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类图通法5 等温线图的判读讲义(教师版+学生版)《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人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类图通法5 等温线图的判读讲义(教师版+学生版)《高考快车道》202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人教版2019)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30 17:47:51

文档简介

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
角度 判读关键
确定南北半球 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
判断海陆位置 冬季(或夜晚)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夏季(或白天)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
判断月份 “一陆南凸”,一月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七陆北凸”,七月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
判断寒暖流 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与洋流的流向一致。 一般而言,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
判断地势高低 地势高处等温线数值比同纬度要低;地势低处等温线数值比同纬度要高
判断地形类型 等温线中低周高的闭合处或小于小值的闭合区为山地;等温线中高周低的闭合处或大于大值的闭合区为盆地;小区域中等温线延伸的方向一般是山脉或河谷;平原、高原的等温线比山地、丘陵的等温线稀疏
确定温差 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温差大,反之温差小;同一地区,一般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同一季节,温带等温线密集,热带等温线稀疏;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
判断影响因素 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受太阳辐射影响(太阳辐射因纬度而不同);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受海陆位置影响(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等温线与等高线大体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受地形影响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陕北高原,中部关中平原,南部秦巴山区。三大自然区域的气温分布存在差异。如图为陕西省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7月份,安康、汉中、西安、榆林四个城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可能是(  )
A.安康     B.汉中
C.西安 D.榆林
2.该月,西安一带成为高温中心,主要的原因是(  )
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B.地势低,干热风影响
C.降水少,晴朗天气多
D.城市多,热岛效应强
3.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陕西省东部黄河谷地气温偏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域 B.降水
C.海拔 D.季风
1.D 2.B 3.C [第1题,榆林位于陕北高原,地势较高,7月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偏少,多晴朗天气,白天太阳辐射相对较强,气温偏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偏低,气温日较差大,D正确。安康、汉中、西安,7月受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偏多,多阴雨天气,白天太阳辐射相对较弱,气温偏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偏高,气温日较差小,A、B、C错误。第2题,由图可知,高温区出现在渭河平原,南面是秦岭山脉,夏季会受到来自秦岭的下沉气流即干热风的影响,加之海拔较低,成为高温中心,B正确。西安一带并不是陕西省纬度最低的地区,A错误。西安一带并不是陕西省降水最少的地区,陕北晴朗天气多,C错误。热岛效应影响的是城市中心的气温,题干问的是西安一带,不是特指城市中心,热岛效应不是影响西安一带成为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D错误。第3题,陕西省东部为黄河谷地,因海拔低于东、西两侧的黄土高原而气温偏高,C正确;黄河谷地水域面积小,对气温影响不大,A错误;降水对气温影响较小,B错误;冬季风对气温影响大,受冬季风影响,冷空气容易堆积,导致温度偏低,D错误。]
(2025·郴州模拟)下图示意某山脉中段山体内部与山体外部同纬度地表未隆起区域的最热月10 ℃等温线分布高度。据此完成4~5题。
4.该山脉位于(  )
A.北美大陆东部 B.北美大陆西部
C.亚欧大陆东部 D.亚欧大陆西部
5.导致图示山脉中段山体内、外部最热月10 ℃等温线分布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表高度 B.距海距离
C.植被类型 D.大气环流
4.B 5.A [第4题,由图可知,经度自西向东依次递减,说明为西经,且位于西半球,C、D错误;由图中的高度可知,该山脉海拔较高,应位于北美大陆西部,B正确;北美大陆东部为低矮的高原和山地,A错误。第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是北美大陆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最热月10 ℃等温线山体内部分布海拔高于山体外部,山体内部由于海拔较高,空气较稀薄,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多,传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而山体外部的地面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时热量已经大为减弱,因此山体内部温度远高于相同海拔自由大气的温度。综上所述,导致图示山脉中段山体内、外部最热月10 ℃等温线分布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表高度,A正确;距海距离差异不大,B错误;植被类型对于山体内、外部最热月10 ℃等温线分布高度差异影响较小,C错误;图示山脉中段山体内、外部大气环流差别不大,D错误。]
4 / 4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
角度 判读关键
确定南北半球 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
判断海陆位置 冬季(或夜晚)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夏季(或白天)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
判断月份 “一陆南凸”,一月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七陆北凸”,七月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
判断寒暖流 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与洋流的流向一致。 一般而言,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
判断地势高低 地势高处等温线数值比同纬度要低;地势低处等温线数值比同纬度要高
判断地形类型 等温线中低周高的闭合处或小于小值的闭合区为山地;等温线中高周低的闭合处或大于大值的闭合区为盆地;小区域中等温线延伸的方向一般是山脉或河谷;平原、高原的等温线比山地、丘陵的等温线稀疏
确定温差 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温差大,反之温差小;同一地区,一般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同一季节,温带等温线密集,热带等温线稀疏;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
判断影响因素 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受太阳辐射影响(太阳辐射因纬度而不同);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受海陆位置影响(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等温线与等高线大体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受地形影响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陕北高原,中部关中平原,南部秦巴山区。三大自然区域的气温分布存在差异。如图为陕西省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7月份,安康、汉中、西安、榆林四个城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可能是(  )
A.安康   B.汉中  
C.西安   D.榆林
2.该月,西安一带成为高温中心,主要的原因是(  )
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B.地势低,干热风影响
C.降水少,晴朗天气多
D.城市多,热岛效应强
3.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陕西省东部黄河谷地气温偏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域   B.降水
C.海拔   D.季风
(2025·郴州模拟)下图示意某山脉中段山体内部与山体外部同纬度地表未隆起区域的最热月10 ℃等温线分布高度。据此完成4~5题。
4.该山脉位于(  )
A.北美大陆东部 B.北美大陆西部
C.亚欧大陆东部 D.亚欧大陆西部
5.导致图示山脉中段山体内、外部最热月10 ℃等温线分布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表高度 B.距海距离
C.植被类型 D.大气环流
1 /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