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 2025-2026学年历史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 2025-2026学年历史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30 20:28:09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
瓜分中国狂潮
铭记甲午海战历史 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19世纪中期,日本与中国都遭到了外来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为了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扩张道路。为开辟国外市场及原料基地,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这场战争是如何爆发的?对近代中国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情境思考
日本明治维新前 日本明治维新后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主要战役。
2.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
3.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4.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5.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概况,体会张謇等的爱国精神。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
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
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日本大陆政策
探究导学
1.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材料一 明治维新的口号是“富国强兵”明治政府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了现代军队……历史上一直选择与强者为伍的日本,这一次选择了与西洋列强共进退,加入武力掠夺的行列。当明治维新带来了国力的增长时,日本军国主义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
——日本文明史学家
(1)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二 而同时期的中国,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洋务等强兵政策不但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国家经济和国防力量难以得到加强。清朝政局日趋衰败……
——日本常磐大学学者
材料三 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万两。
材料四 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
公元1894年在朝鲜爆发的,由东学道领袖全琫准领导的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农民起义。起义打着东学道的旗号,并以东学道徒为核心,历史上称之为东学道起义。
朝鲜东学道起义
清政府
日 本
朝 鲜(东学道起义)
甲午中日战争
对外
扩张
被迫
宣战
提供
契机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袭击清军运兵船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元山
日本乘机也派兵入朝,占汉城、驻仁川。
仁川
汉城
牙山
成欢驿
天津
大沽口
田庄台
营口
奉天
辽阳
牛庄
九连城
大东沟
花园口
大连
旅顺
平壤
丰岛
荣成湾
丰岛燃战火
平壤败退
黄海海战
辽东半岛
旅顺屠城
辽东大战
威海卫覆灭
辽东溃败
威海卫
清军受邀
进驻平壤
1894年7月25日,日军不宣而战,在牙山口外的丰岛海面拦截并围攻清朝“高升”号等运兵船,正式挑起对中国的战争。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日本海军在丰岛海面突袭清军运兵船的同时,日本陆军也从汉城方向进攻驻守在牙山的中国军队。清军主帅叶志超贪生怕死,率部退出牙山,狂奔逃到平壤。
平壤激战的同时,清朝海军北洋舰队从大连向鸭绿江口大东沟护送援军。9月17日,舰队在返航中遭遇拦路阻击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双方一触即发,黄海大战爆发。
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山东半岛上的威海卫军港,不准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黄海海战后,日本陆军分两路向中国本土大举进攻。一路渡过鸭绿江,攻占九连城、海城、牛庄等要地;
另一路日本陆军从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攻占大连后,又南下攻占旅顺,在旅顺进行了穷凶极恶的屠城!
接着,清朝在辽东战场上全线溃败。清政府败局已定,再次被迫走上停战议和的屈辱之路!
致远舰(黑白照片复原图)
冲向“吉野号”的致远舰
邓世昌(1849-1894年),民族英雄,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今广州)
人,清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
威海甲午沉舰遗址陆续发现定远、靖远和来远三舰
日本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
杀害2万多中国人,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丁汝昌,原名先达,字禹廷、雨亭,安徽庐江人,后迁巢县(今安徽巢湖)。北洋海军统帅,官至北洋水师提督,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是近代中国首位海军司令。
丁汝昌家庭贫苦,咸丰初,父母双亡,从小外出帮工。早年参加太平军,后叛投湘军,不久改投淮军,官至北洋海军提督。黄海海战中,丁汝昌因指挥失误被革职留任。1895年,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坚持抵抗日军的围攻,并严词拒绝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的劝降和北洋海军洋员美国人马格禄等的逼降,后见援兵无望,服毒自尽。
丁汝昌
(1836-1895)
中国是人口大国,有4亿人口,有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日本是小国,只有29万军队,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但是,清政府为何还是失败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观原因(内因) 客观原因(外因)
① 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无能(根本原因)
②清政府“避战求和”的政策(主要原因)
③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④清军装备落后 ①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②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③装备先进
(2)《马关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签字仪式
项目 内容 影响及危害
割地
赔款
通商
办厂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
杭州为通商口岸
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巨额赔款迫使清政府大举外债,遭到列强进一步控制,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外国资本通过投资办厂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挤压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19世纪末的《台湾官绅会议不允割地图》
2.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三国干涉还辽   
辽东
(1)图中的“渔夫”代表哪个国家
①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利益。
(2)俄国为什么要“干涉还辽”?它是在帮助中国吗
②实质: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之争。
说明:列强在各自的侵华利益上,既有矛盾斗争又有勾结妥协。
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门户开放政策
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的机会。这个照会得到各国同意。列强不但划分了“势力范围”,而且彼此协调关系,共同奴役中国。
“门户开放”的主要内容有: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5%征收关税;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落后就要挨打
腐败就要亡国
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
19世纪70年代
(2)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
原因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
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许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张謇,江苏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16岁中秀才,33岁中举人,41岁中状元。考中状元后,他没有去当官,而是回到家乡,创办工厂,兴建学校,还开办了全国第一家博物馆。
1899年建成大生纱厂,后形成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之一。
状元实业家——张謇
(1853-1926年)
经过4年的筹备,1899年纱厂开机运营,张謇命名为“大生纱厂”,取义“天地之大德曰生”。从纱厂名称来看,他办工厂的目的即为民生,从解决民生着手,进而实现“救国”。那么,大生纱厂运营初期处于怎样的境遇?
材料 大生直到开机时,实收资本不足20万两,买地、建厂房等其他开支,已用去19万多两,资金耗尽,每天仅收棉花一项就要1万多两,只有靠借债一条路,可就是借债也难乎其难,无奈只有"尽花纺纱,卖纱收花,更续自转"。
——傅国涌《大商人》
艰难发展
张謇建立的大生纱厂分厂
范旭东创办的久大精盐公司
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卢作孚(1893—1952年)重庆市合川人;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农村社会工作先驱。
周学熙(1866—1947年)安徽人,袁世凯的财政管家。举办多种实业,有“南张北周”之誉。
侯德榜(1890—1974年)福建闽侯人,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 的创始人。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纺织业
面粉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地区分布特点:
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马关条约》
战 败
课堂小结
日本→挑起战争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清政府→被迫宣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得到初步发展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民族危机加剧
训练评价
1.如表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这段话叙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  )
A.背景和人物 B.方式和影响
C.时间和目的 D.方式和人物
C
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
中国争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
国都汉城。接着又发动侵华战争
2.诗歌“甲午英魂万民歌,百年叹息致远悲。黄海有幸埋忠骨,马关耻辱血泪飞。坚贞报国励将士,管带视死忽如归。一舰飞撞裂敌胆,千秋祭奠扬国威”赞颂的人物是(  )
A.林则徐 B.左宝贵
C.邓世昌 D.关天培
C
3.1895年,英国的讽刺杂志“PUNCH”上刊登了一幅名为《“巨人”中国与“杀手”日本》的漫画,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C
4.《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根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最大权益是(  )
A.沙市、重庆、苏州、杭州被开辟为商埠
B.赔款白银2亿两
C.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C
5.1899年美国外交官海约翰在谈到对华政策时写道:“我们最好的政策是警惕地保护我们的商业利益,而不与其他有关大国正式结盟。”为此,美国对华采取的政策是(  )
A.独立侵华 B.划分范围
C.争当霸主 D.“门户开放”
D
6.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謇创办了( )
A.大生纱厂 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