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电磁感应
一.实验题(共1小题)
1.(2025 广东)科技小组制作的涡流制动演示装置由电磁铁和圆盘控制部分组成。
图甲(a)是电磁铁磁感应强度的测量电路。所用器材有: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不计);电流表A(量程有0.6A和3A,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P(最大阻值100Ω);定值电阻R0(阻值10Ω);开关S;磁传感器和测试仪;电磁铁(线圈电阻16Ω);导线若干。图甲(b)是实物图,图中电机和底座相固定,圆形铝盘和电机转轴相固定。
请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和计算。
(1)量程选择和电路连接。
①由器材参数可得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A(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为减小测量误差,电流表的量程选择0.6A挡。
②图甲(b)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在虚线框中完成RP、R0和A间的实物图连线。
(2)磁感应强度B和电流I关系测量。
①将图甲(a)中的磁传感器置于电磁铁中心,滑动变阻器RP的滑片P置于b端。置于b端目的是使电路中的电流 ,保护电路安全。
②将滑片P缓慢滑到某一位置,闭合S。此时A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A。分别记录测试仪示数B和I,断开S。
③保持磁传感器位置不变,重复步骤②。
④图丙是根据部分实验数据描绘的B﹣I图线,其斜率为 mT/A(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制动时间t测量。
利用图甲(b)所示装置测量了t,结果表明B越大,t越小。
二.解答题(共8小题)
2.(2025 甘肃)在自动化装配车间,常采用电磁驱动的机械臂系统。如图,ab、cd为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L,电阻忽略不计。导轨置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导轨上有与之垂直并接触良好的金属机械臂1和2,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导轨左侧接有电容为C的电容器。初始时刻,机械臂1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机械臂2静止。运动过程中两机械臂不发生碰撞。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电流为零,两机械臂速度相同。
(1)求初始时刻机械臂1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及感应电流方向。
(2)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前,若机械臂1和2中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写出两机械臂各自所受安培力的大小;若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写出电容器所带电荷量的表达式。
(3)求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两机械臂的速度。若要两机械臂不相撞,二者在初始时刻的间距至少为多少?
3.(2025 四川)如图所示,长度均为s的两根光滑金属直导轨MN和PQ固定在水平绝缘桌面上,两者平行且相距l,M、P连线垂直于导轨,定滑轮位于N、Q连线中点正上方h处。MN和PQ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r,M、P间连接一阻值为2sr的电阻。空间有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绝缘轻绳拉动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金属杆沿导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零时刻,金属杆位于M、P连线处。金属杆在导轨上时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金属杆在导轨上运动时,回路的感应电动势;
(2)金属杆在导轨上与M、P连线相距d时,回路的热功率;
(3)金属杆在导轨上保持速度大小v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最大路程。
4.(2025 安徽)如图,平行光滑金属导轨被固定在水平绝缘桌面上,导轨间距为L,右端连接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水平导轨上足够长的矩形区域MNPQ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某装置从MQ左侧沿导轨水平向右发射第1根导体棒,导体棒以初速度v0进入磁场,速度减为0时被锁定;从原位置再发射第2根相同的导体棒,导体棒仍以初速度v0进入磁场,速度减为0时被锁定,以此类推,直到发射第n根相同的导体棒进入磁场。已知导体棒的质量为m,电阻为R,长度恰好等于导轨间距,与导轨接触良好(发射前导体棒与导轨不接触),不计空气阻力、导轨的电阻,忽略回路中的电流对原磁场的影响。求:
(1)第1根导体棒刚进入磁场时,所受安培力的功率;
(2)第2根导体棒从进入磁场到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其横截面上通过的电荷量;
(3)从第1根导体棒进入磁场到第n根导体棒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导轨右端定值电阻R上产生的总热量。
5.(2025 福建)光滑斜面倾角为θ=30°,Ⅰ区域与Ⅱ区域均存在垂直斜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两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正方形线框abcd质量为m,总电阻为R,同种材料制成且粗细均匀,Ⅰ区域长为L1,Ⅱ区域长为L2,两区域间无磁场的区域长度大于线框长度。线框从某一位置释放,cd边进入Ⅰ区域时速度为v,且直到ab边离开Ⅰ区域时速度均为v,当cd边进入Ⅱ区域时的速度和ab边离开Ⅱ区域时的速度一致,则:
(1)求线框释放时cd边与Ⅰ区域上边缘的距离;
(2)求cd边进入Ⅰ区域时cd边两端的电势差;
(3)求线框进入Ⅱ区域到完全离开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6.(2025 山东)如图所示,平行轨道的间距为L,轨道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α,二者的交线与轨道垂直,以轨道上O点为坐标原点,沿轨道向下为x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轨道之间存在区域Ⅰ、Ⅱ,区域Ⅰ( 2L≤x< L)内充满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区域Ⅱ(x≥0)内充满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上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1=k1t+k2x,k1和k2均为大于零的常量,该磁场可视为由随时间t均匀增加的匀强磁场和随x轴坐标均匀增加的磁场叠加而成。将质量为m、边长为L、电阻为R的匀质正方形闭合金属框epqf放置在轨道上,pq边与轨道垂直,由静止释放。已知轨道绝缘、光滑、足够长且不可移动,磁场上、下边界均与x轴垂直,整个过程中金属框不发生形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自感。
(1)若金属框从开始进入到完全离开区域Ⅰ的过程中匀速运动,求金属框匀速运动的速率v和释放时pq边与区域Ⅰ上边界的距离s;
(2)金属框沿轨道下滑,当ef边刚进入区域Ⅱ时开始计时(t=0),此时金属框的速率为v0,若,求从开始计时到金属框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ef边移动的距离d。
7.(2025 海南)间距为L的金属导轨倾斜部分光滑,水平部分粗糙且平滑相接,导轨上方接有电源和开关,倾斜导轨与水平面夹角θ=30°,处于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导轨处于垂直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两相同导体棒ab、cd与水平导轨的动摩擦因数μ=0.2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两棒质量均m,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均为R,cd棒仅在水平导轨上运动,两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且不互相碰撞,忽略金属导轨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
(1)锁定水平导轨上的cd棒,闭合开关,ab棒静止在倾斜导轨上,求通过ab棒的电流;断开开关,同时解除cd棒的锁定,当ab棒下滑距离为x0时,cd棒开始运动,求cd棒从解除锁定到开始运动过程中,cd棒产生的焦耳热;
(2)此后ab棒在下滑过程中,电流达到稳定,求此时ab、cd棒的速度大小之差;
(3)ab棒中电流稳定之后继续下滑,从ab棒到达水平导轨开始计时,t1时刻cd棒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此后某时刻,cd棒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为零,求从t1时刻到某时刻,ab、cd的路程之差。
8.(2025 云南)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长为L、宽为d的长方体空绝缘箱,其四周紧固一电阻为R的水平矩形导线框,箱子与导线框的总质量为M。与箱子右侧壁平行的磁场边界平面如截面图中虚线PQ所示,边界右侧存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t=0时刻,箱子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大小未知)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时箱子左侧壁上距离箱底h处、质量为m的木块(视为质点)恰好能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箱子右侧壁进入磁场瞬间,木块与箱子分离;箱子完全进入磁场前某时刻,木块落到箱子底部,且箱子与木块均不反弹(木块下落过程中与箱子侧壁无碰撞);木块落到箱子底部时即撤去F。运动过程中,箱子右侧壁始终与磁场边界平行,忽略箱壁厚度、箱子形变、导线粗细及空气阻力。木块与箱子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1)求F的大小;
(2)求t=0时刻,箱子右侧壁距磁场边界的最小距离;
(3)若t=0时刻,箱子右侧壁距磁场边界的距离为s(s大于(2)问中最小距离),求最终木块与箱子的速度大小。
9.(2025 选择性)如图(a),固定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单匝正方形导体框abcd,置于始终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ad边与磁场边界平行,ab边中点位于磁场边界。导体框的质量m=1kg、电阻R=0.5Ω、边长L=1m。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连续变化,0~1s内B﹣t图像如图(b)所示。导体框中的感应电流I与时间t关系图像如图(c)所示,其中0~1s内的图像未画出,规定顺时针方向为电流正方向。
(1)求t=0.5s时ad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
(2)在图(b)中画出1~2s内B﹣t图像(无需写出计算过程)。
(3)从t=2s开始,磁场不再随时间变化。之后导体框解除固定,给导体框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0.1m/s,求ad边离开磁场时的速度大小v1。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电磁感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实验题(共1小题)
1.(2025 广东)科技小组制作的涡流制动演示装置由电磁铁和圆盘控制部分组成。
图甲(a)是电磁铁磁感应强度的测量电路。所用器材有: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不计);电流表A(量程有0.6A和3A,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P(最大阻值100Ω);定值电阻R0(阻值10Ω);开关S;磁传感器和测试仪;电磁铁(线圈电阻16Ω);导线若干。图甲(b)是实物图,图中电机和底座相固定,圆形铝盘和电机转轴相固定。
请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和计算。
(1)量程选择和电路连接。
①由器材参数可得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0.58 A(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为减小测量误差,电流表的量程选择0.6A挡。
②图甲(b)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在虚线框中完成RP、R0和A间的实物图连线。
(2)磁感应强度B和电流I关系测量。
①将图甲(a)中的磁传感器置于电磁铁中心,滑动变阻器RP的滑片P置于b端。置于b端目的是使电路中的电流 最小 ,保护电路安全。
②将滑片P缓慢滑到某一位置,闭合S。此时A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0.48 A。分别记录测试仪示数B和I,断开S。
③保持磁传感器位置不变,重复步骤②。
④图丙是根据部分实验数据描绘的B﹣I图线,其斜率为 30 mT/A(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制动时间t测量。
利用图甲(b)所示装置测量了t,结果表明B越大,t越小。
【考点】涡流的应用与防止;交流电表的读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计算.
【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恒定电流专题;推理论证能力.
【答案】(1)①0.58;②见解析;(2)①最小;②0.48;④30。
【分析】(1)①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解作答;
②根据电路图进行实物连线;
(2)①根据保护电路安全的需求进行分析解答;
②根据电流表的读数规则读数;
④根据B﹣I图像求解斜率。
【解答】解:(1)①当电路中电阻最小时,电路中有最大电流,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A≈0.58A;
②由于电路中最大电流为0.58A,则电流表应选择0~0.6A量程,根据电路图实物图连线如下
(2)①滑动变阻器RP的滑片P置于b端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以保护电路安全;
②0﹣0.6A量程的电流表,分度值为0.02A,根据电流表的读数规则,电流表读数为0.48A;
④根据题图中数据可知B I图线斜率为kmT/A=30mT/A;
故答案为:(1)①0.58;②见解析;(2)①最小;②0.48;④30。
【点评】本题涡流制动演示装置的实验,要明确实验原理,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运用,掌握电流表读数规则,掌握图像法处理数据的方法。
二.解答题(共8小题)
2.(2025 甘肃)在自动化装配车间,常采用电磁驱动的机械臂系统。如图,ab、cd为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L,电阻忽略不计。导轨置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导轨上有与之垂直并接触良好的金属机械臂1和2,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导轨左侧接有电容为C的电容器。初始时刻,机械臂1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机械臂2静止。运动过程中两机械臂不发生碰撞。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电流为零,两机械臂速度相同。
(1)求初始时刻机械臂1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及感应电流方向。
(2)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前,若机械臂1和2中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写出两机械臂各自所受安培力的大小;若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写出电容器所带电荷量的表达式。
(3)求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两机械臂的速度。若要两机械臂不相撞,二者在初始时刻的间距至少为多少?
【考点】双杆在等宽导轨上切割磁场的运动问题.
【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1)初始时刻机械臂1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BLv0,感应电流方向向上。
(2)两机械臂各自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分别为BI1L、BI2L;若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的表达式为Q=CU。
(3)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两机械臂的速度为,方向向右。若要两机械臂不相撞,二者在初始时刻的间距至少为。
【分析】(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解感应电动势大小,根据右手定则判断电流方向;
(2)根据安培力的计算公式求解安培力的大小;根据电容计算公式求解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3)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通过机械臂1的电荷量等于通过机械臂2的电荷量,且最后二者速度相等,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速度大小,以及二者在初始时刻的最小间距。
【解答】解:(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初始时刻机械臂1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E1=BLv0
根据右手定则可知,感应电流方向向上;
(2)根据安培力的计算公式可得机械臂1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1=BI1L
机械臂2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2=BI2L
若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CU;
(3)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回路中电流为零,机械臂1和2的速度相等,设为v,此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CBLv
取向右为正方向,对机械臂1根据动量定理可得:﹣BLΔt=mv﹣mv0
即Bq1L=mv0﹣mv
取向右为正方向,对机械臂2根据动量定理可得:﹣BLΔt=mv﹣0
即Bq2L=mv
由于机械臂1相当于电源,根据电荷量之间的关系可得:q1﹣q2=Q=CU
联立解得:v,方向向右;
q1+q2
设机械臂1和2的位移大小分别为x1、x2,若要两机械臂不相撞,二者在初始时刻的间距至少为xmin=x1﹣x2。
在过程中机械臂1和2两端的电压为:u=BLv1﹣i1R=BLv2+i2R
可得:BL(v1﹣v2)=(i1+i2)R
则有:∑BL(v1﹣v2)Δt=∑(i1+i2)RΔt
可得:BL(x1﹣x2)=(q1+q2)R
解得:xmin=x1﹣x2
解得二者在初始时刻的最小间距:Δx。
答:(1)初始时刻机械臂1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BLv0,感应电流方向向上。
(2)两机械臂各自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分别为BI1L、BI2L;若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的表达式为Q=CU。
(3)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两机械臂的速度为,方向向右。若要两机械臂不相撞,二者在初始时刻的间距至少为。
【点评】对于电磁感应现象双棒问题的分析,关键是弄清楚电路连接情况、导体棒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掌握动量定理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应用方法。
3.(2025 四川)如图所示,长度均为s的两根光滑金属直导轨MN和PQ固定在水平绝缘桌面上,两者平行且相距l,M、P连线垂直于导轨,定滑轮位于N、Q连线中点正上方h处。MN和PQ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r,M、P间连接一阻值为2sr的电阻。空间有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绝缘轻绳拉动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金属杆沿导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零时刻,金属杆位于M、P连线处。金属杆在导轨上时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金属杆在导轨上运动时,回路的感应电动势;
(2)金属杆在导轨上与M、P连线相距d时,回路的热功率;
(3)金属杆在导轨上保持速度大小v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最大路程。
【考点】单杆在导轨上有外力作用下切割磁场的运动问题;热功率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学科综合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电磁感应——功能问题;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1)金属杆在导轨上运动时,回路的感应电动势为Blv;
(2)金属杆在导轨上与M、P连线相距d时,回路的热功率为;
(3)金属杆在导轨上保持速度大小v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最大路程为。
【分析】(1)根据公式E=Blv求解作答;
(2)根据功率公式求解作答;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安培力公式求解安培力;根据平衡条件结合数学知识求解作答。
【解答】解:(1)金属杆在导轨上运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E= Blv;
(2)金属杆运动距离d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2dr+2sr
此时回路中的总的热功率为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感应电流
安培力
设金属杆保持速度大小v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最大路程为x,刚好将要脱离导轨,此时绳子拉力为T,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对金属杆,根据受力平衡,水平方向F安=Tx=Tcosθ
竖直方向mg=Tsinθ
根据位置关系有
联立解得。
答:(1)金属杆在导轨上运动时,回路的感应电动势为Blv;
(2)金属杆在导轨上与M、P连线相距d时,回路的热功率为;
(3)金属杆在导轨上保持速度大小v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最大路程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要熟练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安培力公式、功率公式和平衡条件的运用,掌握数学方法与物理上的运用。
4.(2025 安徽)如图,平行光滑金属导轨被固定在水平绝缘桌面上,导轨间距为L,右端连接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水平导轨上足够长的矩形区域MNPQ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某装置从MQ左侧沿导轨水平向右发射第1根导体棒,导体棒以初速度v0进入磁场,速度减为0时被锁定;从原位置再发射第2根相同的导体棒,导体棒仍以初速度v0进入磁场,速度减为0时被锁定,以此类推,直到发射第n根相同的导体棒进入磁场。已知导体棒的质量为m,电阻为R,长度恰好等于导轨间距,与导轨接触良好(发射前导体棒与导轨不接触),不计空气阻力、导轨的电阻,忽略回路中的电流对原磁场的影响。求:
(1)第1根导体棒刚进入磁场时,所受安培力的功率;
(2)第2根导体棒从进入磁场到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其横截面上通过的电荷量;
(3)从第1根导体棒进入磁场到第n根导体棒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导轨右端定值电阻R上产生的总热量。
【考点】电磁感应过程中的能量类问题;动量定理在电磁感应问题中的应用.
【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电磁感应——功能问题;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1)第1根导体棒刚进入磁场时,所受安培力的功率为;
(2)第2根导体棒从进入磁场到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其横截面上通过的电荷量为;
(3)从第1根导体棒进入磁场到第n根导体棒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导轨右端定值电阻R上产生的总热量为(n = 1,2,3,……)
【分析】(1)根据安培力的计算公式求解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根据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求解此时导体棒受安培力的功率;
(2)第2根导体棒从进入磁场到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电荷量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
(3)每根导体棒进入磁场后产生的总热量相同,根据电路连接情况结合焦耳定律求解每根棒进入过程中R上产生的热,再根据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解:(1)第1根导体棒刚进入磁场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0
则此时回路的电流为:
此时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F安=BIL
此时导体棒受安培力的功率为:P=F安v0
联立解得:P;
(2)第2根导体棒从进入磁场到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有:﹣BLΔt=0﹣mv0
其中:Δt=q
解得通过其横截面上的电荷量:;
(3)由于每根导体棒均以初速度v0进入磁场,速度减为0时被锁定,则根据能量守恒,每根导体棒进入磁场后产生的总热量均为:
第n根导体棒进入磁场到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有(n﹣1)个导体棒并联再与R并联,然后与第n个导体棒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电阻R的电流为总电流的,根据焦耳定律以及能量的分配关系可得:
第1根导体棒进入磁场到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导轨右端定值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第2根导体棒进入磁场到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导轨右端定值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第3根导体棒进入磁场到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导轨右端定值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
第n根导体棒进入磁场到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导轨右端定值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则从第1根导体棒进入磁场到第n根导体棒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导轨右端定值电阻R上产生的总热量:QR= QR1+QR2+QR3+…+QRn
通过分式分解和观察数列的“望远镜求和”性质,得出:(n = 1,2,3,……)。
答:(1)第1根导体棒刚进入磁场时,所受安培力的功率为;
(2)第2根导体棒从进入磁场到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其横截面上通过的电荷量为;
(3)从第1根导体棒进入磁场到第n根导体棒速度减为0的过程中,导轨右端定值电阻R上产生的总热量为(n = 1,2,3,……)
【点评】对于电磁感应问题研究思路常常有两条:一条从力的角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或平衡条件列出方程;另一条是能量,分析涉及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问题,根据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等列方程求解。
5.(2025 福建)光滑斜面倾角为θ=30°,Ⅰ区域与Ⅱ区域均存在垂直斜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两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正方形线框abcd质量为m,总电阻为R,同种材料制成且粗细均匀,Ⅰ区域长为L1,Ⅱ区域长为L2,两区域间无磁场的区域长度大于线框长度。线框从某一位置释放,cd边进入Ⅰ区域时速度为v,且直到ab边离开Ⅰ区域时速度均为v,当cd边进入Ⅱ区域时的速度和ab边离开Ⅱ区域时的速度一致,则:
(1)求线框释放时cd边与Ⅰ区域上边缘的距离;
(2)求cd边进入Ⅰ区域时cd边两端的电势差;
(3)求线框进入Ⅱ区域到完全离开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考点】电磁感应过程中的能量类问题;线圈进出磁场的动力学问题;动量定理在电磁感应问题中的应用.
【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电磁感应——功能问题;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推理论证能力.
【答案】(1)线框释放时cd边与Ⅰ区域上边缘的距离为;
(2)cd边进入Ⅰ区域时cd边两端的电势差为;
(3)当L1≤L2时,线框进入Ⅱ区域到完全离开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当L1>L2时,线框进入Ⅱ区域到完全离开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分析】(1)根据动能定理求解线框释放时cd边与Ⅰ区域上边缘的距离;
(2)根据题意可知线框穿过Ⅰ区域的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得到正方形线框的边长等于Ⅰ区域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安培力公式,结合框受力平衡条件求得磁感应强度大小和cd边进入Ⅰ区域时cd边两端的电势差;
(3)对线框进入Ⅱ区域到完全离开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求得此过程克服安培力做功。由动量定理求得此过程所经历的时间,进而求得此过程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解答】解:(1)设线框释放时cd边与Ⅰ区域上边缘的距离为x,根据动能定理得:
mgxsinθ
解得:x
(2)根据题意可知线框穿过Ⅰ区域的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线框的ab边进入Ⅰ区域的同时cd边恰好离开Ⅰ区域,可知正方形线框的边长等于Ⅰ区域长为L1,设两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cd边进入Ⅰ区域时产生的电动势为:E=BL1v
此时的感应电流为:I
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F=BIL1
对线框由受力平衡得:mgsinθ=F
联立解得:B,I,
cd边两端的电势差为;Ucd=I
(3)根据题意可知线框进入Ⅱ区域到完全离开的过程,线框的初末速度相同,设此过程克服安培力做功为W,根据动能定理得:
mgsinθ (L1+L2)﹣W=0﹣0,解得:Wmg(L1+L2)
设此过程安培力的的冲量大小为I安,时间为t,以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
mgtsinθ﹣I安=0
①若L1≤L2,则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安培力的的冲量大小为:
I安进=BL1BL1 t
同理可得线框离开磁场的过程安培力的的冲量大小为:I安出
可得:I安=I安进+I安出
联立解得:t
此过程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②若L1>L2,则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安培力的的冲量大小为:
I安进′=BL1BL1 t′
同理可得线框离开磁场的过程安培力的的冲量大小为:I安出′
可得:I安′=I安进′+I安出′
联立解得:t′
此过程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答:(1)线框释放时cd边与Ⅰ区域上边缘的距离为;
(2)cd边进入Ⅰ区域时cd边两端的电势差为;
(3)当L1≤L2时,线框进入Ⅱ区域到完全离开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当L1>L2时,线框进入Ⅱ区域到完全离开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感应现象与力学的综合问题,考查了力与运动的逻辑分析能力,掌握应用动量定理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
6.(2025 山东)如图所示,平行轨道的间距为L,轨道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α,二者的交线与轨道垂直,以轨道上O点为坐标原点,沿轨道向下为x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轨道之间存在区域Ⅰ、Ⅱ,区域Ⅰ( 2L≤x< L)内充满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区域Ⅱ(x≥0)内充满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上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1=k1t+k2x,k1和k2均为大于零的常量,该磁场可视为由随时间t均匀增加的匀强磁场和随x轴坐标均匀增加的磁场叠加而成。将质量为m、边长为L、电阻为R的匀质正方形闭合金属框epqf放置在轨道上,pq边与轨道垂直,由静止释放。已知轨道绝缘、光滑、足够长且不可移动,磁场上、下边界均与x轴垂直,整个过程中金属框不发生形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自感。
(1)若金属框从开始进入到完全离开区域Ⅰ的过程中匀速运动,求金属框匀速运动的速率v和释放时pq边与区域Ⅰ上边界的距离s;
(2)金属框沿轨道下滑,当ef边刚进入区域Ⅱ时开始计时(t=0),此时金属框的速率为v0,若,求从开始计时到金属框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ef边移动的距离d。
【考点】动量定理在电磁感应问题中的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线圈进出磁场的电压、电流、电荷量等电学量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动量定理应用专题;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推理论证能力.
【答案】(1)金属框匀速运动的速率v为,释放时pq边与区域Ⅰ上边界的距离s为;
(2)从开始计时到金属框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ef边移动的距离d为。
【分析】(1)金属框从开始进入到完全离开区域Ⅰ的过程中,金属框只有一条边切割磁感线,根据楞次定律判断安培力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和动生电动势公式求解金属框的速度,金属框开始释放到pq边进入磁场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求解释放时pq边与区域Ⅰ上边界的距离;
(2)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解电动势,根据安培力公式求解导体棒所受安培力,金属框达到平衡状态时,根据平衡条件求解速率,根据动量定理求解ef边移动距离。
【解答】解:(1)设金属框从开始进入到完全离开区域Ⅰ的过程的速率为v,金属棒释放时pq边与区域Ⅰ上边界的距离为s,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
E=BLvcosα
线框中电流
线框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BILcosα=mgsinα
联立解得:
金属框开始释放到pq边进入磁场,由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2)当ef边刚进入区域Ⅱ时开始计时(t = 0),设线框ef边到O点的距离为s时,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其中
此时线路中的感应电流
线框pq边受到沿轨道向上的安培力,大小为
F安1=[k1t+k2(s+L)]I'L
线框ef边受到沿轨道向下的安培力,大小为
F安2=(k1t+k2s)I'L
则线框受到的安培力
F安=F安1﹣F安2=[k1t+k2(s+L)]I'L﹣(k1t+k2s)I'L
解得:
当线框平衡时
F安=mgsinα
联立解得:
v=0
则从开始计时到金属框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取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可得:
mgsinαΔt﹣F安Δt=mΔv
解得:
答:(1)金属框匀速运动的速率v为,释放时pq边与区域Ⅰ上边界的距离s为;
(2)从开始计时到金属框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ef边移动的距离d为。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感应,解题关键是会求解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结合安培力公式、动能定理、共点力平衡条件、动量定理列式求解即可。
7.(2025 海南)间距为L的金属导轨倾斜部分光滑,水平部分粗糙且平滑相接,导轨上方接有电源和开关,倾斜导轨与水平面夹角θ=30°,处于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导轨处于垂直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两相同导体棒ab、cd与水平导轨的动摩擦因数μ=0.2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两棒质量均m,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均为R,cd棒仅在水平导轨上运动,两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且不互相碰撞,忽略金属导轨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
(1)锁定水平导轨上的cd棒,闭合开关,ab棒静止在倾斜导轨上,求通过ab棒的电流;断开开关,同时解除cd棒的锁定,当ab棒下滑距离为x0时,cd棒开始运动,求cd棒从解除锁定到开始运动过程中,cd棒产生的焦耳热;
(2)此后ab棒在下滑过程中,电流达到稳定,求此时ab、cd棒的速度大小之差;
(3)ab棒中电流稳定之后继续下滑,从ab棒到达水平导轨开始计时,t1时刻cd棒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此后某时刻,cd棒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为零,求从t1时刻到某时刻,ab、cd的路程之差。
【考点】电磁感应过程中的能量类问题;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导体平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电磁感应——功能问题;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1)锁定水平导轨上的cd棒,闭合开关,ab棒静止在倾斜导轨上,通过ab棒的电流为;断开开关,同时解除cd棒的锁定,当ab棒下滑距离为x0时,cd棒开始运动,cd棒从解除锁定到开始运动过程中,cd棒产生的焦耳热为;
(2)此后ab棒在下滑过程中,电流达到稳定,此时ab、cd棒的速度大小之差为;
(3)从t1时刻到某时刻,ab、cd的路程之差为。
【分析】(1)ab棒静止在倾斜导轨上,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安培力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整个过程根据能量守恒求解cd棒产生的焦耳热;
(2)对两棒分别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安培力的计算公式求解ab、cd棒的速度大小之差;
(3)分析两个过程中两根导体棒的运动情况,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牛顿第二定律、电荷量的计算公式等列方程求解ab、cd的路程之差。
【解答】解:(1)ab棒静止在倾斜导轨上,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安ab=mgsin30°,其中安培力大小为:F安ab=BIabL
解得通过ab棒的电流为:
设当ab棒下滑距离为x0时速度为v0,cd棒开始运动时回路中的电流为I1,此时对cd棒有:F安cd=μmg
根据安培力的计算公式可得:F安cd=BI1L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分析可知cd棒从解除锁定到开始运动过程中,cd棒产生的焦耳热与ab棒产生的焦耳热相等,整个过程根据能量守恒可得:
联立解得cd棒产生的焦耳热为:;
(2)分析可知ab棒在下滑过程中产生的电动势与cd棒在向左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电动势方向相反,故当电流达到稳定时,两棒的速度差恒定,故可知此时两棒的加速度相等,由于两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相等,对两棒分别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sin30°﹣F安=ma,F安﹣μmg=ma
根据安培力的计算公式可得:F安=BIL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联立解得此时ab、cd棒的速度大小之差为:;
(3)分析可知从开始到t1时刻,两棒整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故该过程系统动量守恒,设t1时刻ab棒的速度为v1′,可知:mΔv=mv1′
解得:
设某时刻时,ab棒速度为v1″,cd棒速度为vcd,cd棒的加速度为零,可得:F安cd2=μmg①
其中:F安cd2=BI2L
分析可知此时两导体棒产生的电动势方向相反,可得:②
从t1时刻到某时刻间,取向右为正方向,对两棒分别根据动量定理有:
,
变式可得:μmgΔt+BLq=mv1′﹣mv1″,BLq﹣μmgΔt=mvcd
两式相加得:2BLq=mv1′﹣m(v1″﹣vcd) ③
根据电荷量的计算公式可得: ④
联立①②③④可得从t1到某时刻,ab、cd的路程之差为:。
答:(1)锁定水平导轨上的cd棒,闭合开关,ab棒静止在倾斜导轨上,通过ab棒的电流为;断开开关,同时解除cd棒的锁定,当ab棒下滑距离为x0时,cd棒开始运动,cd棒从解除锁定到开始运动过程中,cd棒产生的焦耳热为;
(2)此后ab棒在下滑过程中,电流达到稳定,此时ab、cd棒的速度大小之差为;
(3)从t1时刻到某时刻,ab、cd的路程之差为。
【点评】对于安培力作用下导体棒的运动问题,如果涉及电荷量、求位移问题,常根据动量定理结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列方程进行解答。
8.(2025 云南)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长为L、宽为d的长方体空绝缘箱,其四周紧固一电阻为R的水平矩形导线框,箱子与导线框的总质量为M。与箱子右侧壁平行的磁场边界平面如截面图中虚线PQ所示,边界右侧存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t=0时刻,箱子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大小未知)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时箱子左侧壁上距离箱底h处、质量为m的木块(视为质点)恰好能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箱子右侧壁进入磁场瞬间,木块与箱子分离;箱子完全进入磁场前某时刻,木块落到箱子底部,且箱子与木块均不反弹(木块下落过程中与箱子侧壁无碰撞);木块落到箱子底部时即撤去F。运动过程中,箱子右侧壁始终与磁场边界平行,忽略箱壁厚度、箱子形变、导线粗细及空气阻力。木块与箱子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1)求F的大小;
(2)求t=0时刻,箱子右侧壁距磁场边界的最小距离;
(3)若t=0时刻,箱子右侧壁距磁场边界的距离为s(s大于(2)问中最小距离),求最终木块与箱子的速度大小。
【考点】电磁感应过程中的能量类问题;平抛运动时间的计算;动量定理在电磁感应问题中的应用;电磁感应过程中的动力学类问题.
【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动量定理应用专题;电磁感应——功能问题;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模型建构能力.
【答案】(1)F的大小为;
(2)t=0时刻,箱子右侧壁距磁场边界的最小距离为;
(3)(3)当时,最终木块与箱子的速度大小为;当时,最终木块与箱子的速度大小为零。
【分析】(1)对木块恰好能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求解F的大小;
(2)箱子右侧壁进入磁场瞬间木块与箱子分离,分离后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则箱子不能做匀加速运动,此时箱子受到的安培力不小于F。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安培力的表达式,结合运动学公式求解箱子右侧壁距磁场边界的最小距离;
(3)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得力F作用时间。假设最终木块与箱子共速一起在磁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最初到最终木块与箱子共速的过程,对系统应用动量定理,结合安培力冲量的表达式求解最终两者的速度的表达式。最终箱子可能没有完全进入磁场,据此进行讨论得到最终木块与箱子的速度大小。
【解答】解:(1)对木块恰好能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设木块与箱子的加速度大小为a,物块与箱子之间的弹力为N。
在竖水平方向上对小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ma
在竖直方向上小物块受力平衡,则有:μN=mg
联立解得:
对木块与箱子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m)a
解得:
(2)箱子右侧壁进入磁场瞬间木块与箱子分离,分离后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则箱子不能做匀加速运动,此时箱子受到的安培力不小于F,即箱子右侧壁进入磁场瞬间所受安培力最小值等于F。设t=0时刻,箱子右侧壁距磁场边界的最小距离为smin,箱子右侧壁进入磁场瞬间的最小速度为v。
此时感应电动势为:E=Bdv
感应电流为:
安培力为:F安=BdI
联立可得:
由F安=F,可得:
解得:
由运动学公式得:v2=2asmin
解得:smin
(3)设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1,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设从木块与箱子分离到木块落到箱子底部的时间为t2,此过程木块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由题意可得力F作用时间为:t=t1+t2
假设最终木块与箱子共速一起在磁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设最终两者的速度大小为v1。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从最初到最终木块与箱子共速的过程,对系统由动量定理得:
Ft(M+m)v1﹣0
其中:
联立解得:v1
讨论:①当时最终木块与箱子共速一起在磁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则v1;
②当时最终箱子没有完全进入磁场,则v1=0。
答:(1)F的大小为;
(2)t=0时刻,箱子右侧壁距磁场边界的最小距离为;
(3)当时,最终木块与箱子的速度大小为;当时,最终木块与箱子的速度大小为零。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感应现象与动力学的综合问题,考查了力与运动的逻辑分析能力。掌握本题中应用动量定理处理问题的方法。
9.(2025 选择性)如图(a),固定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单匝正方形导体框abcd,置于始终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ad边与磁场边界平行,ab边中点位于磁场边界。导体框的质量m=1kg、电阻R=0.5Ω、边长L=1m。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连续变化,0~1s内B﹣t图像如图(b)所示。导体框中的感应电流I与时间t关系图像如图(c)所示,其中0~1s内的图像未画出,规定顺时针方向为电流正方向。
(1)求t=0.5s时ad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
(2)在图(b)中画出1~2s内B﹣t图像(无需写出计算过程)。
(3)从t=2s开始,磁场不再随时间变化。之后导体框解除固定,给导体框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0.1m/s,求ad边离开磁场时的速度大小v1。
【考点】线圈进出磁场的动力学问题;根据B﹣t或者φ﹣t图像计算感应电动势.
【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电磁感应与图象结合;推理论证能力.
【答案】(1)ad的安培力大小F为0.015N;
(2)补充(b)如解析;
(3)给导体框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0.1m/s,解得ad经过磁场边界的速度大小v1为0.01m/s。
【分析】(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解安培力;
(2)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结合图像的电流变化,楞次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3)根据动量定理列式求解。
【解答】解:(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n11V=0.05V,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A=0.1A,由图(b)可知,0.5s时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1=0.15T,则t=0.5s时,根据安培力公式,ad边受到的安培力F=B1IL=0.15×0.1×1N=0.015N;
(2)由图(c)可知,1~2s内电流大小为0.2A,方向沿逆时针方向,由(1)的解答可知,磁感应强度变化率大小是第1s内的2倍,又磁场大小时间连续变化,可知磁场方向不变,均匀增大,补充后的图像如下
(3)由图t=2s时,磁感应强度为B=0.3T,对导体框,规定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有﹣BL Δt=mv1﹣mv0,而qΔtC=0.3C,代入数据解得v1=0.01m/s,方向水平向右。
答:(1)ad的安培力大小F为0.015N;
(2)补充(b)如解析;
(3)给导体框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0.1m/s,解得ad经过磁场边界的速度大小v1为0.01m/s。
【点评】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图像的认识和处理,会根据题意进行准确分析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