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6-21 11:22:2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课一练
一、基础达标
1.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很规则的球体
B.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C.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8千米
D.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下列选项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
A.站在海边看轮船迎面驶来,先见桅杆,后见船体
B.月食及地球卫星照片
C.登高望远
D.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
3. 关于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B.通过地球仪可以方便地知道地球的地貌
C.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在运动,证明地球里有一根旋转轴
D.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
4. 下列有关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指示的是南北方向
B.赤道是最长的
C.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圆圈
D.形状是半圆
5.下列有关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条经线不等长
B.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C.经线都是圆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6. 下列关于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最小值为90°
B.纬度最大值为180°
C.纬度自赤道向北逐渐减少
D.纬度自赤道向南逐渐增大
7. 下列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度最大值为90°
B.经度最大值为180°
C.经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少
D.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8. 某点南则是中纬度,北则是低纬度,西侧是东半球,东侧是西半球,该点是( )
A.30°N、160°E
B.30°N、20°W
C.30°S、20°W
D.30°S、160°E
9. 下列关于城市甲(40°S,60°W)和城市乙(20°N,10°E)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在东半球,乙在低纬度
B.二者都在西半球、中纬度
C.乙在北半球且在甲地的东北方
D.甲在南半球且在乙的西北方
10. 有关图中A、B、C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位于南半球
B.B地位于A地西南方
C.B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D.C地处于低纬度
二、综合提升
1.地球仪上有很多点和线,根据图中的提示,写出这些点和线的名称.
(1)A______、B______、C______、
D______、E______.
(2)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____,其中赤道
周长约____万千米,赤道半径为____千米,
极半径为____千米,平均半径为____千米,
表面积约为_____亿平方千米.
2.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A点的纬度是______;B点的经度是______.
(2)从南、北半球看,A点属于_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B点属于______半球.
(3)A点位于B点的______方向.
(4)按低、中、高纬度划分,B点位于______纬度.
(5)假设有一架飞机,从A地上空沿正北方向飞行,保持航向不变,不考虑天气、燃油等因素情况,飞机最终会到达哪里?为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课一练答案
一、基础达标
1.答案:C
【解析】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故选C.21教育网
2.答案:D
【解析】远处驶来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看到船身;月食;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是古人的天圆地方说,是人们对地球最初认识. 故选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D
【解析】30°N北侧是中纬度,南侧是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纬度,故A不正确;30°N北侧是中纬度,南侧是低纬度,20°W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故B不正确;20°W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故C不正确;30°S北侧是低纬度,南侧是中纬度,160°E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故D选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根据(1)南北半球分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2)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断:甲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乙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且甲在乙的西南方向,乙在甲的东北方向.根据题意.正确答案选C.
10.答案:D
【解析】A点位于赤道以北,为北半球;B地位于A地东南方向;B地位于0°经线上; C为20°S,在0°~30°之间,为低纬度地区.故D正确.21cnjy.com
二、综合提升
1.答案:(1)地轴;纬线;南极;经线;北极;
(2)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4;6378;6357;6371;5.1.
2.答案:(1)30°N;50°E;
(2)北;东;
(3)西北;
(4)中;
(5)飞机最终会到达北极上空,因为北极点是地球最北的地方,其四周都是南.
【解析】根据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东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观察地球示意图;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赤道半径和表面积。
2.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经纬线和赤道,经纬度的意义。
3.使学生知道纬度的确定方法和低、中、高纬度的划分,记住南北、东西半球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纬线、两极和赤道,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南北、东西半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21cnjy.com
【重点与难点】
1.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与判读。
2.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在地球仪上确定某点的位置。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读图分析和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步步惊心》电视剧的热播,使“穿 ( http: / / www.21cnjy.com )越”成为最新时尚词语。你想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吗?古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地球的"庐山真面目",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况,学习“地球和地球仪”。21·cn·jy·com
二、新课讲解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读图1.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导学):人类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
(讲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大体经过:天圆地方——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2·1·c·n·j·y
2.读图1.2 地球的大小
(导学):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
(讲解):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动画页:播放视频《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认识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球的表面积相当于7.2857×1010个足球场。
2.赤道周长约相当于 10万个400米跑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读图1.3 地球仪
(导学):了解地球仪的定义和作用。
(讲解):地球仪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比例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
地球仪作用: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读图1.4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导学):知道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讲解):地轴是指地球的自转轴;北极是对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极星方向的点;南极是与北极对应的点;纬线是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也叫子午线。
(三)纬线和纬度
1.读图1.6 纬线和纬度
(导学):展示地球仪,明确地球仪上的纬线具有什么特点。
(讲解):赤道是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纬线形状是一条闭合圆圈;数量有无数条;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21教育网
动画页:播放视频《纬线》
(导学):展示地球仪,明确地球仪上的纬度具有什么特点。
(讲解):纬度范围0°— 90 °,纬度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赤道向南北两极各增大到90°;赤道以北是北纬(0°—90°N),赤道以南是南纬(0°— 90°S);北纬度数向北逐渐增大,南纬度数向南逐渐增大。
(导学):展示地球仪,明确地球仪上纬度的划分。
(讲解):低纬度指南北纬0°-30°;中纬度指南北纬30°-60°;高纬度指南北纬60°-90°。
动画页:播放视频《纬度》
2.读图1.8 南北半球的划分
(导学):展示地球仪,明确地球仪上南北半球的划分。
(讲解):北半球指赤道以北,纬度是0°-- 90°N ;南半球指赤道以南,纬度是0°-- 90°S。
动画页:播放视频《南北半球的划分》
活动:认识纬线和纬度(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观察地球仪,说说纬线的特点。
(四)经线和经度
1.读图1.9 经线和经度
(导学):展示地球仪,明确地球仪上的经线具有什么特点。
(讲解):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0°,是经度起始线。
经线形状是半个圆圈,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数量有无数条;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点。www.21-cn-jy.com
动画页:播放视频《经线》
(导学):展示地球仪,明确地球仪上的经度具有什么特点。
(讲解):经度范围0°— ( http: / / www.21cnjy.com )18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至180°; 0°经线以东、 180°经线以西是东经(0°— 180 °E ), 0°经线以西、 180°经线以东是西经(0°—180 °W );东经度数向东逐渐增大,西经度数向西逐渐增大。 www-2-1-cnjy-com
动画页:播放视频《经度》
2.读图1.11 东西半球的划分
(导学):展示地球仪,明确地球仪上东西半球的划分。
(讲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160°E以西是东半球(20°W--0°--160°E);
20°W以西、160°E以东是西半球(20°W--180°--160°E)。
动画页:播放视频《东西半球的划分》
活动:认识经线和经度(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观察地球仪,说说经线的特点。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1.读图1.12 经纬网
(导学):了解经纬网的定义和作用。
(讲解):经纬网是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成的网。利用经纬网定位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及气象等方面。21·世纪*教育网
2.读图1.13 台风“梅花”位置示意图
(导学):利用经纬网给“梅花”定位。
(讲解):“梅花”的经纬度位置是:11.7°,135°E。
动画页:播放视频《利用经纬网定位》
活动:利用经纬网定位(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23°W,49°N)温哥华,(151°E,32°S)悉尼;伦敦(0 ,51 N),纽约(74 W,40 N)
三、知识拓展: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地理意义
四、课堂练习
1. 读地球的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
大约长21千米,由此可知,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千河”所描述地点最吻合的是( B )
A.(40°N,120°E) B.(0°,120°E) C.(90°N,0°) D.(40°N,0°)
2.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通过A、C两点、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_纬_线;
通过B、C两点,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_经_线.
(2)图中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_40°W,20°N_.
(3)按南、北半球分,A点在_北_半球,B点在_南_半球.
(4)按东西半球分,A点在_西_半球,C点在_东_半球.
(5)B点位于低、中、高纬度的_低_纬度.
(6)A点位于C点的_正西_方向、B点位于D的_东南_方向.
五、课堂小结
1.经线和纬线(概念、形状、长度、方向、线与线关系)
2. 经度和纬度(范围、分布、表示方法、半球划分)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活动P6和P8
2. 理解记忆经纬线的特点
【板书设计】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40张PPT)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情境导入
《步步惊心》电视剧热播,使“穿越”成为
最新时尚词语。你想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吗?
古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
①天圆地方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新课讲解
猜想
古代由于活动范围很狭小,人类往往凭自己的直觉来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一口倒扣着的巨大的锅。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新课讲解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逻辑
推理
②太阳和月亮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新课讲解
实践
证明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④地球卫星照片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新课讲解
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亲眼目睹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
新课讲解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球的表面积相当于 个足球场。
2.赤道周长约相当于 个400米跑道。
7.2857×1010
10万
活动
认识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比例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
作用: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新课讲解
北极:对着北极
星方向的点
南极:与北极
对应的点
纬线:所有与赤
道平行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
北两极并垂直
于纬线的线
地轴:地球自转轴
地球仪上主要的点、线
新课讲解
三、纬线和纬度
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基多赤道纪念碑
新课讲解
三、纬线和纬度
各纬线间的关系:
纬线
概念:
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
平行的圆圈
形状:
圆圈
数量:
无数条
方向:
东西
长度:
不相等,赤道最长、往
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平行
新课讲解
纬线
三、纬线和纬度
纬度
范围:0°-- 90 °
北纬(N):赤道以北、
0°-- 90°N
南纬(S):赤道以南
0°-- 90°S
分布规律:从赤道向南北两极
逐渐增大至90°
赤道0°、南北极90 °
向北度数
向南度数
赤道
增大
增大
新课讲解
三、纬线和纬度
纬度划分
低纬度:南北纬0°-30°
新课讲解
中纬度:南北纬30°-60°
高纬度:南北纬60°-90°
低 纬 度
中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纬度
三、纬线和纬度
南北半球的划分
分界线:赤道
北半球:赤道以北
0°-- 90°N
南半球:赤道以南
0°-- 90°S
新课讲解
北半球
南半球
赤道
南北半球划分
活动
认识纬线和纬度
本初子午线:经度是0°,经度起始线。
四、经线和经度
新课讲解
格林尼治0°经线
四、经线和经度
经线
概念: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
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子午线)
形状:
半个圆圈
数量:
无数条
长度:
相等
方向:
南北
各经线之间的关系:
相交于南北极点
新课讲解
经线
四、经线和经度
经度
范围:
分布:
东经(E):
西经(w):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
逐渐增大至180°
0°经线以东、 180°经线以西
0°经线以西、 180°经线以东
0°-- 180 °
0°-- 180 °E
0°-- 180 °W
向西度数
向东度数
增大
增大
西经(W)
东经(E)
新课讲解
经度
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东半球:
20°W--0°--160°E
20°W以东、160°E以西
西半球:
20°W--180°--160°E
20°W以西、160°E以东
四、经线和经度
新课讲解
西半球
东半球
东西半球划分
活动
认识经线和经度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成的网。
航海
航空
交通
军事
气象
新课讲解
利用经纬网定位
地名 经度 纬度
上海 121 E 31 N
伦敦
纽约
51 N
40 N
活动
利用经纬网定位
0
74 W
51 N
0
74 W
40 N
伦敦
纽约
经度 纬度 地名
117°E 39°N 天津
123°W 49°N
151°E 32°S
温哥华
悉尼
活动
利用经纬网定位
49 N
123 E
32 S
151 E
温哥华
悉尼
知识拓展
地球是个圆球体,太阳距离地球较远,它以平行的光线射达地球表面(曲面),因而与地表构成不等的入射角。
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地理意义
在地球上,任一时刻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只有一点,其他部分为斜射,所以,圆球体表面获得的太阳热能不均,这是导致地球上各地气候有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课堂练习
(1)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大约长_______千米,由此可知,
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
(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所描述地点最吻合的是( )
A.(40°N,120°E)
B.(0°,120°E)
C.(90°N,0°)
D.(40°N,0°)
21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B
读地球的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课堂练习
纬线
(2)图中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
(3)按南、北半球分,A点在______半球
B点在______半球.
(4)按东西半球分,A点在______半球
C点______半球.
(5)B点位于低、中、高纬度的______纬度.
(1)图中通过A、C两点、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______;
通过B、C两点,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______.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经线
(6)A点位于C点的______方向、B点位于D的______方向.
40°W,20°N


西


正西
东南
经线 纬线
概念
形状
长度
指示 方向
课堂小结
经线和纬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
南北两极并同纬线
垂直相交的线
在地球仪上,所有与
赤道平行的圆圈
半圆,两条相对应
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相等
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往
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南北方向,相交于
南北极点
东西方向,各纬线相互平行
经度 纬度
范围
分布
表示 方法
半球 划分
课堂小结
经度和纬度
0°-- 180 °
0°-- 90 °
赤道0°、南北极90 °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
逐渐增大至180°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
逐渐增大至90°
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
西经20°W、东经16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把地球分为
南、北两个半球
作业布置
1. 完成教材活动P6和P8
2.理解记忆经纬线的特点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