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5张PPT)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课时13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夯实·基础知识
任务1——认识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1.填表
天气系统 近地面水平气流 垂直气流 天气状况
高气压(A) 从中心向四周____ ____ 多____天气
低气压(B) 从四周向中心____ ____ 多____天气
辐散
下沉
晴朗
辐合
上升
阴雨
2.简答:低气压与气旋有何区别?高气压与反气旋有何区别?
[提示] 在天气形势图中,对于等压线闭合的区域,描述其气压分布状况时,依据气压高低,分别叫低气压或高气压;而描述其气流运动状况则分别叫气旋或反气旋。
3.简答:说出高压脊、低压槽控制区域常会出现的天气状况。
[提示] 高压脊控制区域多晴朗多风天气,而低压槽控制区域多阴雨天气。
任务2——认识锋面气旋
1.简答:说出锋面气旋中锋面出现的位置及分布特点。
[提示] 锋面出现在低压槽处。呈现出左侧冷锋、右侧暖锋的分布特征。
2.简答:说出锋面气旋常出现的地区。
[提示] 主要在中高纬度地区活动,更多见于温带地区。
衔接一 选择性必修1教材图3.6、图3.7变式
读下面两幅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1~2题。
1.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北半球气旋
B.乙为北半球反气旋
C.甲地常形成阴雨天气
D.乙地常形成阴雨天气
√
2.有关M、N两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盛行东南风
B.N地盛行西南风
C.M地风力比N地小
D.M、N两地风力大小相等
√
1.D 2.C [第1题,甲呈顺时针辐散,为北半球反气旋,常形成晴朗天气,A、C错误。乙呈顺时针辐合,为南半球气旋,常形成阴雨天气,B错误,D正确。第2题,M地位于北半球反气旋东侧,盛行偏西风,A错误;N地位于南半球气旋东侧,盛行偏东风,B错误;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小,故同等压距情况下,N地的等压线更密集, M地风力比N地小,C正确,D错误。]
衔接二 选择性必修1教材表3.1与案例变式
下表显示2023年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概况。据此完成3~4题。
编号 名称 生成时间 生成地点 强度极值/hPa 风速/(m·s-1)
2304 泰利 14日11时 (18.4°N,121.1°E) 560 40
编号 名称 生成时间 生成地点 强度极值/hPa 风速/(m·s-1)
2305 杜苏芮 21日08时 (13.9°N,132.8°E) 915 62
2306 卡努 28日02时 (12.6°N,137.6°E) 935 52
3.以下能够正确示意上述天气系统的图为( )
A. B.
C. D.
√
4.“杜苏芮”登陆后,于29日8时在安徽安庆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主要原因是( )
A.摩擦力增大,水汽补充减少
B.受北方冷空气强烈冲击
C.水汽源地增多
D.人类活动干扰
√
3.C 4.A [第3题,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为低压系统,北半球低压气流逆时针旋转辐合上升,中心气流上升,C图正确。A图气流辐合,中心气流应该上升,A错误。B图是北半球反气旋,B错误。D图气流辐散,中心气流应该下沉,D错误。第4题,“杜苏芮”登陆后,于29日8时在安徽安庆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主要原因是台风登陆后,受陆地影响,摩擦力增大,水汽补充减少,导致台风减弱为热带低压,A正确。7月份是夏季,不会受到北方冷空气强烈冲击,B错误。台风登陆后,水汽源地减少,C错误。人类活动难以干扰台风,D错误。]
衔接三 选择性必修1教材活动变式
如图为2024年4月某日8时(北京时间)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完成5~6题。
5.与控制甲、乙、丙、丁四地的天气系统相符合的示意图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
6.此时①②③④四地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 )
A.①地烈日炎炎 B.②地天气晴朗
C.③地风向为偏东风 D.④地狂风暴雨
√
5.C 6.C [第5题,由图可知,甲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A错误;乙地位于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降水,B错误;丙地位于冷锋锋后,有降水分布,C正确;丁地暖锋过境,D错误。第6题,此时①的地方时约为7时30分,不可能烈日炎炎,A错误;②地处于冷锋锋后,多大风、降温、阴雨天气,不可能天气晴朗,B错误;③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东北指向西南,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③地风向为偏东风,C正确;④地位于暖锋的锋前,出现连绵阴雨,并非狂风暴雨,D错误。]
北半球 南半球
气旋
逆时针流向中心 顺时针流向中心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1.气旋、反气旋的特征及对天气的影响
(1)水平气流与风向
提升·核心素养
北半球 南半球
反气旋
顺时针流向四周 逆时针流向四周
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气流形成 天气状况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
气旋 多云雨天气
反气旋 多晴朗干燥天气
(2)垂直气流与天气、气压变化
2.气旋与反气旋中风向的判定
气旋与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
(1)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图所示为北半球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30°~45°,即为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
北侧为东北风。
(2)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南北半球分别用左右手定则)
①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
②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
(2024·浙江1月卷)2023年某日,一场源自地中海的风暴席卷黑海北岸,给甲地带来强降水。如图为该日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1)~(2)题。
培养·思维能力
(1)该日甲地出现强降水,主要因为甲地( )
A.大气受热上升强 B.位于高压脊附近
C.位于气旋中心 D.位于锋线前方
(2)未来两日,甲地风向变化最大可能是( )
A.东北→西南 B.东北→西北
C.西南→东南 D.东南→西北
√
√
【解题导引】
(1)图示信息→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气旋活动→甲地附近为低压槽→此低压槽位于气旋偏东侧→甲地位于暖锋锋前,形成大量降水
(2)图示气压分布→此时甲地位于气旋中心北侧→应为偏北风→图示未来两日后的气旋中心位置→甲地位于气旋中心南侧→风向应变为偏南风
依据上题图文信息,试描述甲地在未来两日内的气压变化,并说明理由。
[提示] 在未来两日内,甲地气压先减小后增大。理由:目前甲地在低压中心北侧气压减小,在未来两日内,低压中心逐渐向北移动到甲地北侧附近,气压逐渐增大。
视角一 气旋与天气
(2024·保定二模)大规模气流在爬越高原和高山时常常在高山迎风侧受阻,造成空气辐合,形成高压脊;在高山背风侧,则利于空气辐散,形成低压槽。西南低涡是云
贵高原常出现的、生成于对流层中
层和低层的气旋。某次西南低涡生
成于乌蒙山东侧,给当地天气带来
较大影响。右图示意本次西南低涡
形成时的环流形势。据此完成1~3题。
1.在西南低涡控制下,当地易出现( )
A.持续晴天 B.气温骤降
C.阴雨天气 D.大风扬沙
2.从动力角度来看,本次西南低涡形成的关键作用可能是西风越过乌蒙山后在背风坡( )
A.动力降压 B.水汽充足
C.下山降温 D.气流上升
√
√
3.西南低涡易在图示区域维持较长时间,主要取决于(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势格局
C.暖气团势力的强弱
D.水汽输送形势
√
1.C 2.A 3.B [第1题,西南低涡是云贵高原常出现的、生成于对流层中层和低层的气旋,盛行上升气流,容易成云致雨,形成阴雨天气,C正确,A错误;西南低涡受西风影响,较为暖湿,B错误;当地山脉众多,植被覆盖率较高,大风扬沙的概率低,D错误。第2题,对流层中层的高空西风越过乌蒙山后,在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流辐散,动力降压,形成西南低涡,A正确,D错误;水汽充足、下山降温不是动力角度,B、C错误。第3题,由图可知,该区域周边多山地,阻挡了天气系统的移动,停留时间较久,B正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暖气团势力的强弱、水汽输送形势会影响西南低涡存在的时间,但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
视角二 锋面气旋与天气
(2025·日照模拟)如图示意某日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锋面性质及其移动方向分别是( )
A.冷锋 顺时针 B.冷锋 逆时针
C.暖锋 顺时针 D.暖锋 逆时针
5.甲、乙、丙、丁四地( )
A.甲地气压值可能为 1 036 hPa
B.图示季节乙地气候干燥少雨
C.图示时刻丙地天气晴朗干燥
D.图示时刻丁地逐渐形成飓风
√
√
4.A 5.C [第4题,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北侧纬度较低,是暖气团;南侧纬度较高,是冷气团。该槽线位于低压中心(气旋)附近,由所学知识可知,南半球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呈顺时针流动;图示槽线附近,气流运动表现为西南侧纬度较高的冷气团主动向东北侧纬度较低的暖气团移动,是冷锋,故选A。第5题,由图可知,丙地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干燥,C正确;甲地气压值可能是1 036~1 040 hPa,A错误;由图可知,图示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是冬季,乙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较多, B错误;丁地位于低压中心,但此时是南半球冬季,一般不会形成飓风, D错误。]
(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57分)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5·福州模拟)东北冷涡是高空西风槽强烈发展形成的闭合冷性涡旋。研究表明,西风槽前多阴雨天气,西风槽后多晴朗天气。当西风急流较弱的时候,更容易形成冷涡。2023年11月4日,受东北冷涡影响,东北多地发布寒潮、暴雪、大风、强对流的天气预警。
课时数智作业(十三)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2023年11月5日,冷涡东移,内蒙古东南部、吉林西部、黑龙江南部和东部、辽宁北部出现了暴雪到大暴雪,降温都达到10 ℃以上。下图示意11月5日某时刻世界局部地区高空气压(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东北冷涡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地面反气旋 B.中心气温低、气压高
C.多形成于对流层底层 D.槽前气流辐合上升
2.形成此次强暴风雪的条件有( )
①东北近地面气温骤降 ②受冷涡影响,冷暖气团交汇 ③垂直温差大,对流作用强 ④暖气团活跃,从东部海域带来丰富的水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
3.东北冷涡一年四季都会出现,对东北农业负面影响最大的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1.D 2.C 3.B [第1题,根据材料“东北冷涡是高空西风槽强烈发展形成的闭合冷性涡旋”可知,东北冷涡是高空系统,不是地面系统,A、C错误;读图可知,图中等压线闭合区域中心气压低,可知东北冷涡系统中心气压低,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西风槽前多阴雨天气,可推出槽前气流辐合上升,D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等压线闭合区域中心气压低,为冷性气旋系统,有冷暖空气在低压槽处交汇形成冷锋,易形成强降温、强暴风雪天气,①错误、②正确;东北冷涡属于较强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汇形成的动力
低压,冷暖空气交汇后在盘旋上升过程中气温继续下降,形成上冷下暖的空气柱,垂直温差大,对流强烈,造成强暴风雪天气,③正确;西风槽东侧的气流属于偏南暖湿气流,来自南部的日本海、渤海等海域,水汽含量高,在强冷空气的推移下迅速抬升容易形成降水,④正确。故C正确。第3题,东北冷涡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结合材料“西风急流较弱的时候,更容易形成冷涡”可知,夏季出现的概率最大。东北冷涡对东北地区的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东北冷涡使得东北地区的夏季气温相对较低。这种相对较低的气温
使得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季相对较短,对于其生长和发育有一定的限制。另外,夏季持续的降水带来洪涝灾害,会使得农业生产大量减产。因此,东北冷涡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
(2025·昆明模拟)江淮气旋是指生成在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内,具有明显冷暖锋结构的气旋系统。江淮气旋全年均可出现,但多集中在春季和初夏,冬季相对少见。2024年2月2日夜间至2月5日,江淮气旋生成并东移北上,图示区域降雪和冻雨不断增强。右图为2024年2月3日至2月5日我国强雨雪范围及江淮气旋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江淮气旋多集中在春季和初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近地面受热不均
B.冷暖气流交汇较为频繁
C.赤道低压带北移
D.地形平坦利于气流上升
√
5.江淮气旋会增加雨雪预报不确定性的原因有( )
①江淮气旋移动路径的不确定性 ②冷暖锋的生消变化具有不确定性 ③天气预报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④地形对天气的影响难以准确评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4.B 5.A [第4题,春季和初夏,较低纬度地区气温回升,暖湿气团加强北上,而北方冷气团势力仍较强,导致南北温差大,加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北推进,有利于南北暖、冷空气相互交锋,形成江淮气旋,B正确;下垫面性质、地形地势季节变化小,且近地面受热不均形成气旋在太阳辐射强的夏季表现更为明显,A、D错误;江淮气旋离赤道低压带远,对其生成影响较小,几乎没有,C错误。
第5题,由于大气环流系统的复杂性,江淮气旋的移动方向和速度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①正确;冷暖锋的形成、发展和消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温、湿度、风速等,具有不确定性,②正确;由于大气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预报的准确性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天气预报的技术水平属于考虑因素,但不是直接导致江淮气旋增加雨雪预报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③错误;地形对天气的影响确实难以准确评估,但是在进行预报时会尽量考虑地形因素,④错误。故选A。]
(2024·丹东二模)2024年3月31日凌晨,江西南昌出现了严重的“下击暴流”天气。“下击暴流”是一种突发性、局地性、小概率、强对流天气。强烈上升的水汽凝结成云,当云层厚度达到极限时,由于密度增加,变冷的气流俯冲下沉,到
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大风。如图
为“下击暴流”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
6~7题。
6.江西南昌“下击暴流”产生的气象条件主要有( )
①高温 ②低温 ③高湿 ④低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与反气旋在近地面形成旋转气流相比,“下击暴流”形成直线型大风的原因是( )
A.“下击暴流”势力更强大
B.“下击暴流”影响范围大
C.“下击暴流”影响时间长
D.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
6.A 7.A [第6题,由材料可知,强烈上升的水汽凝结成云,当云层厚度达到极限,由于密度增加,变冷的气流俯冲下沉,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大风。江西南昌“下击暴流”产生的气象条件主要是高温、高湿,①③正确,②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第7题,与反气旋在近地面形成旋转气流相比,“下击暴流”形成直线型大风的原因是“下击暴流”势力更强大,A正确;“下击暴流”影响范围小,B错误;“下击暴流”影响时间短,C错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小,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6分)
8.(2024·合肥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天气及天气变化状况。右图为北京时间某年9月20日14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简述该时刻图示区域的气压分布状况。(4分)
(2)推测上海和杭州将面临的天气变化。(6分)
(3)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秋高”但不“气爽”的天气,就此作出合理解释。(4分)
[解析] 第(1)题,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为高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为低压中心。读图可知,该区域大陆北部和南部各有一个高压中心;东部海洋上分布有一个低压中心。第(2)题,上海和杭州此时位于冷锋锋前,吹偏南风,之后两地即将迎来冷锋过境,风向将逐渐转为偏北风,且等压线变得更加密集,风力增强;伴随着冷锋过境,气温下降,云量增多,天气转阴,随后出现降雨。第(3)题,“秋高”说明天空云量少,天空高远深邃。此刻东南沿海地区在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形成降水,天空晴朗明净;不“气爽”说明天气还很热,不够凉爽。东南沿海纬度偏低,晴天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因此未有凉意。
[答案] (1)大陆北部和南部各有一个高压中心;东部海洋上分布有一个低压中心。
(2)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风力增强;气温下降;天气多云,转阴,随后出现降雨天气。
(3)此刻东南沿海地区在高压控制下,天空晴朗明净;但因纬度偏低,晴天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未有凉意。
9.(2024·柳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地中海飓风是一种兼具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属性的天气系统。2023年夏季,地中海沿岸遭遇多轮高温天气,出现了史无前例的30 ℃海温。9月4日前后,飓风“丹尼尔”在希腊西南近海形成,随后在地中海东部缓慢南移,于9月10日登陆利比亚东北部,造成该地最高日雨量达414.1 mm,暴雨引发山洪,造成该地两座大坝垮塌,人员伤亡惨重。9月12日飓风来到埃及境内,深入撒哈拉沙漠,尼罗河三角洲出现了沙尘暴。此次飓风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接近热带气旋性质的地中海飓风之一。下图为“丹尼尔”登陆利比亚时海平面等压线图。
(1)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地中海飓风“丹尼尔”的形成过程。(6分)
(2)简析本次飓风登陆利比亚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8分)
(3)分析飓风“丹尼尔”在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引发沙尘暴的主要原因。(8分)
[解析] 第(1)题,2023年夏季地中海沿岸各国遭遇多轮高温天气,地中海出现了史无前例的30 ℃的海温,为飓风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热量,利于空气对流上升;高温使得大气上升运动强烈,对流旺盛,为飓风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成为空气强烈对流的动力;地转偏向力利于空气的逆时针旋转辐合上升,形成势力强大的飓风。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飓风“丹尼尔”经过了水温高达30 ℃的地中海海区,吸收了大量的水汽,其势力增强;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利比亚地势南高北低,该飓风从利比亚北部登
陆,受到地形的抬升作用,在利比亚形成了强降水,引发洪水等次生灾害;由于利比亚主要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沙漠面积大,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人口较为集中,民众对洪水的防范意识极其薄弱;利比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受灾区域的排水、行洪和排洪设施薄弱,抵抗水灾的能力较差;该国技术水平较低,对飓风等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不足,不能及时预报和预警。第(3)题,飓风“丹尼尔”在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引发沙尘暴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沙尘暴的沙源主要来自偏南方向的撒哈拉沙漠地区,该地区是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拥有丰富的沙尘资源;飓风“丹尼尔”在到达撒哈拉沙漠时,沙漠地区气候极端干燥,飓风带来的少量水汽难以对沙漠地区产生显著的湿润作用,从而导致水汽减少;撒哈拉沙漠气候非常干燥,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因此地表水分极度匮乏,难以补充大量水汽,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条件;飓风“丹尼尔”带来的风力较大,具有较强的扬沙能力,能够将沙漠地表的沙尘颗粒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
[答案] (1)2023年夏季地中海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增高,利于空气对流上升;持续高温的洋面为空气对流提供充足的水汽,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成为空气强烈对流的动力;地转偏向力利于空气的逆时针旋转辐合上升,形成势力强大的飓风。
(2)地中海飓风较往年势力更强劲;登陆后又引发洪水次生灾害;(利比亚地区常年气候干旱)缺乏应对洪涝灾害的措施和经验;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自救能力较差;对灾害程度和影响预报预警不准确;受灾面积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救能力较差;人口密集。
(3)沙源来自偏南方向的撒哈拉沙漠地区;飓风“丹尼尔”到达撒哈拉沙漠时,水汽减少;撒哈拉沙漠气候干燥,难以补充大量水汽;飓风“丹尼尔”风力较大,扬沙能力强。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