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已知复数满足(i为虚数单位),则z的虚部为( )
A.1 B. C. D.
2.(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某校高一有1000名学生,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研组要求高一学生从四大名著中选一本阅读,其中有400人选《三国演义》,250人选《水浒传》,250人选《西游记》,100人选《红楼梦》,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分享他们的读后感,则选《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抽取的人数为( )
A.25 B.30 C.35 D.50
3.(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已知平面向量,,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是( )
A. B. C. D.
4.(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已知四棱锥的高为2,其底面水平放置时的斜二测画法直观图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已知,,则四棱锥的体积为( )
A. B.4 C. D.12
5.(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若点是的外心,,则( )
A.1 B.-1 C.3 D.-3
6.(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已知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b,c,且,则此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之和为( )
A. B. C. D.
7.(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若将函数的图象向左或右平移个单位,所得的图象与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的最小正值是( )
A. B. C. D.
8.(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已知圆锥的侧面面积为,母线长为,则圆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已知中,点,,分别为,,的中点,则( )
A. B.
C.点A的坐标为 D.的面积为4
10.(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某中学冬季田径运动会中,高一男子跳高比赛组的前七名成绩(单位:厘米)为:145,155,132,135,140,130,136,则( )
A.该组数据的极差是35 B.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36
C.该组数据的40%分位数是135 D.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39
11.(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记,,则( )
A.的取值范围为 B.若,则
C.的最小值为 D.若,则b的最大值为1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若复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
13.(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样本中共有5个数据值,其中前四个值分别为1,2,3,5,第五个值丢失,若该样本的平均数为2,则样本方差为 .
14.(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如图,A,B两点在河的两岸,在B同侧的河岸边选取点C,测得,,,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m.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在边长为1的菱形中,,,设,.
(1)用,,表示,并求;
(2)若,,求实数的值.
16.(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某风景区千峰叠翠,万派环宋,山势雄奇,胜境遍布,其山脊高出4000米的山峰就有58座迂回缭绕于高山雾海之中,忽隐忽现,如苍龙遨游九天,其峰群之集中,规模之宏大,造型之奇异和离城市之近尚属罕见,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区.现为更好地提升旅游品质,该风景区的工作人员随机选择100名游客对景区进行满意度评分(满分100分),根据评分,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的值;
(2)估计这100名游客对景区满意度评分的中位数和平均数(每组样本平均数用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代替,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7.(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已知向量,,设函数,.
(1)求的最小正周期;
(2)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3)设,且,,求的值.
18.(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已知a,b,c分别为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且,.
(1)求b;
(2)若,求的面积;
(3)若为锐角三角形,且,求的取值范围.
19.(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如图1,图2,在正方体中,M为的中点.
(1)图1中求证:平面;
(2)图1中求二面角的正切值;
(3)图2中,已知,为的中点,点是线段上的动点,过且与垂直的截面与交于点,求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小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解析】【解答】解:因为,所以.所以复数的虚部为:.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把求复数的问题,通过复数的除法运算来处理,将从中解出来,再依据复数虚部的定义确定虚部 .要利用这个性质,把分母的消掉,转化为标准的复数形式(为实数 ).
2.【答案】C
【知识点】分层抽样方法
【解析】【解答】解:选《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抽取的人数为.
故答案为:C.
【分析】 先明确分层抽样的本质,它是按比例从不同层(选不同名著的学生群体 )中抽取样本,要计算选《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抽取人数,需先算出这两类学生在总体中的占比,再用抽取的总人数乘以该占比,关键在于确定“选《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总数,以及理解分层抽样是按比例抽样的核心逻辑.
3.【答案】A
【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投影向量
【解析】【解答】解:因为向量,,则,所以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为.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明确投影向量的计算方法,要得到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需先算出的模长、与的数量积,再依据投影向量的定义,用数量积与模长平方的比值乘以来计算.核心是理解投影向量是与共线的向量,通过向量的坐标运算和投影向量定义来求解 .
4.【答案】B
【知识点】斜二测画法直观图;锥体的体积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四边形为矩形,因为直观图中,,所以,,所以矩形的面积为,所以四棱锥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把直观图还原成底面的实际图形,确定其形状和尺寸,再算出底面积,最后用四棱锥体积公式(,是底面积,是高 )求出体积,关键在于理解斜二测画法中直观图和实际图的边长转换关系,尤其是与轴平行的边的长度变化,从而准确还原底面形状并计算面积 .
5.【答案】D
【知识点】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三角形五心
【解析】【解答】解:取的中点,连接,因为点是的外心,所以,所以.因为
,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D
【分析】解题思路是利用三角形外心的性质(外心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外心与边中点的连线垂直于该边 ),通过取AB中点M,将所求向量表达式进行转化,逐步化简,最终利用向量数量积运算求出结果,关键在于借助外心性质构建垂直关系,把复杂的向量乘积转化为与已知边AB相关的简单运算 .
6.【答案】A
【知识点】解三角形;余弦定理
【解析】【解答】解:由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可知角最大,角最小.因为,所以设,则由余弦定理可得,又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之和为.
故答案为:A
【分析】依据 “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 确定最大角和最小角,再通过设边长的参数形式,利用余弦定理求出中间角的大小,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求出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关键在于利用边长比例关系设参数,借助余弦定理计算角度,再结合内角和定理推导结果 .
7.【答案】B
【知识点】余弦函数的性质;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对称性
【解析】【解答】解:函数关于轴对称的函数的解析式为:,又,所以将向右平移个单位可得的图象.则的最小正值是
故答案为:B
【分析】找出与y = f(x)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解析式,再通过对比平移前后函数的形式,依据三角函数图象平移规律(“左加右减” 针对x ),确定平移的单位,关键在于理解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变换规则,以及三角函数图象平移时自变量的变化关系,从而建立起原函数与对称函数的联系,求出的最小正值 .
8.【答案】B
【知识点】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棱柱/棱锥/棱台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应用;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及应用;球内接多面体;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圆锥母线长,设圆锥底面圆半径为,则,解得,圆锥的高为,设圆锥的外接球的球心为,则在上,设半径为,则,,,即,解得,故圆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圆锥侧面积公式求出底面半径,再算出圆锥的高,接着确定外接球的球心位置(在圆锥的高所在直线上 ),然后根据球心到圆锥顶点和底面圆周上点的距离相等(都等于外接球半径R ),通过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R,最后用球的表面积公式算出结果,关键在于把握圆锥与外接球的几何关系,找到球心位置,利用半径相等建立方程求解 .
9.【答案】A,C,D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平面内中点坐标公式
【解析】【解答】解:
因为,,所以,故A正确;
因为分别为,的中点,所以,故B错误;
设,,,则有,,,解得,故C正确;
由C可知,,所以的面积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用中点坐标公式、向量坐标运算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来逐一分析选项,先通过已知中点坐标求向量坐标判断 A、B;再设出三角形三个顶点坐标,依据中点坐标公式列方程组求出顶点坐标判断 C;最后通过分割法或直接法求三角形面积判断 D,关键在于熟练运用中点坐标与向量坐标的转换,以及准确计算三角形面积 .
10.【答案】B,C,D
【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方差与标准差;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百分位数
【解析】【解答】解:该组数据的最大值是155,最小值是130,所以极差是,故A错误;将该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依次为130,132,135,136,140,145,155,可知中位数是136,故B正确;因为,所以该组数据的40%分位数是第3个数据,即135,故C正确;因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 根据极差、中位数、分位数、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对题目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判断,先明确各个统计量的概念,再按照对应步骤计算,最后对比选项得出结论 .
11.【答案】A,C,D
【知识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值域与最值;辅助角公式
【解析】【解答】解:因为,的取值范围为,A选项正确;
,当时,的最小值为,C选项正确;因为,,所以平方和,则若,则,则,当时,所以不一定是0,B选项错误;若,则,则当时,b的最大值为1,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围绕a = sin x + cos y、b = cos x + sin y,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值域、辅助角公式、同角关系等),分别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将a、b相关表达式变形,结合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和角公式等知识,推导各选项的正确性 .
12.【答案】2
【知识点】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复数的模
【解析】【解答】解:设复数,因为,所以,即,所以,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时,最大为.
故答案为:2.
【分析】把复数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利用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对应复平面内的点,表示点到点的距离为,即圆心为,半径为的圆 ),要求的最大值,就是求圆上的点到原点的最大距离,根据圆的性质,最大距离是圆心到原点的距离加上半径,这样就可以通过几何方法快速求解,避免复杂的代数运算 .
13.【答案】4
【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方差与标准差
【解析】【解答】解:设第五个值为,则由该样本的平均数为2,可知,解得.则样本方差.
故答案为:4
【分析】 利用平均数的定义求出丢失的数据,再依据方差的计算公式算出样本方差,关键在于理解平均数是数据总和除以个数,方差是各数据与平均数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通过这两个统计量的定义逐步计算 .
14.【答案】
【知识点】解三角形;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设,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m.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的度数,再利用正弦定理建立边与角的关系,从而求出、两点间的距离,关键在于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以及正弦定理(,其中为三角形的边,为对应的角 ),通过已知角和边,借助正弦定理求解未知边 .
15.【答案】(1)解:
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则,所以;
(2)解:
因为,所以,因为,所以,
所以,即,解得.
【知识点】向量的模;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解析】【分析】(1)在中,根据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表示,再根据向量模的求法计算即可;
(2)由,在中,根据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表示出,再由,列出方程,即可求出实数的值.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的度数,再利用正弦定理建立边与角的关系,从而求出、两点间的距离,关键在于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以及正弦定理(,其中为三角形的边,为对应的角 ),通过已知角和边,借助正弦定理求解未知边 .
(1)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则,
所以;
(2)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即,解得.
16.【答案】(1)解:由图知:,可得
(2)解:因为,所以中位数在区间内,令其为m,则,解得.所以满意度评分的中位数约为86.67.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平均数为.
【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解析】【分析】(1)根据直方图中频率和为求参数即可;
(2)由中位数的定义,结合直方图求中位数;将每个矩形底边的中点值乘以对应矩形的面积,将所得结果全部相加可得出平均数.围绕频率分布直方图展开,解题关键在于理解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所有矩形面积之和(即频率之和)为1,利用此性质求解未知参数x;对于中位数,要找到使得左右两边频率和均为0.5的分界点;平均数则是每组中点值乘以对应频率后求和,通过这些统计量的定义和性质来计算 .
(1)由图知:,
可得
(2)因为
所以中位数在区间内,令其为m,
则,解得.
所以满意度评分的中位数约为86.67.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平均数为
.
17.【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
,由,得的最小正周期为π.
(2)解:由(1)知意,令,,即,.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3)解:由题意,
又,所以,又,则,即.
又,即所以,即,故的值为.
【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周期;正弦函数的性质;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解析】【分析】(1)由三角恒等变换化简函数表达式,结合周期公式计算即可;
(2)由整体代入法求解即可;
(3)首先求得,即,进一步结合的取值范围即可得解. 围绕向量数量积与三角函数综合展开,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向量数量积公式化简函数,再结合三角函数的周期、单调性及方程求解相关问题,通过向量运算得到三角函数表达式,运用三角恒等变换转化为标准正弦型函数,进而分析周期、单调区间,最后结合已知条件解方程求角度 .
(1)由题意可知:
,
由,
得的最小正周期为π.
(2)由(1)知意,
令,,
即,.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3)由题意
,
又,所以,
又,
则,即.
又,即
所以,即,
故的值为.
18.【答案】(1)解:因为,由余弦定理可得,解得.又因为,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2)解:由(1)可知:,,且,由余弦定理得,且,可得,所以的面积.
(3)解:由(1)可知:,,由余弦定理可得,且为锐角三角形,则,解得,因为,可得则,可得,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解析】【分析】围绕三角形的边与角关系,利用正、余弦定理及三角恒等变换、向量运算求解,对于(1),通过正弦定理将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再结合已知等式用余弦定理化简求;
(2)用余弦定理求,进而得,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
(3)先由余弦定理表示,根据锐角三角形确定范围,再用向量线性运算表示,结合模长公式及范围求取值范围 .
(1)因为,
由余弦定理可得,解得.
又因为,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2)由(1)可知:,,且,
由余弦定理得,
且,可得,
所以的面积.
(3)由(1)可知:,,
由余弦定理可得,
且为锐角三角形,
则,解得,
因为,可得
则,
可得,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19.【答案】(1)证明:如图所示,
连接,交于G,连接,∵是正方体,∴是正方形,∴G为的中点,又∵为的中点,则,∵平面,平面,∴平面;
(2)解:如图所示,
过作交的延长线于,连结.∵平面,∴是在平面内的射影,∵平面,∴,∵∴平面,∵平面,∴,∴为二面角的平面角.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M是的中点,且,则在直角中,,,,,,∴二面角的正切值为.
(3)解:如图所示,
设为的中点,连接交于,设,∵ ,,,∴,∴,∴,即,∴,又∵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又∵平面,∴就是三棱锥的高∴,∵,且,∴,即,∵,∴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此时,解得,即.即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小值为.
【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锥体的体积公式及应用
【解析】【分析】围绕正方体中的线面平行、二面角、三棱锥体积最值展开,利用正方体的结构特征、线面平行判定定理、三垂线定理(或线面垂直性质)、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及三棱锥体积公式求解,对于(1)通过构造中位线找线线平行,进而证线面平行;(2)利用三垂线定理找二面角的平面角,再通过直角三角形计算正切值;
(3)先确定线线垂直关系,找到截面特征,将三棱锥体积转化为与动点相关的表达式,结合动点轨迹求最值 .
(1)如图所示,连接,交于G,连接,
∵是正方体,∴是正方形,∴G为的中点,
又∵为的中点,则,∵平面,平面,
∴平面;
(2)如图所示,过作交的延长线于,连结.
∵平面,∴是在平面内的射影,
∵平面,∴,∵
∴平面,∵平面,∴,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
∵M是的中点,且,则在直角中,,,
,,,
∴二面角的正切值为.
(3)如图所示,设为的中点,连接交于,
设,
∵ ,,,
∴,∴,
∴,即,∴,
又∵平面,平面,∴,
又∵,∴平面,
∵平面,∴,
又∵平面,∴就是三棱锥的高
∴,
∵,且,∴,
即,∵,
∴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此时
,解得,即.
即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小值为.
1 / 1四川省凉山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已知复数满足(i为虚数单位),则z的虚部为( )
A.1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解析】【解答】解:因为,所以.所以复数的虚部为:.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把求复数的问题,通过复数的除法运算来处理,将从中解出来,再依据复数虚部的定义确定虚部 .要利用这个性质,把分母的消掉,转化为标准的复数形式(为实数 ).
2.(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某校高一有1000名学生,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研组要求高一学生从四大名著中选一本阅读,其中有400人选《三国演义》,250人选《水浒传》,250人选《西游记》,100人选《红楼梦》,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分享他们的读后感,则选《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抽取的人数为( )
A.25 B.30 C.35 D.50
【答案】C
【知识点】分层抽样方法
【解析】【解答】解:选《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抽取的人数为.
故答案为:C.
【分析】 先明确分层抽样的本质,它是按比例从不同层(选不同名著的学生群体 )中抽取样本,要计算选《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抽取人数,需先算出这两类学生在总体中的占比,再用抽取的总人数乘以该占比,关键在于确定“选《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总数,以及理解分层抽样是按比例抽样的核心逻辑.
3.(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已知平面向量,,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投影向量
【解析】【解答】解:因为向量,,则,所以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为.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明确投影向量的计算方法,要得到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需先算出的模长、与的数量积,再依据投影向量的定义,用数量积与模长平方的比值乘以来计算.核心是理解投影向量是与共线的向量,通过向量的坐标运算和投影向量定义来求解 .
4.(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已知四棱锥的高为2,其底面水平放置时的斜二测画法直观图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已知,,则四棱锥的体积为( )
A. B.4 C. D.12
【答案】B
【知识点】斜二测画法直观图;锥体的体积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四边形为矩形,因为直观图中,,所以,,所以矩形的面积为,所以四棱锥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把直观图还原成底面的实际图形,确定其形状和尺寸,再算出底面积,最后用四棱锥体积公式(,是底面积,是高 )求出体积,关键在于理解斜二测画法中直观图和实际图的边长转换关系,尤其是与轴平行的边的长度变化,从而准确还原底面形状并计算面积 .
5.(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若点是的外心,,则( )
A.1 B.-1 C.3 D.-3
【答案】D
【知识点】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三角形五心
【解析】【解答】解:取的中点,连接,因为点是的外心,所以,所以.因为
,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D
【分析】解题思路是利用三角形外心的性质(外心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外心与边中点的连线垂直于该边 ),通过取AB中点M,将所求向量表达式进行转化,逐步化简,最终利用向量数量积运算求出结果,关键在于借助外心性质构建垂直关系,把复杂的向量乘积转化为与已知边AB相关的简单运算 .
6.(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已知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b,c,且,则此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之和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解三角形;余弦定理
【解析】【解答】解:由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可知角最大,角最小.因为,所以设,则由余弦定理可得,又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之和为.
故答案为:A
【分析】依据 “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 确定最大角和最小角,再通过设边长的参数形式,利用余弦定理求出中间角的大小,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求出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关键在于利用边长比例关系设参数,借助余弦定理计算角度,再结合内角和定理推导结果 .
7.(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若将函数的图象向左或右平移个单位,所得的图象与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的最小正值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余弦函数的性质;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对称性
【解析】【解答】解:函数关于轴对称的函数的解析式为:,又,所以将向右平移个单位可得的图象.则的最小正值是
故答案为:B
【分析】找出与y = f(x)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解析式,再通过对比平移前后函数的形式,依据三角函数图象平移规律(“左加右减” 针对x ),确定平移的单位,关键在于理解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变换规则,以及三角函数图象平移时自变量的变化关系,从而建立起原函数与对称函数的联系,求出的最小正值 .
8.(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已知圆锥的侧面面积为,母线长为,则圆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棱柱/棱锥/棱台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应用;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及应用;球内接多面体;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圆锥母线长,设圆锥底面圆半径为,则,解得,圆锥的高为,设圆锥的外接球的球心为,则在上,设半径为,则,,,即,解得,故圆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圆锥侧面积公式求出底面半径,再算出圆锥的高,接着确定外接球的球心位置(在圆锥的高所在直线上 ),然后根据球心到圆锥顶点和底面圆周上点的距离相等(都等于外接球半径R ),通过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R,最后用球的表面积公式算出结果,关键在于把握圆锥与外接球的几何关系,找到球心位置,利用半径相等建立方程求解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已知中,点,,分别为,,的中点,则( )
A. B.
C.点A的坐标为 D.的面积为4
【答案】A,C,D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平面内中点坐标公式
【解析】【解答】解:
因为,,所以,故A正确;
因为分别为,的中点,所以,故B错误;
设,,,则有,,,解得,故C正确;
由C可知,,所以的面积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用中点坐标公式、向量坐标运算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来逐一分析选项,先通过已知中点坐标求向量坐标判断 A、B;再设出三角形三个顶点坐标,依据中点坐标公式列方程组求出顶点坐标判断 C;最后通过分割法或直接法求三角形面积判断 D,关键在于熟练运用中点坐标与向量坐标的转换,以及准确计算三角形面积 .
10.(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某中学冬季田径运动会中,高一男子跳高比赛组的前七名成绩(单位:厘米)为:145,155,132,135,140,130,136,则( )
A.该组数据的极差是35 B.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36
C.该组数据的40%分位数是135 D.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39
【答案】B,C,D
【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方差与标准差;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百分位数
【解析】【解答】解:该组数据的最大值是155,最小值是130,所以极差是,故A错误;将该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依次为130,132,135,136,140,145,155,可知中位数是136,故B正确;因为,所以该组数据的40%分位数是第3个数据,即135,故C正确;因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 根据极差、中位数、分位数、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对题目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判断,先明确各个统计量的概念,再按照对应步骤计算,最后对比选项得出结论 .
11.(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记,,则( )
A.的取值范围为 B.若,则
C.的最小值为 D.若,则b的最大值为1
【答案】A,C,D
【知识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值域与最值;辅助角公式
【解析】【解答】解:因为,的取值范围为,A选项正确;
,当时,的最小值为,C选项正确;因为,,所以平方和,则若,则,则,当时,所以不一定是0,B选项错误;若,则,则当时,b的最大值为1,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围绕a = sin x + cos y、b = cos x + sin y,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值域、辅助角公式、同角关系等),分别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将a、b相关表达式变形,结合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和角公式等知识,推导各选项的正确性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若复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
【答案】2
【知识点】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复数的模
【解析】【解答】解:设复数,因为,所以,即,所以,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时,最大为.
故答案为:2.
【分析】把复数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利用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对应复平面内的点,表示点到点的距离为,即圆心为,半径为的圆 ),要求的最大值,就是求圆上的点到原点的最大距离,根据圆的性质,最大距离是圆心到原点的距离加上半径,这样就可以通过几何方法快速求解,避免复杂的代数运算 .
13.(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样本中共有5个数据值,其中前四个值分别为1,2,3,5,第五个值丢失,若该样本的平均数为2,则样本方差为 .
【答案】4
【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方差与标准差
【解析】【解答】解:设第五个值为,则由该样本的平均数为2,可知,解得.则样本方差.
故答案为:4
【分析】 利用平均数的定义求出丢失的数据,再依据方差的计算公式算出样本方差,关键在于理解平均数是数据总和除以个数,方差是各数据与平均数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通过这两个统计量的定义逐步计算 .
14.(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如图,A,B两点在河的两岸,在B同侧的河岸边选取点C,测得,,,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m.
【答案】
【知识点】解三角形;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设,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m.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的度数,再利用正弦定理建立边与角的关系,从而求出、两点间的距离,关键在于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以及正弦定理(,其中为三角形的边,为对应的角 ),通过已知角和边,借助正弦定理求解未知边 .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在边长为1的菱形中,,,设,.
(1)用,,表示,并求;
(2)若,,求实数的值.
【答案】(1)解:
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则,所以;
(2)解:
因为,所以,因为,所以,
所以,即,解得.
【知识点】向量的模;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解析】【分析】(1)在中,根据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表示,再根据向量模的求法计算即可;
(2)由,在中,根据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表示出,再由,列出方程,即可求出实数的值.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的度数,再利用正弦定理建立边与角的关系,从而求出、两点间的距离,关键在于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以及正弦定理(,其中为三角形的边,为对应的角 ),通过已知角和边,借助正弦定理求解未知边 .
(1)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则,
所以;
(2)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即,解得.
16.(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某风景区千峰叠翠,万派环宋,山势雄奇,胜境遍布,其山脊高出4000米的山峰就有58座迂回缭绕于高山雾海之中,忽隐忽现,如苍龙遨游九天,其峰群之集中,规模之宏大,造型之奇异和离城市之近尚属罕见,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区.现为更好地提升旅游品质,该风景区的工作人员随机选择100名游客对景区进行满意度评分(满分100分),根据评分,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的值;
(2)估计这100名游客对景区满意度评分的中位数和平均数(每组样本平均数用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代替,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解:由图知:,可得
(2)解:因为,所以中位数在区间内,令其为m,则,解得.所以满意度评分的中位数约为86.67.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平均数为.
【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解析】【分析】(1)根据直方图中频率和为求参数即可;
(2)由中位数的定义,结合直方图求中位数;将每个矩形底边的中点值乘以对应矩形的面积,将所得结果全部相加可得出平均数.围绕频率分布直方图展开,解题关键在于理解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所有矩形面积之和(即频率之和)为1,利用此性质求解未知参数x;对于中位数,要找到使得左右两边频率和均为0.5的分界点;平均数则是每组中点值乘以对应频率后求和,通过这些统计量的定义和性质来计算 .
(1)由图知:,
可得
(2)因为
所以中位数在区间内,令其为m,
则,解得.
所以满意度评分的中位数约为86.67.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平均数为
.
17.(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已知向量,,设函数,.
(1)求的最小正周期;
(2)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3)设,且,,求的值.
【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
,由,得的最小正周期为π.
(2)解:由(1)知意,令,,即,.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3)解:由题意,
又,所以,又,则,即.
又,即所以,即,故的值为.
【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周期;正弦函数的性质;含三角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解析】【分析】(1)由三角恒等变换化简函数表达式,结合周期公式计算即可;
(2)由整体代入法求解即可;
(3)首先求得,即,进一步结合的取值范围即可得解. 围绕向量数量积与三角函数综合展开,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向量数量积公式化简函数,再结合三角函数的周期、单调性及方程求解相关问题,通过向量运算得到三角函数表达式,运用三角恒等变换转化为标准正弦型函数,进而分析周期、单调区间,最后结合已知条件解方程求角度 .
(1)由题意可知:
,
由,
得的最小正周期为π.
(2)由(1)知意,
令,,
即,.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3)由题意
,
又,所以,
又,
则,即.
又,即
所以,即,
故的值为.
18.(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已知a,b,c分别为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且,.
(1)求b;
(2)若,求的面积;
(3)若为锐角三角形,且,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解:因为,由余弦定理可得,解得.又因为,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2)解:由(1)可知:,,且,由余弦定理得,且,可得,所以的面积.
(3)解:由(1)可知:,,由余弦定理可得,且为锐角三角形,则,解得,因为,可得则,可得,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解析】【分析】围绕三角形的边与角关系,利用正、余弦定理及三角恒等变换、向量运算求解,对于(1),通过正弦定理将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再结合已知等式用余弦定理化简求;
(2)用余弦定理求,进而得,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
(3)先由余弦定理表示,根据锐角三角形确定范围,再用向量线性运算表示,结合模长公式及范围求取值范围 .
(1)因为,
由余弦定理可得,解得.
又因为,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2)由(1)可知:,,且,
由余弦定理得,
且,可得,
所以的面积.
(3)由(1)可知:,,
由余弦定理可得,
且为锐角三角形,
则,解得,
因为,可得
则,
可得,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19.(2025高一下·凉山期末)如图1,图2,在正方体中,M为的中点.
(1)图1中求证:平面;
(2)图1中求二面角的正切值;
(3)图2中,已知,为的中点,点是线段上的动点,过且与垂直的截面与交于点,求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小值.
【答案】(1)证明:如图所示,
连接,交于G,连接,∵是正方体,∴是正方形,∴G为的中点,又∵为的中点,则,∵平面,平面,∴平面;
(2)解:如图所示,
过作交的延长线于,连结.∵平面,∴是在平面内的射影,∵平面,∴,∵∴平面,∵平面,∴,∴为二面角的平面角.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M是的中点,且,则在直角中,,,,,,∴二面角的正切值为.
(3)解:如图所示,
设为的中点,连接交于,设,∵ ,,,∴,∴,∴,即,∴,又∵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又∵平面,∴就是三棱锥的高∴,∵,且,∴,即,∵,∴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此时,解得,即.即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小值为.
【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锥体的体积公式及应用
【解析】【分析】围绕正方体中的线面平行、二面角、三棱锥体积最值展开,利用正方体的结构特征、线面平行判定定理、三垂线定理(或线面垂直性质)、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及三棱锥体积公式求解,对于(1)通过构造中位线找线线平行,进而证线面平行;(2)利用三垂线定理找二面角的平面角,再通过直角三角形计算正切值;
(3)先确定线线垂直关系,找到截面特征,将三棱锥体积转化为与动点相关的表达式,结合动点轨迹求最值 .
(1)如图所示,连接,交于G,连接,
∵是正方体,∴是正方形,∴G为的中点,
又∵为的中点,则,∵平面,平面,
∴平面;
(2)如图所示,过作交的延长线于,连结.
∵平面,∴是在平面内的射影,
∵平面,∴,∵
∴平面,∵平面,∴,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
∵M是的中点,且,则在直角中,,,
,,,
∴二面角的正切值为.
(3)如图所示,设为的中点,连接交于,
设,
∵ ,,,
∴,∴,
∴,即,∴,
又∵平面,平面,∴,
又∵,∴平面,
∵平面,∴,
又∵平面,∴就是三棱锥的高
∴,
∵,且,∴,
即,∵,
∴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此时
,解得,即.
即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小值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