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第二部分 第十章 学科素养进阶8 现代产业融合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人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67 第二部分 第十章 学科素养进阶8 现代产业融合 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人教版2019)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30 15:4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学科素养进阶8 现代产业融合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十章 产业区位因素
(2024·广西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为应对国际粮食市场竞争加剧的冲击,美国某家庭农场因地制宜设计经营了首个“玉米迷宫”,通过趣味体验吸引游客,增加了农场收入。很快玉米迷宫就风靡北美。最初的玉米迷宫由农场主自行设计、栽种、维护和运营;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农场经营玉米迷宫更加高效;现在北美经营玉米迷宫的部分家庭农场已发展为集农业生产、休闲娱乐、研学科普为一体的新型农场。图1为北美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玉米迷宫分布示意图,图2为某玉米迷宫实景。
(1)概括图中玉米迷宫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
(2)从营造体验环境的角度,分析选择种植玉米来修建迷宫的优势。
(3)列举地理信息技术在玉米迷宫从设计到运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4)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产区,有人提议“通过发展‘甘蔗迷宫’助力本地甘蔗产业转型升级”。分析该提议是否可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题导引】
(1)看图中信息→看玉米迷宫的数量、分布范围→看玉米带的分布范围与城市带的分布范围的位置关系→判断影响玉米迷宫分布的因素
(2)考虑玉米的植株特点→看遮蔽效果;考虑玉米的生长期的长短→看玉米迷宫的开放时间;考虑玉米的种植成本→考虑建设玉米迷宫开发旅游的收益
(3)考虑遥感技术→分析玉米影像数据获取→指导修建、病虫害防治等;考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分析位置信息,获取、指导迷宫路径等;考虑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玉米的长势信息和迷宫的路径信息→设计迷宫造型图案
(4)如果认为可行,则可从广西甘蔗主产区的种植面积、适合开展户外活动的气候、城市居民对休闲农业的需求、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分析理由。
如果认为不可行,则应主要从甘蔗植株高度过大、迷宫修筑难度较大、广西气候湿热、本地市场较小、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差等方面分析理由
【尝试解答】 (1)特征:空间分布不均,数量较多,分布范围较广;主要位于美国东北部地区,在玉米带的东部;在城市带内的数量多于玉米带内,邻近城市分布。主导因素:原料、市场。
(2)玉米茎秆高度大,遮蔽效果好,适合迷宫开发;玉米生长期较长,迷宫维持的时间长;玉米种植成本较低,迷宫营造成本较低;不同玉米植株在同一时间高度相差不大,整体整齐美观;玉米能提供亲近自然、亲近乡土的效果,满足都市旅游者的休闲需求。
(3)利用遥感技术观测玉米长势,便于及时修剪、维护玉米迷宫;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迷宫活动提供位置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迷宫造型图案。
(4)可行: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大,具有开发“甘蔗迷宫”的基础条件;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适合开展户外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对休闲农业的需求增长;有利于带动旅游、特色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或不可行:甘蔗植株高度过大,迷宫修筑难度大;气温高,蚊虫众多,游客体验欠佳;广西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与经济发达地区有一定距离;过多的游客活动对甘蔗田造成破坏,妨碍正常的农事生产。
上图所示的玉米带内,有些农场主除种植玉米外,还轮种牧草和麦类。近年来,该地又轮种大豆,并用这些农产品加工成精饲料来发展畜牧业。该地带农业生产特点发生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源  B.交通  C.技术  D.市场
D [材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为应对国际粮食市场竞争加剧的冲击,许多农场主改变生产方式,说明是市场条件的改变促使他们的种植活动发生了改变。]

1.产业融合的含义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之间通过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形态或经济增长点的过程。产业融合可以推动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并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产业融合的类型
(1)技术融合:不同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实现技术的相互渗透。例如,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形成智能制造。
(2)市场融合:不同产业通过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扩展,实现市场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例如,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形成文化旅游。
(3)管理融合:不同产业通过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实现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现代农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形成智慧农业。
3.产业融合的案例
(1)硅谷(科技与创业生态)
①背景: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全球著名的科技创新中心。
②融合方式:高等教育机构(如斯坦福大学)、风险投资公司、科技企业和创业孵化器共同构成了一个创新生态系统。
③成果:形成了一个高度集中的科技产业集群,吸引了全球顶尖的科技人才和企业,推动了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
(2)荷兰阿姆斯特丹(创意产业与城市规划)
①背景: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首都,以其开放、多元和创新著称。
②融合方式:将文化创意产业(如设计、广告、影视制作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通过改造老工业区和建设创意园区,提供创意空间和资源。
③成果:吸引了大量创意人才和企业,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活力和国际影响力。
(3)中国杭州(电商与传统制造业)
①背景:杭州是中国浙江的省会,以其美丽的西湖景观和发达的电子商务产业著称。
②融合方式:电商巨头带动了当地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通过电商平台将本地产品销往全球。
③成果: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制造业的附加值,同时也带动了物流、金融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4)日本北海道(农业与观光休闲)
①背景:北海道是日本最大的岛屿,以其自然风光和农业资源丰富著称。
②融合方式:将农业生产与观光休闲相结合,通过农场观光、农产品采摘体验、农家乐等形式吸引游客。
③成果:促进了农业增值,提高了农民收入,同时也提升了游客对当地文化和自然景观的认同感。
4.产业融合的驱动力
(1)科技进步:新技术的发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2)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政策,为产业融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推动了企业进行跨界合作和创新。
5.产业融合面临的挑战
(1)技术壁垒:不同领域之间存在技术差异,需要克服技术瓶颈。
(2)利益协调:涉及多个利益主体,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3)风险控制:跨界融合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有效控制。
(2025·德州模拟)陕西省洋县J村位于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点区域,发展初期陷入“绿色贫困”,后期立足于优越的生态环境,推行农业“全产业链托管”(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发展有机黑米等特色有机农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乡村振兴(见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J村发展初期陷入“绿色贫困”的主导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政策 D.劳动力
2.J村推行农业“全产业链托管”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村民收入 B.扩大土地面积
C.提高机械化水平 D.提高土地利用率


3.J村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有(  )
①实施多种经营 ②创建产品品牌 ③推进生态保护 ④扩大种植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B 2.A 3.A [第1题,陕西省洋县J村位于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点区域,地形起伏较大,以山地为主,导致农业生产较为落后,以单一的传统种植为主,效益低下,陷入“绿色贫困”,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与气候、政策和劳动力关系不大。故选B。
第2题,J村发展初期陷入“绿色贫困”,村民收入低,推行农业“全产业链托管”,实现了乡村振兴,增加村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A正确;“全产业链托管”并没有扩大土地面积,B错误;“全产业链托管”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目的,C、D错误。
第3题,读图可知,J村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有发展种植+加工+旅游,实施多种经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①正确;由材料可知,J村发展有机黑米等特色有机农业,创建产品品牌,②正确;推进生态保护和单纯扩大种植规模并没能促进J村脱贫致富,因此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③④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
(2024·合肥三模)某电脑公司是世界著名的IT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公司创立之初主要从事产品组装,所需零部件实行外包;后利用网络资源发展电子商务,营销上采用零库存和个性化定制的网络直销模式,其间网站上提供信息服务的静态网页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此完成4~6题。
4.该公司创立之初业务重点放在产品组装上,所需零部件实行外包主要是为了(  )
A.降低产品成本 B.提高服务水平
C.实现产业分工 D.提高员工素质

5.零库存有利于该公司(  )
A.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
B.加快周转速度,扩大市场
C.提高客户的消费意愿
D.规避零部件快速更新带来的风险
6.该公司网站静态网页的主要功能是展示(  )
A.机构设置 B.产品信息
C.发展理念 D.成功案例


4.A 5.D 6.B [第4题,IT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商通常拥有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及更好的采购渠道。通过外包,该公司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减少生产成本。此外,外包还可以降低企业内部的管理费用、劳动力成本和风险成本。通过与专业的供应商合作,企业可以获得更为灵活和更具竞争力的零部件价格,并获得更大的供应商选择余地,有利于企业降低产品成本,提升竞争力,A正确;零部件外包的目的不是实现产业分工,产业分工是在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中慢慢形成的,C错误;零部件外包不会提高服务水平,相反可能会限制自己的服务水平,B错误;零部件外包对本企业员工素质没有影响,D错误。
第5题,零库存可以减少本企业囤积零件造成的零件更新不及时的风险,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保证收益,D正确;零库存不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当客户有需求时需要采购零部件,A错误;“营销上采用零库存和个性化定制的网络直销模式”,这就决定了零库存是已经将产品销售出去了,没有加快周转速度和扩大市场,B错误;零库存是已经将产品销售出去了,主要目的不在于刺激消费者来购买本产品,C错误。
第6题,该公司采用个性化定制的网络直销模式,通过静态网页展示产品信息,方便客户定制产品,进而促进产品的销售,B正确。机构设置、发展理念、成功案例对于公司营销影响不大,不是吸引消费者的主要方面,所以不是该公司静态网页的主要功能,A、C、D错误。]
(2024·长沙二模)庭院经济,是指农民利用自有院落空间和资源,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休闲旅游等业态,在自给自足的同时,又能对外输出产品与服务。据此完成7~8题。
7.关于庭院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规模较大 B.小农经济
C.技术较高 D.粗放农业

8.庭院经济早期难以推广实施的原因可能是(  )
①担心选错品种 ②缺少技术指导 ③农产品利润低 ④市场渠道不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C 8.B [第7题,庭院经济,利用的是农民自有院落空间和资源,面积较小,一般约二、三百平方米,A错误。庭院经济除了自给自足,还能对外输出产品和服务,不是小农经济,B错误。庭院经济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休闲旅游等业态,商品率较高,D错误。庭院经济需要精耕细作,技术水平高,属于集约农业,C正确。
第8题,庭院经济属于特色农业,要求因地制宜,专业化程度高,精细管理,产品高品质、高标准,利润较高,因此对品种要求高,农民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可能会选错品种;在作物生产管理期间缺少技术指导,影响产量和品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会存在市场渠道不足的问题。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B正确。]
(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63分)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贵阳三模)某火锅餐饮企业起步于河南安阳,现已拥有超百家直营店,店面覆盖全国30多个城市。该企业实施“底料工厂—中央厨房—餐厅”的经营模式,通过集中采购、集约生产、统一配送等完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加工。下图示意该企业发展历程。据此完成1~2题。
学科素养进阶练(八) 现代产业融合
1.该企业在重庆成立火锅底料工厂的主要目的是(  )
A.缩短运输时长 B.扩大消费市场
C.增强企业竞争力 D.减少劳动力成本
2.该企业实施“底料工厂—中央厨房—餐厅”经营模式的直接原因是(  )
A.加强生产协作 B.增加经济效益
C.提高生产效率 D.保障菜品品质


1.C 2.D [第1题,该企业起步于安阳,早期市场也在安阳,重庆距离安阳较远,A、B错误;重庆火锅产业链完整,火锅底料生产协作条件好,产业集聚效应强,有利于加强交流与沟通,提高企业竞争力,C正确;重庆作为直辖市,劳动力的成本会更高,D错误。第2题,由材料可知,“通过集中采购、集约生产、统一配送”的标准化经营模式,可以保障直营店菜品品质,D正确;该模式可以加强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但重要性不如保证品质,保证品质后方可增加经济效益,A、B、C错误。]
(2024·沧州模拟)威宁马铃薯生产历史长、品质优,然而售价低,主要供应周边市场。2017年威宁被评为“中国马铃薯之乡”。近年来,威宁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拓宽市场。2023年威宁马铃薯出口到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据此完成3~4题。
3.曾经威宁马铃薯主要供应周边市场是因为(  )
A.产量低 B.品质低
C.营销受阻 D.附加值低

4.威宁马铃薯生产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最大的益处是(  )
A.提升发展速度 B.保持产品新鲜
C.提高销售价格 D.增加就业人数

3.C 4.A [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马铃薯作为农产品,其一般供应周边地区,后来威宁通过完善经营模式,加大宣传,使得威宁马铃薯的品牌得到提升,C正确;威宁马铃薯生产历史长、品质优,且2017年威宁被评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产量应较高,A、B错误;附加值高低对产品销售范围影响不大,D错误。
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威宁马铃薯生产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能促进威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不断拓宽市场,使得马铃薯生产销售形成体系,提升发展速度,A正确;保持产品新鲜主要依靠保鲜技术,B错误;市场销售范围扩大,销售价格不一定会提升,C错误;规模变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增加了就业人数,但不是最大益处,D错误。]
新昌县是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山区县,属于浙江省经济发达地区。2016年,新昌县瞄准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建立特色小镇,坚持走高端化路线,结合区域特质凸显产业定位、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项目的组合。特色小镇产业招商主要围绕产业龙头企业,进而带动相关企业入驻;文化旅游方面主要依托古村落等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体验游。据此完成5~7题。
5.高端智能装备产业被确立为新昌县特色小镇主导产业的原因是
(  )
A.集聚劳动力能力强 B.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大
C.产业土地需求较低 D.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少
6.特色小镇招商引资主要围绕产业龙头企业的原因可能是该类企业(  )
A.生产工艺先进 B.产品品牌力强势
C.劳动力需求多 D.产品零配件复杂


7.特色小镇将产业、文化和旅游功能组合的目的是(  )
A.完善基础设施 B.推动技术创新
C.促进人地和谐 D.吸引人才集聚

5.B 6.D 7.C [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需要高素质劳动力,劳动力数量需求少,集聚劳动力能力不高,A错误;土地投入对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影响较小,C错误;高端智能装备生产过程能耗少没有依据,D错误;高端智能装备产业是今后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大,B正确。
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龙头企业需要具有强大的带动相关企业入驻的能力,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龙头企业零配件复杂,所需配套企业较多,D正确。
第7题,特色小镇不是纯粹的产业园,在集聚产业的同时,又立足于区域特色打造相关文化、旅游等项目,凸显了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融合,C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2分)
8.(2024·扬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康养产业是将养生、养老、医疗、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的新兴产业。2024年2月,首届长三角康养产业对接会在安徽省广德市召开,并把广德市定为沪皖共建康养基地的先行区。
材料二 广德市目前正积极打造以“康养+”模式链接多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格局,力求将广德市打造成为“全龄康养、全域宜游”的康养基地。图1为广德市位置及周边地区简图,图2为广德市“康养+”产业集群示意图。
(1)从市场角度,分析长三角康养产业发展潜力大的原因。(6分)
(2)从产业发展角度,阐述广德市“康养+”多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意义。(8分)
(3)从区域协同发展角度,为广德市康养基地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解析] 第(1)题,长三角地区城市众多、人口稠密、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人口数量多,康养需求大;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们的收入较高,康养意识强,消费能力强;康养产业是将养生、养老、医疗、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康养产业与多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市场前景好。
第(2)题,康养产业是将养生、养老、医疗、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康养产业与多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多样化发展,可以提高经营的灵活性与市场的适应性,降低市场风险,减少产业结构单一带来的问题;多产业融合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产业的分工和协作,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错位发展;多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第(3)题,加快广德市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基础设施互通,尽快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接待能力;广德市处在长三角中心,交通便利,可以建立和完善长三角地区联动机制,促进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流通;加强与各级城市的联系,实现与各级城市产业对接,加强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发挥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等高等级城市优势,提供市场、资金、医疗、管理、技术等各方面保障。
[答案] (1)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老龄化日趋严重,康养需求大;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康养意识强,消费能力强;康养产业与多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市场前景好。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多样化发展,提高经营的灵活性与市场的适应性;有利于产业协作,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错位发展;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3)加快广德市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基础设施互通;建立和完善长三角地区联动机制,促进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流通;加强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发挥上海市、南京市等大城市的辐射功能,提供市场、资金、医疗等各方面保障。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螺蛳是我国淡水螺的统称,多生活在湖底,肉质紧实、螺黄鲜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广西柳州的传统街头小吃螺蛳粉,以米粉、酸笋为主要食材,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入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柳州螺蛳粉”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近年来,螺蛳粉逐渐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网红”食品,尤其是预包装的方便螺蛳粉(预先半加工并定量包装好,开袋稍加工即可食用)更是大火,曾经一度供不应求。
材料二 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认定广西柳州市柳南区螺蛳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该园区主要以柳州市螺蛳粉小镇和柳南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基础,范围涵盖柳州市柳南区太阳村镇等3个乡镇,共3个行政村,总面积729万亩。示范园以螺蛳粉为主导产业,集螺蛳粉原料生产、加工、贸易、科研、文旅开发于一体,属“产业延伸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下图为柳南区螺蛳粉特色小镇“一镇五区”发展模式示意图。
(1)分析广西柳州市建设螺蛳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
(2)根据材料,分析柳州市柳南区螺蛳粉产业融合示范区建立对当地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8分)
(3)为保证当地螺蛳粉方便食品具有长久的市场竞争力,请你从园区整体角度出发,提出宝贵意见。(6分)
[解析] 第(1)题,本题从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进行区位条件分析,可从原料、技术、政策、交通等方面入手。距离螺蛳的原产地近;知名度高,入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作技术成熟;当地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周边相关产业发达,便于融合发展。第(2)题,围绕产业园区对农业的积极作用来回答。促进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提高竞争力。第(3)题,主要回答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措施。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继续完善特色发展模式,发挥融合优势;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做好宣传。
[答案] (1)距离螺蛳的原产地近;知名度高,入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作技术成熟;当地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周边相关产业发达,便于融合发展。
(2)促进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提高竞争力。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继续完善特色发展模式,发挥融合优势;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做好宣传。
谢 谢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