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一部分 第三章 课时17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人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24 第一部分 第三章 课时17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人教版2019)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30 15:4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6张PPT)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课时17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夯实·基础知识
任务——熟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填表:认识主要的热带气候。
类型 分布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终年高温多雨
类型 分布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 赤道低压带和______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10°N~25°N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差异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信风带
气压
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类型 分布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20°~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____________
全年高温少雨
2.简答:说出亚热带气候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提示] ①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②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3.填表:认识温带气候。
类型 分布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的亚欧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内部 终年受________控制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全年受______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大陆气团
西风带
衔接一 选择性必修1教材案例变式
某年10月初,某科考队在东非高原追踪食草动物迁徙,右图示意东非高原动物迁徙路线。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东非高原动物迁徙的直接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气温的季节变化
C.降水的季节变化 D.食物量的季节变化
2.该科考队在追踪野生动物迁徙时(  )
A.不用跨越汹涌的河流
B.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C.沿途以草原景观为主
D.沿途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3.10月初,该科考队可能位于(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1.D 2.C 3.A [第1题,从东非高原动物迁徙路线可以看出,其移动有典型的季节性,结合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可以推测动物迁徙的直接原因是降水的季节变化而导致的食物量的季节变化,D正确、C错误;全球气候变化不会导致动物的季节性迁徙,A错误;气温的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大规模迁徙影响不大,B错误。第2题,结合路线图可以看出,该科考队在追踪野生动物迁徙时需要跨越汹涌的河流,A错误;不需要穿越热带雨林,沿途均为热带草原,B、D错误,C正确。第3题,10月初,太阳直射点刚过赤道,在南半球,且继续向南移动,对应降水量最大区域在①~②之间,动物也在该范围内,该科考队随行也位于①~②之间,A正确。]
衔接二 选择性必修1教材案例变式
世界上不同地区,气候、景观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图示意30°N沿线撒哈拉沙漠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景观。据此完成4~6题。
4.造成30°N沿线东西两地景观差异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
5.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水乡,主要得益于(  )
A.西南季风 B.东南信风
C.东南季风 D.东北信风


6.形成撒哈拉沙漠景观的主要大气环流是(  )
A.副热带高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赤道低压带 D.盛行西风带

4.D 5.C 6.A [第4题,两地位于同一纬度,太阳辐射差异不大,排除A。两地地形地势虽有差别,但不是导致景观差异的原因,排除B。两地距离海洋都比较近,并没有深居内陆的现象,排除C。撒哈拉沙漠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终年炎热干燥,形成荒漠景观;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东亚季风环流控制,夏季风从海洋带来暖湿水汽,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形成“鱼米之乡”的景观,D正确。第5题,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东亚季风环流控制,在海陆热力差异影响下夏季形成东南季风,东南季风从海洋
带来暖湿水汽,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形成“鱼米之乡”的景观,C正确。西南季风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影响我国云南、广西等地区,排除A。东南信风位于南半球,排除B。东北信风主要控制大陆西岸,我国主要受季风环流控制,排除D。第6题,撒哈拉沙漠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终年炎热干燥,形成荒漠景观,A正确。东南信风带位于南半球,排除B。赤道低压带、盛行西风带控制的地区降水多,不会形成荒漠景观,排除C、D。]
1.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提升·核心素养
2.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热量带位置 0°~23°26′为热带,23°26′~40°为亚热带,40°~60°为温带,60°~90°为寒带(受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影响,实际分布略有差别,如我国的亚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约34°N,而日本约为40°N)
海陆位置 如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大陆西岸(大洋洲的除外);季风气候仅分布在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
(2)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区域自然特征主要受气候类型影响,包括典型植被、典型动物、水文特征、土壤等。例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只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斑马是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
(3)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表判断气候类型
①从文字材料或气候资料统计图中获取气温和降水的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其判断关键是从气候资料统计图中读出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气温及年降水量。
②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及方法
第一步:根据温度确定所属半球
半球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 气温曲线形状
北半球 7—8月 1—2月 峰形(凸形)
南半球 1—2月 7—8月 谷形(凹形)
第二步:判断其所属热量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 寒带
最冷月 均温值 >15 ℃ 0~15 ℃ <0 ℃
最热月 均温值 >15 ℃ <10 ℃ <5 ℃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 寒带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极地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但依然属于温带,其最热月均温在20 ℃以下,气温的年较差小,以此可将其与亚热带气候类型区分。
第三步:以水定型
类 型 指 标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雨林 气候 草原 气候 季风 气候 沙漠 气候 季风 气候 地中 海气 候 季风 气候 海洋 性气 候 大陆
性气

年降 水量/ mm 大于 2 000 750 ~ 1 000 1 500 ~ 2 000 小于 200 800~ 1 500 300 ~ 1 000 500 ~ 800 700 ~ 1 000 小于
400
类 型 指 标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雨林 气候 草原 气候 季风 气候 沙漠 气候 季风 气候 地中 海气 候 季风 气候 海洋 性气 候 大陆
性气

季节 分配 年雨 型 夏雨 型 夏雨 型 少雨 型 夏雨 型 冬雨 型 夏雨 型 年雨 型 少雨

(4)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
①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③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因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
⑤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特征,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⑥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秘鲁沿岸。
⑦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2022·上海卷)贵州位于我国地势阶梯的过渡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破碎,受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影响,形成“多雨少湖”的地域特征。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思维能力
(1)判读贵州气候类型与自然植被类型。
(2)兴义与都匀降水量大,而毕节降水量少,分析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解题导引】
(1)图示信息→贵州位于25°N~35°N的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图示信息→兴义、都匀分别位于从印度洋、太平洋吹来的西南季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形成大量地形雨,降水量大;毕节位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背风坡→受雨影效应的影响,降水少
【尝试解答】 (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兴义、都匀分别位于从印度洋、太平洋吹来的西南季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到地形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毕节位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背风坡,受雨影效应的影响,降水少。
据图中信息,说出贵州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
[提示] 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来源于印度洋;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来源于太平洋。
视角一 气候类型的判断
中美洲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是连接南美洲和北美洲的狭长陆地,气候类型多样。如图为中美洲部分区域以及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1~3题。
1.甲地、乙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2.导致甲地与乙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格局 ②洋流性质 ③纬度位置 ④海陆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1—4月甲地气温高于乙地,主要原因是该时期甲地(  )
A.正午太阳高度增高
B.雨季未到,天气晴朗
C.白昼时间逐渐延长
D.地势较高,地处阳坡

1.D 2.D 3.B [第1题,甲地终年高温,夏半年降水多,冬半年降水少,年降水量在1 200 mm左右,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终年高温,各月降水量基本在200 mm以上,为热带雨林气候。第2题,图中甲地和乙地均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但甲地在东北信风的背风岸和背风坡,东北信风影响的季节,形成干季;乙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岸和迎风坡,东北信风影响的季节,降水较多。故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格局和海陆位置。第3题,
1—4月甲地与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均在增高,白昼时间在逐日延长,故A、C错误;由气候资料图可知,1—4月甲地降水稀少,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上升幅度大,乙地因该时期降水多,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偏低,B正确;地势因素不会因季节发生变化,D错误。]
视角二 气候特征的分析
(2025·佛山模拟)松巴岛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小岛,该岛传统文化完整而原真,被称为“探险旅行者的乐园”。图1示意松巴岛位置,图2示意当地气温和降水量分布。据此完成4~5题。
4.松巴岛雨季的盛行风为(  )
A.东南信风 B.东北信风
C.西北季风 D.无风
5.最适合到松巴岛旅行的季节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


4.C 5.B [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松巴岛的雨季出现在12月—次年4月,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位于赤道以北的东北信风南移跨过赤道,在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偏转为西北季风,影响该地,C正确。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2月—次年4月降水量较多,不适宜旅行,A、D错误;9—11月气温较高,不适宜旅行,C错误;6—8月降水较少,且温度适宜,是最适合旅行的季节,B正确。]
(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49分)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北京时间12月22日9:00,我国东部某城市,一位老人望着窗外的纷纷雪花,不由紧了紧身上的毛衣,仿佛小区暖气还没有供暖一般,再次看了看日历,她拨通了在国外留学的女儿小美的电话,以下是部分电话内容。妈妈:“生日快乐!”小美:“妈,您记错
课时数智作业(十七)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了,我的生日是22日,明天才是”……妈妈:“冷吗?”小美:“还好,不算太冷,只是阴雨天气多起来了,不像前几个月,几乎每天都阳光明媚。”据此完成1~2题。
1.妈妈和小美所在地的气候分别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2.小美留学所在的地点可能是(  )
A.罗马(42°N,12°E)
B.悉尼(33°S,151°E)
C.旧金山(37°N,122°W)
D.多伦多(43°N,79°W)

1.D 2.C [第1题,该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材料可知,妈妈在我国东部某城市,有降雪天气,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B错。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内陆地区分布,不属于东部地区,A错。小美所在地前几个月还阳光明媚,现在也不太冷,说明前几个月是夏季,现在是冬季,位于北半球;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D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C错。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小美留学所在的地点在北半球,不可能是悉尼,B错。多伦多位于大陆东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错。北京时间12月22日9:00,小美留学的城市还是21日。根据当地经度可计算出,此时罗马是22日2时,与北京日期相同,A错。此时旧金山是21日17时,C对。]
(2025·青岛模拟)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因素中,与①沿岸气候类型分布特征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地形    B.洋流
C.季风环流 D.副热带高压和信风
4.下列四种气候类型在上图所示两个区域内均有分布,但成因明显不同的是(  )
A. B.
C. D.


3.C 4.A [第3题,①沿岸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分布特征表现为东西窄、南北长,主要是受南北向的山脉阻挡和沿岸寒流的影响,同时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控制,所以其形成与季风环流无关。所以选C。第4题,选项中A表示热带雨林气候,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是位于山地迎风坡,东南信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沿岸暖流增温增湿;纬度低,气温高。而南美洲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所以二者形成原因明显不同,A正确;B表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两地的成因相同,B错误;C表示地中海气候,两地的成因相同,C错误;D表示温带海洋性气候,两地的成因相同,D错误。]
(2025·连云港模拟)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下图为广州和甲城市各月平均相对湿度统计图。据此完成5~7题。
5.甲可能是(  )
A.北京  B.上海 C.台北  D.三亚
6.甲城市8月相对湿度接近广州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 B.雨带推移
C.副热带高压控制 D.台风来袭
7.两市居民室外体感均较舒适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5.A 6.B 7.D [第5题,读图可知,与广州相比,甲城市全年相对湿度低,尤其是冬、春季节,相对湿度很低,说明该城市年降水量较少,可能是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北京,A正确。上海、台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广州气候类型一样,相对湿度应该与广州差别不大;三亚纬度低于广州,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相对湿度应该比广州略大,B、C、D错误。第6题,甲城市8月相对湿度接近广州的主要原因是雨带推移,该地区进入雨季,降水量较多,相对湿度较大,B正确;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相对湿度不一定升高,
A错误;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相对湿度可能下降,C错误;台风对北京市的影响较小,D错误。第7题,读图可知,1月、4月,甲城市气温较低,相对湿度较低,居民室外体感舒适度较差,A、B错误;7月,两城市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大,高温潮湿,居民室外体感舒适度较差,C错误;11月,两城市气温适宜,相对湿度不高也不低,比较适宜,居民室外体感均较舒适,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8分)
8.(2024·贵阳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地处柴达木盆地的茶卡盐湖是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湖面海拔
3 100 m。与其他盐湖不同的是,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具有极强的反射能力,镶嵌在白雪皑皑的雪山和碧草如茵的草地间,湖面似镜子一样反射天空景色,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的“天空之镜”。湖畔放牧的茶卡羊,羊肉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肉质鲜美,自古被冠以“贡羊”之誉。图1示意茶卡盐湖的地理位置,图2示意“天空之镜”景观。
(1)简述茶卡盐湖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4分)
(2)说明茶卡盐湖形成“天空之镜”的条件。(6分)
(3)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茶卡羊肉质鲜美的原因。(6分)
[解析] 第(1)题,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地处内陆地区,气候温凉、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湖水蒸发量大。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湖面似镜子一样反射天空景色,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的“天空之镜”。所以可从天气状况、人类活动、水质、湖面反射率等方面分析茶卡盐湖形成“天空之镜”的条件。第(3)题,羊肉品质优良的原因,从当地的牧草条件、水源条件、生态环境等方面来分析。材料提到,湖畔放牧的茶卡羊,羊肉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肉质鲜美,自古被冠以“贡羊”之誉,茶卡羊所吃牧草等植物富含矿物质和天然盐分,饮用水的水质好,位于青藏高原上,气温低,生长周期长,所以茶卡羊品质优良。
[答案] (1)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气候温凉、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
(2)地处高原,空气稀薄,晴天多;人类活动少,水质洁净;固液并存,水面反射率高。
(3)茶卡羊生活在盐湖附近,所吃牧草等植物种类多且富含矿物质和天然盐分;饮用冰川融水和含有矿物质的无污染的水;气温低,生长周期长。
9.(2025·牡丹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河套平原地区降水不但东西差异较大,南北方向降水也有变化。图1为河套平原周边地区地形及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图2为图1中沿108°E经线的年降水量变化曲线。
(1)分析图2中M地降水少和N地降水多的原因。(6分)
(2)简述河套平原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6分)
[解析] 第(1)题,图2是以108°E为轴线,M点位于(40°10′N,108°E)的位置,N点位于(40°20′N,108°E)的位置。结合图1可判定该地为河套平原,属于我国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东南季风挟带水汽深入内陆;经过黄河谷地时(M地附近),气流下沉,气温上升,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阴山南坡(N地附近)为迎风坡,水汽受地形抬升影响,易冷却凝结,降水较多。第(2)题,该地为河套平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相对较多。冬季受西北风的影响,寒冷干燥。由于处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所以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弱,年降水总量较少。
[答案] (1)东南季风挟带水汽深入内陆;经过黄河谷地时(M地附近),气流下沉增温,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在阴山南坡(N地附近)受地形抬升影响,水汽易凝结,降水较多。
(2)特点: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降水集中于夏季。原因:河套平原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受干冷的冬季风影响较强,冬季寒冷干燥;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较弱,降水较少。
谢 谢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