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 白
李白(701-762),字 ,号 。是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与杜甫并称为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 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 、 、 、《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本诗选自 。
太白
青莲居士
唐
“诗仙”
“李杜”
《李太白集》
《蜀道难》
《行路难》
《将进酒》
《李白集校注》
写作背景
龙标(今湖南洪江西),唐代县名,当时很荒凉。据《新唐书·文艺传》记载,大约在天宝八年,王昌龄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今天的不拘小节,被贬为龙标尉。此时李白正在扬州,作为王昌龄的好友,在听说了王昌龄的不幸遭遇之后,特地写了这首诗寄给远在龙标的朋友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无限关怀和思念之情。
王昌龄:(698一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初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 李白
初读
结合注释,
想象画面。
初读
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 李白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降职。
县名,今湖南洪江。
遥想,遥祝。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柳絮
布谷鸟,又称杜鹃
本诗指王昌龄
柳絮已经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流。
译 文
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
写 景
叙 事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译 文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夜郎的西边。
给
地名,湖南怀化境内
抒情
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诗人为什么写这些意象?
杨花、子规
象征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意,点明特定时令暮春,渲染了悲伤的气氛。
“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尽”和“啼”字用得很精彩,请简要赏析。
“尽”字既点明是暮春时节,又含有飘零之感。
“啼”字写杜鹃的叫声,带有悲凉之意。
两个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凄苦哀伤的氛围,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本诗中诗人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塑造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让她将自己的担忧、关心带给远谪夜郎之西的老朋友,以此表达自己对老友的一片赤诚之情。
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诗中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诗人的离愁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中哪一句点明了主旨?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她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以杨花落尽和子规悲鸣起兴,渲染出感伤的氛围,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思念、关切、担忧的真挚友情。
内容概要
写景叙事
同情、关切
借景抒情
托月寄情
随君赴远
杨花落尽
子规啼鸣
已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拓展延伸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