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期末学业质量检测
六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只要留心,生活中处处皆是美!学校组织“红领巾寻访美·发现美”综合性学习
活动,特邀你参加。
活动一:美在积累(30分)】
一、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后规范、美观地写在方格里。(2分)
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4分)
2.语文学习是一场奇妙的旅行:我们可以一起欣赏宗璞眼中照耀文思和mèng
xing(,)的丁香花,可以一起感受夏天稻秧和gan zhe(
)飞快的生长,
可以一起聆听毛主席在xiong wěi(
)的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宜告,我们还
可以一起tao zu1(
)在贝多芬美妙的《月光曲》之中…
三、按要求选择答案。(14分)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歼(jian)敌
衣襟(jin)
入场券(quan)
B.颓(tu1)然
蒙古(mng)
一哄(hng)而散
C.嘴唇(cin)
晶(jIng)莹
黑魃魃(q心)
D.笨拙(zhuo)
凝(nin)视
绷(běng)着脸
4.下列选项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尾搐入两股间(搐:抽缩)
B.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志:志气)
C.明月别枝惊鹊(别枝:横斜的树枝)
D.移舟泊烟渚(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5.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B.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
C.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D.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六年级语文试题6一1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指APP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告诉我们不论做何事,都要事先做好准备,否则很
难成功。
B.“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可以借助外物的帮助来寻求
解决问题的方法。
C.《论语》是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南宋朱
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D.《书戴嵩画牛》是苏轼为宋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这个故事告
诉我们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强调了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
心学习。
7.关于鲁迅先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的故事》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朝花夕拾》,创作于1925年。
B.《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与《故乡》
整篇小说的主题有差异。
C.《有的人》是诗人威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表达了对鲁迅的
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D.周晔在怀念伯父鲁迅先生时,通过写伯父救助黄包车车夫、关心女佣阿三等故事,
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鲁迅先生。
8.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理解人物形象时,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阅读时,我们要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
形象。
B.小说会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因此我们还要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
C.小说的情节与人物形象无关,阅读时不用为了感受人物形象而关注情节。
D.在学习《少年闰土》时,为了更好地理解“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我们还查阅了
许多资料。
9.对下列语段表达的观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种下一粒麦子到做成一个馒头,这个过程
凝聚着农民辛勒的汗水。数据显示,一粒米从春耕到收粮入仓要经过40多道工序、
5个月的生长周期。一粒米、一个馒头都是劳动者用劳动和汗水换来的,都值得我
们温柔以待。
A.从一粒麦子变成一个馒头要经过40多道工序。
B.粮食是劳动者用劳动和汗水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粮食。
C.一粒米从春耕到收粮入仓要经过很长时间。
D.馒头的制作过程很复杂。
六年级语文试题6一2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