10-1312 实验3亲代噬菌体35S标记蛋白质寄主细胞内无35S标记蛋白质子代噬菌体外壳蛋白质没有35S2015-10-1313 实验3亲代噬菌体寄主细胞内子代噬菌体32P标记DNA无32P标记DNADNA有32P标记2015-10-1314结论3DNA分子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结论 DNA能复制、能控制蛋白质合成、具有连续性。2015-10-1315问题: 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吗?任务5烟草花叶病毒(TMV)2015-10-1316是遗传物质RNA【实验四、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结论52015-10-1317结论1加热杀死S型细菌含有促成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结论2DNA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转化因子是DNA,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结论3DNA分子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DNA是
遗传物质2015-10-1318小 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核心问题:谁在充当生物的遗传物质角色?说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不是唯一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 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实验重点内容:DNA与染色体
的关系技术与科学
的关系难点分布:分析推理;实验设计。2015-10-1319再见2015-1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