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七年级音乐下册
《蓝花花》
教材分析:
《蓝花花》选自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华夏之声·文化根脉”。《蓝花花》具有浓郁陕北民歌特色,其独特的信天游曲调,其中四度大跳和四度甩腔是它的音乐特点。歌曲背后蕴含着深厚的陕北地域文化,包括陕北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历史变迁等。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陕北地区的传统婚恋观、劳动生活场景等,拓宽文化视野,丰富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知。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情感丰富且逐渐细腻,《蓝花花》中蓝花花追求自由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故事极易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在感受歌曲情感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爱情的美好、抗争的勇气等,有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爱情观。同时,歌曲独特的艺术魅力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学会欣赏民间音乐质朴、真挚的美,丰富审美体验。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能够体会民歌《蓝花花》中所蕴含的情感,感受陕北民歌的独特魅力;通过欣赏管弦乐《蓝花花》,了解同一主题在不同器乐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
2、艺术表现:通过准确演唱歌曲《蓝花花》,掌握陕北方言歌词发音和歌曲的情感表达。
3、创意实践:学唱歌曲《蓝花花》通过画旋律线了解民歌旋律是曲折下行的表达了对人物命运的叹息;在欣赏管弦乐《蓝花花》时,尝试对音乐要素分析并完成听赏导图。
4、文化理解:通过学习《蓝花花》,了解陕北民歌的文化背景和特色,增进对地方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教学重点:
1. 学唱《蓝花花》,掌握歌词发音和歌曲的情感表达。
2. 欣赏管弦乐曲《蓝花花》,理解其曲式结构和音乐表达情境。
教学难点:
1. 理解陕北民歌的音乐特点,如陕北方言的咬字、四度跳进和四度甩腔。
2. 感受管弦乐曲中不同乐器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和情感。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 堂 导 入 1.提问学生,上学期第二单元《华夏之声·文化根脉》学习的陕北劳动号子《黄河船夫曲》 2.复习歌曲《黄河船夫曲》 3.导入新课陕北民歌《蓝花花》 让学生了解大单元主题。 七年级上下册第二单元《华夏之声·文化根脉》都有陕北地方民歌,一脉相承。
民歌《蓝花花》 1.初次聆听歌曲,思考歌曲《蓝花花》是哪种民歌体裁?(山歌) 2.了解什么是陕北信天游。 3.蓝花花的故事 以叙事方式讲述蓝花花对封建婚姻的反抗,展现她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敢形象。 4.再次聆听歌曲,画一画歌曲旋律线,并思考旋律特点。 曲折的下行的旋律特点为了表达什么? (旋律曲折下行,对蓝花花人物命运的叹息。) 5.请同学跟钢琴演唱歌曲音乐旋律,并思考全曲出现的最高音出现在哪个小节 (信天游典型特点:四度跳进和四度甩腔) 6.加入歌词演唱,提示学生试着用陕北方言进行演唱。 歌词发音 生下(seng ha) 实实(sisi) 人(reng) “线”“子”( “线儿”“子儿” ) 哥哥(guo guo) 歌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全曲最高音,提示学生用饱满而高亢的音乐情绪来演唱。 7.第四段音乐旋律音发生变化,演唱音乐情绪也要跟着改变。(由饱满高亢的声音变成悲伤忧郁) 8.跟音乐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了解蓝花花故事背景帮助理解歌曲内涵,多次聆听建立旋律印象,范唱、教唱解决演唱难点。
管弦乐《蓝花花》 1.介绍鲍元恺和管弦乐曲《蓝花花》,说明其改编自同名民歌,保留旋律特色,运用管弦乐队丰富表现力。 2.管弦乐《蓝花花》曲式 (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了解创作背景助于理解作品。
分段聆听 1.引子 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乐曲开始时只出现6 7︱6 5︱6……几个音奠定基调,但音乐情绪沉重,流动缓慢,预示着“故事”的悲剧性。) 2.呈示段 (1)初听呈示段,思考民歌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主奏乐器分别是什么?代表了哪个人物形象或者你联想到了什么? (2)再次聆听,音乐音量是如何变化的?速度是怎样的? (双簧管奏出柔美抒情的音调和大提琴奏出热情醇厚的音调分别。表现了蓝花花和心上人充满幻想的甜蜜爱情。从第3次出现主题旋律乐队由弦乐木管主奏,到全体演奏,再到弦乐演奏,音量增加,音色饱满,情绪更加浓厚激昂。表现了蓝花花和恋人的感情深厚。) 3.开展段 (1)初次聆听,与呈示段相比,这一乐段音色和音乐情绪有着怎样的变化?你听到了哪些乐器,打击乐器代表什么形象? (2)再次聆听,音乐的速度、力度是如何变化的? (音色变得强劲有力,哭诉、悲恸的音乐情绪。 定音鼓、大锣代表了封建势力、地主阶级) 4.再现段 (1)蓝花花的命运走向的何方?你是如何听出来的? (最后小提琴独奏,在沉闷的定音鼓结束了全曲,力度逐渐渐弱,像受苦难受的蓝花花千般无奈最后的微弱呼唤。) 5.完整聆听 完整聆听管弦乐《蓝花花》,展开联想,小组合作,将你联想到的蓝花花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通过听赏导图,分段欣赏培养分析能力,对比讨论加深对不同音乐要素的理解。
民歌巩固 1.跟伴奏再次演唱民歌《蓝花花》 今天我们学习了陕北民歌《蓝花花》和同名管弦乐曲,了解了它们的音乐特点和所表达的情感。从《蓝花花》中,我们感受到了沉重、悲痛、无奈等基本情绪,联想到了说媒、逼婚、反抗、逃婚等故事情节。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伴奏再次演唱陕北民歌《蓝花花》 巩固歌曲,加深印象,激发学生对民歌的热爱。
课堂总结 根据民歌兰花花为素材改编创作的音乐作品还有关铭于1981年完成的二胡独奏曲《兰花花叙事曲》;20世纪90年代初詹永明创作的笛子协奏曲《蓝花花》;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如2017年中国东方歌舞团创作的舞剧《兰花花》。这些作品他植根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民歌更是我们中国华夏之声·文化根脉。
蓝花花 民歌 陕北信天游 管弦乐 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