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鸦片战争(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课 鸦片战争(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8 18:43:51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鸦片战争》练习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俄国
2.每年的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160多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东虎门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这位民族英雄是( )
A. 魏源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3.《南京条约》条款中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作用的是( )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协定关税 D.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大门以推销商品,掠夺原料
C.林则徐下令停止中英贸易 D.英国占领香港岛为侵略中国建立据点
5.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 )
A.封建社会 B.殖民地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6.“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
A.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7.英军先派兵占领,然后通过《南京条约》正式割占的地方是 ( )
A.台湾 B.香港岛 C.香港 D.澳门
8.道光帝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
A.全国人民要求清政 B.林则徐恳请禁烟感动了道光帝
C.鸦片泛滥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D.鸦片泛滥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
9.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的委屈求全 B.军事指挥出现失误
C.战争准备很不充分 D.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10.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目的是( )
A.在中国销售商品和掠夺原料 B.增进中英友好往来
C.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帮助中国发展经济
1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开始向西方学习
1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美《望夏条约》
C.中英《南京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13.英国找到的改变了传统贸易中不利地位的特殊商品是( )
A.烟草 B.瓷器 C.茶叶 D.鸦片
14.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 )
A.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B.广州、厦门、福州、杭州、上海
C.广州、厦门、定海、杭州、上海 D.广州、厦门、定海、杭州、天津
15.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侵犯中国经济主权最严重的条款是( )
A.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赔款2100万银元
C.割香港岛给英国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二、简答题
16.列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17.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8.列举鸦片战争开始结束的时间及标志?
三、材料分析
1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见下图)
材料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请回答:
(1)请看材料一,图片中的人物是谁?此人向道光帝上书的目的是什么?道光帝接受他的建议了吗?为什么?



(2)请看材料二,他为“国家生死”进行了哪些斗争?



(3)根据以上述材料,你怎样评价林则徐?




(4)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20.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淘,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香港》
请回答:
(1)诗中的“我”、“母亲”、“海狮”各指什么?


(2)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在香港地区有哪些举动?


(3)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看图说史
21.学生通过列表格的形式识记《南京条约》的内容和造成的影响。

条款 主要内容 影 响
割地
赔款
通商
议税
《鸦片战争》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解析:《南京条约》规定:中英协定关税,即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经济的作用,我国的主权完整收到破坏。
4.B 解析:英国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鸦片战争前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积极倡导自由贸易政策以打开海外市场倾销工业产品,而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影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扩张,所以中英直接的战争在所难免,鸦片问题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和导火索。
5.C
6.A 解析:题干中“竹枪一杆”“未闻枪声震天”和“铜灯半盏”“不见烟火冲天”可知,这段俗语描述的是鸦片。由于“打的妻离子散”和“烧尽田地房屋”可知,这是对鸦片危害的揭示。鸦片的输入,加剧了中国的贫弱,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这段俗语以鸦片的严重危害告诫我们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7.B
8.D 解析:道光帝从其利益出发,意识到鸦片会导致银荒兵弱,威胁到了清王朝的统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下决心禁烟。
9.D解析: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接触不到先进的技术,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严重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远不如英国,最后战败。
10.A 解析:《南京条约》的签订。英国 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目的与英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11.C
12.C
13.D
14.A
15.D
二、简答题
16.列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使许多白银注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空难。
17.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8.列举鸦片战争开始结束的时间及标志?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三、材料分析
19.(1)林则徐,请求严禁鸦片。接受了他的建议,原因是道光帝意识到鸦片的输入严重威胁到了清政府的统治。
(2)①上书道光帝,要求严禁鸦片。②到广州查禁鸦片,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③组织虎门销烟,取得禁烟斗争的胜利。④加强了海防,使英国侵略军在鸦片战争初期在广东海面无隙可乘。
(3)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4)坚决禁烟的决心和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20.(1)香港,中国,英国。
(2)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3)该诗既表达了国土沦丧的切肤之痛,又颂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意在唤起民众,共同抗击外侮,兴我中华,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4、看图说史
条 款 主要内容 影 响
割 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成为日后侵略中国的基地 中国社会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赔 款 赔款2100万元 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的财政更加紧张
通 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议 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解析: 《南京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中英协定关税,即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4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
导入
虎门销烟的背景
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开辟国外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新授
呢绒
布匹
很难卖出去
新授
英国向中国输入的商品及销售情况
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
推销工业品
开辟国外市场
掠夺廉价原料
新授
中国
英国
呢绒、布匹
茶叶、生丝、瓷器
(很难卖出去 )
(很畅销)
贸易结果:
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新授
贸易结果:
大量白银流入英国。
4000箱
7889箱
12576箱
20331箱
35445箱
40200箱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新授
鸦片俗称“大烟”、阿芙蓉(阿拉伯语:Afyūm)或福寿膏,属天然麻醉抑制剂,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医学上作麻醉性镇痛药;非科学研究或非医用,则归类于毒品。如果过量吸食,毒性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还易上瘾。烟瘾发作时极其痛苦。
新授
鸦片
鸦片
鸦片的危害
新授
*
1.白银外流
2.银价上涨
3.腐蚀当时的统治机构
4.毒害人民的身心健康
结合炮子谣讨论:
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新授
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如此深重的灾难,面对这种灾难,中国应该怎么办?
开动脑筋
新授
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收到什么效果?
措施
效果
虎门销烟,既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又体现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思考
严厉禁烟
新授
林则徐禁烟的场景
新授
讨论
讨论: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谈谈在“拒绝毒品,养成文明生活方式”方面,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远离毒品。
新授
纽约·林则徐广场
为纪念 “虎门销烟”,1987年6月,联合国决定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新授
民族英雄
1839年领导禁烟运动,捍卫了中华民族尊严。
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鸦片战争前后,组织编写《四洲志》,了解西方情况。
新授
这场战争是因为林则徐禁烟而引起的吗?
不是
英国是想打开中国市场
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
进而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
新授
*
中英《南京条约》
1.在鸦片战争示意图上找到英军入侵路线。
2.归纳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新授
*
英国用战争方式打开我国国门
新授








○○
○○


北京
天津
镇江
吴淞
南京
上海
杭州
宁波
定海



福州


广州
[香港]
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望厦
厦门



镇江
英军入侵路线及其年代
中国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军主要地点
上海 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香港] 被迫割让地
1840 ——

1840
1840
(英占)

A
B
C
D
1841
新授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回顾屈辱岁月——鸦片战争
新授
⒈签订时间:1842年8月
⒉主要内容
①割让香港岛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地点(1842)

中英南京条约
新授
3.历史影响
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内容 对中国的主要危害
1842年《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赔款2100万银元
割香港岛给英国
英货进出口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加剧财政危机加重人民负担
破坏了领土完整和主权
破坏了贸易、关税主权;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新授
讨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
新授
(1)在政治领域:中国在领土、关税、贸易等方面的主权遭到破坏,主权不再完整。
(2)在经济领域: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在思想领域: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儒家思想已经不能挽救不断加深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以林则徐、洪仁玕为代表,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社会性质
“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列宁最早提出中国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农业国家”。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国内还没有人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做出科学的分析。在研究帝国主义特征时,不能不涉及到包括中国在内的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家。对于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完全受帝国主义统治的国家和地区,列宁沿用了西方的传统说法,称之为“殖民地”。而对于尚有本国政权存在而又遭受到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家,列宁最早提出和使用了“半殖民地”这个概念。
新授
思考:南京条约的历史意义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同时也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接受其侵略要求,使中国主权遭到了破坏。《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授
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以清政府为代表的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产阶级。(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装备差,综合国力弱。)
鸦片战争留给我们的教训
思考:
落后就要挨打
新授
总结
本课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以及结果,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英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最根本原因;鸦片的走私和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伤害,林则徐主动请缨实行全面禁烟的活动,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练习
1.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A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 )
A.封建社会
B.殖民地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练习
C
练习
3.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割地:割让香港岛。
(2)赔款:赔款2100万元。
(3)开放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
作业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虎门销烟的背景
1.开辟国外的市场
2.推销工业品
3.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虎门销烟的时间及地点
《南京条约》的内容
板书
时间:1839年6月3——25日
地点:虎门
1.割地
2.赔款
3.开设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
谢谢观赏!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牢记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网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
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观看视频,教师引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是禁毒宣言,现如今随着我国科普力度不断加强以及对于毒品的严厉打击,人们充分的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在我国清朝,鸦片开始流入我国,勇敢的中国人民开始了一场浩大的禁烟运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鸦片战争》。
二、新课学习
(一)中英贸易往来
1.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背景。
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开辟国外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文章的主要内容?
讨论回答问题:
(1) 英国向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有哪些?销售情况怎么样?
(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布匹。销售情况不好很难卖出去)
(2)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采取什么方法?
(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力,就向中国走私鸦片。)
(3)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英国是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所以开辟国外市场为牟取暴利而向我国走私鸦片,最后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
多媒体课件展示中英贸易以及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情况。
(4)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教学随想:利用多媒体出示吸食者图片,直观,有震撼力。
教师 :鸦片是什么?鸦片俗称“大烟”、阿芙蓉(阿拉伯语:Afyūm)或福寿膏,属天然麻醉抑制剂,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医学上作麻醉性镇痛药;非科学研究或非医用,则归类于毒品。如果过量吸食,毒性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还易上瘾。烟瘾发作时极其痛苦。
(5)结合课本《炮子谣》说明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白银外流、银价上涨,腐蚀当时的统治机构、毒害人民的身心健康。
(6)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收到什么效果? (严厉禁烟)
(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进行焚烧,振奋人心,林则徐不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还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多媒体播放林则徐禁烟的图片。
(7)林则徐如何处理鸦片
师:林则徐是直接烧毁它们吗?
生:(不是)为什么?
(因为焚烧鸦片会产生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林则徐采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师:林则徐禁烟的行为严厉打击了英国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的美梦。所以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了我国的国门。
讨论: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谈谈在“拒绝毒品,养成文明生活方式”方面,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远离毒品。)
师: 为了纪念 “虎门销烟”,1987年6月,联合国决定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在美国纽约,林则徐是第一个以华人命名的广场。林则徐广场。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1839年领导禁烟运动,捍卫了中华民族尊严。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鸦片战争前后,组织编写《四洲志》,了解西方情况。(多媒体出示)
(二)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
1.这场战争是林则徐禁烟引起的吗?
(不是。因为他们要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进而来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2.在鸦片战争示意图上找到英军入侵路线。
多媒体课件展示英军入侵线路及侵华战争图片。
3.这场战争的结局怎么样?
(清政府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多媒体展示:《南京条约》签订场景的图片。
4.归纳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割地:割让香港岛。
内容 赔款:赔款2100万元。
开放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
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
历史影响: 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以及对中国的主要危害。(多媒体课件展示)
讨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
(1)在政治领域:中国在领土、关税、贸易等方面的主权遭到破坏,主权不再完整。
(2)在经济领域: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在思想领域: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儒家思想已经不能挽救不断加深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以林则徐、洪仁玕为代表,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师:列宁最早提出中国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农业国家”。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国内还没有人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做出科学的分析。承担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重任的列宁,在研究帝国主义特征时,不能不涉及到包括中国在内的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家。对于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完全受帝国主义统治的国家和地区,列宁沿用了西方的传统说法,称之为“殖民地”。而对于尚有本国政权存在而又遭受到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家,列宁最早提出和使用了“半殖民地”这个概念。(多媒体展示)
7.思考:《南京条约》的历史意义?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同时也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接受其侵略要求,使中国主权遭到了破坏。《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以清政府为代表的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产阶级。(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装备差,综合国力弱。)
三、课堂总结
本课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以及结果,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最根本原因;面对鸦片侵入我国林则徐主动请缨实行全面禁烟的活动,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展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四、课堂练习
1.选择题
(1)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A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 )
A.封建社会 B.殖民地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简答题
(1)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货进出口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一课时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1课,本文描述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英国用大炮打开我国国门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我国的社会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学生对于这一课不是很熟悉,所以在讲解过程中有一定难度,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加入视频对于学生理解会更好。培养学生爱国意识,让她们真正了解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的内容
1.割地
2.赔款
3.开设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
时间:1839年6月3——25日
地点:虎门
1.开辟国外的市场
2.推销工业品
3.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虎门销烟的时间及地点
虎门销烟的背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