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数智作业(十六) 影响气候的因素
(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49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5·深圳模拟)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拥有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潮汐涨落、冲积平原、低洼地带和高原,是适合各种独特动植物繁衍的理想环境。公园内修筑的公路,可供游人自驾旅游,但在某些月份,公园内的局部公路会被迫关闭。下图示意卡卡杜国家公园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某些月份”最可能是( )
A.12月—次年2月 B.3—6月
C.6—8月 D.9—11月
2.当卡卡杜国家公园内部局部公路被迫关闭时( )
A.当地昼短夜长 B.海潮区范围较小
C.当地日出东南 D.高原区植被枯黄
(2025·绍兴模拟)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是世界某区域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M地的降水特征是( )
A.夏季多雨 B.全年少雨
C.全年多雨 D.夏季少雨
4.图中N地气温年较差比M地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植被状况
(2024·北京丰台区二模)下图为黑龙江省某年11月—次年3月降雪量和大于等于5 mm降雪日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 )
A.降雪量最大差值超过50 mm
B.西部地区降雪量多于东部地区
C.降雪天数最多的地区即为降雪量最大的地区
D.降雪量最大地区出现≥5 mm降雪日数可能较多
6.形成牡丹江与佳木斯降雪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差异 D.纬度位置
(2025·娄底模拟)“旗云”为珠穆朗玛峰峰顶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故称为“旗云”。所谓旗云,是在珠峰顶上不断生成的对流性的积云,受高空强风的影响,随风飘动,波涛起伏;远望,宛如一面旗帜飘挂在峰顶,故曰旗云。科学家们发现,7 000 m以下的珠峰,表面都被冰雪覆盖,7 000 m以上到峰顶,反而是碎石坡面。据此完成7~9题。
7.海拔7 000 m以上到峰顶,无积雪覆盖反而是碎石覆盖坡面的原因是( )
A.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
B.风力强劲,坡面陡峭
C.高空降雪少
D.距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烈
8.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旗云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可能是( )
A.日出前后 B.11—13时
C.13—15时 D.日落前后
9.珠穆朗玛峰的峰顶旗云一般指示方向是( )
A.西方 B.东方
C.东北 D.西北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22分)
10.(2024·来宾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禾木是新疆阿尔泰山区的一个小村庄,每年雪季从10月—次年4月,最大积雪深度为80~140 cm,森林、白雪、木屋组成优美画卷。据统计,禾木的降雪量和新增积雪的平均比值为1.4 cm/mm,是全国平均比值的2倍,雪的质地细腻柔软、轻盈疏松,被称为“中国粉雪制造商”。观测发现,与草地植被地区相比,森林积雪量更少、积雪消融时间更晚。如图示意禾木地理位置与冬季景观图。
(1)推测禾木水汽的主要来源地,并说明判断理由。(8分)
(2)简述禾木被称为“中国粉雪制造商”的原因。(6分)
(3)分析森林植被地区积雪消融时间更晚的原因。(8分)
5 / 5课时16 影响气候的因素
——认识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填空:认识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1)低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2)高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其中,暖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冷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2.判断:认识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往往降水较少。 (×)
(2)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往往降水较多。 (√)
3.简答: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有何影响?
[提示] 对气候的影响: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些地区在一年中受到不同性质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4.简答:说出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及特征。
[提示]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理解气候与自然景观的关系
1.填表: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地区 气候 自然景观
撒哈拉沙漠地区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少雨,温差大,风力作用强,空气极为干燥,风沙地貌广布,河流稀少;只有少数耐干旱的植物生存,形成荒漠景观
我国南方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降水丰富,河网密集,流水作用强,河流地貌广泛发育;植被繁茂,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
2.连线:将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正确连线。
选择性必修1教材案例变式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千米。据此完成1~2题。
1.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沿岸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有( )
①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 ②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 ③养分再循环的速度缓慢 ④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B 2.C [第1题,读图可知,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流入大西洋,所以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带来丰富的降水;而且沿岸有赤道暖流流经,增温增湿,降水多;加之亚马孙平原面积广阔,所以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①②④对;秘鲁寒流在南美洲西海岸,而且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不是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③错。故选B。第2题,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加之水热条件充足,养分再循环的速度极快,使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所以雨林中土壤贫瘠。热带雨林虽然常绿,但也有枯枝落叶。故选C。]
选择性必修1教材案例变式
地中海气候,又称作副热带夏干气候,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形成,主要分布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部。据此完成3~4题。
3.与世界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相比,在地中海北岸地区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远超40°N,而在东部其分布范围亦大大向东延伸,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阿尔卑斯山 B.地中海
C.北大西洋暖流 D.盛行西风
4.冬雨率是冬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比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下列为地中海气候区三座城市:罗马(42°N)、突尼斯(37°N)、的黎波里(33°N),它们的冬雨率按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罗马、突尼斯、的黎波里
B.突尼斯、的黎波里、罗马
C.的黎波里、突尼斯、罗马
D.罗马、的黎波里、突尼斯
3.B 4.C [第3题,与世界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相比,在地中海北岸地区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远超40°N,而在东部其分布范围亦大大向东延伸,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地中海,地中海东西长,利于暖湿气流向东延伸,B正确;阿尔卑斯山阻挡地中海气候向北延伸,A错误;北大西洋暖流主要影响沿海地区,C错误;盛行西风和世界其他地区相同,D错误。第4题,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三地都位于大陆西岸,影响降水的主要是盛行西风,罗马纬度最高,受盛行西风影响的时间最长,故冬雨率最低,的黎波里纬度最低,受盛行西风影响的时间最短,故冬雨率最大,故选C。]
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去理解
(1)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到寒带,气温逐渐降低。
(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具体如下表所示:
关键信息点 对降水的影响 典例
气 压 带 看垂直运动是上升还是下沉 低压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赤道低压带
高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副热带高压带
风 带 沿海陆方向的水平运动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 西风影响地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受信风影响)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信风影响的大陆 中部和西部地区
沿纬变化度方向的水平运动 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降水多 中纬西风带
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降水少 信风带、极地东风带
2.影响气候的主要自然因素
影响因素 对气候影响的表现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大气环流 气压带、风带 受低压带控制多雨,受高压带控制干燥;受西风带控制多雨,受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控制干燥;受海风(向岸风)控制多雨,受陆风(离岸风)控制少雨;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增温,反之降温
季风 受夏季风控制,高温多雨,受冬季风控制,低温少雨
下垫面 海陆 分布 沿海地区一般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内陆地区一般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
地形 山地较同纬度平原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多
洋流 暖流使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寒流使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2022·重庆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斯里兰卡是一个中低收入国家,该国甲地居民在农舍周边种植许多高大乔木用以遮阴。受降水等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当地水土流失严重。近几年,在某国际组织支持下,当地居民种植喜阴的攀缘植物——香草(高档食品调香原料),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推测4、5月控制甲地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地受相同季风影响,但相比乙地,甲地年降水量更大,分析季风为甲地带来更多降水的原因。
【解题导引】
(1)图中甲地位于斯里兰卡→纬度较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4、5月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2)甲、乙两地夏季均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但是甲地纬度低→西南季风直接从海上吹来→受西南季风影响明显→降水更为丰富;乙地位于印度半岛的东侧→受地形阻挡,西南季风控制时间较短→雨季短,降水较少
【尝试解答】 (1)赤道低压带__4、5月,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赤道低压带北移至5°N附近
(2)该地(甲、乙两地)地处南亚地区,夏半年西南季风由印度洋挟带海洋水汽至陆地,甲地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沛(乙地地处德干高原东侧,西南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稀少);冬半年东北季风挟带的海洋水汽有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不大;故年降水量甲地更大。
斯里兰卡甲地居民在农舍周边种植许多高大乔木用以遮阴,试分析该地农舍需要遮阴的气候原因是什么?
[提示] 该地位于热带,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且降水季节变化大,气候炎热,在降水少的季节太阳辐射强,因此为减少太阳暴晒,该地居民在农舍周边种植许多高大乔木用以遮阴。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025·南京模拟)澳大利亚气候受地形、大气环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图为某年12月份澳大利亚及附近海域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槽线附近形成的天气系统为( )
A.冷锋 B.暖锋 C.台风 D.反气旋
2.此时甲地气候特征的成因是( )
A.受西风带控制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多受锋面影响
3.此时乙地(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低温少雨 D.温和多雨
1.B 2.C 3.A [第1题,在低压槽线附近会形成锋面系统,该地位于南半球,低压槽线呈顺时针方向移动,图中槽线会随气旋由低纬度向高纬度运动,低纬度一侧为暖气团,高纬度一侧为冷气团,由于暖气团占主动,形成的是暖锋,B正确,A错误;台风是气旋,生成于低压中心,C错误;反气旋是高压,是闭合式气压系统,不会生成于槽线附近,D错误。第2题,图中甲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12月为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此时甲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C正确。第3题,此时,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为乙地带来丰富的降水,加上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故此时乙地高温多雨,A正确。故选A。]
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025·扬州模拟)越南红河三角洲地处西北太平洋季风和南亚季风影响范围的过渡带,降水不稳定,尤其在夏末秋初,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图1示意红河三角洲的位置,图2示意红河三角洲各月平均降水量的分布。据此完成4~5题。
4.红河三角洲9月降水量大于6月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热带气旋
C.季风环流 D.对流强度
5.红河三角洲2—4月常出现蒙蒙雨雾天气,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势力强,受地形抬升降水
B.太阳直射赤道,海洋蒸发量较大
C.冷空气频繁南下,形成准静止锋
D.背景风弱,白天受海风影响明显
4.B 5.D [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红河三角洲夏末秋初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推测与台风有关,夏末秋初台风较为频繁,带来大量降水,台风属于热带气旋,B正确;太阳辐射对降水的影响较小,A错误;该地6月和9月均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季风环流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C错误;6月和9月,该地对流强度差异不大,D错误。第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4月正处于中南半岛冬季风向夏季风的转换期,整体上背景风弱,受海陆风影响明显;虽有海风挟带暖湿气流登陆,但海风势力较弱,难以形成强降水,因此易形成蒙蒙雨雾天气,D正确;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蒸发量月份差异较小,B错误;2—4月正处于中南半岛冬季风向夏季风的转换期,夏季风势力较弱,冷空气南下次数较少,A、C错误。]
课时数智作业(十六) 影响气候的因素
(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49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5·深圳模拟)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拥有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潮汐涨落、冲积平原、低洼地带和高原,是适合各种独特动植物繁衍的理想环境。公园内修筑的公路,可供游人自驾旅游,但在某些月份,公园内的局部公路会被迫关闭。下图示意卡卡杜国家公园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某些月份”最可能是( )
A.12月—次年2月 B.3—6月
C.6—8月 D.9—11月
2.当卡卡杜国家公园内部局部公路被迫关闭时( )
A.当地昼短夜长 B.海潮区范围较小
C.当地日出东南 D.高原区植被枯黄
1.A 2.C [第1题,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12月—次年2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位置偏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为其带来大量海洋水汽,降水量大,导致卡卡杜国家公园内部局部公路被淹,被迫关闭,A正确。第2题,卡卡杜国家公园内部局部公路被迫关闭时为12月—次年2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当地昼长夜短,日出东南方向,A错误,C正确;此时当地盛行从海上吹来的西北风,降水丰富,被海水淹没的海潮区范围较大,B错误;此时为当地雨季,高原上植被翠绿,D错误。]
(2025·绍兴模拟)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是世界某区域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M地的降水特征是( )
A.夏季多雨 B.全年少雨
C.全年多雨 D.夏季少雨
4.图中N地气温年较差比M地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植被状况
3.C 4.B [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北美洲。M地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全年温和湿润,故C正确。第4题,两地纬度相当,A错误;N地位于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的影响大,气温年较差大,M地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更强,气温年较差较小,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B正确;两地的地形地势差别不大,影响较小,C错误;两地的植被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相对较小,D错误。]
(2024·北京丰台区二模)下图为黑龙江省某年11月—次年3月降雪量和大于等于5 mm降雪日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 )
A.降雪量最大差值超过50 mm
B.西部地区降雪量多于东部地区
C.降雪天数最多的地区即为降雪量最大的地区
D.降雪量最大地区出现≥5 mm降雪日数可能较多
6.形成牡丹江与佳木斯降雪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差异 D.纬度位置
5.D 6.C [第5题,图示区域降雪量最少介于10~20 mm,最大介于50~60 mm,差值介于30~50 mm,降雪量最大差值不超过50 mm,A错。西部地区降雪量少于东部地区,B错。降雪天数最多的地区与降雪量最大的地区并不重叠,C错。降雪量最大地区出现≥5 mm降雪日数在2天左右,出现≥5 mm降雪日数可能较多,D对。第6题,牡丹江靠近长白山区,受地形影响,降雪量大,佳木斯所处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对水汽抬升有限,降雪量较少,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差异,C对。]
(2025·娄底模拟)“旗云”为珠穆朗玛峰峰顶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故称为“旗云”。所谓旗云,是在珠峰顶上不断生成的对流性的积云,受高空强风的影响,随风飘动,波涛起伏;远望,宛如一面旗帜飘挂在峰顶,故曰旗云。科学家们发现,7 000 m以下的珠峰,表面都被冰雪覆盖,7 000 m以上到峰顶,反而是碎石坡面。据此完成7~9题。
7.海拔7 000 m以上到峰顶,无积雪覆盖反而是碎石覆盖坡面的原因是( )
A.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
B.风力强劲,坡面陡峭
C.高空降雪少
D.距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烈
8.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旗云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可能是( )
A.日出前后 B.11—13时
C.13—15时 D.日落前后
9.珠穆朗玛峰的峰顶旗云一般指示方向是( )
A.西方 B.东方
C.东北 D.西北
7.B 8.C 9.B [第7题,珠穆朗玛峰海拔7 000 m以上到峰顶,无积雪覆盖,主要是因为“受高空强风的影响”,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海拔7 000 m以上与7 000 m以下珠峰的气候、空气湿度、太阳辐射差异小;高空降雪虽然较少,但珠穆朗玛峰海拔7 000 m以上极其严寒,降雪可常年不化,故高空降雪少不是海拔7 000 m以上到峰顶无积雪覆盖的原因。第8题,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成的水滴、冰晶聚集在微尘周围混合组成的飘浮在空中的可见物。天气晴朗时,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碎石覆盖的坡面升温较快,气流沿碎石坡面上升,在到达峰顶时,水汽凝结成云,云沿着峰顶在高空风的吹送下飘向一边,形成旗云。图中显示岩石裸露带处的气流上升,而上升气流形成的前提是近地面空气受热,只有在晴朗的白天,太阳出来之后,碎石才会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升温,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14时左右)旗云出现频率应最高。第9题,受强西风影响,旗云指向东方。有经验的登山队员,常常根据旗云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22分)
10.(2024·来宾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禾木是新疆阿尔泰山区的一个小村庄,每年雪季从10月—次年4月,最大积雪深度为80~140 cm,森林、白雪、木屋组成优美画卷。据统计,禾木的降雪量和新增积雪的平均比值为1.4 cm/mm,是全国平均比值的2倍,雪的质地细腻柔软、轻盈疏松,被称为“中国粉雪制造商”。观测发现,与草地植被地区相比,森林积雪量更少、积雪消融时间更晚。如图示意禾木地理位置与冬季景观图。
(1)推测禾木水汽的主要来源地,并说明判断理由。(8分)
(2)简述禾木被称为“中国粉雪制造商”的原因。(6分)
(3)分析森林植被地区积雪消融时间更晚的原因。(8分)
[解析] 第(1)题,本小题主要从气压带、风带或季风环流的角度分析,阿尔泰山位于非季风区,故不分析季风环流。该地地处48°N~49°N,位于中纬西风带,西(北)部山地有缺口,利于来自大西洋的西风挟带水汽进入,且当地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以西缺乏高大山地、高原阻挡西风,西风势力相对较强;阿尔泰山为西北—东南走向,禾木位于阿尔泰山南坡,面向西风来向;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被阿尔泰山抬升,湿润的水汽因地形抬升,形成丰富降水。第(2)题,粉雪的雪粒相对较小,这说明水汽的凝结速度较快,当地纬度较高,且地处山地附近,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雪的形成速度快,颗粒小;当地因深居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形成的雪粒颗粒物相对较小,以粉雪形式存在。第(3)题,消融时间更晚,说明气温、光照较弱,可从植被、土壤等下垫面因素展开分析。森林乔木树冠较为高大,阻挡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升温较慢,气温较低,积雪融化速度较慢;森林土壤含水量较大,比热容较大,升温幅度较小,升温慢;森林空气湿度较大,且树干对水汽的阻挡作用较强,所以升温慢;森林削弱风力,进入林区的暖空气少,利于积雪保存。
[答案] (1)来源地:大西洋。
理由:该地地处48°N~49°N,位于中纬西风带;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以西缺乏高大山地、高原阻挡西风,西风势力较强;阿尔泰山为西北—东南走向,禾木位于阿尔泰山南坡,面向西风来向;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被阿尔泰山抬升,形成丰富降水。
(2)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雪的形成速度快,颗粒小;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空气湿度小,雪的含水量小。
(3)森林调节区域气候,升温较慢,气温较低(或树冠削弱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树冠阻挡光照,树下荫蔽,气温较低);森林土壤含水量较大,升温慢;森林湿度较大,升温慢;森林削弱风力,进入林区的暖空气少,利于积雪保存。
13 / 13课时16 影响气候的因素
——认识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填空:认识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1)低压带控制地区:盛行________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2)高压带控制地区:盛行________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其中,暖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冷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____________。
2.判断:认识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往往降水较少。 ( )
(2)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往往降水较多。 ( )
3.简答: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有何影响?
4.简答:说出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及特征。
——理解气候与自然景观的关系
1.填表: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地区 气候 自然景观
撒哈拉沙漠地区 ________________气候 终年炎热、少雨,温差大,________作用强,空气极为干燥,________地貌广布,河流稀少;只有少数耐干旱的植物生存,形成________景观
我国南方地区 ________________气候 雨热同期,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降水丰富,河网密集,________作用强,河流地貌广泛发育;植被繁茂,形成______________景观
2.连线:将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正确连线。
选择性必修1教材案例变式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千米。据此完成1~2题。
1.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沿岸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有( )
①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 ②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 ③养分再循环的速度缓慢 ④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选择性必修1教材案例变式
地中海气候,又称作副热带夏干气候,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形成,主要分布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部。据此完成3~4题。
3.与世界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相比,在地中海北岸地区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远超40°N,而在东部其分布范围亦大大向东延伸,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阿尔卑斯山 B.地中海
C.北大西洋暖流 D.盛行西风
4.冬雨率是冬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比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下列为地中海气候区三座城市:罗马(42°N)、突尼斯(37°N)、的黎波里(33°N),它们的冬雨率按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罗马、突尼斯、的黎波里
B.突尼斯、的黎波里、罗马
C.的黎波里、突尼斯、罗马
D.罗马、的黎波里、突尼斯
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去理解
(1)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到寒带,气温逐渐降低。
(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具体如下表所示:
关键信息点 对降水的影响 典例
气 压 带 看垂直运动是上升还是下沉 低压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赤道低压带
高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副热带高压带
风 带 沿海陆方 向的水平 运动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 西风影响地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受信风影响)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信风影响的大陆 中部和西部地区
沿纬变化 度方向的 水平运动 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降水多 中纬西风带
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降水少 信风带、极地东风带
2.影响气候的主要自然因素
影响因素 对气候影响的表现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大 气 环 流 气压带、 风带 受低压带控制多雨,受高压带控制干燥;受西风带控制多雨,受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控制干燥;受海风(向岸风)控制多雨,受陆风(离岸风)控制少雨;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增温,反之降温
季风 受夏季风控制,高温多雨,受冬季风控制,低温少雨
下 垫 面 海陆分布 沿海地区一般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内陆地区一般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
地形 山地较同纬度平原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多
洋流 暖流使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寒流使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2022·重庆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斯里兰卡是一个中低收入国家,该国甲地居民在农舍周边种植许多高大乔木用以遮阴。受降水等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当地水土流失严重。近几年,在某国际组织支持下,当地居民种植喜阴的攀缘植物——香草(高档食品调香原料),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推测4、5月控制甲地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地受相同季风影响,但相比乙地,甲地年降水量更大,分析季风为甲地带来更多降水的原因。
【解题导引】
(1)图中甲地位于斯里兰卡→纬度较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4、5月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2)甲、乙两地夏季均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但是甲地纬度低→西南季风直接从海上吹来→受西南季风影响明显→降水更为丰富;乙地位于印度半岛的东侧→受地形阻挡,西南季风控制时间较短→雨季短,降水较少
【尝试解答】 (1)
(2)
斯里兰卡甲地居民在农舍周边种植许多高大乔木用以遮阴,试分析该地农舍需要遮阴的气候原因是什么?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025·南京模拟)澳大利亚气候受地形、大气环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图为某年12月份澳大利亚及附近海域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槽线附近形成的天气系统为( )
A.冷锋 B.暖锋
C.台风 D.反气旋
2.此时甲地气候特征的成因是( )
A.受西风带控制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多受锋面影响
3.此时乙地(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低温少雨 D.温和多雨
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025·扬州模拟)越南红河三角洲地处西北太平洋季风和南亚季风影响范围的过渡带,降水不稳定,尤其在夏末秋初,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图1示意红河三角洲的位置,图2示意红河三角洲各月平均降水量的分布。据此完成4~5题。
4.红河三角洲9月降水量大于6月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热带气旋
C.季风环流 D.对流强度
5.红河三角洲2—4月常出现蒙蒙雨雾天气,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势力强,受地形抬升降水
B.太阳直射赤道,海洋蒸发量较大
C.冷空气频繁南下,形成准静止锋
D.背景风弱,白天受海风影响明显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