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细胞的增殖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和地位:细胞都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分裂是生物 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础。在细胞的生命周期中,一个新形成的细胞要经历生长、分化以及衰老和死亡的过程;其中也有些细胞始终保持分裂增生能力,不发生细 胞的分化过程。在细胞增殖这一部分中,有丝分裂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在模块一中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学生理解细胞生命历程中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学生后面学习减数分裂的理论基础。并且也便于学生理解在模块二中遗传的基本规律和生物变异,所以在知识的学习上起着承上 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生分析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看,已掌握了染色体的基本成分,以及对于 细胞结构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是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的这种动态过程,学生还是很难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也可以这么说,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还不能有一个 科学的认识,在头脑中无法建立起一个科学而完整的认知体系。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及意义。
2、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
3、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4、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和意义。尤其是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能力目标
1、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绘图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2、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2、通过对实验思路的分析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
?
四、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PPT幻灯片、探究实验视频、有丝分裂的flash动画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引入:问题探讨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不同生物体体积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细胞数量造成的,还是细胞体积造成的呢?引导:如果大象的体积是老鼠的1万倍,大象的细胞也是老鼠的一万或者几千倍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进行思考和讨论,发表观点。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多细胞生物个体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细胞数量的差异。
?
图片
探究活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进行探究实验演示。
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含有酚酞的琼脂块之间的有什么关系,作用是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
思考问题,师生进行谈论
?
?
?
?
学生通过观看演示实验视频,并得出结论
?
演示实验
细胞增值:
用课件动画模拟展示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
?
? 先连续播放完整过程,引导学生观察
连续播放使学生理解细胞分裂是连续过程
?
?后分步播放各个时期,暂停各期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各期的特征,并讨论归纳口诀。
?
学生观察,理解有丝分裂各时期是人为划分的
?
课件动画
?
?
?
?
?
?
?
?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课前视频新颖独特,既贯彻了现在提倡的微课思想,又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家在美好的意境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 2、本节主要采取自主学习--教师讲解--跟踪练习--课中巩固的小循环的方式进行各个环节,既体现学生自主性,又帮助学生在课上就掌握好当堂内容。
?? 3、结合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分析、资料分析、自学探究、小组合作、问题层层递进的方式,推动学生思维由被动变为主动。
课件34张PPT。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
(生物体的生长)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细胞增殖----增加细胞的数量 事实上,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比一比
1) 谁的“表面积/体积”最大?立方体的体积增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2)细胞大小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有什么关系?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质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相对面积小了,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限制因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相对表面积)细胞体积最小限度,是由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基本结构和物质所需要的空间决定的。细胞核(DNA)与细胞质之比(核质比)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单细胞生物能够以细胞分裂的方式产生新个体
多细胞生物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补充衰老死亡的细胞受精卵?组织?器官?系统?高等动物、人有丝分裂(主要)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体细胞分裂方式生殖细胞分裂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 细胞周期: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有丝分裂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以下哪个过程可表示为细胞周期? 细胞分裂间期是一个物质积累的阶段。其最大特点是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有适度生长。请注意,染色体的计数是以着丝点为标准的,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条染色体。染色单体数①复制着丝点分裂A一条染色体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B请注意,染色体的计数是以着丝点为标准的,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个染色体。DNA分子数 1DNA分子数 2DNA分子数 2有丝分裂的分裂期1、前期:1、前期:两现:染色体出现、 纺锤体出现。两失: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消失。[膜仁消失两体现]2、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比较清晰。
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赤道板上排整齐]3、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平均分配以后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两极。3.后期特点: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加倍,并移向两极[分裂牵引到两极]4、末期两现:两失:出现新的核仁和核膜。染色体消失,解螺旋为染色质;纺锤体逐渐消失。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4.末期特点:
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为染色质;新的核膜、核仁出现;中央细胞板扩展成新的细胞壁[膜仁重现两体失]植物有丝分裂过程总结: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质 →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两消失,两出现”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姐妹染色单体 → 两条染色体“两消失,两出现”细胞板→新的细胞壁[膜仁重现两体失][分裂牵引到两极][赤道板上排整齐][膜仁消失两体现]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比较表①动物、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规律(即各时期特征)相同
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结果相同。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由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不形成细胞板,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意义细胞分裂的重要特征:就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得子细胞得到一套与亲代细胞形态和数目完成一样的染色体。由于染色体上含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2N2N2a4a4a2N2N4N4N4N004a时间染色体
行为变化无丝分裂1、过程:2、特点:无染色体变化和纺锤体出现。1、若用化学抑制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的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 )A、分裂间期 B、分裂前期
C、分裂后期 D、分裂中期2、细胞周期中,要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应选择(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巩固练习3、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体内某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有丝分裂后,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
A、24条 B、46条 C、92条 D、23条4、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数量比为1:2:2时,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末期和前期5、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的比为1:1的时期是(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6、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最主要区别是
( )
A、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
B、无染色体和DNA的复制
C、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小
D、形成的子细胞大小形态不同7、右图是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为什么? (2)该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期是什么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3)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是形成几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原来细胞相不相同?染色体着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