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类题通法3 河流特征的描述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水文特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
水位 高或低,季节变化大或小,汛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 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主要的补给季节为汛期,此时水位高。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高低
水文特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
流量 大或小、季节变化大或小 河流流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补给量的大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一般来讲,补给量与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
含沙量 大或小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越差、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水文特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
结冰期 有或无、长或短 最冷月均温>0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有结冰期
凌汛 有或无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
水能 大或小 ①河流水量大小;②河流落差大小
2.河流水系特征分析
思考方向 描述语言
长度 多大江大河(河流短小等)
流域面积 流域面积大(小)
支流 支流多(少)
弯曲度 河道弯曲(平直)
水系形状 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
1.(经典高考题)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珲春市(右图)是我国离
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
多沿河谷分布。
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森林植被的恢复,会使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处河段的水文特征发生哪些变化?
[解析] 主要从森林的生态功能以及植被覆盖率的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方面分析即可。
[答案] 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少。
2.(经典高考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
4 200 km,流域面积210万 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如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如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
(1)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请分析原因。
(2)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概述尼日尔河迪雷—洛科贾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
水文站 马西纳 迪雷 尼亚美 洛科贾 奥尼查
年径流量/km3 41 30 27 73 182
年输沙量/万吨 177 100 350 1 290 5 800
[解析] 第(1)题,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的原因主要从富塔贾隆高原对尼日尔河水源补给量大的角度分析,在分析富塔贾隆高原对尼日尔河补给量大的原因时主要从气候(年降水量)、地形和流域面积等角度分析。由图可知,富塔贾隆高原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大于1 500 mm,丰沛的降水为尼日尔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富塔贾隆高原位于尼日尔河的上游,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形成“水塔”;富塔贾隆高原河段支流众多,流域面积较大,集水区域广,为尼日尔河提供充足的水源。
第(2)题,对比表中内陆三角洲上游的马西纳和下游的迪雷水文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数据可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径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大,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和含沙量均减少。进一步分析可推测,内陆三角洲的调节作用会使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原因主要从内陆三角洲地区河湖的调节作用、蒸发、泥沙沉积等方面分析。
第(3)题,结合图表可知,迪雷—洛科贾河段的尼亚美水文站上游河流流经地区年降水量较少,蒸发旺盛且支流少,因此径流量不断减少;河流流经尼亚美水文站之后,流域内降水量增加,汇入的支流增多,河流的径流量不断增加。由表中统计数据可知,迪雷—洛科贾河段输沙量不断增加。
[答案] (1)年降水量大;地势高;流域面积较大。
(2)变化:径流量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减小;输沙量减少。
原因:河湖多,调节能力强;蒸发强;下渗多;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泥沙沉积。
(3)径流量先减后增;含沙量增大。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