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教材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本章前两节已经介绍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及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本课是在 了解前两节的知识基础之上,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本节教材以问题探讨为引导,通过比较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与生物膜在控制物质进出 上的差异,从而大胆对物质跨膜运输的的方式提出猜想。此外,本节的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由于内容较抽象,可通过直观的动画展示,增强学 生的感性认识;还应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的“膜”指 是生物膜(这里主要是指细胞膜),而在这之前的第三章第一节学生已了解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本节就是更详细的介绍其功能之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总 与结构相关,本章的前两节已学习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知道生物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但学生仍存许多疑问:各种小分子、离子进入细胞时又 有什么不同?细胞产生一些大分子(如分泌蛋白)又是如何出细胞膜的?教师根据学生这样的知识背景很容易把学生带进课堂。
?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及特点
(2)明确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及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学会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理,归纳概念的方法;
(2)提高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探索使用图表描述生理活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合作,踊跃发言,在交流中建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严密分析的习惯,在发现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
?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利用Flash动画演示红墨水的扩散,总结扩散的概念。利用Flash动画演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过程,学生归纳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概念和特点并填充PPT展示的表格,教师最后总结并举出实例,完成表格内容的填写。这样通过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适时辅以点拨拓展,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展示Flash动画?(红墨水的扩散.FLV)
提问:总结扩散现象的定义
?
学生观察动画总结扩散现象的定义
Flash动画
讲授
?
自学回答??
自学教材,回答物质的跨膜运输有几种方式?比较一下看这几种方式之间有何异同?
讨论交流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就自学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后将结果填写到右图所示表格,组间互评后教师对有关结果进行点拨指导。
自查自纠
利用Flash动画分别演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视频验证自己填写的表格内容是否正确。
?
利用投影仪展示各小组的表格内容,完善表格,教师最后针对各组展示结果进行点拨和总结
?
自学教材初步完成表格,小组讨论。
观看视频,讨论,小组展示,评价完善表格。
?
图表?
?
PPT
Flash动画
?
评价
?
评价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完成相关检测题目
自我评价表见
?
?
?
?
?
?
?
?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依据新课改“自主、合作、探 究”的精神,本教学设计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 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种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有关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直观地展示给 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课件15张PPT。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找出人工合成的磷脂层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相比有何区别 ,功能上会有何不同?(无蛋白质)讨论: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可能有能够转运葡萄糖的蛋白质。 3、关于这副图,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离子的通过是否也跟蛋白质的转运有关?气体、水、脂溶性的小分子是怎样通过细胞膜的?非生物膜对物质的进出控制是否也具有选择性?扩散现象: 物质可以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红墨水扩散.FLV先自学思考物质跨膜运输有哪几种方式?它们之间有何异同?然后小组讨论后填充表格内容自由扩散概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实例:水、气体(O2、CO2等)
甘油、乙醇、苯等(小分子)(脂溶性物质)特征:1.顺浓度梯度运输2.不需要载体3.不需要消耗能量特点: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不需要能量。
举例: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协助扩散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需要消耗能量(ATP)方向:低浓度到高浓度特点:实例:钠、钾等离子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 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一般从低浓度到达高浓度。2、主动运输对细胞的生活有何意义?思 考:
1、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 不一定,主动运输是一个主动选择吸收的过程,物质的进出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而非浓度差。3、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的物质一定是从低浓度
到达高浓度吗?为什么? 下面 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为什么?氧分压运输速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载体有专一性且数量有限, 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载体具有“饱和效应”被动运输气体、H2O、脂溶性物质等出入细胞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无机盐、葡萄糖、 氨基酸进入小肠细胞受载体的数量限制受载体的数量和ATP的限制胞吐胞吞 物质的其它运输的方式大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与浓度无关与浓度无关细胞膜与囊泡细胞膜与囊泡需要需要 附着在 细胞膜上形成囊泡 物质的非跨膜运输的方式 小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什么特点?成分和结构相似,具有流动性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物质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小分子物质
(跨膜运输) 大分子物质
(膜泡运输) 胞吞 胞吐顺浓度梯度被动运输小结1、下列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 )A ①② B ③④C ②③ D ①②③④课堂练习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A. 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B. 都需要供给ATPC. 都需要载体协助D. 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