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十一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类题通法7 交通运输区位条件的评价分析
1.交通运输线区位条件分析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自然 因素 地形、地质、水文、气候、里程 沿河谷(等高线)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地质构造稳定(复杂),自然灾害较少
(多发);避开(穿过)沼泽地,跨越河流少(多),工程量小(大);气候条件好(差),受××气象灾害影响小(大);距离长(短),运营时间长(短)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经济 因素 资源、经济、科技、人口 ××资源丰富地区,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大,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带动经济发展;经过地区经济发达,沿线地区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科技发达,××自然难题被克服;经过居民点多(少)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社会 因素 就业、国防、民族团结、环境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尽量避免穿过自然保护区(重要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交通运输点——港口的区位条件分析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陆域 地形、交通、经济腹地、城市依托 地形相对平坦(崎岖)、开阔(狭窄),利(不利)于港口建设;交通运输便利,可以实现河海
(水陆)联运;经济腹地广阔,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以××城市为依托,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水域 航道、停泊、避风、冰期 港阔水深,利于船只的停泊和航行;泥沙含量大,容易淤积,不利于大型船只停靠;位于峡湾,避风、避浪;无结冰期(结冰期长),通航时间长(短)
1.(2024·贵阳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海洋国土广阔,但天然良港却不多。在超级货轮主导的“岛港时代”,发展港口经济是大势所趋。江苏洋口依托阳光岛(人工岛)建设,属于离岸型深水港,由十几个二三十万吨级泊位的码头组成。吸引多家国内外大型集团发展石化、能源、冶金及现代物流产业。洋口港及周围港口一体化发展,共同构建江苏新出海口。下图示意洋口港的交通位置。
(1)指出制约我国“岛港时代”
进程的自然条件。
(2)说明江苏洋口港的优势条件。
(3)简述我国加快进入“岛港时代”进程的发展措施。
[解析] 第(1)题,制约我国“岛港时代”进程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我国大陆海岸线曲折,但天然深水良港数量有限,这限制了大型船舶的停靠和货物吞吐能力。其次,我国近海海域多浅滩暗礁,这增加了船舶航行的风险,也限制了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最后,我国近海海域多台风、风暴潮等气象灾害,这些灾害对港口设施和船舶安全构成威胁,进一步制约了“岛港时代”的进程。
第(2)题,江苏洋口港的优势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洋口港拥有深水岸线,可以停靠大型船舶,满足大型货物的运输需求。其次,洋口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腹地广阔,市场需求大,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洋口港水陆交通便利,有多条公路和铁路与其相连,可以实现与内陆地区的快速交通连接。最后,洋口港周边地区工业发达,石化、能源、冶金等产业基础雄厚,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第(3)题,为了加快进入“岛港时代”的进程,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发展措施:首先,加大港口建设投资,尤其是深水港口和大型港口的建设,以满足大型船舶的停靠和货物吞吐需求。其次,提升港口服务水平,包括提高装卸效率、优化物流服务等,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户。同时,加强港口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形成港口群效应,共同推动港口经济的发展。此外,还可以推动临港产业发展,如石化、能源、冶金等产业,为港口提供稳定的货源。最后,加强港口与内陆地区的交通联系,完善交通网络,提高港口的辐射能力和影响力。
[答案] (1)我国大陆海岸线曲折,但天然深水良港数量有限;我国近海海域多浅滩暗礁,这增加了船舶航行的风险,也限制了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我国近海海域多台风、风暴潮等气象灾害。
(2)洋口港拥有深水岸线,港阔水深,可以满足大型货物的运输需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腹地广阔,市场需求大;水陆交通便利,可以实现与内陆地区的快速交通连接;周边地区工业发达,产业基础雄厚。
(3)加大港口建设投资,以满足大型船舶的停靠和货物吞吐需求;提升港口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户;加强港口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形成港口群效应;推动临港产业发展,为港口提供稳定的货源;加强港口与内陆地区的交通联系,提高港口的辐射能力。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洛阳桥,是古代工匠采用“涨舟弦牵”浮运架桥法,在洛阳江入海口处建造的一座跨海石桥。洛阳江入海口“水阔5里,波涛滚滚”。桥长834米,宽5米,桥墩46座,横跨两个桥墩的条石每块长约11米,重达10吨以上。洛阳桥墩修成船形,尖头朝向河口上游。
材料二 下图为洛阳桥船形墩图及其所在区域。
(1)分析当时修建洛阳桥的不利条件。
(2)推测古代工匠利用“涨舟弦牵”浮运架桥方式把石板安置在桥上的做法。
(3)简述洛阳桥船形桥墩尖头朝向河口上游的好处。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桥梁位于泉州,属于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台风较多,多狂风暴雨天气,风力大,风浪大,施工环境恶劣,不利于桥梁建设;同时每一块条石重达10吨以上,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之下,石板质量大,运输困难;洛阳江入海口“水阔5里,波涛滚滚”,说明桥体较宽,工程量大。
第(2)题,结合图示可知,该桥梁所处河口呈喇叭口形,外宽内窄,海水潮汐作用明显,古人利用潮汐涨落原理,涨潮时海水水位上升,浮力较大,通过船只将石板运至桥墩之间,退潮时,船随水位下降,石板即落在桥墩之上,完成石板的安置过程。
第(3)题,读图可知,洛阳桥船形桥墩尖头朝向河口上游能够减轻上游来水对桥墩的冲击;出水口由宽变窄流速加快,便于河口上游排沙,提高泄洪能力;减轻海水上溯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泥沙淤积、水质变差、岸线侵蚀、沿岸土壤盐碱化等)。
[答案] (1)河口处宽度大,工程量大;沿海多台风,多狂风暴雨天气,风力大,风浪大,施工环境恶劣;石板质量大,运输难度大。
(2)利用潮汐涨落原理,涨潮之际,用船只运载石板,载入两桥墩之间;退潮时,船随水位下降,石板即架放在桥墩上。
(3)减缓上游来水对桥墩的冲击;出水口由宽变窄流速加快,便于河口上游一侧排水、排沙,减少河口内涝和泥沙淤积;减轻海水上溯带来的不利影响(泥沙淤积、水质变差、岸线侵蚀、沿岸土壤盐碱化等)。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帕萨扎地区地处厄瓜多尔东南部、亚马孙河上游支流沿岸,人口居住空间分散,地面交通发展滞缓。该地区大多数社区都有可容纳小型飞机的简易机场,部分社
区拥有码头,通过机动独木舟
运输货物,极少数社区邻近小
道能通过卡车运送物资。右图
示意该区域主要交通设施分布。
(1)从自然环境角度,简述厄瓜多尔上帕萨扎地区发展地面交通面临的困难。
(2)比较卡车、独木舟、小型飞机运输线路建设的成本差异,并说明理由。
(3)说明该区域机场、码头密集交错分布的原因。
[解析] 第(1)题,影响该地区交通运输布局的自然因素应从气候、地形、水文、生物等方面分析。当地地处赤道附近,气候湿热,热带雨林植被茂密,不利于交通线路建设;沼泽、河流众多,桥梁工程量大;多野生动物侵袭,地面交通安全难以保障;热带雨林生态意义重大,环境保护压力大。
第(2)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知,地面交通建设阻碍因素多,而卡车运输需要在热带雨林中开辟公路,面临复杂的下垫面,且修筑路程长,所以成本最高;小型飞机运输仅需建小型机场就可使用,小型机场施工面积小,所以成本相对较低;独木舟依托天然河流,仅需在沿岸修筑简易码头,施工量最小,成本最低。
第(3)题,由材料“人口居住空间分散,地面交通发展滞缓”可知,当地社区分布零散,地面交通不便,出行主要依靠空运和水运,所以临近河流的社区多修筑码头,其他社区则修筑机场,因此形成机场、码头交错分布的格局。
[答案] (1)热带雨林植被茂密,气候湿热,不利于交通线路建设;沼泽、河流众多,桥梁工程量大;多野生动物侵袭,地面交通安全难以保障;雨林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
(2)成本由高到低:卡车、小型飞机、独木舟。理由:卡车运输需要在热带雨林中开辟公路,面临复杂的下垫面,且修筑路程长,成本最高;小型飞机运输仅需开辟较小面积的小型机场,清除植被、硬化地面,成本相对较低;独木舟可依托天然河流,仅需在沿岸修筑简易码头,成本最低。
(3)社区数量较多,且分布零散;地面交通不便,主要依靠空运和水运;临近河流的社区多修筑码头,其他社区只能修筑机场,形成码头、机场交错分布的格局。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