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30 17:38:55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
1.(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下列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力的单位的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帕斯卡 D.焦耳
2.(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有些量的大小不容易直接观测,但它的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是容易直接观测的,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下列测量仪器中不是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是(  )
A.温度计 B.量筒 C.弹簧测力计 D.压强计
3.(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
B.把书包带做得扁而宽,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C.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
D.在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4.(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前后”形式护航,而不采用“并排”形式,下列选项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排水管U型返水弯 B.小孩喝饮料
C.水下穿潜水服 D.地铁站候场安全线
5.(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中国语言丰富多彩,其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对应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
A.四两拨千斤——杠杆原理
B.镜花水月——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C.磨刀不误砍柴功——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D.以卵击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6.(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一个简易密度计,现将它先后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当它竖直静止在两种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F甲=F乙  ②F甲p乙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②④
7.(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有一种救生艇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2.4m3,艇的自重为1×104N,为保证安全,该救生艇最多承载的人数大约是(  )
A.18人 B.28人 C.32人 D.48人
8.(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
B.机械效率越高,做功越快
C.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D.机械效率越高,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小
9.(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用细线与重力为20N的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用F=10N的力拉动小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小车所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分别是(  )
A.10N,水平向右 B.14N,水平向左
C.6N,水平向左 D.4N,水平向右
10.(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学校运动会上举行“双摇跳绳”比赛,“双摇跳绳”是指每次在双脚跳起后,绳连续绕身体两周的跳绳方法。比赛中,初三某同学1min内摇轻绳240圈,则他在整个跳绳过程中的功率最接近于(  )
A.150W B.500W C.1000W D.1500W
11.(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如图甲是北京冬奥会中运动员翻跃大跳台的情景。运动员不借助滑雪杖,只踩着雪板从高处滑行而下,通过起跳台起跳,完成各种空翻、转体等技术动作后落地。图乙中的虚线是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轨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C.在c点时,运动员的动能为零
D.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变小
12.(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如今大城市普遍存在着停车难的问题,图为“路边空中绿化存车亭”的工作原理图。O为转动轴,存车亭固定在A端,小汽车从水平地面被提升到如图所示的位置,作用在A点的动力将(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二、填空题(共3题;共12分)
13.(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拖拉机的履带有一块块的金属板连接而成,每块金属块上都有一两条凸起的棱,金属板的作用和物理原理是   ,凸起的棱的作用和物理原理是   .
14.(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   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   (变大、变小或不变)。
15.(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得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如图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1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15kg,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输电线A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N。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20cm,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   m。(g=10N/kg,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
三、作图题(共2题;共4分)
16.(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劳动课上小明正在学习羊角锤的使用方法,他想利用羊角锤撬起钉子(如图所示),请你在锤柄A点处画出撬起钉子所施加的最小的动力F。
17.(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如图,一只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上方向匀速滑翔,画出①此时丹顶鹤受到重力,②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的示意图。(图中O点表示丹顶鹤的重心)
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30分)
18.(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江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小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小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此实验是通过观察小球和纸盒在水平面移动的距离,来比较三个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称为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   两图,得出的结论是:   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19.(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实验过程中应让小车从斜面的   由静止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   ;
(2)比较如图所示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   ,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   ;
(3)由此可以推断: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小,这时物体将   。由此可知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20.(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小刚同学在测量某液体的密度时,将两端开口、底部带有阀门K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两个容器中,左侧容器盛有密度已知(ρ0)的液体。右侧容器盛有待测液体(ρ)。先用抽气机抽出U形管内的部分空气,再关闭阀门K,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液柱会上升是因为玻璃管内部气压   (选填“大于”或“小于”)玻璃管外部大气压,形成压强差;
(2)为了测量右侧液体的密度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3)根据已知液体密度和测量得到的物理量,可得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
(4)空气不能完全抽空,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五、计算题(共2题;共18分)
21.(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某智能机器人的质量为80kg,其轮子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在水平地面上工作时,该机器人匀速直线移动的速度为1m/s,所受阻力是机器人重力的0.05倍。求:(取)
(1)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移动时的牵引力;
(3)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移动20s,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和功率。
22.(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达州锂钾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品位高、易开发等特点,其锂钾综合开发园区项目被省委、省政府纳入全省“5+1”重点特色园区培育名单和川东北经济区“十大产业”协同推进项目。项目建设中,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质量为70kg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了6m,用时10s。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恒定为600W(即绳子末端拉力的功率),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求:
(1)10s内电动机输出的总功;
(2)动滑轮所受的重力;
(3)若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另一批建筑材料时,机械效率是90%,则该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A.伽利略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力学,A不符合题意;
B.牛顿是力学的奠基人,为了纪念牛顿,将力的单位命名为牛顿,B符合题意;
C.帕斯卡是压强的单位,C不符合题意;
D.焦耳是能量的单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牢记常见物理量的单位,解答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 有些量的大小不容易直接观测,但它的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是容易直接观测的 ,这种方法在物体学中叫做转换法,如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弹簧测力计用弹簧的变化量来表示拉力或压力的大小、压强计也是用液面的变化来表示压强的变化,量筒是直接读数得出体积,没有转换或转化的思想.故选择B.
选B.
【分析】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某些物理量(内能、电能、温度)难以直接观察,需要转换成容易观察的指标进行测量,如温度计的使用、压强计的使用等等。
3.【答案】B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D.滑雪板较大的面积,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D错误;
B.把书包带做得扁而宽,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故B正确;
C.菜刀钝了磨一磨,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
故选B。
【分析】压强的计算公式:F=P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4.【答案】D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采用“前后”形式护航,原因是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A. 排水管U型返水弯不是利用流速和压强的关系,而是利用连通器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 小孩喝饮料,将吸管内部的空气吸出导致压强减小,在外界气压作用下使得饮料压入人口,故B不符合题意;
C. 水下穿潜水服是利用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制作,故C不符合题意;
D. 地铁站候场安全线是由于列车速度大导致压强小,避免出现危险而设置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应用为飞机机翼上凸,空气流速快,导致压强较小,形成向上的升力;
2、大气压的应用:吸盘是将吸盘内部的气压减小,导致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气压,将吸盘压在墙面,和吸管吸取饮料的原理相同。
5.【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力作用的相互性;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四两拨千斤”正是应用了省力杠杆的原理,动力臂越长,则需要的动力越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花在镜中和月亮在水中形成像,本质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刀磨后变得锋利,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以卵击石,卵对石头施加力的同时,由于相互作用力,卵会受到石头力的作用,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光的反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中,遇到反射面,将一部分光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常见例子有:平面镜反射,湖面反射;
压强的计算公式:F=P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相互作用力:作用力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特点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6.【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密度计在两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即F浮=G,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故①正确,②错误;由图知,甲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液面高度相同,则根据p=ρgh可知,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故选A。
【分析】1、浮力的本质为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计算公式为F浮=ρ液gV排,所以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当排开水的体积越小时,浮力越小,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浮力越大;
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浮力;
3、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7.【答案】A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救生艇满载时,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结合浮力计算公式计算可知,
设游艇的自重为G1,最多可承载的人重力为G2,游艇漂浮最多可承载的人的重力为
,一个人的体重约700N,最多可承载的人数,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1、浮力的本质为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计算公式为F浮=ρ液gV排,所以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当排开水的体积越小时,浮力越小,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浮力越大;
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浮力;
3、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8.【答案】D
【知识点】功率的概念;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A.机械效率与机械省不省力无关,故A错误;
B.机械效率高做功不一定快,故B错误;
C.功率大,做功时间不确定,做功多少不能确定,故C错误;
D.由机械效率的公式可知,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占比越高,所以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效率的计算:;
功率的公式:W=Pt,机械效率和功率无关。功率打,做功越快。
9.【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应用;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向右匀速拉动小车时,木块和地面保持静止,所以小车和木块均受力平衡,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为4N,方向向右,根据相互作用力,可知,小车受到木块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为4N,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车受到向右的拉力,大小为10N,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4N,所以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6N.
故选C。
【分析】1、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力的合成:同一方向上力的合成为代数和的加减。
10.【答案】A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结合重力公式G=mg计算可知其重力约为G=mg=50kg×10N/kg=500N,每次起跳的高度约为0.15m,根据做功公式W=Gh计算可知他跳一次绳做的功W=Gh=500N×0.15m=75J,所以1min内摇轻绳240圈,则人跳起的次数为,所以in内一共做的功W总=nW=120×75J=9000J,结合功率公式计算可知他在整个跳绳过程中的功率

故选A。
【分析】做功公式:W=Fs,功率的计算:W=Pt,题目中结合常识结算人的重力和弹跳的高度,进而计算一分钟跳绳重力做功,和功率。
11.【答案】B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守恒条件
【解析】【解答】A.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受到摩擦,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
B.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速度减小,高度增大,运动员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故B正确;
C.在c点时,运动员具有速度,动能不为零,故C错误;
D.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运动员受到重力作用,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12.【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解答】拉力即动力始终与OA垂直,动力臂不变,小汽车从水平地面被提升到如图所示的位置的过程中,车的重力不变,阻力的力臂逐渐变小,由可知,动力逐渐变小。
故选A。
【分析】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3.【答案】减小压强;增大摩擦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拖拉机履带是用一块块金属板连接而成的,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拖拉机对路面的压强,保护路面。每块金属板上都有1 2条凸起的棱,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故答案为:减小压强;增大摩擦。
【分析】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增大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14.【答案】500;不变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钢丝绳拉着物体匀速上升时,此时物体受力平衡,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500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仍是一对平衡力,拉力仍为500N,大小不变。
【分析】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15.【答案】3000;0.1
【知识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 每个坠砣质量为15kg ,结合重力公式G=mg计算10个坠砣的总重力
,动滑轮缠绕绳子数为2,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可得
动滑轮缠绕绳子数为2,坠砣串下降高度,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的距离。
【分析】1、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定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改变方向但是不省力。
2、拉力的计算, ,n为动滑轮缠绕绳子数,绳子移动的距离为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
16.【答案】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最长的力臂为OA,力臂和力的作用线相互垂直,所以作出垂直于力臂的作用力F,如下图
【分析】力臂的画法:力臂是支点和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17.【答案】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丹顶鹤沿直线向斜上方匀速滑翔,所以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
【分析】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18.【答案】转换法;甲乙;速度;不能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动能的大小在实验中不易直接测量,所以将纸盒被撞击的距离转换为小球的动能大小,该方法为转换法。
(2)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变量为质量,所以保持速度相同,故选甲乙两图。由甲乙可知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水平面绝对光滑,小球和纸盒在水面上不受力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实验将无法完成。
【分析】1、物理学方法: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某些物理量(动能、电能)难以直接观察,需要转换成容易观察的指标进行测量;
2、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3、阻力越大,小车速度减小的越快,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的越慢,据此可以推断阻力为0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9.【答案】同一高度;速度相同;长;慢;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动能的大小在实验中不易直接测量,所以将纸盒被撞击的距离转换为小球的动能大小,该方法为转换法。
(2)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变量为质量,所以保持速度相同,故选甲乙两图。由甲乙可知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水平面绝对光滑,小球和纸盒在水面上不受力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实验将无法完成。
【分析】1、物理学方法: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某些物理量(动能、电能)难以直接观察,需要转换成容易观察的指标进行测量;
2、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3、阻力越大,小车速度减小的越快,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的越慢,据此可以推断阻力为0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0.【答案】小于;刻度尺;h1和h2;ρ=ρ0;不受影响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抽气机抽出U型管内部分空气,内部气压小于外部气压,外界大气压使液柱上升。
(2)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可知,需要使用刻度尺测量液柱高度h1和h2。
(3)[左右管内气压处于平衡状态,受力面积相等,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可知左管与右管中压强相等;左管中压强为,右管中压强为,解得
(4)不能完全抽空空气,两侧上方的气压相等,测量结果不受影响。
【分析】1、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2、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同。
21.【答案】解:(1)机器人的重力G=mg=80kg×10N/kg=800N。在水平地面上工作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800N;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受到的阻力f=0.05G=0.05×800N=40N,机器人匀速直线运动时,机器人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则机器人的牵引力F牵=f=40N;
(3)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移动20s的路程s=vt=1m/s×20s=20m;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W=F牵s=40N×20m=800J,牵引力的功率

答:(1)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6×106Pa;
(2)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移动时的牵引力是40N;
(3)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移动20s,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和功率分别是800J和40W。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G=mg计算机器人的重力,在水平地面上工作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即F=G,根据压强公式F=Ps计算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受到的阻力f=0.05G。机器人匀速直线运动时,F牵=f。
(3)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移动20s的路程s=vt。结合W=Fs计算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结合功率公式计算牵引力功率。
22.【答案】解:(1)电动机输出的功为;
(2)将建筑材料提升2m,2段绳子与动滑轮接触,则绳子末端下降的距离为s=2h=2×6m=12m;电动机对绳子末的拉力为;建筑材料重不考绳子重与摩擦,动滑轮的重为

(3)由,得,可知此时对绳子末端的拉力为F=1500N,则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为,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为

答:(1)10s内电动机输出的总功6000J;
(2)动滑轮所受的重力300N;
(3)该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0.2m/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动滑轮拉力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电功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W=Pt计算电动机输出的功。
(2)将建筑材料提升2m,动滑轮缠绕绳子数为2,则绳子末端下降的距离为建筑材料的2倍,即s=2h,根据做功公式计算电动机对绳子末的拉力;建筑材料重;不考绳子重与摩擦,动滑轮的重为。
(3)由效率功公式计算可知此时对绳子末端的拉力F;根据做功公式计算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为,所以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为

1 / 1湖南省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
1.(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下列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力的单位的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帕斯卡 D.焦耳
【答案】B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A.伽利略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力学,A不符合题意;
B.牛顿是力学的奠基人,为了纪念牛顿,将力的单位命名为牛顿,B符合题意;
C.帕斯卡是压强的单位,C不符合题意;
D.焦耳是能量的单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牢记常见物理量的单位,解答即可。
2.(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有些量的大小不容易直接观测,但它的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是容易直接观测的,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下列测量仪器中不是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是(  )
A.温度计 B.量筒 C.弹簧测力计 D.压强计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 有些量的大小不容易直接观测,但它的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是容易直接观测的 ,这种方法在物体学中叫做转换法,如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弹簧测力计用弹簧的变化量来表示拉力或压力的大小、压强计也是用液面的变化来表示压强的变化,量筒是直接读数得出体积,没有转换或转化的思想.故选择B.
选B.
【分析】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某些物理量(内能、电能、温度)难以直接观察,需要转换成容易观察的指标进行测量,如温度计的使用、压强计的使用等等。
3.(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
B.把书包带做得扁而宽,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C.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
D.在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答案】B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D.滑雪板较大的面积,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D错误;
B.把书包带做得扁而宽,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故B正确;
C.菜刀钝了磨一磨,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
故选B。
【分析】压强的计算公式:F=P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4.(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前后”形式护航,而不采用“并排”形式,下列选项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排水管U型返水弯 B.小孩喝饮料
C.水下穿潜水服 D.地铁站候场安全线
【答案】D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采用“前后”形式护航,原因是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A. 排水管U型返水弯不是利用流速和压强的关系,而是利用连通器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 小孩喝饮料,将吸管内部的空气吸出导致压强减小,在外界气压作用下使得饮料压入人口,故B不符合题意;
C. 水下穿潜水服是利用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制作,故C不符合题意;
D. 地铁站候场安全线是由于列车速度大导致压强小,避免出现危险而设置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应用为飞机机翼上凸,空气流速快,导致压强较小,形成向上的升力;
2、大气压的应用:吸盘是将吸盘内部的气压减小,导致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气压,将吸盘压在墙面,和吸管吸取饮料的原理相同。
5.(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中国语言丰富多彩,其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对应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
A.四两拨千斤——杠杆原理
B.镜花水月——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C.磨刀不误砍柴功——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D.以卵击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力作用的相互性;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四两拨千斤”正是应用了省力杠杆的原理,动力臂越长,则需要的动力越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花在镜中和月亮在水中形成像,本质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刀磨后变得锋利,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以卵击石,卵对石头施加力的同时,由于相互作用力,卵会受到石头力的作用,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光的反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中,遇到反射面,将一部分光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常见例子有:平面镜反射,湖面反射;
压强的计算公式:F=P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相互作用力:作用力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特点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6.(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一个简易密度计,现将它先后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当它竖直静止在两种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F甲=F乙  ②F甲p乙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②④
【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密度计在两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即F浮=G,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故①正确,②错误;由图知,甲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液面高度相同,则根据p=ρgh可知,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故选A。
【分析】1、浮力的本质为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计算公式为F浮=ρ液gV排,所以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当排开水的体积越小时,浮力越小,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浮力越大;
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浮力;
3、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7.(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有一种救生艇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2.4m3,艇的自重为1×104N,为保证安全,该救生艇最多承载的人数大约是(  )
A.18人 B.28人 C.32人 D.48人
【答案】A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救生艇满载时,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结合浮力计算公式计算可知,
设游艇的自重为G1,最多可承载的人重力为G2,游艇漂浮最多可承载的人的重力为
,一个人的体重约700N,最多可承载的人数,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1、浮力的本质为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计算公式为F浮=ρ液gV排,所以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当排开水的体积越小时,浮力越小,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浮力越大;
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浮力;
3、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8.(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
B.机械效率越高,做功越快
C.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D.机械效率越高,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小
【答案】D
【知识点】功率的概念;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A.机械效率与机械省不省力无关,故A错误;
B.机械效率高做功不一定快,故B错误;
C.功率大,做功时间不确定,做功多少不能确定,故C错误;
D.由机械效率的公式可知,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占比越高,所以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效率的计算:;
功率的公式:W=Pt,机械效率和功率无关。功率打,做功越快。
9.(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用细线与重力为20N的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用F=10N的力拉动小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小车所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分别是(  )
A.10N,水平向右 B.14N,水平向左
C.6N,水平向左 D.4N,水平向右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应用;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向右匀速拉动小车时,木块和地面保持静止,所以小车和木块均受力平衡,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为4N,方向向右,根据相互作用力,可知,小车受到木块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为4N,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车受到向右的拉力,大小为10N,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4N,所以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6N.
故选C。
【分析】1、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力的合成:同一方向上力的合成为代数和的加减。
10.(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学校运动会上举行“双摇跳绳”比赛,“双摇跳绳”是指每次在双脚跳起后,绳连续绕身体两周的跳绳方法。比赛中,初三某同学1min内摇轻绳240圈,则他在整个跳绳过程中的功率最接近于(  )
A.150W B.500W C.1000W D.1500W
【答案】A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结合重力公式G=mg计算可知其重力约为G=mg=50kg×10N/kg=500N,每次起跳的高度约为0.15m,根据做功公式W=Gh计算可知他跳一次绳做的功W=Gh=500N×0.15m=75J,所以1min内摇轻绳240圈,则人跳起的次数为,所以in内一共做的功W总=nW=120×75J=9000J,结合功率公式计算可知他在整个跳绳过程中的功率

故选A。
【分析】做功公式:W=Fs,功率的计算:W=Pt,题目中结合常识结算人的重力和弹跳的高度,进而计算一分钟跳绳重力做功,和功率。
11.(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如图甲是北京冬奥会中运动员翻跃大跳台的情景。运动员不借助滑雪杖,只踩着雪板从高处滑行而下,通过起跳台起跳,完成各种空翻、转体等技术动作后落地。图乙中的虚线是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轨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C.在c点时,运动员的动能为零
D.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变小
【答案】B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守恒条件
【解析】【解答】A.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受到摩擦,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
B.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速度减小,高度增大,运动员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故B正确;
C.在c点时,运动员具有速度,动能不为零,故C错误;
D.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运动员受到重力作用,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12.(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如今大城市普遍存在着停车难的问题,图为“路边空中绿化存车亭”的工作原理图。O为转动轴,存车亭固定在A端,小汽车从水平地面被提升到如图所示的位置,作用在A点的动力将(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解答】拉力即动力始终与OA垂直,动力臂不变,小汽车从水平地面被提升到如图所示的位置的过程中,车的重力不变,阻力的力臂逐渐变小,由可知,动力逐渐变小。
故选A。
【分析】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二、填空题(共3题;共12分)
13.(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拖拉机的履带有一块块的金属板连接而成,每块金属块上都有一两条凸起的棱,金属板的作用和物理原理是   ,凸起的棱的作用和物理原理是   .
【答案】减小压强;增大摩擦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拖拉机履带是用一块块金属板连接而成的,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拖拉机对路面的压强,保护路面。每块金属板上都有1 2条凸起的棱,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故答案为:减小压强;增大摩擦。
【分析】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增大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14.(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   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   (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500;不变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钢丝绳拉着物体匀速上升时,此时物体受力平衡,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500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仍是一对平衡力,拉力仍为500N,大小不变。
【分析】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15.(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得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如图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1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15kg,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输电线A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N。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20cm,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   m。(g=10N/kg,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
【答案】3000;0.1
【知识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 每个坠砣质量为15kg ,结合重力公式G=mg计算10个坠砣的总重力
,动滑轮缠绕绳子数为2,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可得
动滑轮缠绕绳子数为2,坠砣串下降高度,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的距离。
【分析】1、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定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改变方向但是不省力。
2、拉力的计算, ,n为动滑轮缠绕绳子数,绳子移动的距离为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
三、作图题(共2题;共4分)
16.(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劳动课上小明正在学习羊角锤的使用方法,他想利用羊角锤撬起钉子(如图所示),请你在锤柄A点处画出撬起钉子所施加的最小的动力F。
【答案】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最长的力臂为OA,力臂和力的作用线相互垂直,所以作出垂直于力臂的作用力F,如下图
【分析】力臂的画法:力臂是支点和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17.(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如图,一只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上方向匀速滑翔,画出①此时丹顶鹤受到重力,②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的示意图。(图中O点表示丹顶鹤的重心)
【答案】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丹顶鹤沿直线向斜上方匀速滑翔,所以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
【分析】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30分)
18.(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江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小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小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此实验是通过观察小球和纸盒在水平面移动的距离,来比较三个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称为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   两图,得出的结论是:   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答案】转换法;甲乙;速度;不能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动能的大小在实验中不易直接测量,所以将纸盒被撞击的距离转换为小球的动能大小,该方法为转换法。
(2)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变量为质量,所以保持速度相同,故选甲乙两图。由甲乙可知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水平面绝对光滑,小球和纸盒在水面上不受力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实验将无法完成。
【分析】1、物理学方法: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某些物理量(动能、电能)难以直接观察,需要转换成容易观察的指标进行测量;
2、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3、阻力越大,小车速度减小的越快,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的越慢,据此可以推断阻力为0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9.(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实验过程中应让小车从斜面的   由静止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   ;
(2)比较如图所示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   ,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   ;
(3)由此可以推断: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小,这时物体将   。由此可知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答案】同一高度;速度相同;长;慢;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动能的大小在实验中不易直接测量,所以将纸盒被撞击的距离转换为小球的动能大小,该方法为转换法。
(2)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变量为质量,所以保持速度相同,故选甲乙两图。由甲乙可知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水平面绝对光滑,小球和纸盒在水面上不受力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实验将无法完成。
【分析】1、物理学方法: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某些物理量(动能、电能)难以直接观察,需要转换成容易观察的指标进行测量;
2、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3、阻力越大,小车速度减小的越快,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的越慢,据此可以推断阻力为0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0.(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小刚同学在测量某液体的密度时,将两端开口、底部带有阀门K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两个容器中,左侧容器盛有密度已知(ρ0)的液体。右侧容器盛有待测液体(ρ)。先用抽气机抽出U形管内的部分空气,再关闭阀门K,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液柱会上升是因为玻璃管内部气压   (选填“大于”或“小于”)玻璃管外部大气压,形成压强差;
(2)为了测量右侧液体的密度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3)根据已知液体密度和测量得到的物理量,可得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
(4)空气不能完全抽空,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答案】小于;刻度尺;h1和h2;ρ=ρ0;不受影响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抽气机抽出U型管内部分空气,内部气压小于外部气压,外界大气压使液柱上升。
(2)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可知,需要使用刻度尺测量液柱高度h1和h2。
(3)[左右管内气压处于平衡状态,受力面积相等,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可知左管与右管中压强相等;左管中压强为,右管中压强为,解得
(4)不能完全抽空空气,两侧上方的气压相等,测量结果不受影响。
【分析】1、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2、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同。
五、计算题(共2题;共18分)
21.(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某智能机器人的质量为80kg,其轮子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在水平地面上工作时,该机器人匀速直线移动的速度为1m/s,所受阻力是机器人重力的0.05倍。求:(取)
(1)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移动时的牵引力;
(3)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移动20s,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和功率。
【答案】解:(1)机器人的重力G=mg=80kg×10N/kg=800N。在水平地面上工作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800N;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受到的阻力f=0.05G=0.05×800N=40N,机器人匀速直线运动时,机器人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则机器人的牵引力F牵=f=40N;
(3)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移动20s的路程s=vt=1m/s×20s=20m;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W=F牵s=40N×20m=800J,牵引力的功率

答:(1)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6×106Pa;
(2)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移动时的牵引力是40N;
(3)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移动20s,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和功率分别是800J和40W。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G=mg计算机器人的重力,在水平地面上工作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即F=G,根据压强公式F=Ps计算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受到的阻力f=0.05G。机器人匀速直线运动时,F牵=f。
(3)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移动20s的路程s=vt。结合W=Fs计算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结合功率公式计算牵引力功率。
22.(2024九上·衡阳开学考)达州锂钾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品位高、易开发等特点,其锂钾综合开发园区项目被省委、省政府纳入全省“5+1”重点特色园区培育名单和川东北经济区“十大产业”协同推进项目。项目建设中,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质量为70kg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了6m,用时10s。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恒定为600W(即绳子末端拉力的功率),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求:
(1)10s内电动机输出的总功;
(2)动滑轮所受的重力;
(3)若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另一批建筑材料时,机械效率是90%,则该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
【答案】解:(1)电动机输出的功为;
(2)将建筑材料提升2m,2段绳子与动滑轮接触,则绳子末端下降的距离为s=2h=2×6m=12m;电动机对绳子末的拉力为;建筑材料重不考绳子重与摩擦,动滑轮的重为

(3)由,得,可知此时对绳子末端的拉力为F=1500N,则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为,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为

答:(1)10s内电动机输出的总功6000J;
(2)动滑轮所受的重力300N;
(3)该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0.2m/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动滑轮拉力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电功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W=Pt计算电动机输出的功。
(2)将建筑材料提升2m,动滑轮缠绕绳子数为2,则绳子末端下降的距离为建筑材料的2倍,即s=2h,根据做功公式计算电动机对绳子末的拉力;建筑材料重;不考绳子重与摩擦,动滑轮的重为。
(3)由效率功公式计算可知此时对绳子末端的拉力F;根据做功公式计算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为,所以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为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