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伴性遗传高中生物必修II《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3节正常色觉:26;
红色盲:6;
绿色盲:2;
红绿色盲:Nothing。(1)请判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还是显性遗传病?(2)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 二、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 对人类遗传病的分析,不可能通过做杂交
实验,只能对家系图进行分析,才能找出规律。精品课件 经科学研究发现,红绿色盲症是由位于X染色体(性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遗传方式往往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伴 性 遗 传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b)的基因型和表现型XBXBXBXbXbXbXBYXbY正常正 常
(携带者)
色盲正常色盲表现型
基因型
女性性 别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有:1)女盲×男盲 → XbXb × XbY
2)女盲×男正 → XbXb × XBY
3)女携×男盲 → XBXb × XbY
4)女携×男正 → XBXb × XBY
5)女正×男盲 → XBXB × XbY
6)女正×男正 → XBXB × XBY六种1.女性色盲与男性色盲婚配的遗传图解XbY配子子代XbXbYXbXbXbY女性色盲男性色盲1 : 1XbXb亲代女性色盲男性色盲2.正常女性与男性色盲的婚配的遗传图解XBXBXbYXBXbXBYXBYXb女性正常 男性色盲亲代
配子
子代女性携带者1 : 1男性正常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
不能传给儿子。3.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的遗传图解XBXbXBYXBXBXBXbXBYXbYXBXbXBY亲代
配子
子代女性携带者女性携带者女性正常男性色盲男性正常男性正常1 : 1 : 1 : 1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这对夫妇生的一个男孩是色盲概率12这对夫妇生一个色盲男孩概率1∕4色盲男孩与男孩色盲概率的计算“男孩色盲”是主谓句,意思是指:后代所有男孩子中有多少患色盲,在男孩中的概率。不再考虑性别“男孩色盲”男孩正常男孩色盲“色盲男孩”是偏正词组,意思是指:后代所有的孩子中患色盲男孩子的几率是多少。要考虑性别“色盲男孩”色盲女孩色盲男孩4.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婚配的遗传图解XBXbXbY配子子代XBXbXbYXBXbXbXbXBYXbY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女性色盲男性色盲1 : 1 : 1 : 1 (女患父必患)
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亲代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5.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婚配遗传图解XBY配子子代XbXBYXBXbXbY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1 : 1 (母患子必患)
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XbXb亲代女性色盲男性正常精品课件 红绿色盲症遗传的特点① XBXB × XBY →③ XbXb × XBY →② XBXb × XBY →⑤ XBXb × XbY →④ XBXB × XbY →⑥ XbXb × XbY →无色盲男:50%,女:0男:100%,女:0无色盲男:50%,女:50%都色盲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为什么?资料:亲代:配子:子代:XBXBXbYXBYXbXBYXBXb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XBY配子:XBXbXBY子代:XBXBXbYXBXbXBY女性正常男性色盲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父亲女儿外孙子红绿色盲传递途径:父亲—女儿—外孙1 : 1 : 1 : 11 : 1XBYXbYXBXBXBXbXBYXbXbXBXBXBXbXBYXbYXBXbXbYXBXbXbXbXBYXbY④②③⑤红绿色盲传递途径:母亲—儿子—孙女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二. 通常为交叉遗传(或叫隔代遗传) 色盲典型遗传过程是:
父亲 → 女儿 → 外孙
母亲 → 儿子 → 孙女女→男→女男→女→男3、女性色盲,她的父亲和儿子都色盲
(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XBXbXbYXbXbXbY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
(3)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4)男性正常,其母亲、女儿一定表现正常。
(5)男性患病,其母亲、女儿至少为携带者;
二、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常常表现为X型(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精品课件有关人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伴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特点 :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表现为代代相传,具有连续现象
(3)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4)女性正常,其父亲、儿子全部正常
伴Y染色体遗传:外耳道多毛症。三.外耳道多毛症家系图伴Y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父病子必病,传男不传女,所以患者全是男性。 你能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其子代在早期时,就根据羽毛来区分鸡的雌雄吗?非芦花鸡芦花鸡芦花鸡羽毛(B),非芦花(b)ZBW ZbZb非芦花雄鸡 芦花雌鸡 亲代Zb ZBWZBZb ZbW芦花雄鸡非芦花雌鸡 1 : 1子代配子×指导生产实践根据羽毛特征把雌雄性区分开,多养母鸡,多下蛋。遗传病类型 (一)常染色体遗传病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二)伴性遗传病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3、伴Y染色体遗传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伴性遗传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本章前两节已经学过了减数分裂和基因在染色体上,已经掌握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习了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伴性遗传之前,已学过减数分裂和性别决定的知识,已经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活动及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红绿色盲的遗传现象并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能力目标
????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通过对遗传图解进行观察、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分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动画:在回忆之前学习的减数分裂的时候,播放展示减数分裂过程的动画,让学生直观生动的感受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和细胞中结构的变化。
图片:展示色盲测试图,让学生自己测试色盲与否,体会色盲这种伴X隐性遗传病给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带来的影响。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新课
1、出示红绿色盲检查图现场抽点学生测试他们的色觉情况。
2、用课件图示出红绿色盲患者在生活中的影响,比如红绿色盲者和健康者看到的丰富诱人的食物的不同感受。
3、指导学生注意色盲和色弱区别。
色盲:就是不能辨别色彩,即辨色能力丧失。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色弱:能辨别所有的颜色,但辨认能力迟钝或经过反复考虑才能辨认出来,
1、课前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红绿色盲的现象。
2、由学习委员和科代表向医务室了解高二年段学生入学体检时的色觉状况。从体检结果统计高二年段中学生红绿色盲的发病情况,调查色盲患者家族遗传病史和色盲者的性别差异,得出统计结果。
3、用“色盲检查图”对班上学生进行单独色觉测试。
图片:用红绿色盲检查图让学生自测他们的色觉情况
伴X隐性遗传
提问:
1、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可能存在基因型与表现型情况。教师和同学一起规范正确书写要求。
强调:书写时应注意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写法,先写性染色体,后将基因写在性染色体的右上角。
2、不同基因型的随机婚配方式有几种?
?
?
?
?
?
3、写出XBXB、XBXb、XbXb、XBY、XbY各产生几种类型配子?位于性染色体上?的B、b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分离规律吗?
复习减数分裂的知识,引导学生注意XY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Y?也会分离,红绿色盲的遗传实质上是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上的具体体现,把红绿色盲遗传规律转化为简单的分离定律。
?
4、除XBXB?×XBY?、XbXb?×XbY外,写出其余4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计算每种婚配方式中男女患病的概率。
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写出四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每组派一位同学到黑板板书,其余同学讲评纠正。
强调遗传图解由亲代(P)、配子、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五部分组成。纠正学生书写不规范的不良习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男性色盲发病率为什么会高于女性?如果已知男性色盲发病率为7%,该如何计算女性色盲患者发病率?
???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答。
?
?
学生积极思考,动手书写,规范正确书写要求
?
?
?
?
?
?
2、6种婚配方式?:
①XBXB?×XBY??②XBXB?×XbY??
③XBXb?×XBY??④XBXb?×XbY
⑤XbXb×XBY???⑥XbXb?×XbY
?
3、通过老师引导比较,学生认识到色盲遗传仍遵循基因分离规律,根据减数分裂知识写出每种基因型的配子类型。
?
?
?
?
?
?
?
?
?
?
?
4、①
?
②
?
③
?
④
?
?
规范书写要求,通过遗传图解书写,发现女性也会患病,但概率小于男性。
?
5、学生积极思考,运用数学方法大胆寻求原因:男性只要?染色体上有?基因,就表现出色盲;女性只有两个?染色体上都有?基因才表现出色盲,故Xb=7%,XbXb=7%×7%=0.49%,通过计算验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
?
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动手书写,加深印象。
?
?
?
?
?
?
?
?
?
?
?
?
?
?
?
?
?
动画:减数分裂的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进一步探究
学生学习中发现新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探究。
1、性染色体基因和常染色体基因会不会自由组合?
2、X染色体显性基因,也会出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
?
?
?
?
?
?
?
1、根据上面不同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利用生活化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假如一个帅哥娶了一个有色盲的娇妻,那么你们会建议他们生男孩还是女孩?以此来归纳色盲的遗传特点。
学生对遗传特点不一定能答全,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
2、根据一位色盲男同学的家族遗传病史调查情况,分析这位同学的色盲基因的来源?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男性的X性染色体和女性的两条X性染色体的来源。
3、如果女性色盲,那么她的父母和子女表现型如何?如果男性色盲,他的父母和子女表现型又如何?
?
?
?
?
?
?
?
?
?
?
?
?
?
?
研究性作业:其他伴性遗传如血友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外耳道多毛症。
思考下面问题:
1、下图是外耳道多毛症遗传系谱图,判断它的基因可能位于哪条染色体上?
?
?
?
?
?
?
?
2、如果某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其遗传特点是怎样的?如果某显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其遗传特点又是怎样的??
3、如何判断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
?
?
?
?
?
2、男性的X性染色体只能来自母亲,女性的XX来自父亲和母亲各一条。
男性X性染色体上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女儿
?
?
?
?
?
?
?
?
?
?
?
?
?
[结论]
一般地说,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在遗传学上称为交叉遗传。
?
?
?
?
?
?
?
?
?
3、通过女患和男患父母和子女比较,学生发现“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这个特点。
[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②一般地说,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在遗传学上称为交叉遗传
③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巩固练习
1、(1)一男孩是红绿色盲患者,他的父亲、祖父、外祖父也均是红绿色盲患者,但他的母亲、祖母、外祖母色觉都正常。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来源是(??A??)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2)一男孩是红绿色盲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来源是(???B?)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对 “伴性遗传”的教学设计中,不仅仅将教学目标定位于让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上,应该多引导学生问一些“为什么”,把教材中很多是结论性内容,通 过问题推进的办法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可以融合资料收集、遗传病的调查、判断及推理,假设和论证、讨论、遗传图谱书写和遗传概率计算,完成 新课标确定的操作技能、信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目标。改变过去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脑、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善 于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